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清事物的各个面向,决定自己要过的生活

齐物论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簌则众窍是已,人簌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簌。”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我觉得<齐物论>整个篇章,有两处地方很难解释,一个是倒数第二小段的【魍魉问景】,另一个是标题【齐物论】。

什么是【齐物论】?历代注家也是吵成一团。

有人说,【齐物】就是【万物一体,孰短孰长】,任何东西都有价值,所有东西的价值都是一样的,【齐】就是平等嘛;所以这一篇,是【齐物】之论。

也有人说【齐物论】是,齐【物论】,没一个不同的意见观点,都把它打平、让它平等。

但如果我们真的把五千多字的<齐物论>当做练功秘笈练下去,就觉得和两种题解,都不让人满意,没什么滋味。

我实际练的时候就觉得,以一个比较象征、抽象,微微有一点poetic(诗意)的想法来做这个题解的话,或许还是我小时候看的这一页漫画,比较像是《齐物论》的题解。

或许,我们把原文读完,你就会了解<齐物论>这个标题是什么意思。如果眼前我们还不能掌握的话,姑且先看这帧漫画,就在尽在不言中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自己的意见,认为【我就是对的】。但庄子认为,任何一个【觉得我就是对的】这样的人生观或信念,代表你一定【有什么真相还没有看到】。所以任何一个强大而自认正确的人生观,它的本质其实是:还有真相没看到——缺乏事实,才有信念。

而<齐物论>这个篇章,因为它是修炼庄子心法的起点,也是打开这本书的钥匙,所以很罕见地——《庄子》这本书一向故事比较多——在<齐物论>五千多字里,寓言故事比例相对偏少,讲理论的部分反而多。因为这是基础理论,如果再用寓言包装,你可能就什么都看不懂了。

我们来看第一个故事:

有个有道之士叫南郭子綦,有一天,靠着矮桌,抬头看着天空,然后深深吐了一口气,整个人就【吧嗒】一下,好像丧失了他的另一半。

丧失了另一半,叫【丧耦】,我们现在说死了老公老婆或死了情人是【丧偶】,但在《庄子》的原文,【丧偶】的意思是,肉体失去了它的另一半【灵魂】,人忽然没有灵魂,只剩肉体。

这时候,他的身边有个徒儿叫颜成子游,突然就觉得:咦?老师有点怪怪的。可见得这个颜成子游是【气感】很敏锐的人,他能够感觉老师的气场不一样了。等老师再回过神来,他就跟老师说:【老师啊,你的样子有点不太对劲哦。】

这个故事好像在说:这个老师的灵魂离开肉体,出去玩了一下再回来,而学生看到这个现象,跟老师说:刚刚在你的肉体之中,我感觉不到真实的生命能,就像死掉的东西;像枯木,像泼水湿掉的灰一样,跟我以前认识的你不一样了。

庄子在这个开场白,是用象征性的说法告诉我们【一个人的精神是可以超脱于物质之外的】吗?还是说,这种灵魂出体的现象,也可能是真真实修炼的结果?

那老师就对徒儿说:你还蛮聪明的,感觉得出来我不一样了?那老师就跟你分享一下,我是因为做到了【丧我】这件事,所以我的灵魂可以脱离肉体,得到自由。

<齐物论>接下来所有的内容,都是要告诉你,他是做到了哪一件事,才得到【丧我】的。

他告诉他的徒儿说:你可能听过人类的音乐,也可能听过地球的音乐,或者可能听过上帝听到的音乐,那我刚刚就是听到了上帝听到的音乐。

当然庄子不讲【上帝】,庄子用【天】这个字,我有时候会用【大宇宙】这个词,也就是人的集体潜在意识的海洋之类的东西。他说:徒儿啊,你虽然听过大地的音乐,却没有听过上天听到的音乐。徒儿就说:那我要怎样才能听到上天听到的音乐?

师父就说:我先告诉你什么叫做大地的音乐吧!

大块——大块就是地球,【earth】是一大坨土块;黄山顶上有四个字【大块文章】,地球上最美的地方——他说:有一天地球嗝了一口气,这叫做风。风一吹起来,所有的东西、所有的孔窍都会被风刮出声响,呼噜呼噜、哗啦哗啦……风停了,这些声音就慢慢渐渐消失,最后只剩下草木微微摇摆。这叫做【地籁】。

他说:你看风吹过各种不同形状的洞,有些洞大,有些洞小,风吹过去时,有的发出呼噜声,有的发出哗哗声…… 他这里就像漫画书一样使用各种状声词。这些声响,有的一开始是【于】,后来变成是【唱】;一开始是八度音阶的高音【哆】,但高音【哆】里面有含低音的【哆】。【前者唱于而后者唱喁yu二声】,高音阶还会渐渐分化出低音阶,声响会慢慢地变化。风大的时候声音大,风小的时候声音就小一点,等到风停了,这些声音也停止了,只剩些树枝叶片微微地摆动。

他说:大地的音乐,就是各种不同的孔窍奏出各种不同的声音;人类的音乐,是人类用管乐器吹奏出人类想要的声音。

学生问:那么天籁是什么呢?老师说:天籁就是,任何声音都是那些孔窍各自不同的形状造成的;所以,任何声音都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给你自己听的。

