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医学堂丨乐性



乐性应是一种自然的快乐。但凡常人很难做到一种自然的快乐。在(淮南子。本经训》中说:“凡人之性,心和欲得则乐,乐斯动,动斯蹈,蹈斯荡,荡斯歌,歌斯舞,歌舞节则禽兽跳矣。人之性,心有忧丧则悲,悲则哀,哀斯愤,愤斯怒,怒斯动,动则手足不静。人之性有侵犯则怒,怒则血充,血充则气激,气激则发怒,发怒则有所释憾矣。”凡人有太多的忧悲不能化解,这样会使悲心生而不是使乐心生。这也因为凡人不能把一些东西看透的原因所致。就以获得某种东西而言,人获得会感到快乐,但对于有道的人却不见得如此。又在《淮南子,原道训》中说:“吾所谓乐者,人得其得者也。夫得其得者,不以奢为荣,不以廉为悲,与阴俱闭,与阳俱开。故子夏心战而服,得道而肥。圣人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和,是故其为欢不忻忻,其为悲不慑,万方百变,消摇而无所定,吾独慷慨遗物,而与道同出。是故有以自得之也,乔木之下,空穴之中,足以适情;无以自得也,虽以天下为家,万民为臣妾,不足以养生也。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乐性的要点就在于与道同出,实也就是与道性相合,而非以自己的贪奢之性相合。常人多以自己的贪奢或淫乐之性相符合,这自然是与道相背违的。所以说,善于养生者所追求的快乐不应是淫乐,而是道乐,明通道乐的人自然明通养生之真谛。


其实,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快乐方式。在通常情况下,遇到快乐的人或快乐的事能让人的心情快乐起来,遇到不快乐的人或不快乐的事能让人的心情沮丧起来。如何把那些令人不愉快的东西在脑子里删除,应该在脑子里给自己准备一个“垃圾筐”,把那些不值得存留的东西扔进“垃圾筐”里处理掉。如何处理它? 只要把它当成不值一提的东西排出体外,就像尿液和粪便一样没有必要在身体中存留、而存留的都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东西。否则,我们有许多的困难和烦恼形成的“结”,会像结肠炎一样令人难受,疲劳时它痛,吃有刺激的东西时它痛,心情不愉快时它也痛。但愉快的时候,它不会痛。


每个人都应知道,我们都有一把万能钥匙,能打开一切的结,它就是乐观向上。不论那些“结”是什么时候留下的,只要用微笑这把万能的钥匙去开,那些结便会打开。虽然有些结你越是急于打开,却越是不容易打开,就像比早晨起来梳理像鸟窝一样乱 的头发,你越想三下五除二地把它梳理开,,它越是纠维在一起。你只有蘸着水,慢慢地、一下下地去理开它,才会把它理开。一切的结,只要找到合适的方式方法都可以解开来,那种方法就是要有种乐观向上的精神,相信它终会被打开。但想要一直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很难,难在本不该微笑时,却直要保持微笑,难在心情不愉快时要忘记不愉快使自己快乐,难在让别人打巴掌时,依然要脱露笑容。其实,你脸露笑容,准会打面带笑容的人呢? 再说只要你保持乐观,一切的不快或许都会被乐观淹没。需要清醒的是,人的身体为何在不该出现病变的年龄却出现病变? 主要因为人的多忧,因为人的愁。我们知道靠发愁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发愁与事无益,也无益于身体健康。


在近代的科学研究中表明,乐观的情绪,对大脑皮层功能的调节,对中枢神经与植物神经系统的活动,都十分有益,而愁闷的情绪则非常不利。保持乐观,还会遮掩自己的丑陋。如在《庄子》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先秦哲学家杨子到宋国去,住在一个旅馆里。旅馆的主人有两个小妾,一个长的非常漂亮,另一个则长得相当丑陋。常人会认为漂亮的小妾一定受宠,丑陋的小妾则会受人鄙视,然而事情却恰恰相反,丑陋的受人尊重,漂亮的受人鄙视。杨子不解地问主人这是为什么? 主人说漂亮的那位小妾一直板着面孔对待每一位到来的客人;而丑陋的则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姿态,她总是用微笑迎接每一位客人,因此她受到别人的尊重。丑陋者找到打开不再丑陋的“钥匙”,而漂亮者本来很有受宠的优势,却没有使自己更加出色。我们不谈受宠与非受宠,只是要知道如何对待他人,或者说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如果想要得到冷遇,那就板着一副面孔去对待他人,他人则会还自己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如果想得到快乐,你就要对人快乐,这样别人就会把快乐反馈给你;对于自身而言,就要忘掉忧愁。


一个人只有忘掉忧愁才能表现出一种乐观。前人曾说:“是以达观君子,立性乐分,含真抱朴,心无城府,行无町畦。天下有道,则敏瞰与世相清;天下无道,则混混与世相独。压之泰山,不以为重:付之秋毫,不以为轻: 升之青云,不以为荣;坠之深渊,不以为辱。震之雷霆,不以为恐;劫之白刃,不以为惧。视死生为且暮,以盈虚为消息,仰观宇宙之廓落,俯视身世之卑憾,如一浮萍之泛大海,一梯米之寄太仓,又何足议轻重于其间哉? 故所至皆乐,所处皆适,出于天为民,人于道为邻。”在《庄子。缮性》中说:“古之所谓得志者,非轩冕之谓也,谓其无以益其乐而已矣。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也。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寄之,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故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今寄去则不乐。由是观之,虽乐,未尝不荒也。故日,丧已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庄子认为得志的人无非高官厚禄,然而高官厚禄并非是人之性命所固有的东西,外物偶然到来,只是暂寄一下面已。寄托于身上的东西,其来也难以抗拒,其去也无法挽留。所以不为高官厚禄而快意,也不为穷困而趋炎附势。彼此都感到同样的快乐,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然而今天的人却截然为非,官位或厚禄离开了就不快乐。这实际是由于时俗的影响而丧失了本性,丧失了本性自然就不会感到快乐。


乐性有时在于以不乐为乐,以乐为不乐。以乐为不乐或以不乐为乐是指不乐于常人之乐而乐于常人之不乐。老子日:“圣人与阴俱闭,与阳俱开。能至于无乐也,即无不乐也。无不乐即至乐极矣。是内乐外,不以外乐内,故有自乐也。”常人之乐是乐于外物而不乐于本性。本性之乐为安静,为不为外物所犯。然而人之所乐者多喜受外物所犯,如有财有色,或有酒有气。然而常人所以酒色财气为性之所乐,皆因为其能刺激自己的精神,并为之而疯狂,实际此乐为假乐,而不为真乐。比方有人得财而狂喜,有人得酒而狂醒,有人得色而狂淫,有人得气而狂发,这都不是真性所得之乐。就如同一个人注人了兴奋剂一样,那并不是发自本性的乐,是借助于外力而乐。一个人的本性能借助于外物而乐,也能借助于外物而悲。如一个人吸毒,他借助于外物而获得暂时的快乐,当没有那个东西而上隐时,那就是一种悲。这就说明借助于外物而快乐者,那不是真乐,真乐一定是发自内心的,那种真乐实际就是一种坦然。不论是什么,都能坦然面对,那就是一种真乐。那种真乐就表现在不以物喜,也不以物悲,这实际也是真乐之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庄子•缮性》| 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谓之倒置
《缮性》译文
道德经五千言 全是修炼的道理
常人和修炼人的根本区别
《庄子·缮性》原文、翻译及赏析
《庄子·缮性》解说和语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