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梁冬对话郝景芳:你忘了的人和事,饿一饿也许就能想起来 | 第二期

全新力作访谈节目《梁品》

 郝景芳 

科幻作家

雨果奖得主

儿童通识学院教育品牌

童行学院创始人

01

《山海经》中的物种,可能真实存在

有一篇文章说到,在各种文献都显示,包括《山海经》,地球上曾经出现过各种奇怪的物种,也就是禽和兽、鸟和兽之间的跨界物种。他们认为这可能是某一次文明,也可能是上帝或者外星人做的一些实验。

对《山海经》的解读有很多,我也觉得《山海经》里面的很多动物,也许就是基因科技操作的结果,甚至是一些失败品,所以才会有非常多奇奇怪怪的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被人看见了,就成为神话流传了下来,是有这个可能性的。

除了基因编辑之外,还有一个干细胞的问题。我们先看干细胞打印,也就是干细胞培养器官。一位干细胞专家,他也是北大分子医疗的老师,他说干细胞体外培养器官,现在其实只能在体外培养出一些相对比较散的组织,比如用干细胞培养肝脏,只能长出一些类似于肝脏的小的组织,长不成一个器官。

这个器官本身是要在生物体环境里面,跟它周围的环境相互发生作用,才能长成一个器官。这就好比你把一个人从小扔在野外,他虽然能长成一个人形,但他的整体智力、语言、认知等等,始终成为不了一个正常人。因为人的健全人格,是在社会环境中跟周围互动,才形成的。我们的语言能力也是在这个环境中,才培养出来的。

所以在体外培养器官,它就长不成一个完整的器官,但如果把它放到某个生物体内,跟生物体周围的环境、其他的器官相互作用,跟骨骼、肌肉相互作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肝脏。在这种情况下,用干细胞培养器官,其实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乐观,未来不可能是那有一排架子,里面长出了七八十个肝脏,然后像卖猪肝一样卖。这没有那么简单,还是要在人体环境里面去培养。

但干细胞疗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干细胞能够分化成各种各样的其他细胞的原生细胞。所以当你有一些组织受损,且自身的能力长不出这么多新细胞的时候,那就输入一些干细胞,或者培养你自己的干细胞,让它们去替代你那些受损的组织。这从原理上是可行的,但现在的医疗技术、医疗手段还不是很成熟,仍然是临床上一些小的试点。

02

别吃太饱,对人的精神是有好处的

关于肠道菌群,我们之前访问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在做的就是粪菌胶囊,就是把肠道菌群从健康活人中的粪便中提取出来,但他们还分不清提取出来的肠道菌群,哪些是最有效的活性成分,所以就把整个肠道菌群放在胶囊里,然后这个胶囊可以被植入很多人的体内,用来治病,调节他们的生理,这在临床上的治病效果是很好的。

在医院,这种胶囊很多是从下腹放进人体,但这种胶囊本身能够抵抗胃酸的腐蚀,是可以服用的,也就是它也可以通过口服,直接进入你的肠道发挥作用。而且有些胶囊会根据PH酸碱度不同,精准进入肠道的某一段。粪菌胶囊,甚至能够治疗一部分儿童的自闭症。在儿童自闭症中,据说有一定的比例是由肠道菌群紊乱导致的。

有一位研究者,提出了一种观点,肠道菌群和我们的价值观、情绪,这些传统上称之为“心”的东西,是紧密相连的。这就是因为肠道菌群会影响我们脑长轴的神经,各种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同时菌群还会释放各种信号,让我们产生某一些焦虑和幸福感,这在临床上已经有很多的验证,所以他认为人是可以通过改变肠道菌群,让人变得没有那么贪婪。

这种事情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确实是有人正在认认真真地研究肠道菌群和我们整个新陈代谢状态的关系,包括情绪、人格。不过,这其中确实一个问题是我们不太清楚的,就是“身心交感”,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状态能影响到身体状态,身体状态也能影响到精神状态,但这到底是怎么产生影响的,我们还不得而知。

在轻断食的时候,一些人在第一天做的梦,和第二天、第三天做的梦的层次不一样,就好像当浅层的血糖或者蛋白质被释放出来,用来供给能量的时候,同时也把凝聚在其中的一些记忆也释放出来了。换句话说,饿的时间越久,你做的梦回溯的时间越长,很多你已经忘记了的人和事,可能会突然出现。

