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日中伏,一年仅此一次的养生黄金期!

今日中伏,一年仅此一次的养生黄金期!

原创: 菜菜 活法儿 今天

 



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为初伏,10天。 

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为中伏,20天。 

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为末伏,10天。


今年的中伏又跟大暑前后脚高调登场,热辣辣的暑气尽管是接连下雨也没办法浇熄,整整20天的中伏从今天开始,就正式拉开帷幕了。


中伏养生,安度苦夏。你,准备好了吗?

 

中伏吃啥



老话儿说的好,「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不知道大家头伏有没有吃饺子,现在二伏到了,不知道吃什么的小伙伴,干脆按老话儿吃吧~


夏收小麦,在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来碗面。


不要做成调味汁拌凉面,推荐汤面或者丰富面码和卤汁的吃法


卤子里面一定要放鸡蛋或肉,素食者可以放豆腐干丝替代,以增加蛋白质


面码不要永远是黄瓜丝,可以加入B族维生素更为丰富的焯青菜、嫩豆角、嫩豌豆、嫩毛豆等


面条本身也可以换成荞麦面、绿豆面、杂豆面,或者和面的时候加入一些蔬菜汁,颜色好看,营养也更丰富~有条件的小伙伴,自己和面煮汤做卤,炎炎夏日给自己吃一顿好的



有时候生活,不正是需要这种仪式感吗~


不便于和面的小伙伴,商城里有款蔬菜面,是手工工艺制作的,用料天然没有添加,加了蔬菜汁,颜色好看,味道也很棒~给宝宝煮来吃也适合~需要的自取一下~


活法儿优选商城 纯粹天然蔬菜面条 ¥35
小程序

 



姜是大家的老朋友了~老话说的好,「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伏天吃姜,那真是极好的。


生姜名字由来小故事:

传说,有一次神农去南山采药,不幸误吃了毒蘑菇,顿时肚痛如刀割,昏倒在一棵大树下~

没多久他又慢慢苏醒,觉得很奇怪~睁眼观望,才发现他躺着的地方有长而尖叶的青草,香气浓溢,渐渐就觉得头目清醒~

神农随手用手拔起一株,把块根故在嘴里咬嚼,一股又辣又清凉的味道。

没一会儿,肚里咕咕响,然后泻出食物,泻后神清气爽,康复自如。

神农想:这草能起死回生,我又姓姜,它救我一命,就取名叫「生姜」吧。


解外寒,温内寒,止呕止泻,解毒开胃,生姜都是首选的药物,尤其现在进入伏天,暑湿重,阳气旺,平常多吃姜,不仅可以发散体内的湿气,还能趁着伏天养脾胃,温中散寒,健脾开胃~


习惯性呕吐、腹泻、胃口不好、胃寒的小伙伴,赶紧吃起来~

 

吃法:


吃法很多的,大家平时可以做姜汤、姜粥、炒菜放姜丝,做馅儿时也加点儿姜~


生姜和红糖也是明星伴侣,暖宫温中,在伏天喝也是棒棒的~


给大家推荐一道药膳:


生姜红枣粥


这道粥出自唐代医家李绛的《兵部手集方》,对夏天厌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暖胃健脾,还能活络气血,能开胃,还能让脸色红润。


做法:

生姜15g,红枣5枚,粳米100g。首先将生姜洗净去皮、切成姜丝,红枣洗净去核,粳米淘洗干净;粳米放入锅内,加入清水1000ml烧开,放入姜丝、红枣,小火熬煮成粥。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食即可。


中伏防阳暑



俗语说「冷不过三九,热不过三伏」。中伏连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每到这个季节,「热伤风」、中暑、痢疾的发病率都直线飚高,中伏养生,关键在顺应天时,做到一个「伏」字。


怎么防阳暑呢~吃穿行三方面三管齐下~



多吃苦味食物。

苦瓜、苦菜、苦荞麦等

 

多吃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

荷叶、西瓜、莲子、冬瓜、扁豆、薏仁等

 

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

山药、大枣、海参、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蛋白质补充起来。

豆制品、鸡肉、鸭肉、瘦猪肉、鸽肉等

老话说「防苦夏,吃吃鸭」,中伏适合炖个山药老鸭汤~益气养阴,还健脾生津~

 

绿豆汤要适量喝。

绿豆汤是夏季清热消暑的佳品。既是能防暑,又能治疗中暑。夏天可以常喝,但也不能当水喝。寒凉体质的人,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状的,不能多喝绿豆汤,还有处于月经期的女孩子,也不要喝绿豆汤,姨妈走了再喝哦

 

补水是关键。

伏天大量出汗,体内盐分减少,身体会因为严重缺少水分,从而出现中暑。

夏天喝水可以适当加一些盐,(早晨喝淡盐水,晚上不要喝)

注意要少量多次地喝。

另外,多饮茶水也是一个防暑的好方法,可以选择苦丁茶、莲子心茶这种降火祛火的茶来喝~

 

