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国最早的放腹水疗法

我国最早的放腹水疗法

原创 2018-04-27 中华中医网 中华中医网

  现在大家通常只看到西医的放腹水,而没有中医放腹水的。其实,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有了放腹水疗法。让我们先引一段《灵枢》中的记录:,先取环谷下三寸,以铍针针之,已刺而筩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水,必坚来,缓则烦悗(闷),来急则安静。间日一刺,尽乃止。这段文字就是记载了距今2000多年前我国最早的放腹水疗法。《灵枢》中先介绍了放腹水疗法的适应证是徒水,徒,就是的意思。徒水就是说明病人只有腹水,而没有其他外邪。《灵枢》接着又介绍了放腹水的方法:1先确定针穿刺的位置在环谷下三寸。环谷就是脐中,环谷下三寸就是关元穴的位置。关元的部位相当目前常用腹腔穿刺的一个部位,即脐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稍偏左或偏右1~1.5厘米处。可见这种取位是十分科学的。2穿刺方法是用一种长四寸,广二分半的铍针,在关元穴处刺入。然而用一种叫的筒连在针上,慢慢将腹水放出。3在放腹水的过程中,必须用带子将病人上腹部坚束之。如果放松这根带子,病人就会感到烦闷。如果收紧,病人就安稳。4放腹水必须注意间日一次,就是对有大量腹水的病人不能一次放尽,而要隔日放一次,腹水放得差不多程度就应该停止。以上就是我国最早的放腹水疗法。

  我们再来看一下现代西医所用的腹腔穿刺术。它的适应证之一是大量腹水引起胸闷、气短、腹部胀痛等症状而难以忍受时。它的部分操作方法是:(1)穿刺前将腹带围在病人上腹部;(2取位: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的内?与外?相交点,或者取脐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稍偏左或偏右11.5厘米处;(3)消毒与局部麻醉等;(4)用左手固定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垂直刺入腹壁,然后常规在针尾接一根橡皮管,使腹水由皮管流入容器中;(5)在放腹水过程中,逐渐收紧腹带,以维持腹腔内压力;(6)放液完毕,拔针,盖上无菌纱布,缚紧腹带;(7)其它。它的注意事项是:(1)术中密切观察病人;(2放液不可过快过多,一般一次不超过3000~5000毫升。一次大量放腹水可导致肝昏迷。所以必须提高警惕,控制放液量;(3其它。如果大家把西医的腹腔穿刺术与我们上面介绍的我国最早的放腹水疗法作一比较,就会感到两者之间许多地方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们说,今天的腹腔穿刺术当然比我国古代的放腹水疗法要先进得多,但距今2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在当时就能达到一定的水平,不能不使我们感到自豪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的放腹水疗法
果果酱 | 19复试临床技能准备 腹穿 / 骨穿
腹腔穿刺术的操作流程
腹腔穿刺术的注意事项
腹腔穿刺术(1).xlsx
腹腔穿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