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太极心法”一文的学习感悟

邓一琳

首先必须明白此文所谈是心法。所谓心法是指内里的东西,指内气。当你里边还没有东西的时候仅仅看看而已,千万别去追它。更不能从身体的外形上去找。切切!

一、原文:练习任何一个拳式动作,都要将身体分阴阳,分虚实,有开合,即有放大缩小。身体左边缩小,则右边放大;右边缩小,则左边放大;上身缩小,则下身放大;下身缩小,则上身放大;前面缩小,则后面放大;后面缩小,则前面放大。

解释:身体不外乎上下,左右,前后。这就好像是一个气球,从左边一捏捏瘪了,气就跑到右边去了(左边缩小右边放大,鼓起来了)。从上边一捏,气就跑到下面去了。(上身缩小则下身放大)。不仅如此,还可以两边同时开,同时放,都往丹田收。双开双合,这叫聚和散。所以前辈有一句话:卷之退藏于密,放之则弥六合。例如,有时候手往回收,脚正好迈步,上边的气往下一压,脚就出去了。就好像上边抓了一下气球,气就跑到下边去了,这些都是里边的事。

二、原文:任何手上动作开始前,应先放松两肋,后松肩、肘、腕。

这一句我的理解是:任何手上动作的根源,在脊柱。也就是从身体中间开始往外松,一直松到手上。

三、原文:“松沉”,并不是整个身子低下去,只是命门以下地方松沉下去,命门以上地方还是向上升。

关于松沉。命门以下往下松,命门以上往上松,也就是说把腰看作一个磨盘,上下分开。下身之浊气下降,腰之上之清气上升,直达指尖。式与式之间的过度动作所以至关重要,因为这是转关处。转关处不是一折就可以了,而是要式与式之间的连接在转弯处松散开,膨胀开,圆转过来。

四、原文:在拳式练习中,重点不在拳架定式。式与式之间的过度动作才是至重要。当身体某处地方无法松开时,便不要再想该处,转为松开紧张处之上或之下的地方。

这一条不进行推手很难理解,也很难讲解。所谓此处紧了,松不开,就丢开此处,转而想其上方或下方。比如说两人一搭手,我的腰紧了,那我就转胯,一转胯,腰就过去了。也就是说,对方推你的劲儿聚到你腰上了,你越想动这儿,这儿劲儿越大,干脆不想这儿了,去松跨,转移力点。再如你抓我的胳膊,我感到胳膊紧了,我越想松胳膊越松不掉,那我就去松我的后背。前边不管它了,你一下子就过去了。这其实就是前边的力撤掉了,不接前边了,就过去了。但练到最后身体内的气一旦流动起来,你往这儿一挤它自然就流过去了,这就是一气流行了。那只有松通了,松透了,才会一气流行,而现在还是要从外往内练。

五、原文:练拳时,要经常保持「三空」,即:手心空、胸空、脚心空。

手心空,胸空,脚心空。推人时,别想着推人,跟着人走。这只手上不出力,这就是空。脚心空,你看我的脚踩在地上,但我的劲儿都没往下走,是虚的。胸空,含胸拔背,一含就空了。而我们现在胸是挺着的,人一推你,你胸马上就立起来了。和刚开始接触推手的人搭手,马上感觉他手上好大的劲儿往外冒。我们推康老师的胸部,他往后含胸,完全不出东西,根本推不到他,这就是空胸。其实,胸一空,背也就拔起来了。

六、原文:气敛入骨。乃是用意将双肩和背收向脊骨,并下沉至尾闾。

气敛入骨。说的是气从下边走,最后到骨头缝里,连骨头都感觉不到了,你会感觉里边有东西,有力量,但感觉不到骨头。骨头的硬度没有了。这个气的性质要放到骨头里,也就是此内能量要充斥到你身体所有的地方,包括内脏骨头。最后起作用的不是你的骨头,而是那个气。所以才有这么一句话,叫做“柔弱无骨”。

七、原文:拳式练习时,身体要有起伏(或升降)。起伏是由于两跨松开,身体受地心吸力影响慢慢向下沉。当下沉到底时,身体会自动反弹向上升。此原则由始至终贯彻到整套拳式。

首先康老师澄清了一个概念:这种起伏和我们行步时重心的上升不是一回事。那是外形动作,而此处我们讲的是内里。就好比天与地之间的关系。当天上之气下降落入地上,地上之气就会上升,进入天空,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雷雨风等自然状况。拳式与拳式之间,也是一个道理。脚踏在地上,身体里的气会灌到脚底,渗入地下,从地下会反弹上来一股气上升到你身体的内部。而且会随着你的意愿,周而复始,循环整个一套拳。需要注意的是身体里的气是可以受你的意志控制的。我们在练习拳架的过程中,要仔细体会这种内能量的出入和升降,所以要慢慢的练才有可能深切感知。

