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学伤寒』甘草附子汤 白虎汤

一九〇:风湿相搏,骨节烦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气短,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被,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掣痛,痛得很厉害,抽筋的痛,不得屈伸,弯都会痛,近之则痛剧,碰到都会痛,汗出,病人痛得一直流汗,气短,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被。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桂枝重用,譬如桂枝四钱,其他全部都用二钱,桂枝去风,白术去湿,靠附子带到皮肤表面去,光这三味的时候,跑得最快的是桂枝。因为桂枝去风的力量很强,湿比较慢,所以如果没有加甘草、风去了,湿还留在关节里面,所以桂枝四、炙甘草二,附子二,白术二,如果是胖子桂枝可以用到六钱。

为什么会有风湿相搏?脾主四肢、主肌肉,脾脏运转不是很好的时候,湿会停下来,如果湿停在上焦,当得到桂枝汤证或麻黄汤证的时候,又刚好下利。就变成结胸了,因为工作环境的关系,湿停在不同的地方,有的人停在肌肉,有的人湿停在关节,虽然看起来表面有红肿,其实里面是寒湿。

膝盖风湿,下针『膝五针』,扎完针后摸摸脉,如果没有表证就是『白术附子汤』,如果是痛风,风吹得很难过,不可以碰,用衣服盖着比较好,整个红肿的,这是标准的痛风,扎针『开四关、合谷、太冲、大杼(zhu四声)』骨会大杼,『脾俞』脾主四肢主肌肉,『肾俞』把湿从小便利出来,『曲池、膝五针』,全身差不多都好了,再开『甘草附子汤』吃。

东洞翁本方定义曰:治骨节烦疼,不得屈伸、上冲,汗出,恶寒,小便不利者。日三服,一天吃三次,初服得微汗则解,刚开始服的时候,会得到微汗,一层黏黏的汗,那是湿不是好的津液,恐一升多者,可以分五六次吃,二小时吃一次,或三小时吃一次,看病况而定。

一九一:『伤寒』脉浮滑,此表有寒,里有热,『白虎汤』主之。

浮脉就是有表证,表热脉就浮起来了,滑脉代表热在筋,就是血热,血里面太热了,滑脉好像摸到激流的水一样,速度很快,这时候是白虎汤证。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  粳米六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白虎汤是一个生津去热的房子,热除了发炎以外,还有高温的壮热,像脑膜炎的壮热,肺炎的高热。

白虎汤里面的石膏可以用到一两,用棉布包起来煮,平常不要随便吃石膏,石膏非常寒凉,目的是去胃热,知母可以去上焦的湿,因为都是寒凉的药,所以不用炙甘草,因为炙过的药比较热,所以用的生甘草,粳米用糯米就可以了,煮米熟,汤成,米不要太多,不要把它煮成干饭,要煮成很稀的稀饭,所以米大约用两茶匙,为什么用糯米?因为糯米比较黏,胃液肠液都是黏黏的,白虎汤证就是肠胃的津液没有了,因为红枣下去胃还要消化,所以红枣没有糯米好,五谷是胃最能吸收的东西,所以糯米汤本身就是胃的津液,这时候用石膏去退热,用知母去除湿烦,心烦的时候用知母在里面,知母能去肺热的湿,白术是去中焦的湿所以不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经方医案~麻杏石甘汤、白虎汤
白虎汤:【附方】白虎加人参汤、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苍术汤
伤寒论方解合集(欢迎指导)
白虎汤证学习笔记
金匮要略09:甘草附子汤、白虎加人参汤、一物瓜蒂汤。
【汉传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伤寒论类编补遗》合并系属病篇30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