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医学堂丨抱朴子论仙(二)



点下面链接



微言大义


小修则小得,大为则大验。知好生而不知有养生之道,知畏死而不信有不死之法,知饮食过度能积蓄疾病,而又不能节制肥甘。知极情恣欲能招致枯损,却又不愿割舍。我虽说神仙可以修得,怎能让他们相信呢?


凡学道当由浅而人深,由易而至难,若志坚心诚,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怀疑就不会有成。所以非积善阴德,不足以感神明;非诚 心实意,不足以结交师友。非功德劳苦不足以成大事,而且未遇明师而祈求要道,是不能得到的。九转金丹,是仙家的最要,然而 此事浩大费用昂贵,不可以立即办到。珍重精神爱惜元炁,是最急切的事情,并且服小药以延年命,学习健身术辅助正气以辟邪 恶,就可以逐渐进入精深微妙之地了。


验方道术繁杂多端,的确难以精准完备。所谓的道术,可以内修形体和精神,使人们延年愈疾,又可以外攘邪恶之气,使灾祸 不能戕害身体,比如琴瑟这样的乐器,不可以孤单地用一根弦求 得五音之声。又譬如铠甲,不能说一次刺不透,就不怕那些锋利 的刀刃了。凡是养生的人,还是要多闻多见而又善于体察要领, 博闻识见而又善于选择,如果偏于修炼一个方面,是不足以一定 要依赖的。又有一些好事的人,各自依仗他们的长处,如知道黄 老道术的人,就会说:只有房中之术,可以度世;明白吐纳炼气的人,说:只有行气之法才可以延年益寿;擅长屈伸之法的人,就说: 只有导引之术才可免于衰老;通晓草木方药的人,说:只有服食药物,才可以寿命无穷。学道没有成就,是由于偏学、固执、保守造 成的,浅显见解的人,偶然明白一事,便说已经够用了,却又不认识正道,虽然得了好方法,犹且寻求不止,消耗工夫,损失时日,而且所施所用,没有一定,这都是得失无常的人。或者本性鲁钝,所知尚且浅近,便勉强入山,履霜冒雪,屡被毒虫伤害,不耐困苦而又请求回返。或为虎狼所食,或被魍魉所杀,或因饥饿而又无辟谷之方,寒冷而又无自温之法,死于崖谷,不很愚蠢吗?专心求学 不如选择老师,如果老师所闻平素也很有限,又不尽心教导,因此告诉说修道不在多学。”


有人说:请问想修长生之道,有什么禁忌?抱朴子说:最急切最要害的禁忌,在于不被伤害,不损失而巳。按《易内戒》及《赤 松子经》和《河图记命符》都说:“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人贫耗、疾病,屡逢忧患,算尽则人死。”各种 能够夺取年寿的方面有几百件之多,不能一一列举了。又传说, 身中有三尸,三尸这种东西,虽然没有形体而确实是魂灵鬼神之 属类。三尸想要人过早死亡,这三尸就会变为鬼魅,自由放纵,随 意游行,享受人们的祭品。所以它们每次到庚申日那天,按时上 天禀告司命之神,述说主人所作行为过失。又在月晦之夜晚,灶神也上天禀告人的罪状。过失大的就要夺取一纪寿命,一纪为三百日。小过失就夺算,一算为三日。我也不能验证此等说法是否 属实。然而天道虚无高远,鬼神的事情难以说明。赵简子、秦穆 公都亲自接受上帝的金策,是有土地的明显象征。山川草木,井 灶挎池,尚且都有精气博聚,人身之中,也有魂魄。况且天地是万物之中最大的,按理应当有精神,如果有精神就会赏善而罚恶,但 是它的形体较大,而且网络稀疏,不必要发机而响应罢了。