我个人认为,人长期处在一个别吃太饱的状态,是挺好的,也就是不把自己身体饿坏,但也别吃太饱,或者偶尔一两顿不吃也无所谓。让身体长期处于轻负担的状态,对于心理、精神其实都是挺好的。

03

对科技的认知,会影响你一生的选择

在2008年的时候,我们还在用3G,那时候还没有微信,没有美团,没有滴滴。短短十一二年,我们的生活已经彻底改变了,技术正在以加速度的方式进行发展。

现在的生命技术正处于可以看得见的,正在爆发的前夜,甚至已经爆发了,只不过还没有应用到最终端上。我真的想让这些科技知识,这些对于未来的认知,能够触达到更多人,我们每个人不一定都是科技工作者,也不用都是科学家、研究员,但当你知道前沿科技在向哪个方向发展,前沿科技到了哪一步,那我们在做人生选择的时候,在从业的时候,在做自我提升的时候,都有一些方向性的引导。

之前有人在宣讲的时候说到,最近这两年有一个很稀缺的职位,叫“人工智能产品经理”。现在有很多研究人工智能技术的人,开发出一堆算法,但是却根本不知道怎么把这个算法落地应用,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产品经理,把这些真正的技术、算法,与实际的应用场景联系起来,做很好的产品化改造。

十年前,互联网产品经理、新媒体运营,这些岗位其实都不流行,甚至都没有这个职位,但在如今的社会里面,你会发现优秀的产品经理是最稀缺的,而且是收入很高的,你用50万可能都招不到一个好的产品经理。

这就说明技术发展带来了大量的职位空缺和需求,而有了职位空缺,有了这些需求,就会变成高薪一将难求,处于满世界都找不到人的状态。事实上,如果有很多人提前知道了这些科技发展趋势,让自己去了解、学习这些科学技术,就能知道这些科学技术将来可以怎样落地应用,对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这真的对每个人去学习、去定位、去找工作,都会有指导意义。

哪怕你不是从职业的角度看,只从生活的角度,你也会知道人工智能技术,还有其他很多技术,会像微信会影响我们一样,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我马上新推出来的科普脱口秀,涉及到了十个主题,如人工智能、脑机结口、太空探索、细胞医疗……我之所以想把这个课程命名为《折叠宇宙》,寓意就是让这些科技知识从自己的小宇宙走出来,能够真正进入更大的世界中,也让每一个人对科技的认知,能够跟得上这个时代发展的潮流。

我其实很乐意接受新事物,比如我在很小的时候总是牙疼,然后大夫就小心翼翼地问我,你这儿有一颗特别大的蛀牙,给你拔了,回头再给你种一颗,行不行?我回答的是,您能把我的牙都拔了,全部种上假的吗,这样以后就再也不用疼了,而且可以维持20年,等20年后我再换新的,当时大夫都惊呆了,没见过这样的病人。我自己真的会接受,比如将来把关节换成金属的,或者换个钢铁侠那样的心脏。

我也接受将来的那种脑磁信号探测,如果真的能给我做一个非常精确的扫描,并且做出一个模拟大脑,然后模拟大脑就在运行,还能够指导机器人,这真的就是“外挂”人生。

当这些技术真的能应用的时候,我完全不反对,我从来都没有那种手洗的衣服比机器洗的干净的原生态冲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总会有一些人像我这样,技术来了就会接受。

04

有了信念,什么样的未来都能从容应对

当你意识到且相信,自己正在历经人类史上,甚至宇宙史上的一个巨大变化,而且这变化在未来的15年、20年、30年之内就会发生,我们这一批人正处于这样的交界口,我们的孩子就会成为未来的新人种。这时,我们要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刚生小孩的时候,我想的是以后怎么教育孩子呢?为此,我特别认真的学习,一点一点地教她,但现在我觉得最重要的教育,就是给孩子一种爱的信念,就是你要有一种情感的力量,注入到她身体中。

