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食医之五果与五味说

食医之五果与五味说


在《内经》的分类中,一切都离不开五,如五体、五官、五色、五菜、五果、五味。


今天主要跟大家聊的是五果与五味。


一、五果


古人讲:


木之结实应时而成者谓之果,备五味兼五色入五脏,歉凶可以济饥,疾病可以为药。果品虽有百余种,而最著者为五果。五者何?梨、栗、杏、枣、桃。(与《素问》记载有些出入。)


到了现代社会,部分人士认为水果是寒凉的,要少吃。


其实在《内经》中就明确说了一件事,即五果为助。


也就是适当的吃水果是有助于健康的。


有次一个朋友来问我一个问题,说:


我在网上看了好几篇文章,第一篇文章说吃水果能预防癌症,第二篇文章说吃水果容易得癌症,第三篇文章说你纠结吃不吃水果还肝郁,不如想吃就吃,第四篇文章说,吃水果要吃时令的,要看个人体质。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我想了一下回答到:


他们说的都是对的,只不过角度不同,连《内经》都讲五果为助。因此只要涉及到吃,不如研究怎么吃,才能更好的养生效果。水果大部分是寒性的,寒性的水果或食物一般都在饭后吃比较好。其技巧在于要在口腔中多含一会,而不是像大家平时那样直接就吞下去了。(牙齿内通于肾,食后胃火化食,易动肾火,故用水果之寒性冻齿,即坚固肾脏,使火不妄动。)


二、五味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这个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问题。


简单之处在生活中我们天天都在用,都在吃,难就难在我们不容易把握好它。


今天就先从简单之处说起。


在生活中,每一天的衣食住行,有酸的醋、咸味的盐、辛味的花椒、甘味的糖,苦味的食材往往很少,大家所知的有苦瓜、苦菜。


也就是说我们每天摄入的饮食是在增加其余四味,相对比较缺苦味的,因此逐渐造成五行的不平衡,因此养生的关键在于吃苦。不论养生还是人生,大致如此。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遭刑。


五味不积不足以生病。


因此我们可以知道一件事,五味的太过不及是怎么产生的。


就在于积累。


上面写道,我们的饮食除了苦味,其余的味道基本都在增加,增加到一定的时候就会逐渐形成各种太过不及。


此因时因地因人。


比如四川喜欢麻辣,水土寒湿偏重,相对辛味的积累就会比较多,辛多则金旺,金旺则木衰火弱,外受寒湿,所以风湿性疾病、心脏病等木衰火弱的疾病比其余地方多。这也是火神派诞生于四川的地域因素。


再去看各家学说的诞生之地,比如义务的朱丹溪,那片地方的水土与饮食习惯,确实容易产生滋阴学说的土壤。


到了现代,社会环境与生活环境等改变,中医的用药也在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古人用的方未必到现在都管用。而产生这些的因素都在于饮食,即五味。


通俗来说,要掌握太过于不及,就要先从五味开始,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要会下厨,也就是这次聊食医的初衷。


当大家都会下厨,能够让生活多种姿多彩,吃得开心健康,未尝就不是一种养生。


在以后的时间中,会逐渐分享一些。


当然整理这些文献很累,有时到处出诊,内容常变幻,敬请谅解。



苹果关闭赞赏功能,

有朋友仍想赞赏,

故做一个二维码!

苹果机赞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全家人的水果养生书【之一】
【寒性食物有清热泻火解毒功用】
水果养生须知“四性”“五味”
中医讲食物之“四性五味”,探寻饮食治疗背后“阴阳平衡”之道
饮食养生 需辨食物性味
饮食指南:食物不仅有“四性”,还有“五味”,择食养生才能利于自身保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