然而阅读各种道门规戒,都是说:欲求长生者,必欲积善行功德,对事物有慈爱之心,用自己的善心去感触他人,仁爱及于昆 虫,以他人的吉庆为快乐,哀怜他人的苦难,济助他人的急需,解 脱别人的穷困,不伤害生命,不和睦的话不说,看见别人的品德如 同是自己品德,看见他人的过失如同是自己的过失,不自高自大, 不自美自誉,不嫉妒胜己的人,不谄媚奉承阴险邪恶的人。如此 就是有品德,可受到上天的福佑。所作所为必然成功,求仙修道 就有希望。如果是憎善好杀,口是心非,违背诚信,反而祸害耿直 刚正,虐待加害属下,欺骗蒙蔽长上,变正为邪,领受恩恵不予感 念,以权谋私,收受贿赂,放纵有罪冤枉正直,假公济私,刑罚加害 无辜,破坏人的家庭,没收人的财宝,伤害人的身体,夺取人的禄 位,侵袭克伤贤良的人,诛杀投降臣伏的人,诽谤轻蔑神仙圣贤, 伤害摧残修道之士,射杀飞鸟,剖腹取胎破碎鸟卵,春夏烧荒打 猎,谩骂诅咒神灵,教人作恶,遮掩人们的善行,让别人身处危险 而自己得到平安,窃取别人成果以为自己功劳,破坏别人的好事, 掠夺别人所爱,分离别人骨肉,欺侮他人求取胜利,取人之多,还 人之少,施放水火,以术害人,胁迫瘦弱,用恶行换好处,强取强 求,掳掠致富,不公不平,淫逸邪僻,欺凌孤寡,欺诳奸诈;好说他 人隐私,议论他人短长,牵连天地,诅咒求证;借物不还,欠贷不偿,祈求欲望没有止境,憎恶拒绝忠义诚信,不依从君上之命,不尊敬所学老师;讥笑他人行善,败坏他人禾苗,损毁他人器物,断绝他人使用,拿不洁净饮食让他人吃,轻秤小斗与人,度量狭隘; 以伪乱真,偷奸耍滑,诱骗人物,越井跨灶,晦日歌乐,朔日哭泣。


其中只要有一件恶事,就是一件罪过,要看事情的轻重,由司命夺取他的算、纪,算尽就会死亡。只是心生恶念而无实际恶行的夺算,如果有恶事而又损害人的就要夺纪,如果算、纪未尽而是自己死的,都会有祸殃及子孙。或者取不义之财,不避冤家债主, 譬如用沾了漏水有毒的干肉解饥,用鸩羽泡的酒止渴,并非不能 暂时吃饱然而死亡也在那里等着呢。其中也有曾经做了很多恶事,以后自己又改悔的,如果曾经冤枉贻害过人,就应当想到如何 再救济要死的人,为他们解脱。如果随意取人财物,就应当想到 施舍给贫困的人,来开解他们的罪责。如果犯了用罪名妄加于人 的,就应当想到推荐贤能的人,以开解他的过错。都要做到加倍 回报,就会受到吉庆利益,可以转祸为福。如果能够全都不触犯, 就必然可以延年益寿,学道速成。虽然上天崇高而且听力卑小, 但是万物没有不被鉴察的,如果行善不知疲倦,一定能得到吉祥 报应。羊公积德布施,直到白头,才感应领受到上天坠赐之金。 蔡顺极其孝顺,才感应了神灵。郭巨想杀子以孝亲,却获得铁券 之重赐。但是善事难行,恶事易作。而且愚昧的人还以项托、伯 、牛之辈,说天地不能辨别好坏。他们岂不知那些有虚名的,未必 有真才实学,有阳誉的不能解释阴罪。如果观察荠麦的生死,而 疑惑天地阴阳二气,也是不能够达到深远的。上士之所以不用严密保守而仅仅是避免,是因为凡俗之人不至于究察到此。


儒道难易


有人问:“ ‘仲尼说自古都有死’,老子说:‘神仙事可学。’ ” 抱朴子说:仲尼是儒家的圣人,老子是得道的圣人。儒家的 教条,接近百姓显而易见,所以遵守他言论的人很多。道家思想深邃而且难以理解,所以能做到的人却很少。三皇以前,是用道的思想在治理万民。帝王以来,是儒的意识教化百姓。谈论的人都知道上古淳朴的民风,而且贬低后世道德的丧失,为什么要 偏偏尊重仲尼而轻视老子呢?这好比是用树木的末端去制作华 丽的藻井,却又不认识木生的根本。又何异于贵重明珠而蔑视渊 潭,珍爱和氏之璧却厌恶荆山,不明白明珠出自渊潭,璧玉发于荆 山。说起调养性情,是学道的剩余部分,礼乐是儒家的末端产品。 之所以看重儒学,是因为他能移风易俗,不只是从外表看他们如 何的揖让盘旋。之所以尊崇道学的人,是因为它能行不言之教, 改变人们的行为,并非只是养生一件事而已。如果儒和道果然分 别先后,那么仲尼不可专信,而且老子也不能独用。仲尼既然尊 敬地询问伯阳,愿意与老子、彭祖相比。又自己说鱼、鸟可知,却 不认识龙,喻示老子犹龙,大概是他内心佩服的言辞,并非随意说 说罢了。和颜回所说的“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钻之弥坚,仰之弥 高”,没有什么不同。


