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胜威 — 我感悟柴胡

导读:柴胡是一味普通中草药,但在临床中医眼中,柴胡尤如“脑白金”。仲景的“伤寒论”中的“柴胡汤”是贯穿六经辩证的中流砥柱.


柴胡是一味普通中草药,但在临床中医眼中,柴胡尤如“脑白金”。仲景的“伤寒论”中的“柴胡汤”是贯穿六经辩证的中流砥柱,现代人治外感伤寒多以成药为主,而在“伤寒论”时代,太阳表症是以麻黄汤和桂枝汤为主,现代中医师应用者已寥寥无几。在六经辩证中,少阳胆经和三焦经之病为最多,即“和解少阳法”是临床医师最频应用之法,内经云:“十一脏皆取于胆。”柴胡,性轻扬,气味俱薄。能宣通阳气,袪散外邪,凡半表半里、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中气下陷,皆以柴胡配伍。


中医界素有许多流派,如“伤寒派”、“温病派”“扶阳派”、“滋阴派”、“柴胡派”等,柴胡能自成一派,可见柴胡在中药中地位非同一般,就连日本人的汉方医学,也是以“小柴胡汤”为主,可见日本人也属“柴胡派”了。中医的流派多自成体系,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如“扶阳派”是以温阳为主,强调疾病80%都应用温阳法,“扶阳派”的始祖为清人郑钦安,“扶阳派”的理论是:“阳气为人身立命之本,有阳则生,无阳则死。”因此“扶阳派”治病之法,首推温阳,多以“四逆汤”为主。山西灵石李可老中医属“扶阳派”现代之代表人物,而且取得中医界的推崇,在抢救心衰少阴厥阴病中有独到之处。而“温病派”实际是“伤寒派”的进一步发展和补充;“补土派”则以李东垣为代表,凡病则以脾胃为本;朱丹溪的“滋阴派”则正好与“扶阳派”相反,据闻在古代用中药之所以没把肺结核治好,是受了“滋阴派”的影响。若按“扶阳派”的理论去治肺结核的效果确有卓效惟“柴胡派”则利用伤寒论的“柴胡汤”治少阳病能自成一派,足见柴胡在中医药界的地位了。中医的派别虽然自成体系,然余认为各派在治疗某些疾病中都有疗效,但作为一个临床医师决不能凡病一律扶阳也不足取,少阴厥阴病扶阳当然不错,而肝阳上亢、目赤头痛,还一味扶阳就要犯错误,当然有极少是浮阳外越,表现为脉数舌红,是为真寒假热者有之;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头弦高血压者也不少,这仅仅是一个侧面,即高血压多数为阴虚阳亢,而阳虚浊阴不降,清阳不升者为少数;糖尿病也然,凡尺脉弦数,舌质红有裂纹者为阴虚型消渴症;而尺脉沉迟者,舌质淡,舌体肥大者则为阳虚型消渴症,还是应该回到辩证施治的原则上辩证论治为本。该扶阳要扶阳,该滋阴者即滋阴,该补土者应先补土,而寒热往来,胸胁苦满者应先和解少阳。因此笔者认为各流派之间本无矛盾,各种理法谁是谁非,无须争论,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近闻薛振声医师的“全息汤”,也以“小柴胡汤”为轴心,贯穿“桂枝汤”,瓜蒌薤白枳实厚朴汤,“平胃散”、“五苓散”而组成“全息汤”,凡病则可用“全息汤”加减即成,比“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简化,为后来者提供了方便。使中医学化繁为简,虽然没有六经辩证中的准确度,但这种系统化方法确有一定的可行性,惟一缺点是加减后的用药味数过多,显得不经济。


反过来再看看现代医学有无派别之分呢 ? 近年西医学也有诸多分歧,如“循证医学”的出现就比过去前进了一步。不能老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现代医学一个典型疗法就是“对抗疗法”:您肝脏有病毒,我就研发杀毒药,如“拉米呋啶”,您血压升高就用络活喜,倍他乐克;肝移植有排他性,为防黄疸就用“FK506”,用了激素血糖升高就扎胰岛素;您肚子有水,我就扎“速尿针”。


这种打一棒子躲一躲的疗法,应该是现代医学的弊病吧!中医疗法视生命体的整体治疗系统疗法就不象西医那样简单,如补阴考虑扶阳,利水考虑滋阴,化瘀考虑出血,这也正是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所在。


以下简介以柴胡为伍的主要临床常用汤头:

1.“伤寒论”的“小柴胡汤”仅为七味药:

柴胡15克,黄芩10克,人参10克,半夏15克,甘草10克,大枣5个,生姜10克。

邪居少阳,既有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又有口苦、咽干、目眩、心烦、喜呕纳呆诸多胆气犯胃证象,因其寒热兼见,正邪相争,既扶正,亦能祛邪,唯和解法使邪气外出,而柴胡为其关键一药。黄芩,苦寒、上解清肺热,下清肝胆,中清肠胃;半夏、生姜燥湿运脾;人参、大枣健脾补气。因此“小柴胡汤”既能升清降浊,又能通调经腑,是少阳病的主方。


2.“和剂局方”中的“逍遥汤(散)”也以柴胡为君:

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30克,炒白术10克,云苓15克,甘草6克,生姜5克,薄荷5克。

方用柴胡疏肝解郁,畅其气机;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补其亏损;白术、云苓、甘草运脾利水,益气和中,体现肝病应先实脾,培土荣木之理;再用少许生姜、薄荷增强疏肝理脾之作用。不寒不热是平和调气疏肝方剂。本方加丹皮、山栀为“丹栀逍遥散”,是治疗妇科月经不调,乳房肿痛,盆腔炎症的主方。


3.“脾胃论”中的“补中益气汤”也用柴胡疏肝、升阳:

黄芪20克,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陈皮10克,甘草10克,当归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

本方为升阳举陷代表方剂,用于中气下陷,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气短懒言,自汗体倦,舌淡脉弦。用于胃下垂、子宫脱垂、肛脱等,黄芪可用之50克,升麻10克。本方以黄芪为君,补气升阳;党参、焦术、甘草补气、健脾、燥湿辅佐黄芪以助益气之功;升麻升举脾阳;柴胡疏达肝气,协助黄芪升举清阳。


用柴胡组成的方剂很多,如常用还有柴胡舒肝丸(柴胡10克,枳壳10克,白芍30克,甘草6克,香附12克,川芎6克)。

“小柴胡汤”加“五苓散”(炒白术、云苓、桂枝、泽泻、猪苓)成为“柴苓汤“;

“小柴胡汤”加 “平胃散”(川朴、苍术、陈皮)组成“柴平汤”。

临床柴胡组方常用于感冒发烧、胃炎、肝炎、肝硬化、盆腔炎、乳腺增生、疝气、肛脱等诸多疾病,临床中医几乎天天都要用柴胡,难怪柴胡可自成一派了。

 

“柴胡”资料:

处方用名:柴胡、北柴胡、南柴胡、银柴胡。

入药部位:全草及根。

性味:苦、平、微寒。

归经:肝、胆二经。

效用:退热、疏肝、解郁、升阳。

用量:5-20克。

 

银柴胡:与柴胡为两种植物,无升散能力,只用来清虚热凉血,治骨蒸潮热用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瑞春:几十年来我确实做到了“用伤寒”
经方治疗脑梗塞的体会
经方治疗颈椎病眩晕之临床心得
桂枝汤能治许多疾病
经方治疗皮肤病
经方医家经验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