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素之问|危险的针刺学标准化


『灵素之问』

        还原古人观察视角和中医经验理法的演进。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危险的针刺学标准化


文字/忆忘   图片/来自网络


一、针刺的起源

针刺首先受到经脉理论的推动,不同于过往的扁鹊体系的砭灸较为粗泛的治法,同时有了“补”法的毫针,同时需要工具材料冶炼技术支持,“无用砭石、欲以微针”,精铁针具淘汰砭石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西汉中晚期以后,上限是仓公之后。参见【从灵枢看针刺的起源】。


二、经脉

经脉起初仅仅是体表上的联系,其联系表里藏府,一方面是因为“天六地五”术数观的见合,另一方面是联系途径的深化--实际是解剖学的进步,表达表里内外的某种确定性联系途径和循环观念:“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包括代谢自我调节基础的生理到病理、诊断、治疗三个方面的表达和用途。目前对于经脉的误解在于,用类似循环的“流注”机制去解释治疗机制,历史上因此思维导致的“穴位归经”,遂成目前的针灸学体系,是失误的理论。

 

穴位是不同于经脉的另一个概念。



三、穴位

穴位的起源多端,最初是体表浅静脉,亦即所谓的“络”和“脉”,以至于“脉口”,即体表动脉搏动处,或“脉动”处,包括了“气机”的诊断问题,实际是局部神经的反射问题。这是【脉经】以前便存在的诊法,如,【素问三部九候论】:以左手于左足上去踝五寸而按之,以右手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应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脱肉,气不去来者死。

这个当踝而弹,引起反射。包括切脉、弹筋、努肉、掐穴等的手法,都是触诊、切诊,守形与守神的范畴。


所谓的络穴,实际最初表达的是体表常见的浅静脉,如所谓“十五络”包括脾之大络名曰大包 等等都是指体表血管,而不是固定穴位点。如【灵枢经脉第十】: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人经不同,络脉亦所别也。


为啥要求之上下呢,因为人体并不完全标准一致,络脉也长得位置不一样,所以所谓络穴仅仅是个大致的位置指示,而不是固定的位置。如委阳,指的是腘后外侧浅静脉。

 

穴位标记的一般规律,是古典解剖学的“五度”、“十度”,诸如骨度、筋度……等等的标记办法,所以第一个密集出现的位置是“尽筋”的“节”,也就是韧带的端点,肌肉的起止点,多在关节上。其次是肌腹中点,即“肉之大会”:谷,“小会”:谿、溪。由于“尽筋”都在关节附近,因此关节附近出现穴位频率最高。


筋的起止点:节,加上谿、谷的肌腹就占了三个一般规律性结构位置,构成大多数穴位的定位。其余是脉口、络脉、膜。夹脊穴是脊柱的“节”,背俞穴是节的衍生,腹部穴位是“膜”的映射。四肢基本上是节、谿、谷的标注。所以穴位系统,实际是古代的解剖学标记,空间上并不存在“序关系”,也就是并不存在跨经脉的“流注顺序”。


尤其是古代对于“刺禁”、“针害”甚至“针能杀生人”等针刺事故的记录,表明针刺学的第一要务,是要掌握解剖学,避免造成不应有的伤害。因此经脉穴位理论,与解剖学完全等价。


综上,经脉和穴位实际是古典解剖生理学、解剖联系的人为分类和构建,并非客观发现,而是主观分类(天六地五、五脏六腑)与客观规律的结合,其特点是从十一脉发展到十二脉,从穴位不归经到穴位归经。



四、两套机制

所言节者,非皮肉筋骨,神气之游行出入也。

 

节从竹节,到用竹节比喻关节,再到“节”变成一个独立的词汇,表达的是穴位的功能概念以及对于关节穴位出现频率的纪念,最终成为并不对应结构上的皮肉筋骨,而是功能上的游行与出入问题。这同时也是所谓“魂魄”两个概念的问题。


随神往来谓之魂----内部生化代谢;


并精出入谓之魄----内外物质交换如“呼吸精气”的呼吸交换功能、“所以任物”的内外信息交换、刺激与应激、“以物相使”的外治法治疗实现的基础功能。


即是循环系统与应激系统的两套功能。游行代表内部生化、生理、代谢、循环;出入代表内外环境的信息互动、物质交换、刺激与应激游行的流注系统用经脉表示;出入的功能用穴位表示。


因此,穴位和经脉起源虽有关系,但并不应归为同一体系,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固定的联系,反而可以各自独立存在,可见于在唐代以前诸家“明堂”穴位理论的不同。穴位归经是历史上的误读和误区。



五、守神

守神指的是疾病的虚实诊断。守神是诊断和治疗进步的体现,在虚实补泻出现之前的外治法,没有“补”的概念。


帛书阴阳十一脉或十二脉的“是动则病”,属于“分经候脉”,每条经脉都有“脉动”的诊断方法和位置。后世脉诊集中在寸口,分为左右阴阳“人迎”、“寸口”,又产生歧义变为颈动脉和桡动脉脉口的比较。


