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违背自然规律导致疾病(附语音)

彭鑫博士讲解:违自然致疾病 来自中医彭鑫博士工作室 13:10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附语音)-精华篇-之二十二。(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逆春氣,則少陽不生,肝氣內變。逆夏氣,則太陽不長,心氣內洞。逆秋氣,則太陰不收,肺氣焦滿。逆冬氣,則少陰不藏,腎氣獨沈。”——《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

我们今天学的原文是:“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

我们继续看这些名词解释,有一些名词可能大家不太了解,第一个就是“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这里面有“少阳”,“逆夏气,则太阳不长”,这里面有“太阳”,“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这里面是“太阴”,“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这是“少阴”。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古人是怎么对应的呢?一般来讲,春对应的是少阳,夏对应的是太阳,秋对应的是少阴,冬对应的是太阴,这是一般的对应关系。(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但在《黄帝内经》的这段原文里边,秋气对应为太阴,冬气对应为少阴。按照古人的解释,也有一种认识,丹波元简注是:“以太阳少阳之例推之,此以时令而言之,乃太阴少阴,疑似互误。”他认为这个是有一个失误,那么太阴和少阴调换了一下位置,其实这里面的少阳、太阳、少阴、太阴,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一种气,“阳主动,阴主静”。

经过一年的收藏之后,到了春天,阳气刚刚开始升腾,这时候的阳气不大,叫做少阳,到了夏天的时候,阳气蔓延、繁盛,这时候的阳气,是比较盛的,叫做太阳。到了秋天,秋天的状态是主收,就是身体(的阳气)往里收藏。这个“收”的状态,就是少阴,“阴主静”,是往里收的。到了冬天,阴是往里潜藏,藏的力量非常强,这时候冬气就是阴当中的阴,就是太阴,这是古人的这种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在《春秋繁露》里边记载的非常多。我们看到《春秋繁露》里边讲的“春者,少阳之选也,夏者,太阳之选也,秋者,少阴之选也,冬者,太阴之选也。”这里边的少阳、太阳、少阴和太阴,分别对应的是春、夏、秋、冬。

我们把这整段话进行一个理解,连贯起来就是“逆春气”,就是养生的时候,人体与春气相逆,春气是生气——就是舒展之气,与舒展的春气相违背的话,少阳之气不生。这时候春对应的就是肝,就是木,“肝气内病”,就是肝气内郁发生病变,出现肝郁,春天有很多人容易肝郁,容易气滞,容易心情烦闷,这时候其实就是肝气郁结,是跟春季不相应的这样一种身体状况。所以说,古人认为春天应该舒展,应该“披发缓行,广步于庭”。这时候应该是去踏青,经常出去爬爬山,这样的话,让春气舒布。人体的气也能疏解、疏散,这就是与自然相应。与之相违背的话,一个人到了春天,哪也不去,天天闷在家里,心情也不好,天天郁闷,这就是什么呢?叫做“少阳不生,肝气内变”。

第二条是“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洞”是什么意思呢?洞就是空虚、空洞的意思。“心气内洞”指的是心气内虚不足,夏天是什么状态呢?夏天的时候应该是“藩秀”的状态,就是人体的阳气完全蒸腾于外,这个时候应该“春夏养阳”,养这类阳气。

假如说没有养好阳气的话,夏天的时候天天待在空调房里,让冷风吹,身体也不运动,也不出汗,这叫“太阳不长”,“太阳不长”的话,心气就会虚,心气虚表现呢?一天到晚懒洋洋的,甚至会出现心慌、心悸、身体没劲等阳气不足的表现,这就是“太阳不长”,与夏天的气相违背。“逆秋气,则太阴不收”,秋天的气是往里收的,“逆秋气”就是与秋天的这种收藏之气相违背,秋天的气应该往里收敛了,结果他也不收敛,还继续的活动,就把这个阳气全都疏泄出来,这里讲的活动不是指的普通的运动,而是指的那种剧烈的,超出人体承受范围之外的运动。这个秋气也不往里收,这时候叫做“肺气焦满”,“肺热叶焦”,胸中胀满。

我们看到有很多大学生,秋季一开学,就开始训练,参加很多体育活动,每天都要跑三千米,跑五千米。秋天的时候燥气特别盛,这个时候天天进行这种远距离的跑步,就容易耗伤肺气,有些大学生就会出现咳嗽、咳痰,甚至有的人是干咳无痰,有的人咳嗽时间长了,还会出现血丝,这都是燥气伤肺,这就是与秋气相违背。秋天的时候气不应该那么往外疏泄,尤其是秋天,秋凉一来,一跑步一出汗,寒风一吹就很容易得肺病。“肺气焦满”,“焦”、“满”分别指的是热还有壅滞,“焦”指的是肺中的热气,“满”是胸中胀满的意思,这是与秋气不相应。“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与冬天的气相违背则少阴之气不藏,不能收藏于肾,肾气就会怎么样?失藏而为下泄之病。“肾气独沉”,“独沉”的这个“沉”是什么意思?就是泄,肾气本来应该是往里藏,但是它慢慢泄了,疏散出去了。肾又主二便——大便和小便。我们看到“肾藏志”、“恐伤肾”,惊恐伤肾气。有些人一惊恐、一害怕之后居然小便失禁,还有大便失禁,这都是因为惊恐导致的,为什么呢?因为惊恐伤肾气,肾气不能秘固之后,大小便就失禁。我们看很多老年人,上了岁数之后也容易大小便失禁,什么原因呢?因为年老则气虚,什么气虚?肾气虚。所以说,随着年龄的增大,一般人的肾气都会衰微。尤其是到了冬天,这就反映到我们这一条所学的,到了冬天应该是养少阴之气的时候,这时候人就应该收藏,把元气收藏回丹田,这时候丹田元气充满,肾气就不会外泄。反过来,有的人到了冬天天天出汗,冬天在有暖气的房间里面待着,还热得浑身出汗。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强正气(阳气)才能强五脏
五脏气虚,中医一招,可补肺气、补脾气、补肾气、补心气、补肝气!
微云分享
病因病机173--181.
第75讲 |人参:补气之最,治一切虚劳,越虚效果越好
人活一口气,养好这口“气”才长寿!几千年前的《易经》竟藏着这么大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