穿



不要穿化纤衣物和深色衣物,不利于散热还容易闷汗起痱子、湿疹。


丝、棉衣物最好了,要选择宽松浅色的。太阳帽、太阳眼镜、防晒服、遮阳伞,这些都是伏天外出必备~

 


三伏三伏,「伏」就是隐伏之意,也就是说在太阳大的时候,要将自己隐伏起来,不能逆天而行;不然的话就会被暑气所伤。


最热时段,最好不要外出。


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是最热的时间,光照强烈,暑气蒸腾,这个时间点,尽量不要外出。能待在屋里的就待在屋里,工作原因需要外出作业的,也要做好防晒措施,尽量选择树荫和有遮蔽的地方~


不要长期呆在室外,不要直接进入空调房吹风、洗冷水澡~

 

刮痧



还有一个防阳暑的好方法,就是刮痧


元、明时期,有很多的刮痧疗法记载,被称为「夏法」


防阳暑,可以在背后膀胱经以及肘窝、窝处刮痧


方法:(首先你需要一个愿意为你刮痧的ta)

用右手拿取操作工具,蘸刮痧油、精油或清水后,在确定的体表部位,轻轻向下顺刮或从内向外反复刮动,逐渐加重,刮时要沿同一方向刮,力量要均匀,采用腕力,一般刮10~20次,以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为度。

一般20分钟左右。


温馨提示:刮痧后慢饮温热水一杯。

 

没伴儿的你,我推荐两个防暑的穴位给你吧~(就是这么贴心!)



揉掐风池穴太阳穴也是可以防疗中暑的。


风池穴能疏风清热,开窍镇痛;太阳穴能通络止痛,清热除烦



方法:

双手拇指指尖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揉掐1分钟左右。

双手拇指指腹放在同侧太阳穴上,其余四指附于头部,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左右。

 

中伏泡个脚



伏天暑湿当道,前段时间北京连续下雨,气温丝毫不降,走在路上,总有种一边淋雨一边出汗的错觉,身上黏糊糊的,动也淌汗,不动也淌汗,真的是让人没法儿活。


这种时候人容易生湿,不管是寒湿、湿热还是痰湿,裹在身上都不会好受。


湿疹缠绵不愈、腹泻失眠浑身乏力,真的是谁湿谁知道。


这个时候泡脚是个好法子~简单易行,效果还好。


关注养生咖孙俪的都知道,娘娘是逢节气必泡脚,足可见泡脚的好处了~



人脚底的经穴丰富,全息对应了各个脏腑,泡脚时毛孔张开,神经舒缓,在泡脚水中加入适当的药物,有时候能够达到比口服更好的效果~


伏天人们还容易失眠,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国医大师路志正老师说,晚上沐足有助于把血引下来,让大脑容易进入睡眠状态。常泡脚,是可以安神助眠的~


伏天泡脚注重祛湿通络,泡脚的时候给水里加点儿料。


艾叶


艾叶温经散寒,夏天用艾叶泡脚,温散寒湿,通络止血,很符合冬病夏治的理念。


将艾叶用无纺布布袋装起来,然后浸泡在热水中,等到热水变色后就将其捞起,然后将艾叶水倒在水盆中,把脚放入水盆,浸泡15~20分钟即可。

 

生姜


生姜是温性食物,伏天的时候用生姜泡脚可以祛除身体中的湿气、寒气


将生姜清洗干净,然后捣碎,用无纺布装起来放入泡脚用的木盆中,然后倒入热水,等到水变温后就可以将双脚放入其中,浸泡15~20分钟左右。

 

温胆汤足浴粉


温胆汤是千年化湿的古方了,罗大伦老师也推荐过~用温胆汤泡脚,能够很好的祛湿化痰、温阳行气,很多试过的小伙伴都知道,坚持用这款足浴粉泡脚,身体里的寒湿痰浊会渐渐散掉,手脚冰凉、失眠、小肚子胖软这些情况都可以得到改善~



减肥美容安神为一身的一款泡脚神器,你值得拥有~


活法儿优选商城 温胆汤足浴粉 千年古方 化痰湿 ¥48
小程序

三伏天是一年中养生的黄金时间,这40天里,三伏贴、艾灸、泡脚、吃点儿好的~养生贵在点滴坚持,顺应天时,做好自己,身体的变化就像太阳洒在河面上,粼粼涌动,次第温煦~一起养足身上的阳气,做个暖融融通透的人吧~


  戳我,安度苦夏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伏祛湿●承修献招
打呼噜、肥胖、爱躺着、睡不好觉、胆小,多是痰湿体质,用孙思邈的温胆汤泡脚就是不二选择
一个祛风湿、温经通络的泡脚方,还能治老寒腿!实用
干姜煮水配两宝,温经通络,祛湿化痰,牢牢记住不吃亏
“大白肺”中医论治
用姜刮痧巧祛老年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