穴位成为诊断和治疗的常用位置,以之判断虚实或者不虚不实、以经取之,意味着使用局部治疗,无需考虑虚实及其藏府联系。


实际在早期砭灸时期,也没有联系脏腑的虚实问题。这是个等价理论的转换问题。也就是重新取名分类的操作,实际机制并没有不同。但需要注意血肉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补之以甘药的强调。

 


六、经脉穴位体系的认知误区

针灸铜人实际是“穴位归经”理论失误的文化产品。其失误表现在几个方面:


1、整体联系观的线性关系化;针灸流派众多、刺法多样性,已对此理论构成威胁;


2、线性关系化之后的序关系臆想(依次流注、子午流注),【灵枢】中对此有过否定,如【脉度】:

黄帝曰:气独行五藏,不荣六府,何也?

岐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藏,阳脉荣其府,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藏府,外濡腠理。

实际早期的流注观,是“五经并行”、“六经并行”、“不得无行”,表里内外同时在循环流注,而不会发生此处流注,其他十一条经脉等着依次流注的狂想。


3,穴位归经以后,穴位位置的改易以及为了凑穴位位置,发生经脉的锐角弯折,而锐角弯折不符合自然流体形成现象,违背了客观事实。


4,子午流注之所以能够有效,并不代表理论的唯一性甚至正确性。各种“全息”针法的有效,是建立在“出入”机制上的全联通,即“同根神经反射”,而不是所谓“全息”。比如至阴转胞胎,是经脉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而只能是神经-体液的反射导致。


全息是物理学概念的“碎片”在切断相互联系后,系统信息的“完全”保存和再现,是不讲相互联系的实现的;而针刺的局部对应全体的联系,表达的是联系途径的多样性、联系途径尚在、且不可切断,二者没有可类比性。将各种局部针刺法叫做全息,是概念偷换、思维混乱所致。目前针刺流派众多正好说明这点,同时针刺标准化也是错误方向。多年来对于针刺的研究或者经脉的研究多基于“循经感传”,实际是在研究神经反射的传入或传出联系途径,甚至还在幻想未知的“内部结构”,对于核心的问题,“流注”与“出入”的关系和误区毫无意识,对“中枢处理”依然毫无办法。所谓的全息,是仅仅停留在“黑箱”阶段的胡乱类比。而各种时间流注对应的方法,仅仅是自我娱乐,自我欺骗。

刺法不同流派,表达了联系的多样性和不可切断,如完全性截瘫,患处任何外治法都是无效刺激,但是循环流注是仍然存在的,但会血流减慢、局部温度下降,失去的是“出入”功能。所以用经脉流注解释不了出入的治疗机制。


5,经脉学说所构建的线性联系观,是在古代环境和知识传播巨大局限的条件下形成的解剖生理学知识积累所人为构建的模型,虽然神奇,但并不存在特异性唯一性,因为历史上改动了很多次,甚至增加了经脉并且转移经脉位置。穴位理论同样如此。


6,气脉理论是对经脉理论的借用和发挥,目的是“炼形为气”、“形气合一”,如果目标是合一,则并不存在线性关系的固定模型,实际上也存在多种模型并无唯一性,如奇经八脉、三脉七轮等等不是同一体系,且如果不知这些理论则不能出现相应的模型运动,且互相交叉不能互为解释,为了达到“混元”或者“合一”,真是合一,哪还有线性关系可言。因此气脉理论并不是医学理论,医学理论使用某种程度的分形联系,气脉理论借此而阐述气的“合一”,与医学目标并不一致。所谓的“内证”,是使用模型自我暗示“重现”的结果,并非纯粹的客观发现,而是“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的活现。

 


如果不能纠正认知的误区,则诸如干针、假针刺,甚至别的什么针刺“新理论”,取代古代经典的经脉穴位针刺学,并不是意外的事情,而是必然发生并且已经正在发生的。用经脉穴位的标准化或者文化的曾经先进性,是占领不了话语权制高点的,最终必须承认其缺陷,必须结合现代医学的认知解释。而不是像现在网络作家一样装“我是神仙”,写玄幻小说娱乐误导。

 

自豪感是可以有的,毕竟现代医学的针刺学诸如“干针”完全是两千年来古代针刺法中早已存在的,脱离经脉穴位也完全不是发明,【灵枢官针】里面多数刺法都不依经脉穴位,而所谓的“标准化”的固执是基于宋代以后的误会,必然令自己陷于尴尬之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标幽赋白话解
标幽赋原文语音版
【访谈精华】全息易象针灸师郑卫东:全息易象针灸漫谈
学会概况
明朝的那些针灸医书
针灸答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