八、原文:我们经常说「松沉」。怎样才是沉?沉不是直往下跌,应像一张纸在空气中平放地往下飘荡。左边沉,右边升。然后,右边沉,左边升。这样一飘一荡掉到地上。

这里讲到松沉,要像一张纸一样在空中平平地往下飘荡。这是说身体内的气,也就是那内能量,要像一张纸一样飘着往下走,西山悬磬,把身体重量拎起来,用缓慢匀速渐渐的慢慢下放,不要一下子咣当砸下去。那为什么还说左边沉,右边升,右边沉,左边升呢?暂且把这一片纸比作你的身体,你的身体里灌满了水,在下落的过程中,有时左边沉一些有时右边沉一些,有时可能都往中间聚或者都往四周散,最后可能是旋转着往下走的。仅就两只手臂来讲,沉左手,右手就上去,沉右手,左手就上升。陈鑫的太极拳图说第四十二页洛书太极图中可以看出两手两脚,有时是同向而行,有时是相向而行。这是不是叫做偏沉则随呢?我站在中间,两边的松是一样的,只要我重心一挪,我就偏沉了。偏到哪里了?首先要明确沉与重是不一样的,我的重量往左边走,我的里边的沉就是往右边走的。这好比用手指支一个杆子,两边平衡,这时如果把手指头往左边移一点,那杆子就会往右边倒。再换一个比喻,用棍子支着一个水袋子。把棍子往左边移,右边的水就多了,右边就沉下去了。这个棍子就相当于你的重心,即你的脊柱。用左弓步来进一步讲:重心往前移到左脚,这时右腿的水反而增加,所以我们说非负重脚,即内劲儿反而要沉下去,而且前面的负重脚左脚要虚虚的落地,不用力。也即脚心空。

九、原文:练气势要意想头、背、胸、臀四张皮。任何时候只可以扩张其中一张皮。

头背胸臀四张皮,其实讲的是肩背胸胯。文中讲任何时候只可以扩张其中一张皮。这里讲的是一张皮带动其它皮。即一点带动其他点,别到处乱动。比如我的右手搭上你了,左手也搭上你了,这两只手是有主有次的,任何时候是有宾主之分的,而且要认清宾主。这时右手为主,右手来影响其它地方,其它地方是随动,只有一个地方是主动。哪怕接触点再多,三个点四个点,但只有一个地方为主。两只手同时搭上也肯定是一手劲儿大,一手劲儿小。也许你的两只手摆的完全一样,你觉得你是平衡的,但实际上你肯定是偏一边的,只是这个偏很小,一般人发现不了,但高手马上就知道了。你按的为主的地方就是他要应对你的地方。一动,其它地方就随着它全动了。比如一只鸡蛋放入水中,所有的水面都动了,所有的地方都不在原位了。人打他,只要往他身上加一点力,他身上所有的地方都不在原位了,全动了。所以才有“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一动无有不动。静中触动动犹静”。就像那太极图一阴一阳两个劲儿上下左右在来回转。这边满了就得往那边去。所以我们才需要用心地,慢慢地练,去用心感悟身体中的微变化。把脑子里的整数概念,练成零数概念。零到什么程度,你就灵到什么程度,他能灵到0.1,而我能灵到0.001,我就比他要强。

十、原文:做任何拳式动作都要有对待。例如:手向上动,则身向下沉(臀一张皮)。手向前伸,则身向后(背皮)。手走左,则身走右;手走右,则身走左。手与身好像互相对拉,或是好像一个球向四方八面膨胀。

任何拳式都有对待。首先什么是对待?对待是对一件事物,一件东西的态度。对待不是对抗。是既相对又融合。如阴阳有对待,阴阳本身是两个反的东西,原本是对抗的,但这两个对抗的东西能融合,能解决问题,这就叫对待。比如平时我们会讲我如何来对待这件事呢,我要去应对他,要把这个问题解决,而不是去打击它,消灭它。解决这个矛盾,而不是去起冲突。所以阴阳有对立,有对待。文中所提手走左,则身走右,千万不要拿动作来研究。其中谈到臀一张皮,背一张皮。当讲到某处一张皮的时候,是说这个部位被一张皮包裹着,里边的筋骨肉已经不起作用了,这个部位就像是一个皮球了,里边的劲儿好大,但那是你的内气,所以才会有老前辈的一句话:周身浑圆气,一副臭皮囊。你的内能量在这个气球皮里边,但外边就一张皮。皮干什么用?包东西的,你的臀部是一张皮,就说明你的臀部的肌肉完全不起作用了,不使任何劲儿了。所以现在打拳不要去使劲儿蹬地,一使劲儿蹬地就紧了就硬了。当练到这个地方是一张皮的时候,里边的筋骨肉等就完全不起作用了,也即里边已经松干净了。

