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秋季要防“燥”?

燥,是秋天的主气,五行中属金,脏腑中与肺脏相应,所以秋季多以燥邪为病。从夏到秋,天气从热转凉,运气学说认为此时即为燥运当令,主气为燥,天气清明,物候干燥,这时如果人体抵抗力下降,或过食辛辣刺激食物,或失汗、亡血等损伤了人体阴液,都可能引致燥邪侵犯,导致燥病的发生。

“燥胜则干”,燥邪为病,易伤阴津阴液,出现各种燥象。外燥表现为皮肤粗糙、日唇干燥等,内燥表现为体内阴精、阴血的枯涩。燥邪侵犯人体,主要伤及肺脏,临床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咽痒呛咳,或痰粘艰咯,甚至发生气喘气急、呕吐、肢体痿躄、胸闷气窒等症象。

关于燥病的治疗,中医主张“燥者润之”,意为燥邪为病当用润泽的方法来治疗。金代著名医家刘河间亦提出燥病的具体治疗方法为“补肾水阴寒之虚,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中燥热之甚,济胃中津液之衰,分别点明了燥病治疗中应重视的各个环节。针对肺燥干咳、舌苔干燥少津、脉细数的病症,明代医家喻嘉言创制了著名方剂清燥救肺汤,用人参、麦冬、甘草、枇杷叶、石膏、阿胶、杏仁、胡麻仁、桑叶来清金养肺,滋也润燥。方名虽为清燥救肺汤,然喻氏用药大旨却在中焦脾胃,方中人参、甘草意在益气扶中,因为五行中肺属金,脾胃属土,彼此的关系是土生金,即若脾胃运化功能旺盛可以滋生肺金。喻氏的处方立意显然体现了固本清源的思想,更能反映中医治病求本的精神。

为预防秋燥病的发生,平时饮食宜温,以阳和阴。宜食梨、芝麻、生地粥等,以润秋燥。不宜施行吐法、汗法、以免消灼阴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请论述暑湿的病机和传变过程?
非常实用的两款粥:补肾粥、健脾除湿粥
只需四次, 百病皆离身!
中医药象体会(二)
观舌查健康-舌形篇之外形轮廓(一)
它是调理久咳不愈的特效穴 补肺健脾气自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