你所有的情绪,都是你自己制造出来的毒药,也要由你自己吞下去。风这个东西其实是neutral,中性的。所谓天籁,就是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基础设定(孔窍的形状),这些基础设定,会让它对同一件事有不一样的感受。因为那些设定是我执,人就会把那个设定当成是自我,那些会刺激到人的自我的不舒服的感受,我执就会说【对方是错的】。

但问题是:你会不舒服,是因为你是这样的孔窍,所以你会发出这样的声音,重点是你的人格是这样设定的。

比如说,我是一个骑机车技术很差的人,我每次在路上骑车,都会觉得:对不起大家,我又造孽了!因为我骑得很慢,挡到后面的车很难开课时我不敢骑快。天威助教骑机车能骑多快就多快,他买了特别耐操的机车,传动皮带仍被他操断掉。

我就发现,如果我跟天威一起出门,我们两个人脑海中的台北地图,是完全不一样的;天威脑海中的台北地图只有几条路,我脑海中的台北地图是很多密密麻麻的小巷子。为什么?因为我骑机车慢到像骑脚踏车,我的人生指向一定是选【最短距离】。从A地点到B地点,我一定是【这个巷口右转,那个巷口左转,里程数会是最少】的。课时天威助教反正动不动就飚到八十公里,怕谁啊?但是飚八十公里就会被拍照、罚款,所以天威助教是,只要这条路上有测速照相机,那这条路就在他脑海中自动拉黑消灭绝交;路窄会挡到他超车的,他也不走。所以他就只有几条路可以走,他心灵地图中的台北道路,删删删……都没了。

从前有段时间我常请他载他,我就会觉得:天威,你为什么又要绕远路了呢?人家时速八十公里,只要快,不怕远,对不对?这时候两个人意见就会不一样,因为我们的设定基盘是不一样的。

有段时间我的脑海里对他【老是绕远路,头脑怎么那么不聪明!】什么的,有很多否定的声音,当你还没有完全接受南郭子綦说的天籁,还不能接受【每个人的几盘设定未必会一样】的事实,你就无法停止想要说服他去做你认为的正确。

如果我们是孩子的长辈,我们也会希望小孩子接受我们认为【正确】的人生做法。但是我们认为人生正确的做法,要到的是我们要的结果,课时那个小孩子的灵魂呼唤,说不定就不是要这个结果呢?

一般大人都会说——或许也是被社会催眠了啊——比方说:要结婚,要由一个安稳的家庭,像我老是不结婚、没小孩,朋友就会说:你将来老了,没有人照顾哦!

我们台湾有一位余德慧教授,前些年走了。这位教授后半辈子都在提倡;让病人能够得到安详临终;不要把病人放到医院插满管子,勉强延长寿命,让人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那样虐着。可是这位教授因为太受人爱戴了,所以他临终时,他的太太、爱他爱得不得了的孝子贤徒们,就让他用这种最受虐的方式凌迟处死了。

我想到【孝子贤孙】就发毛。我自己很会生病,我知道:我发个高烧在家里不吃饭,喘个三五天,事情就结束了。如果我又几个很孝顺我的孩子,我怎么死啊?想到都毛骨悚然!什么【老了没有小孩照顾你】?【有小孩照顾】,我听了很怕!

不过,选择孤老,我行住坐卧,也都是得小心兮兮的哦。因为我晓得,自己随便摔一跤死在家里,是没人来救我的——我并不是在说我的选择是绝对的对。只是,我选择这样,就要活得小心些才成。

    (修田说:今天的内容是讲了一个内容,就是齐物论是什么意思,在我看来,齐物论就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物他的不同面向,好的一面 坏的一面,不好不坏的一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每一面都看清楚的时候,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人或者事件,你会对它有一个全面清晰的了解,这可能就是齐物论这个标题要告诉我的意义。

    第二段大约说地籁的意思,就是风吹过各种不同的孔窍,发出不同音高的声音,就好像大宇宙在吹管弦乐,我们每一个人看到一件事的时候,这件事就是风,我们的想法看法就好像这个孔窍吹出来的声音,有高有低,有唱有短,这是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观念不一样,观念就好像乐器的管子一样,有的细,有的粗,有的长,有的短,观念狭隘的人,发出的意见就比较尖锐,观念比较广大宽容的人,发出的意见就比较和善低沉,小鸟的声音叽叽喳喳,大象的声音震撼长远。

    第三段大约讲的意思就是我们的观念决定了我们的行为,要走高速大马路,还是要走小巷子,都是以我们各自的条件和喜好去决定,并不是走大马路就比小巷子好,或者走小巷子就比大马路好,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看你喜好哪一款。现在讨论比较多的就是结不结婚,到底结婚好还是不好,这个要看各人需求,有人喜欢有人陪伴,家庭温暖的感觉,有人就喜好独处安静,自己自足。没有哪个好或者哪个不好,都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看你自己的选择。你选择了结婚,就要面对家人的冲突矛盾,婆媳关系,辅导小孩作业,甚至家暴,你选择了不婚独居,那就要面对生病没人照顾时候的麻烦,手术没人签字的问题,不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导读07-齐物论01 天籁可闻?
《庄子》优游自得的哲理
庄子《内篇之齐物论》2.2
天籁,地籁,人籁
如何利用老子的智慧,来理解庄子齐物论中的天籁是什么
人籁,地籁,天籁之间的联系体现了庄子的齐物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