十一、原文:任何一个拳式动作完成后,身法上须做到虚领顶劲,含胸拔背,松胯扩膝,手上劳工穴透开,意气到达手指。

这里主要讲手。手腕不僵不丢不折,手上劳宫穴透开,指尖虚灵顶劲,指根之气沉丹田,两手如一手,似有一条线从背部脊柱处相连,一只手动会牵引另一只手做相应的动作。所以才会有这么一句话:任何一式动作都是由身体的中线开始,在中线结束。因为一动手,手好长,长到了脊柱中线。其中所讲指尖指根,是说手指分三节,指尖为上节,也叫稍节,指根为根节,所谓指根气沉丹田,是说指根与丹田气连着呢!因此指根力量强大。所以有人伸出一根手指头让人去撅,人却撅不动,就是因为这一手指已经和丹田连成一气了,浑身之气都与这一只手连上了,这叫力落梢节。这是很高层的东西了。

十二.原文:手向前推出时,肩胛骨的位置要放松。手回收时,肩井穴(锁骨)对下的位置要放松。

手向前推出时肩胛骨的位置如何放松?其实就是劲儿下去,而且是先把后背的脊柱向外展开,再手向前伸。太极六式基本功第一式就是在练这个。手不管往哪儿伸,这是在出阳,只要超出肩,就要在意念上把劲儿往下放,即把力量扔掉。当手往回缩时,肩井穴很容易就紧,就硬。要放松这一处,不要只想这一处,想着松全身就都松开了。

十三.原文:手向前伸,不能出圈。所谓「圈」者,是在身前形成的一个看不见,但自已能感觉到的一个圆圈。如手出圈,只要对方黏着,稍作牵引,人便失重心,身体往前倾倒。

所谓手不出圈儿讲的是内里之力是有范围的。要意不出体,力不出尖。康老师举例:当你按到了我身上强大的劲儿之后,你看我的手出去了吗?手伸到哪,这就是圈儿,你撤手,我的手是不动的,我的力就呆在原位呢,这就是中,这就是中定劲儿,不出去。就和水面一样,你把水中的东西捞了出来,那水根本不出那个面。在水面之下,水有巨大的力量,出了水面它就没了。但我们现在很多人推人时,力早在前边了,所以才会对方把手一撤,我们的手跟着就往前跑了,这就是出了圈儿了,其实讲的还是要守中。

十四.原文:推手时,拟增加手上沉重量,不能光用力向下压,而是虚领顶劲,领着身体向上升,则手上沉重量自然增加。如双手向左移,则身体须向右走。同样,如双手向右移,则身体须向左走。

这里讲的身体向上升,手上反而会增加沉重感,说的还是那内劲儿。双手向左移,则身体须向右走。首先要把背练的能动。背不会动,不会有前后。现在人们往往还只有背的左右,没有前后。可以想象把自己拿根绳子捆住身体,这样身体就形成了一个椭圆形,然后横向把身体分成前后两半。如果往左边拉前半圈儿,那后半圈儿往哪儿走呢?当然往右。再如搂膝拗步,你看我身体往前走,但里边的劲儿是往后走的。单鞭,双手从右向左走,而我的后背是从左往右转的。重心与手是反的。那为什么虚灵顶劲领着身体向上升,而手上的沉重感自然增加呢?身体上升,那劲儿往下走,那劲儿流到了手臂上。就像大半桶水,你把右边抬高,水就向左边流,左边自然就沉重。

十五.原文:若身向左转,则右脚先动,继而左脚动;相反,若身向右转,则左脚先动,继而右脚动。但无论向左或向右转,都必须虚领顶劲,用意将一边身缩小,以脊椎为轴为主转动,带动整个身体转动。无论练拳还是推手,如要转动脊椎,必须在原位上转,不能在转的同时,向前后左右任何一方移动。

以脊柱为轴、为主转动,带动整个身体转动,而且必须在原位上转,不能在转的同时向前后左右任何一方移动。这个原位上转,即脊柱不能前后左右倒,一定是直的。百会与会阴上下一根细线不能东倒西歪,不能折或者歪斜。

