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年|無用之用



匡笑余


大寒 | 匡笑余 来自腔调中医 04:27


一無用之用

性不解音,而蓄素琴一張,弦徵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晉書》

 

《晉書》中載,說愛喝酒的陶淵明常於醉後,或敲或拍,或撫或擊,對著一張沒有琴弦的琴板耍得不亦樂乎,世人並由此得出此乃「得意忘言」之真意,可與「大音希聲」相互美參。而作為喜歡陶淵明的我,則覺得陶淵明非不識彈,實是有聲無聲對他而言並不重要。

 

《與子儼等疏》中有「少學琴書,偶愛閑靜,開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語,另又有「息交遊閑業,臥起弄書琴」、「弱齡寄事外,委懷在琴書」、「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之消憂」等句。可見,琴之一藝,陶淵明自幼便已習得。而為什麼愛彈無弦琴?原因大約有三:

1.      「撫空器而意得,遺繁弦而道宣。」這是陶淵明的自得,一個人的自得其實是無須表演更不必證明的。得便是得,心知肚明。此中真意,他自己也說了「欲辯已忘言」。當年莊子與惠子壕上盤道,彼此相隔處,也便在此「得」與「未得」間。

2.      作為一個同樣玩琴好酒的道家子弟,雖千載以下,我想難處都是一樣的:好的琴弦貴,便宜的琴弦則會影響音色,並且還容易彈壞手。道家嘛!不出仕不務功名,喝酒彈琴都是只費錢不盈利的事,自然只好清貧度日得過且過。好在,還有道家的清靜門風,總能處處活個自娛自樂。

3.      舉例說明:某日樂隊排練,只我和吹簫的嘵嘵先到,於是坐等其餘夥伴。我準備好自己樂器,突覺身邊傳來異動,扭頭看時,只見嘵嘵挺胸直腰坐在凳上,口裏嘟嘟囔囔念念有詞,雙手雙腳隨機做不同的轉圈拉扯踩蹬俯仰各式花活。一開始我沒看懂,半天才明白——喲西!人家在練車呢!(他之前考了三次車牌,沒過。)

 

雖然無車之練與無琴之彈,有品質的不同,但道理還是一樣,都是一種「無用之用」。琴家張子謙老先生發配牛棚時,條件艱苦比陶公更甚,手邊無琴,連塊木板都沒有——便一邊以手虛彈,一邊唱弦,以此練琴。撥亂反正之後,當年張先生一班琴友,就只有張先生因了不懈的「無用之用」還能彈琴了。

 

立春前夕,演出現場


二做個散人

這「無用之用」乃是道家精要,莊子說得特別多特別好。最著名的當數「慮為大樽浮乎江湖」之說,至《人間世》,則連評散木。有散木,就有散人。道家之「清散疏散」,發自內心。「虛其心實其腹」,真氣內斂,形散於外。譬如「擊節而歌」一說,「擊節」二字,說的就一定不是現在音樂常識裡的多少拍多少小節;「擊」與「應」的,都是自己心頭的「節」,付諸於外,手邊有什麼擊什麼,長劍杯盞,無一不可,故此才有「彈鋏而歌」。傳統裡很多琴歌,脫離了琴的伴奏依然動聽,就是因為這個「散」字。「散」,是自己給自己的一個空間,一個氣息自由流轉的空間,一個可以用聲音展示自己所思所見所修所得的空間。濫竽充數是跟大樂團一起才能幹的事,脫離了樂器的輔助,更見歌者境界的袒露。於是,「擊節而歌」又何嘗不是「無用之用」下的安之若素呢?

 

道家論音樂,與道家本身的修煉一樣,講究「修之於身」。有散人的疏散,才見得風月的爽朗。多年前讀老子五千言,讀到「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旣」,我想,這可不是鼓琴的真實描畫麼?又豈止鼓琴,簡直就是對以音樂行世的人們的點提指引。我一直希望音樂於我是這樣一種狀態:於天地間自由快活,於泥塗間自得其樂,「彷徨乎無為其側,逍遙乎寢臥其下」。有了這點「照之於天」的心,才有對天地的鍾情,因為音樂,首先是要問心於天地的。

至少道家如此。

 

立春前夕,演出現場


三歌

游慈雲

原詩:宋 · 陳著

曲/吉他/唱:匡笑余

 

老懷不與世情更,才說閒行興翼然。

微濕易乾沙軟路,大寒卻暖雪晴天。

未曾到寺香先妙,底用尋梅山自妍。

笑問松邊人立石,汝知今日是何年。

立春前夕,演出現場

 

 



一年|栏主:匡叔|居江湖边观人间世唱道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琴文化历史与知识
今夜,你在为谁抚琴?
为何古琴会出现“打板”“煞音” 如何鉴别?
诗词楹联集(354)
中阮赋
古筝琴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