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随笔

最近打算每周写一篇医书的读书笔记。


在中医里,一直觉得《伤寒论》是一本非常神奇的书,有人说是经方派产物,有人说是《内经》派等。各种说法不一,注解也各不相同。


如果专研一家来学习,那是能学有所成。若是百家兼而读之,则混乱无比。

故而只写出一些自己的思考,与诸君分享。



大家都知道2+2=4,但是4不仅仅是2+2结果。


因此,太阳之为病,具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症状,但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不仅仅只有太阳病,其在诊断上具有一点细微的差异,从而导致了后文的误治,那这中间差了一点啥?


这个差距其实就是病人的叙述方式。


怎么讲?


《伤寒论》条文之中,如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属于客观指标,相当于西医检查后的化验单数据。而病人告诉医生的“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属于主观认识,这两者之间是存在着差异。


这个具体的差异,表现在问诊中。在而临床中,初学运用《伤寒论》也是靠问诊。


如:无大热而微喘者,你说这个是怎么诊断出来的?(对于病人来说,无大热,微喘都不是啥很明显症状)


如果仔细去深思的话,就会发现《伤寒论》里很多针状似乎是诊断不出来的,这位辩证带来了麻烦。



这种差异在实际情况中,是如何体现的?用现代话来说就是知识变现的能力。(《伤寒论》所讲的是标准流程,而人生病总是与标准有出入的。)


比如在《伤寒论》那个年代,从医书记载中可以看到那时没有盗汗、没有耳鸣、没有感冒等症状与病名。如同清代没有白血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但并不代表那时候的人不会得白血病、糖尿病、高血压,也不是说那时候的人没有盗汗、没有耳鸣等症状。


在当时,这些症状或疾病是如何治疗的?这就是《伤寒论》中独特的辩证方法。


这个辩证方法,往简单了说就是问诊。也是我们经常忽略的东西,即《伤寒论》平脉法那两部分。



这个问诊是怎么体现的?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当病人,怎么向医生叙述自己的病情。


如:大下后,从病人来说,是不知道或怀疑自己吃了药拉肚子,所以才告诉医生有拉肚子的现象。因此大下后,可以翻译成具有腹泻史多久。


又如无汗这个症状,从病人的角度来说,这都是不是啥事,可以直接忽略,或者分不清这是不是有病。所以要询问出这个症状,需要医生换一种方法来进行询问。


又或无大热而微喘者,从病人的角度来说,无大热意味着稍微有点热,微喘却感觉不到的。对医生来说,无大热算多热?微喘有多喘?这个症状的诊断是需要医患双方共同交流才会发现。如果要诊断的话就是病人一近诊室,一观他的呼吸就知道了。


因为病人刚来求诊,身体是热的,而观察鼻部有轻微喘气或呼吸不通畅现象。也就是说《伤寒论》条文运用之中,很多却暗含了望诊的技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夜读伤寒-7
风寒感冒的共性-《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1
六经医案直入“伤寒之门”
《伤寒论》讲解系列 太阳病篇4
倪海厦伤寒论笔记(一)
第22 讲 太阳蓄血证(2)、太阳变证及其治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