十六 、练拳架时两腿之间重心的转换,要把丹田意想成一个水泵。把负重脚的水从脚底徐徐抽起,然后灌入非负重腿。水的流动路线,就像一个倒置的英文字母u。假如负重腿之水从9开始,然后8-7-6-5-4-3-2-1,最后减到0;而另一条腿上的水量则从0到1-2-3----等等,直到9。这种流动,均匀、缓慢,不能停顿。在身体的重量全部从一条腿转换到另一条腿时的霎那间,会感觉到有一个力从地面向上反弹到负重脚(也即人们习惯上所讲的实脚)。这个反弹力会随着心意去到身体的任何部位,作为该身体部位的动力来源。在此过程中要从脚底、脚踝、膝、胯等关节节节向上放松,如果有哪个地方不松开,反弹力便会在此终止。因此在练架子时必须要全身松开,节节放松,节节贯穿,一动接一动,不许有停滞。

我认为。上文说的很清楚了。但康老师讲:这是讲的折叠。这个折叠可不是人们现在所想象的胳膊肘如何拐弯,与那个一点关系都没有,完全是内劲儿。两条腿从裆这个地方勾过去,所以才有了档劲儿,即腿和裆劲儿连在一起。这只腿一抽,劲儿能抽上来,然后流到那只腿去,这时才会有虚实。(我感到太难了)。一旦这个功能有了,底下只要有一个地方被抽动了,其实特别容易。一旦身体的一个部位具备了这个功能之后,传到身体的其它地方是很容易的。拳论上所讲的要含胸、拔背、护盹、裹裆、扣膝,等等,如果一个一个去练,练不出来的。其实当你真正会折叠之后,这些东西一下子全出来了,并非一个一个练出来的。所以你单独去练扣膝,肯定错;单独去练裹裆,肯定错。但当你会了折叠,这半个身体一折叠,这些要求一下子全出来了,因为这些要求其实是折叠出来的效果。所以拳论上才有“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一旦你真正认识到了折叠之后,那些要求现象就全出来了,不是一个一个练的。

那如何练呢?很简单,一步一步来。先把这些地方的力全松掉。比如说要松肘力,首先要知道你肘上挂着力呢!要先能动起来,不动,你不会知道那里还挂着力。再比如,我们过去盯过肩,但没有关注过背。手一过肩,肩背就紧。所以不知道肩颈松开要往长了松,要把两个骨头拉开。肘要打弯,也是肘弯处松开了才弯过来的。 先从外形上把缩和开分清楚。不能缩骨头,而是往长了松。让骨节与骨节之间的连接处产生缝隙。至于身体内部的缩和开,是内劲儿。打拳处处有折叠。折叠是讲上肢身体一来一往、一伸一缩、一长一短,都要在折叠的状态下做完。也即往复须有折叠。手上所有的动作都必须在折叠的状态下进行。折叠是一个大概念,需当面讲。没有折叠就没有中,不是光讲身体之中。中有两个,一个是形中,指外形,一个是性中。大家对 ‘中 ’没有明确的概念,没有去练松,却在练什么五趾抓地、前弓后蹬,如何让劲儿在脚底下一蹬,然后窜到手上来等等。那岂不是越练越硬吗!

“ 心法”一文中还有一条写得非常好:想象身体如寺庙里的一口钟。两腿内侧为钟的内壁,尾闾为钟锤。钟锤永远只能在钟内壁的范围内摆动。那就是说,尾闾在任何时候都不应与任何一腿重迭,否则便是双重。 这就是双重的概念么?其实简单说,就是重心的移动要在两脚之间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进行。

康老师说,如果我们不是这么多年练出来了,身上有了东西了,我们也不敢这么说。现在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有这个东西,不信你试试。 而我最想说的是,康老师琢磨透了太极的理。他根据自己练出来的体会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可以让初学者不走弯路,可以让多年习拳误入歧途的人返回正道。这是在为中国的太极拳拨乱反正!

注1:原文中的大部分内容已经体现在此“感悟”之中,但并非全文。 注:2:我对原文中个别词有所改动与删减。如有不妥之处,还请原作者批评指正。谢谢!

[公益分享 鸣谢原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国术凶猛之六合无双》中的传统武学之二心意六合拳
八卦掌发力
《孙氏太极拳与养生》
蔡和斌老师讲太极中的三圈气柱
明师澄清一些内家拳的认识(原创)(二)
拳架中有三劲,三直,三到;四正,四圆,四空,四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