有人说:仲尼亲自拜访老子却又不跟随学道,为什么呢?抱 朴子说:从此看来,更加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所崇尚的有 不易改变的性情。仲尼明白老子的思想玄妙尊贵异常,而不能挹 酌清虚,本源大宗,出于无形之外,人于至道之内,其所咨受,止于 民闲之事而已,怎能请求仙法呢?仲尼虽然通晓世间诸事,而并 非能做到沉静玄默,遵守无为之道。所以老子告诫说:“良贾深藏 若虚,君子盛德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无益于 子之身。”坐立不安,责任在于匡正世俗。看到纲常不正,伦理丧 失,也只能仰天悲叹,即便如此,还是急求有用于世而不忘情于富 贵。有人询问说:儒道的事业,哪个难做哪个易作?抱朴子说:儒 学看起来容易,而做起来难;道学看起来艰难,而做起来却很容易。只要放弃交游,安置好妻子,辞谢荣誉名利,损毁利益俸禄,割舍掉光彩夺目的东西,抑制着动听悦耳的声音,安守恬淡愉悦 ,清静退让,独善其身,守护己心,诽谤而不怨恨,荣誉到了也不欢喜,看见贵富而内心并不羡慕,甘居贫贱不觉耻辱,这是道家艰难 通的地方。外出没有庆幸悲憾的面孔,回来也不会趾高气扬无故责难,不会面对《六经》过于劳神,更不会对声律和日历感兴趣。意念不会为推算天象命运而劳苦,心思也不会为了技能文章而受役使,众多烦恼既已损失,太和之气自然增添,无所作为无所思虑, 不用惊慌不用谨慎,这是道家比较容易的地方,即是所说的难中之易之处。


儒家士人的修为,都是依据章程去做事,行为有原则,说话和 静默都有节度,即使老师教导学生也是循规蹈矩,学习的教材也 是依据《四书五经》的注解,再加上自己的释疑,这就是所说儒家 容易的地方。探究深奥,语意幽远,搜寻坟典,法古圣贤,通晓河 洛的义旨,博采百家的要点,品德言行在城乡流传。忠孝廉洁尽 心侍奉君王,诚信仁爱鞠躬尽瘁,上无愧于天地,下有功于国家, 克勤克俭,居安思危。一事不知,就认为是不明,片言不正,就会 使得褒贬不一,行为举止作为世人的法则,言论思想也被天下之 人传诵,这是儒家比较艰难的方面,就是所说的看似容易实为艰 难的地方。从这两方面可以断定,儒家的事业大多艰难,道家简 单易行。我也是被儒学所难,就要舍弃它去寻求容易做的事情 了。世上讥讽我的人,比比皆是,而志同道合的人,还没有遇到。 同志之人,必有共的理想,我还不觉得这样的人稀少。


儒道先后


抱朴子说:首先因为阴阳的法则,使众生自然忌讳,拘谨畏惧。儒学虽然博大,然而缺少要点,劳苦而少功;墨家虽俭勤却又 难以遵守,还不可以偏离轨道;法家严肃而缺少恩情。只有道家 教育可使人们精神专一,行为合于自然,并且还包括儒、墨二家的 优点,概括名、法二家的要领,言行与时俱进,适应万物的各种变 化,宗旨简约而且容易明白,做事不多而功德却又很大,且又致力 于构架清静自然无为朴素,持守天真纯粹的本源。而班固却认 为,司马迁说的先黄老而后才有六经,这是司马迁的谬论。然而 司马迁的博识广闻,旁综幽隐,淘汰拣选事物的优劣,审査核实古 人的邪正善恶。他的评论,本于自然,符合客观情况,是非褒贬都 比照依据遵循正常的道理。不虚意修饰,不隐瞒恶行,不随声附 和去迎合世俗的看法。


