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伏养生集锦:一年仅此一次的养生黄金期!

  幸福源自健康,佛医堂微信每天编辑重要原创,帮您了解佛医养生实修,诚邀您长期关注我们的内容。也欢迎加入佛医堂“网络实修群”教学体系,报名请点此了解>>


今年的中伏又跟大暑前后脚高调登场,热辣辣的暑气尽管是接连下雨也没办法浇熄,整整20天的中伏已经正式拉开帷幕了。


2018年7月17日——2018年7月26日,为初伏,10天。 

2018年7月27日——2018年8月15日,为中伏,20天。 

2018年8月16日——2018年8月25日,为末伏,10天。


中伏养生,安度苦夏。你,准备好了吗? 

中伏饮食首先



老话儿说的好,「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卷鸡蛋」。不知道大家头伏有没有吃饺子,现在二伏到了,不知道吃什么的小伙伴,干脆按老话儿吃碗面吧。



姜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哦,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健康」,伏天吃姜,那真是极好的。


功效解外寒,温内寒,止呕止泻,解毒开胃,生姜都是首选的药物,尤其现在进入伏天,暑湿重,阳气旺,平常多吃姜,不仅可以发散体内的湿气,还能趁着伏天养脾胃,温中散寒,健脾开胃


习惯性呕吐、腹泻、胃口不好、胃寒的小伙伴,赶紧吃起来。

 

吃法:


吃法很多的,大家平时可以做姜汤、姜粥、炒菜放姜丝,做馅儿时也加点儿姜!


生姜和红糖也是最佳搭配,暖宫温中,在伏天喝是棒棒的。


给大家推荐一道药膳


生姜红枣粥


这道粥出自唐代医家李绛的《兵部手集方》,对夏天厌食有很好的改善作用,暖胃健脾,还能活络气血,能开胃,还能让脸色红润。


做法:


生姜15g,红枣5枚,粳米100g。首先将生姜洗净去皮、切成姜丝,红枣洗净去核,粳米淘洗干净;粳米放入锅内,加入清水1000ml烧开,放入姜丝、红枣,小火熬煮成粥。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食即可。

中伏防阳暑


俗语说「冷不过三九,热不过三伏」。中伏连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期。每到这个季节,「热伤风」、中暑、痢疾的发病率都直线飚高,中伏养生,关键在顺应天时,做到一个「伏」字。


防阳暑从吃穿行三方面三管齐下。


佛医堂经典乌龙:光目



多吃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等。

 

多吃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食物:荷叶、西瓜、莲子、冬瓜、扁豆、薏仁等。

 

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蛋白质补充起来:豆制品等。


绿豆汤要适量喝:绿豆汤是夏季清热消暑的佳品。既是能防暑,又能治疗中暑。夏天可以常喝,但也不能当水喝。寒凉体质的人,有四肢冰凉、腹胀、腹泻便稀等症状的,不能多喝绿豆汤,还有处于月经期的女孩子,也不要喝绿豆汤,姨妈走了再喝哦。

 

补水是关键:伏天大量出汗,体内盐分减少,身体会因为严重缺少水分,从而出现中暑。


夏天喝水可以适当加一些盐(早晨喝淡盐水,晚上不要喝),注意要少量多次地喝。


另外,多饮茶水也是一个防暑的好方法,可以选择白茶、乌龙,推荐佛医堂流通处白茶皈依以及乌龙光目,这种降火祛火的茶来喝。


佛医堂经典白茶:皈依


  这款经典的福鼎白牡丹茶的温润让人想家,想妈妈。这款白茶存放六年了,茶汤颜色显深红,茶气幽香阵阵,茶味浓重但不浑浊,口味较新茶更为甘甜醇厚,也更加绵柔这款白茶制作工艺古朴天然,为茶中难得的珍品。


