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中医发声(之四): 中医,人类的未来

1星期日

      2018年7月

  

      今天是平心堂成立十九周年纪念日

平心堂创立之初,租用的是对外友协的传达室,面积才80平米,每天来一两位大夫,药装在纸箱子里,员工才5个人。发展至今,两店员工近70人、累积病例20万份,签约了数十家海外保险公司、专家队伍70余人。{包含两位国医大师(柴嵩岩、薛伯寿)、一位全国名医(陈彤云)、三位首都名医(费开扬、王应麟、冯建春),还有更多甘于默默无闻的中医大家}。

根据社会调查,能坚持发展15年以上的企业并不多,尤其在民营中医门诊部中更是少数,我们不仅坚持下来,而且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前进中不断壮大。这在整个民营中医医疗萎缩停滞的今天也是不多见的。

 我们走过的路:就是不忘初心,尽全力捍卫传统中医药事业。


为中医发声(之四)——

中医,人类的未来


    1、中医是绿色的医学,不产生医源药源性疾病


   所有的中药全都取之于自然,用药绿色,无污染,药渣还当肥料用,养鸡等。中医医疗,无创伤,不解剖,不产生医源药源性疾病。

    治病治出来的病和吃药吃出来的病被称为医源药源性疾病,这已经成为世界上人类的第四大死因,这类疾病在我们所治的疾病中日益增多,现在已经占约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我们在医药上三分之一的人力物力财力都用在我们自己制造的疾病上。

    举例来说,降压药多是以扩张血管的机理降低血压,血管在药物作用下被硬性长期扩张而失去弹性,形成脆化,人体中最细的脑血管和眼底血管首当其冲,脑出血即卒中,眼出血即失明,更不用说男性患者长期服用必致阳痿。

    这类例子不胜枚举,人们已知链酶素致耳聋,四环素致牙斑,激素致骨股头坏死,却不知如今出现的白血病低龄化、痰咳常态化、心脑血管病高发、流感死亡率上升、不孕不育日渐普遍、糖尿病越治越多等等,这不仅仅是环境食品污染所致,藏在其后的是更为凶险的不当医药、过度治疗的魔鬼。

     我们不能奢望始作俑者能潜心尽力减少这类疾病,因为其更关心的是自身的巨额利益。而且,从根上看,其亦无办法,从1835年西医在广州开办在华的第一个诊所,180多年使用过7000多种药,而今淘汰了6000余,近90%!其间毒副作用,自不必言,这个过程,今日依然,这是其医药与生俱来的理念所致。

    我们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类疾病日渐猖獗,唯一可以指望的,只有中医药。


往期内容张晓彤谈中医 | 中医的生命是疗效




    2、防止菌群污染


    在人们关注空气、水源、土壤污染的时候,却没有看到,更加危险更难治理的菌群污染正在日益逼近。

   不论是在我们的身体內外还是在周围的环境中,都存在着以亿万计的细菌病毒,我们之所以没有察觉,是因为与之长期处于和谐中,只是在疫情发生或患病时,才感到其危害。

   疫情发生或蔓延往往是有外部条件的,当人们切断这些条件或大自然环境变化,疫情会受到扼制或消失,非典就是在五月中旬小满时报告发病为零,这是一正常的规律。

   人们的大规模无节制的干预,尤其是以对抗理念为主的医药,以杀灭病菌病毒为目的,却造成其急遽变异,抗药性增强,药物的研究远不及其变异的速度,由此造成菌群的紊乱和失衡。

   当我们还在庆幸青霉素的发现拯救了人类时,它的常用量已悄然从几百单位越升至数百万单位,人们不得不不断研制新的抗菌素,细菌越来越难以杀灭。

   病毒更难防治,以去冬今春的流感为例,高烧与不烧、咳嗽与不咳、身痛与疲乏、迁延与反复等症状,同为流感,症状各异,且死亡率空前(据传美国此次流感死亡数千人),这是以前的流感从未见到过的现象。

   这不能不令人警惕,近年来已经见到有关超级病菌超级病毒的报道,所有药物均显示无效!菌群污染的警钟已然敲响。

   尽管现代医学开始检讨对抗性医药,而代之以疫苗,但因研制总是滞后于病毒变异,预防效果大打折扣,有些疫苖竟然现出病毒的原形,增加了疾病的复杂性。

   中医治病在看到敌人的同时,更关注自身,从改变人体内环境入手,消除体内或寒或热、或虚或实、或湿或燥等内在因素,使病毒病菌与人体重归平衡,在并不杀灭谁的同时,使人恢复健康。充分体现了其绿色医学的特点。

   为防范菌群汚染,选择什么样的医学,将是摆在人类面前的重大课题。2016年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已经意识到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提出“全面管控健康风险和危机”。中医必将在关键时期囊锥露颖,显示出千年的底蕴,拿出神仙的手段来。