刘向著名于当世,通达人情世故礼仪,他写的都是实录,而班 固的言论不能作为依据。虽然作为纯粹的儒生,若不究心儒家本 意,只是固执己见,陋习不纠,难以调节取正。所谓道学怎能只是 养生的一件事情呢?《易经》说: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 曰柔与纲;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说《易经》有圣人之道的四个 方面,如果不是这样的人,大道就不会切实地流行。譬如说:治理 国家,繁荣昌盛,和谐平安,就说这是有道;主上昏庸,社会动乱, 就说这是无道。又说:坐下来讲道,叫做三公。国家政治清明,富 强繁荣,贫贱的人就会感到羞耻。凡是谈论道学的人,都明白阴 阳二仪,以至于万事万物,没有不是阴阳的作用。当今举凡有道 的,大概是指能够博通今古,善于仰观天象,俯察地理,历经变故,涉足幽微,通晓兴盛和衰亡的道理,明白安定和混乱的本体,没有 迷惑不解的事情,询问没有不回答的问题。为什么一定要修炼长 生不老的道术,追述赤松子、王子乔的本领呢?可悲呀!这就和 ^ 在围墙之内怀抱萤火的人,看不见日月之明的光辉灿烂一样;和鱿鱼甲鱼为伴,随着它们的足迹游于水中的,就不会认识海洋的 广阔浩瀚;看重大江大河深长的人,却不知道那是昆仑山支流;珍 通惜粮食的收获,却又不关心使它们繁茂丰收的土地。


道学的概念,它是能够对人类的性格思想进行教化和培育的,涵盖铸冶天地阴阳之道,孕育自然万类,蓄积酝酿道德伦常。 世间对它研习粗浅的人比较众多,而探究精深的人比较少,稀少 不敌众多,自古以来就是如此。因此司马迁虽然高明而看不到有 人赞誉的,班固虽然有缺失也不见有人指责他的。然而事物都是 以少为贵,以多为贱,对于社会人事,难道还有什么不同吗?所以 粗粮、野菜满山遍野,而仙草和美玉却并不常见;多刺的灌木覆盖 荒原,而参天大树却又极少出现;沙土、碎石无量,而珍珠、璧玉很 少;鸿雁屯集飞翔,而鸾凤罕见出现;毒蛇和蜥蜴数量巨大,而蚊龙极少发现;群族而生的党羽众多,本来就是如此。


所谓道家,对于自己来说可以修养身心,对于外面来说,可以 有为于国家,能让人们效法日月五行的行度,使阴阳二气和调,四 时不感受寒热的侵害,暴风骤雨不至于使万物受灾。四时气和代 表着国家升平的征兆,澄清的醴泉彰显着淳朴合美的祥瑞。火红 的太阳和七彩的云霞温风和暖,云气下坠商羊飞舞,就要收敛隐 藏(羽翼);日光和耀,奇异的谷物必生,剧烈的传染病不再流行, 祸害混乱就不会出现;战壕堡垒不予设置,干戈就不会发生。不 用商议就很妥当,不用签约就很诚信,不用束结就很牢固,不用谋划就可以成功,不用赏赐就很勤勉,不用处罚就很严肃,不用强求 就会得到,不用命令就会禁止。处于上位而人们并不觉得有什么 压力,走在前面而人们并不以为会有患难,号令没有下达风化就 会移转,指示没有施行习俗就会改变,这大概就是道家的治世之 道吧。


只有生活富余,才能实现无为,自然达到教化和美。饥寒不 足,所以才会有罚刑严厉,奸人繁多。黎民百姓怨生于下,皇王朝 廷震怒于上。或者洪水横流,或者炎热干旱,或者地动山移,或者 冬雷夏雪,或因战乱而血流成河,积尸狙击,或者坑杀降卒,易子 相食。城墙越高大而冲杀越巧,池水越深而云梯越妙,法令分明 而盗贼多有,盟约复杂而叛乱较重,这好比是惊涛骇浪而扰动渊 深的鱼鳖,纤密的罗网却使有翅膀的禽鸟只能鸣噪于沼泽之地; 豺狼众多却使那些走兽栖居山林,灶火猛烈却使小鱼糜烂在锅 里。有君臣改变位置的,有父子拔刀相见的,然后忠义的名号就 出现在国家危难之时,孝子的荣誉就得助于败坏的家庭。疫疬重 病发生就显得巫婆神汉的珍贵,道德沦丧而儒、墨得以重视。从 此看来,儒家和道家的孰先孰后,就可以得到确定了。


点击链接查看更多内容


七月十五中元节,还受生债增补财库,度亡解冤冥阳水陆两利大法会启告!


免费结缘奉请《太上三官北斗真经》、三官大帝护身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道家”和“道教”分野的在讨论
孔子思想与老子思想之比较
道医学堂丨中国道教源流概论
陈撄宁撰口诀鉤玄录
《中国道教源流概论》
活着太累?来跟老子庄子学习如何“超凡入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