这款老白茶除了有降暑功效外,还有降血压、抗氧化、抗衰老、美容、抗癌等功效。


穿


不要穿化纤衣物和深色衣物,不利于散热还容易闷汗起痱子、湿疹。


丝、棉衣物最好了,要选择宽松浅色的。太阳帽、太阳眼镜、防晒服、遮阳伞,这些都是伏天外出必备。

 


三伏,「伏」就是隐伏之意,也就是说在太阳大的时候,要将自己隐伏起来,不能逆天而行;不然的话就会被暑气所伤。


最热时段,最好不要外出。


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是最热的时间,光照强烈,暑气蒸腾,这个时间点,尽量不要外出。能待在屋里的就待在屋里,工作原因需要外出作业的,也要做好防晒措施,尽量选择树荫和有遮蔽的地方。


不要长期呆在室外,不要直接进入空调房吹风、洗冷水澡。


第21期佛医禅观课上练功照片


刮痧


还有一个防阳暑的好方法,就是刮痧。


元、明时期,有很多的刮痧疗法记载,被称为「夏法」。


防阳暑,可以在背后膀胱经以及肘窝处刮痧。


方法:用右手拿取操作工具,蘸刮痧油、精油或清水后,在确定的体表部位,轻轻向下顺刮或从内向外反复刮动,逐渐加重,刮时要沿同一方向刮,力量要均匀,采用腕力,一般刮10~20次,以出现紫红色斑点或斑块为度。(此方法需要2人配合完成)


一般20分钟左右。


温馨提示:刮痧后慢饮温热水一杯。

 

按揉两个穴位也可有效防暑


揉掐风池穴和太阳穴也是可以防疗中暑的。


风池穴能疏风清热,开窍镇痛;太阳穴能通络止痛,清热除烦。



方法:


双手拇指指尖放在同侧风池穴上,其余四指附在头部两侧,适当用力揉掐1分钟左右。


双手拇指指腹放在同侧太阳穴上,其余四指附于头部,适当用力按揉1分钟左右。

 


中伏泡个脚


伏天暑湿当道,前段时间北京连续下雨,气温丝毫不降,走在路上,总有种一边淋雨一边出汗的错觉,身上黏糊糊的,动也淌汗,不动也淌汗,真的是让人没法儿活。


这种时候人容易生湿,不管是寒湿、湿热还是痰湿,裹在身上都不会好受。


湿疹缠绵不愈、腹泻、失眠、浑身乏力,真的是谁湿谁知道。


这个时候泡脚是个好法子,简单易行,效果还好。


人脚底的经穴丰富,全息对应了各个脏腑,泡脚时毛孔张开,神经舒缓,在泡脚水中可加入花椒、艾草、生姜等祛湿物,有时候能够达到比口服更好的效果。


伏天人们还容易失眠,晚上沐足有助于把血引下来,让大脑容易进入睡眠状态。常泡脚,是可以安神助眠的。


伏天泡脚注重祛湿通络,泡脚的时候给水里加点儿料。


艾叶


艾叶温经散寒,夏天用艾叶泡脚,温散寒湿,通络止血,很符合冬病夏治的理念。


将艾叶用无纺布布袋装起来,然后浸泡在热水中,等到热水变色后就将其捞起,然后将艾叶水倒在水盆中,把脚放入水盆,浸泡15~20分钟即可。

 

生姜


生姜是温性食物,伏天的时候用生姜泡脚可以祛除身体中的湿气、寒气。


将生姜清洗干净,然后捣碎,用无纺布装起来放入泡脚用的木盆中,然后倒入热水,等到水变温后就可以将双脚放入其中,浸泡15~20分钟左右。

 

三伏天是一年中养生的黄金时间,这40天里,三伏贴、艾灸、泡脚、吃点儿好的,养生贵在点滴坚持,顺应天时,做好自己,养足身上的阳气,做个暖融融通透的人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夏天最适合喝的竟不是绿豆汤,它才是夏季的排湿养血之王!
新冠对治方案(无药版)
大暑时节防中暑
过敏体质药膳
生姜泡脚,坚持7天出现神奇变化
三伏祛湿●承修献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