    3、治未病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摘自《黄帝内经》)。

    中医评价医生水平,不是以是否能治大病恶病、能起死回生为标准,而是认为,能把疾病消弭于无形未发之时,才是最高明的医生。从患者的角度来说,不能等到病了才找医生,而是防患于未然。这就是“上工治未病”的含义。现在能达到这一水平的医生和能循此做法的患者都是凤毛麟角。

    有人以为,年年体检,就是防病,殊不知若查出指标不正常,则已然病了。人的感觉是最灵敏,最准确的,当食欲差、睡不安、疲惫难缓、精神郁闷时,就已经该请中医调理了。中医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

    人们习惯说病来如山倒 ,病去如抽丝,其实病来如缠丝,如果能把健康防线提前到未病时,就会大大降低患重病恶病的风险。我国每天新发癌患1.2万人,7700人死亡,如果能请中医提前调理,何至于此?

    上了年纪,才感到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健康,莫过于不得病。我们一直渴望能有一种让人不得病的医学。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中医治未病的特点愈加明显,只是由于西化的压抑干扰,高水平的传统中医越来越少,现在想以全科医生取代,只会令治未病走上低水平的岐路。

    平心堂的樊正伦教授曾以顺四时、调情志、节饮食、慎医药概括诠释中医的养生之道,与西方的营养学、运动学、心理学、预防医学等有本质的差异。比如营养学讲成份,要求每天摄入五十种以上的食物,却抛弃了五谷为养的根本,主张限盐限糖限油,却不懂因人因地因时谨和五味、不可不及又勿使太过的大法。又如只讲运动长寿,鼓励日行万步,却导致滑膜软骨损伤,鼓励球場拼搏,却不知血汗同源,大汗亡陽。更别说不辨四季之别,不分四时之常,不讲精神内守,不解重在养神。这些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被弃如敝履,而对西方的所谓科学奉若神明,不知由此误导了多少人。
   曾有一位老中医,他的外孙女从出生到上大学,从来没有得过病,办法很简单,就是每逢节气喝一杯
葛根甘草的糖水。可见,不得病的理想,离我们并不遥远。


    4、医改的必由之路


     医改是世界难题,全球医疗费用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各国GDP的增长速度。发达国家最为惊人的医疗费用的恶性增长导致了全球的医疗危机。医疗费用的投入就像个无底洞。

    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建设健康中国之梦,中国的医改就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医改之路,中国特色的医改之路就必须走中西医并重,重视发挥中医药在医改中的作用和地位之路,从而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使医改之路健康持久地发展。这是其他国家都无法比拟的,是中国所独有的。

    不走绿色健康医学的路,走西医的路,消费将越来越高。美国现在人均的医疗费用是9800美元/年,中国现在是人均2900人民币/年。美国的人均医疗费用是中国的23倍。如果按照美国的医疗模式走,将把中国的整个经济掏空。这条路是没有可能、没有必要、也是完全错误的。要想真正解决医保问题,那就得走中医的路。赤脚医生的时候,在那么低的医疗费用的情况下,当时我国的人均寿命就已经跃居世界第三。现在中医西化的路子,使医疗花费剧增,人们却离健康越来越远,医保必然越来越难做。


    5、和的理念


    中医是让人不得病的医学,是让人不吃药的医学,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医学,是让人们少创伤无痛苦的医学,是与人类未来的命运息息相关的医学。这都源于中医之道,她从诞生的那天起,秉承并坚持,数千年不动摇不改变,并且日益完善充实的核心理念,那就是“和”,以及以和为基本点的整体、系统的观念。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曾明确指出:“21世纪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中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他说中医不是小系统,也不是大系统,而是巨系统,是“开放性的和有意识的复杂巨系统”。

    中医正是以其执简驭繁的特点,用“和”驾驭着这个复杂巨系统,站在未来科学,即后现代科学的领军位置上。诸如高端的模糊学、信息学、量子学、气象学、纳米技术、人工智能、诸多跨届科学等等,无不与中医学在根本理念上邂逅。“中医将影响整个科学技术,引起科学革命”,钱学森的这个预言正在一天天变成现实。

   中医在社会科学上,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我们常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站在读书人的角度看,不乏学而优则仕的心思,但站在国家民族未来发展的立场上看,中医不仅是防病治病的工具,更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和”的理念,也是治国的根本。

    与天和,与地和,与人和,与己和,与友和,乃至于与敌和,不就是我国今天“合作共赢”的外交方针吗?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把我们东方的“和而不同”定义为世界人类社会的追求目标,他最有名的十二个字“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道出了人类共同的心声,这不正是“和”的未来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解决问题,西医不可替代
西医人士为中医发声
怎样认识中医?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邓铁涛医话:人类不能没有中医
为什么中医更适合人类?
中医与西医治疗精神疾病的之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