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大命题一个大系统

一个大命题一个大系统

原创 2018-03-08 芃澜 腔调中医

郭店楚简本《老子》与《老子》的塑经史


芃澜


4、一个大命题一个大系统

    

        这大概是极其有趣的事。后人在乎的事情,特别是那些潜意识中默认的判断标准,或许是前人(古人)特别不在乎的事情。

比如,在古人看来思想并不属于某个具体的人所创造的。所有的人都是天道假以说话的载体。假若,文字不隶属于某一个人,那么就要以什么样的角度去看待这些文字的性质呢?毫无疑问,文字所呈现的思想性,就成为了最重要的判定其性质的标准。

郭店楚简的构成正说明了这一点。郭店楚简并不只有《老子》,还包括了儒家的大量重要的文献。它们被并置在了一起。当你放弃了後人对于文字的必需属于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学派的预设之后,那么这种儒道并置的状态,就呈现出了另一个生动的画面。

 

那么它们是在共同阐释着一个主题吗?看来的确是这样的。


我们之前说过,被後人目为《老子》的内容,被抄录在了长短不同的三种简上。不仅如此,儒书也一样。

让我们按照整理者为这些内容赋予的篇名,罗列起来。

所有的简按照简长分成了六种:

第一组:简长32.3厘米——32.5厘米,即古人的一尺四寸简。

《老子》甲组,《缁衣》、《五行》(同抄于一简),《性》、《教》、《六位》、《尊德義》(同抄于一简)

第二组:简长30.06厘米,即古人的一尺三寸简。

《老子》乙组

第三组:简长28.1厘米——28.3厘米,即古人的一尺二寸简

《唐虞之道》、《忠信之道》(同抄于一简)

第四组:简长26.5厘米,即古人的一尺一寸简(或尺简)

《老子》丙组、《太一生水》(同抄于一简),《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同抄于一简)

第五组:简长17.2厘米——17.7厘米,即古人的八寸简

《物由望生》,《父無恶》

第六组:简长15.1厘米到15.2厘米,即古人的六寸简

《名数》、《说之道》

所有的简按照字体又分成了五种:

《老子》甲组、《老子》乙组、《老子》丙组(《太一生水》)、《说之道》为第一种字体;

《缁衣》(《五行》)、《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为第二种字体;

《唐虞之道》、《忠信之道》为第三种字体;

《性(性自命出)》(《教》、《六位》、《尊德义》)为第四种字体;

《物由望出》、《父无恶》、《名数》为第五种字体。

第一种即後人目中的道家书,后四种即为後人目中的儒家书。但它们各自按照简的大小分别开了。

在认识中,简越大,重要性也就越大,大简代表其负载的内容越接近于根本原则(天道)。相反小于尺的(人的前臂长度即尺)越类似于一种实用性的或者操作性的书(人道)。这样的有序化的观念,其实反应在古人许多的方面。比如《黄帝内经》中论三部九候脉法,在人体中处于上部的动脉则被冠以天部,在中的冠以人部,在下的冠以地部。所以我倾向于不把这种将文字抄写在不同长短的简上的背后是无意识的巧合,而宁肯相信这是一种刻意的安排,以符合某种内在的秩序。

有意思的是,与《老子》甲组同样抄录于一尺四寸简上儒家文献《五行》中,明确提出:“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善,人道也。德,天道也。”而我们知道所谓《老子》的主题正是言道与德。

我们不妨大胆猜测一下,郭店楚简出土的竹简,是按照某种共同的主题而刻意安排在一起的,其中最重要的部分,讲大的原则的被以最长的简分类书写,以代表其在这些文献中的纲领性的地位,而其他小的简则依次在这一主题下,进行分别的具体化,以至于越来越切近日常。

由此而成为了一个主题下的融合了后世儒道两家观点的思想系统。

杜维明说,“郭店出土的资料,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这次出土的资料可以认为是先秦时期的一个精致的图书馆里的材料。”其实或者还没这么简单,它代表着一个共同主题下的儒道两家的观点集成,是一个书系,或者干脆来说,是一个合集。以一个主题为核心,这个主题就是道与德,而以天道与人道为分野,将话题深化到了人的日常行为中去了。

正如郭店楚简中与《老子》丙组(《太一生水》)同样使用一尺一寸简抄写的《穷达以时》中开篇所指出的:“有天有人,天人有分。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







回看前文:

恒一|《老子》——道的诗(一)

恒二|《老子》——道的诗(二)

不上贤|《老子》——道的诗(三)

象帝之先|《老子——道的诗》(四)

天地不仁|《老子——道的诗》(五)

谷神不死|《老子——道的诗》(六)

天长地久|《老子——道的诗》(七)

上善若水|《老子——道的诗》(八)

功遂身退|《老子——道的诗》(九)

玄德|《老子——道的诗》(十)

有无|《老子——道的诗》(十一)

五色|《老子——道的诗》(十二)

宠辱若惊|《老子——道的诗》(十三)

道纪|《老子——道的诗》(十四)

善为道者|《老子——道的诗》(十五)

知常容|《老子——道的诗》(十六)

信不足|《老子——道的诗》(十七)

大道废|《老子——道的诗》(十八)

见素抱朴|《老子》——道的诗(十九)

绝学无忧|《老子》——道的诗(二十)

孔德之容|《老子》——道的诗(二十一)

炊者不立|《老子》——道的诗(二十二)

曲则全|老子--道的诗(二十三)

希言自然|老子——道的诗(二十四)

道法自然|老子——道的诗(二十五)

重为轻根|老子——道的诗(二十六)

圣人恒善㤹|老子——道的诗(二十七)

朴散为器|老子——道的诗(二十八)

天下神器|老子——道的诗(二十九)

善者果而已|老子——道的诗(三十)

兵者,不祥之器|老子——道的诗(三十一)

道恒无名|老子——道的诗(三十二)

死而不忘|老子——道的诗(三十三)

道氾|老子——道的诗(三十四)

执大象|老子——道的诗(三十五)

柔弱胜强|老子——道的诗(三十六)

无名之朴|老子——道的诗(三十七)

郭店楚简本《老子》的性质

郭店楚简本《老子》探究

多个老子与一个老子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丰富多彩的成语文化
《论语》与《道德经》互补(上)
天道无为
八卦取象解读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道德经第十九章:儒道之争本不该,老子为什么要绝仁弃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