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咽痛、失眠、痤疮来袭,风火升腾的炎夏,你适合如何「散火」?

 期  导  读 

己亥年三之气的风火相煽,如何做好养生保健?

风火之年,北方气温炎热,南方阴雨连绵

2019年是己亥年,从五运而言属于土运不及,是好发脾胃疾病的一年:从六气而言,己亥年的司天(主管上半年)为厥阴风木,在泉(主管下半年)为少阳相火,全年气候以风火为主要特征,而上半年更偏向多风,下半年更偏向多火。

图源:大家中医

春夏秋冬,生长收藏,都是每年固定不变的规律,而六气主气的排列规律同样如此——见图中黄色一圈:排列顺序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而六气客气的规律,则是以当年的地支决定当年的司天后,再以三阴三阳的排列顺序所推算所得。如今年的己亥年,亥为地支,确定厥阴风木司天后(即三之气客气是厥阴风木),就可以确定其余客气的顺序了。当年的地支决定司天,如今年是己亥年,亥决定了当年的司天(三之气)是厥阴风木,全年(尤其是上半年)气候以大风为主。

内经曰:上下相遘,寒暑相临,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

如果客气、主气相得就是平和的气候,客气、主气不相得,则气候异常,就会生病。

虽然今年是属于土运不及的风火年,但是因为今年的初之气主气厥阴风木、二之气主气少阴君火分别遭遇了客气阳明燥金和太阳寒水,客气均不利于主气(金克木、水克火)。

所以,今年3-5月全国多个地区的连场阴雨倒春寒,就是受到这两个客气捣乱所致。尤其是进入二之气之后,虽然全国多地火热,但是每当倒春寒来临的时候,降温、大风就特别明显。

图源:中国气象爱好者

南方,本为火热之地,受寒水的影响会更为明显,故而今年3-4月南方尤其珠三角地区的阴雨暴雨可谓连绵不绝;北方的高温则是不断破记录。

三之气风火升腾,人易「火」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己亥年的春天被这两个「毫不客气」的客气——阳明燥金和太阳寒水影响,不少人出现了阳气升发受抑,外有风寒、内有郁热的情况。

当进入三之气(主气少阳相火,客气厥阴风木)前后的时候,因为阳气已经受压抑多时,且三之气主客气相得(木生火),风火快速升腾,门诊也见到了大量火热证候的患者:感冒的多见咽痛声嘶、咳嗽黄痰、鼻腔黄稠分泌物,有调理诉求的多见心烦失眠、颜面痤疮、口腔溃疡、口渴口苦等。

医案一则:

戴某(女/19岁/ 职业:学生)

✎ 主诉:感冒4天,曾发热咽痛,经输液治疗后精神好转但反复,近仍持续发热,发热至39℃余,不怕风,时感寒,服退热药后可热退但反复,仍咽痛(表束),吞咽痛,无咽痒,无流涕喷嚏,呼气热(里热),精神差,食欲差(里虚),时恶心欲呕(气逆),无胃胀等;大便平素2天/次,近4天大便未解,无肠鸣,口干无口苦,饮则恶心。入睡一般,梦不多,夜尿无,四肢不冷不麻不热,汗平素多,无腰酸痛,小便可。月经5-6/25-35,量可,LNP:6/5,经期无特殊不适,白带时异味(水饮),手微潮,脉滑,舌暗红苔黄白腻厚边芒刺,下睑淡白边鲜红(血少),下肢轻微甲错。

✎ 处理柴胡去半夏人参加瓜蒌汤,加水800ml,大火煮开后小火煮30分钟,得约300ml,分2-3次服,两餐之间服,每次隔1-2小时。开方5剂。(注:处方为医师后开方,切勿私自用药!)

