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玄冥反应说起
原创素医 炼鼎中医 今天
昨晚刘医生问我,对于中医的“玄冥反应”。你怎么看?

玄冥反应,是说服药后出现眩晕或昏沉等利于身体恢复的情况。原文出自《尚书·说命篇》:“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但是《尚书》并非医学书,引用这句话是需要仔细思考鉴别。

于是我就跟他说,玄冥反应是要看具体的病,有些病服药的确会产生玄冥反应,而有些病是误治造成,玄冥反应成了推脱的借口。所以原文是“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而非“若药不瞑眩,感冒弗瘳。

接着人家问:比如《伤寒论》,病入太阴,转出少阳,太阳,出现太阳证,也是玄冥。如何区分,误治还是玄冥?

我说:”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伤寒论》在最开始的时候叫做《伤寒杂病论》,是伤寒与杂病为一体的书。到了后面因为各种原因分为了《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而要分清楚是误治还是玄冥就得从伤寒与杂病之关系入手。“

我们假设一下,当一个成年人,30左右,男,求诊于医,辩证为太阳病麻黄汤证。此时我们排除医者用药干预这个过程,根据我们的经验,这个人不患其它疾病,靠自己硬扛的话,基本上一周或半个月就会自己好。(《伤寒论》的注解多数是建立在病人没有杂病的立场上进行注解。而《金匮要略》之注解基本是建立在病人没有伤寒的立场上。但是具体到具体临床时,病人的情况就复杂了,伤寒杂病可能都会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存在,治疗也就有了先后快慢次第配合之分。)

如果用药治疗,可能一天就治好了,也有可能变坏了,也有可能没效果。

此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病人没有杂病,只有外感,那疾病到底是自己变坏了,还是用药后变坏了?如果是说自己变坏了,可病人没有杂病,按理是可以扛7天到一个月。可你要说服用药后变坏了,怎么能叫玄冥反应?

所以判断玄冥反应还是误治,就一个标准,即只有医生知道。如果从理论层面来说就是人生病是一直处于正邪斗争这个过程中,用药是在调整这个过程的进度,是生存还是毁灭,看医生水平。当用药后,药辅助正气,出现的现象叫做”玄冥反应“。当用药后,药辅助邪气,出现的现象叫做传,也就是太阳传阳明,阳明传少阳这个传。

对于这个,可以看看《伤寒论》关于从误治这个角度来注解的书。这种角度的注解其实建立在病人没有杂病、饮食起居规律这个立场上进行。在这种立场下,不吃药,患有外感的病人都是坑得住的,有些病人扛了几十年也存在,如风湿病。而疾病之所以传遍,主要是因为立场变了,病人饮食起居不规律、有了杂病、吃了错药等综合情况下,导致传变。

刘医生听后说:”原来一个人来看病,可能是有伤寒,也有可能是有杂病,也有可能同时存在。所以有些时候先治伤寒,有时得先治杂病,有时要伤寒杂病一起治,有时候要伤寒杂病相辅相成,真是变化神妙啊!《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还可以这么读。你说一个人到底是先患伤寒还是先患杂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药不瞑眩,厥疾弗瘳”,语出《尚书·说命》,其意是指病人服药后
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瞑眩瘳
44 谈“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转载]涂华新先生:《伤寒论》乌附临床的安全使用
结合经典,谈谈“药不瞑眩,厥疾弗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