这种信念是什么呢?就是让他相信,不管未来的世界是怎样的,我都能游刃有余,都能自己找到出路。未来的世界就像一个大海,海浪已经袭来了,你不可能送孩子到对岸,只能让他自己游过去,因为你自己也不知道怎么游过去,那你就只能给孩子勇气,让他相信自己能够游过去。在这种情况下,信念其实是非常重要的。

信念,是第一位的,孩子要相信自己,有独立自主的能力;第二位就是要有一些必要的自学能力,以及底层的思维方法。这些思维方法能够让他在大海中不会游泳时,能够想到自己可以自学,然后学着学着就学会了。这些特别基本的底层思维能力和灵活的思维方式,就是我们现在最应该着重培养孩子的能力。

让孩子接受教育,其实并不是让他记住,叶子里有叶绿素,背下这个事实并不重要,关键的是让他知道以前的科学家是怎么在叶子里发现叶绿素的。学会了这个思维方法以后,他在将来就可以发现人工智能算法里的诀窍,在以后的人生发现那些高科技的解决方法。

内在底层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孩子长远的未来,是最有用的。在传统的教育里面,这些东西相对来说不被特别重视,但也是我们现在做的通识教育最希望能够培养孩子的地方。

05

越相信自己,你就越有价值

和20年前对比,你就会发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今天觉得有前途的职业,在那时候全没有,那时候觉得有前途的职业,在今天基本上都没什么前途。当做了这样的对比以后,你就会发现今天以为对孩子非常重要的指导,根本指导不了他们在20年以后要做的事,那时候他们在做的一定是一些你根本不懂的职业、行业。

你越是让孩子像铁匠一样只会钉钉子,他就越钉不了未来的世界。如果你让孩子有一种不断的、真正的学习能力,那么他才可能在一个新的时代活得很好。那如何培养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就是让孩子带着思考去学习。如果你告诉他什么,他就接受什么,那他永远没有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这是一个问题,任何的知识都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到底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怎么解释?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让孩子一直思考这些问题,那这个思考过程本身就是可以遗留下来的,可以携带到未来的。

我们在教育的时候,每一个知识点其实都不是灌输给孩子的,而是看这个问题他怎么解释,他是怎么想的,然后让他自己去琢磨,让他自己去发现,就会提高他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辨析能力,还有他的创造能力,也就是把这些底层能力作为教育最核心的部分,这是我非常坚信的一点。

我的女儿其实根本不需要提前学小学的很多东西,尽管她还没上小学,但她在生活中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很有观察能力,也有逻辑推理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我一点也用不担心孩子的学习好不好,她以后有她自己的生活。

什么样的人格在将来更有价值?其实每一种人格都有价值,你接纳自己的人格,信赖自己,你接受你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清楚明白自己对于哪些东西可能是兴奋的,对于哪些东西是不兴奋的,我喜欢什么,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你越是看清自己,接受自己,相信自己,那你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人。

我跟我的孩子有很多沟通交流,而且我经常问她到底是怎么想的,你是这么想的吗?你为什么这样说呢?问完以后,我女儿也会愿意跟我讲她的观点。虽然她现在才5岁多,但她就是一个很独立的个体,她怎么想的那是她的想法,我怎么想的那是我的想法,我们两个人只是互换一些想法,处于平等的沟通关系,并不是把我自己的想法凌驾于她的想法之上。

在这种情况下,我很希望和她能够长期保持这样的沟通关系。在我看来,沟通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好的一种关系方式,你只有信任一个人,才会愿意与他沟通,沟通之后才能共同协商该怎么做这些事情。

我和我女儿在一起,其实更多的是以互相玩为主,我希望将来家庭能够给她提供的,是一个永远放松的、安全的、信任的环境,她能够在家里面给自己的内心、心灵充满电,在未来可以自己出去打拼她的事业。我很相信她,她可能不是学习最好的,但她属于那种能够找到自己人生之路的人,找到自己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禁食,能帮助肠道中的干细胞再生
调节肠道菌群的益生菌哪个好
冬季不“中招” 怎样培养不容易生病宝宝
新技术:粪菌移植能否预防GvHD?
新冠治疗方式之肠道菌群调节
肠肺轴重大突破:肠道菌群更成熟,儿童哮喘就低发 | 热心肠日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