 治疗效果:1天服2剂后大便通、发热退,剩余头晕,轻微喉咙痛,继续服余下中药,饮食建议陈皮咸瘦肉粥。2天后随访已无不适。

虽然5月21日进入三之气之后,我国多地还是有所降雨降温,但是毕竟都是二之气太阳寒水的强弩之末,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三之气的火热旺盛是不可避免的。

搓耳、揉小腿

助春阳,散郁火

如何尽量减少这种火热对人体的影响?推荐大家试试以下保健方法:搓耳、推揉小腿法:

第一个动作:搓双耳前后的少阳胆经、三焦经和太阳小肠经。

  要领:用中指搓耳前,食指搓耳后,也可同时搓双耳前后。上下为一次,搓9次为一组,四组36次。力度以局部感到发热为宜。

第二个动作:搓小腿足阳明胃经

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要领:先右腿后左腿。用大拇指找到膝关节外下方的足三里穴,沿着胫骨外侧一指宽从上往下推至足背解溪穴。一组9次,做四组。

如果在小腿下半段发现凹凸不平,就是气血下行不畅,需要多推几次。也可以在凹凸不平的一段用大拇指按揉。

这两组方法能「助春阳,散郁火,补脾胃,调节上热下寒」,对于近期有左耳左脸红,耳鸣、头晕、失眠、咽痛、牙疼、烦躁、易怒、口干、口臭、胸闷、乏力、腹涨、消化不良及腹泻等症状,都有帮助。(按摩法为广东省中医院特聘教授毛小妹推荐)

己巳己亥岁,上厥阴木,中少宫土运,下少阳相火……其化上辛凉,中甘和,下咸寒,所谓药食宜也。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

所以食膳方面,上半年的饮食需要则偏辛散清凉以升发阳气、升散郁火,下半年则需要味咸性寒之品敛降。而味甘、性平(甘和)则是己亥年全年的饮食原则。

甘和助脾土之物,可采用淮山、莲子肉、芡实或者老红糖等。

广东人喜好的淮山排骨汤、莲子芡实陈皮生姜煲猪骨、百合陈皮红豆沙之类等汤水、糖水,还有北京特产茯苓饼,以及八珍糕都是不错的选择。

而当进入三之气风火相煽之时,可遵循「酸甘化阴」的原则,服用酸梅汤,通过增加津液从而达到避免风火过旺的情况。《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就有:

乌梅白糖汤治愈温病发热案:

南宁何姓妇有孕五月,当夏月极热之时,呕吐不止,饮食不进多日,身软不能起动,百治无效。

乌梅四枚冰糖二两,呕吐顿止,遂进饮食。此案非温病,因夏月极热之时,热乃木气疏泄之气。热极则木气疏泄失根,有升无降,故呕吐百治无效。

乌梅冰糖平疏泄补木气养中气,木气得根,乙木升而甲木降,故呕吐愈。呕吐者,胆经不降,胃经亦逆也。

书中记载乌梅「收而不涩,能生津液」,能消食积,冰糖补益中土以配合乌梅酸甘化阴,两者配合能使在外的火热燥得以收敛,且无寒凉降火药物损伤脾胃之弊。

因为己亥年又是土弱之年,稍有饮食不慎,则容易出现土虚填实而见纳差呕恶、腹胀嗳气,酸梅汤中如加入陈皮、山楂,还能理气消食,则正好对治此种情况;再加上少量桂花疏散郁火,适宜今年日常饮用。(注:孕妇如需饮用者,可除去山楂;如体质虚弱的孕妇,请勿饮用。

对于近期有心烦失眠、颜面痤疮、口腔溃疡、口渴口苦症状的朋友,尤为合适。


作者:张晓轩,李可老中医二代弟子,广东省中医院主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从事中医流派与名医经验研究,喜用经方,爱好五运六气。

擅以经方、膏方,结合五运六气体质学健康管理,调治亚健康状态以及各类内科疾病、疑难疾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春如四季是什么感觉? | 春分节气养生要点
五运六气的周期
大寒节气开始至春分之前的养生思路
2019年(己亥年)五运六气
2022年壬寅年五运六气对健康影响2022壬寅年气候特点:木运太过,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20...
未来60天肝经火旺,小心你的烦躁伤害到未来运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