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旅美札记(全40)

[原创]旅美札记
我要推荐

2007-3-10 12:04:48  丨 分类: 文章地图 

                           旅美札记


                 旅美札记(1-4)飞越太平洋
 
    在万般焦虑之中,出国签证终于办下来了。
    我是与朋友于9月22日搭乘东航的国际航班从北京经上海出境到洛杉矶的。虽然等待办签证很是烦心,但也很庆幸,因为按原来预定的出国时间,要比现在提前一周。若是那样,正好是搭乘东航出事的那趟航班,也算是苍天有眼吧,这事总算没让我遇上,谢天谢地。
    我乘坐的航班是从北京起飞,经上海出境的。在首都机场国际航班候机大厅里,看到许多年轻情侣竟然不顾众目睽睽,与就要出国的亲人当众拥抱,长时间接吻,我被感动了。在当今国人的观念还并没有开放到那种程度时(当年我在新加坡的圣淘沙岛上游览时,见到过新加坡的年轻情侣在公园里有过那种场面),我想,惟有在此时此地才有此请此景。这是一种割舍不断的亲情,无法了却的牵挂。当时我就在想,我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我要是遇到这种情况,也肯定会的。
    航班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降落,待我们办完出关手续之后,大概是当天上午12时多吧,就起飞了。
    很快,上海这座文化古城就在视野里消失了。从机窗向下望去,只见烟波浩淼的太平洋一揽无际。此时此刻,你会感到人是非常的渺小。因为周围无任何参照物,只是感觉飞机就象停在空中不动似的。
    眼下的太平洋上偶尔也能看到一艘船象小蚂蚁一样慢慢蠕动。当机舱内的电子显示屏显示到本次航班越过日本时,即北京时间下午6时,天就完全黑下来了。航班飞过太平洋上的国际日期变更线,当北京时间当天晚上11时多,天就又亮了。因为我们是逆着太阳飞行,仅过了5个多小时,黑夜就过去了。
    从上海出关时是22日,经过一个晚上,我们所在地的时间仍然是22日,着真有趣。因为我们越过了一道国际日期变更线。于美国西部时间上午12时(北京时间大约为上午8时多吧),航班降落在洛杉矶国际机场。很有趣的是,我们发现时间丢失了半个小时。
这使我想起了当年哥伦布环球航行使发生的一件趣事。当年哥伦布环球航行结束之后,他惊奇地发现丢了一天时间,这就是当时很有名的航海悖论。
    朋友相互打趣到:“我们也成了哥伦布了。。。。。”,然后,是一片畅怀的笑声。

查看更多的图文请点击此处

 

                   旅美札记(5-8)他乡遇高人
 
    在洛杉矶有几位同学和朋友,我抽时间挨个去看了他们。高是我第一个去看望的朋友,打过电话后,他来我的住所找我,我告诉他我住在31号,不知他怎听成了13号。要知道,在美国“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所以也就没有13号这一说。谁知这个书呆子在美国怎混的,他硬要找13号,让我心急火燎地在住所等了他半天。唉,你看这人。
    我在美国的同学和朋友,当时在国内都是些学业有成的顶尖人物。通过这次与他们的接触,给我感受很深的一点是,在美国,他们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了淡泊通达、超然悠闲的人生态度。他们早淡漠了夕日的名声,对早年孜孜追求、焦虑热衷的名利、地位、功业均已漠然,他们根本没有向我所想象的那样在美国社会拼命大干、力图挤进美国社会。过去那朝气蓬勃、狂妄不可一世的劲头早已荡然无存了。与当年在大学里的他们,恍若隔世。看上去,他们外表非常轻松,淡泊通达,绝不慷慨激昂或偾世嫉俗,言谈举止中,自有一种行云流水、悠然南山般的娴静。同时,他们流利的英文,以及深刻的思想又使娴静中潜含着明显的力度。提起我们的大学时代,他们象回忆童年的欢乐一样,眸子会刹那间闪亮,但迅即消失。提到现在,他们甘愿寂寞,为所想为,为所能为。提及未来,普遍都有一种极其清醒的茫然,既不多谈,也不想谈。他们的这种人生态度在美国热闹喧嚣的背景下显得十分的不协调。我总认为,他们这是没有焦虑的行吟,没有山林的隐居,是世纪末美利坚飞驶而过的地铁上的中国古代高人。
    在美期间,给我感受最深的,往往是这样,你在国内认识这个人,但等到你也到了美国后就会发现他已与以前判若两人。从表面看,你会以为这些人被生活打垮了,但你细心接触,就能感到对方已是一个到达了某一彼岸的人,一个在心智上都绝对成熟了的人,一个在精神上走的很远很远的人。
    在和留美的同学与朋友相处的日子里,我也在深深地反思自己。他们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也成了我做人的一种追求。

查看更多的图文请点击此处

 

                    旅美札记(9-12)旅美的方便与不方便
 
    在美国旅行,特别是在东部,有许多方便之处。第一是它的公用电话厅很多,用10美金或20美金购一张电话磁卡,就可以随处打电话。美国发行电话卡的公司很多,要注意买大公司发行的卡。因为有些小公司的卡打国际长途要受到许多限制。它还卖一种“汉语”卡,就是说打电话时,电话机会用汉语提示。第二是它的公共厕所很多,就在商店里就有。第三是饮水很方便,美国人都喜欢喝冷水,在住宿的饭店里,没有开水这一说,就是喝冷水。在街头,有很多饮水设施。在华盛顿的白宫、国会山等地也有。只要你用手一按,水就会喷射出来。第四是它的汽车旅馆很多,但它不象咱们国内就建在高速路边上,而是在离高速路很远处,里面设施齐全,可以加油、购物、吃饭、住宿、娱乐等。第五是它的汽车协会会员单位遍及全国,你可以从这个城市租一辆车自己开上到另一个城市后,把车交给当地的会员单位即可。你要是成为了汽车协会的会员,因为它们是通过卫星连网,只要你的车子在某地发生了故障,通过联系,当地的汽车协会就会很快派人来给你修理。这些,都是我这次美国之行体会很深的事情。
    在美国旅行也有它不方便的地方。第一就是时间,因为美国分东部、中部、西部三个时间,所以时时调整时间就成了一个问题。有两次我在纽约和巴法罗给国内打电话时,明明是中午打的电话,对方却告诉是午夜时分。更有甚者,在旧金山给国内的朋友打电话庆祝国庆节时,对方却说昨天是国庆节,因为美国与我国正好错后一天。第二是美国的旅馆不象国内那样电话打市话是免费,它却不是,旅馆的电话仅供各房间通话用。第三,在美国旅行喝不上开水,要想和开水必须自己带上电热杯,并且要求是110伏电压。

查看更多的图文请点击此处

 

                  旅美札记(13-16)再说老美有意思
 
    我还是想说说老美的意思,可能有的网友真的要烦我了,有的网友就不客气地提出过,要我多写些美国的风景,不要多写中西文化的对比(说实话,我还没有展开写这些东西,只写了些小现象),但是我觉着这是一个令每一个到过美国的人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来我们就在那里发生了文化的对撞吗?风景会写,以后还有很多呢。
    我再讲几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同学讲了他刚来美国时的情形。有一次他去他的导师家,在离开时,导师送他出门,他出门后返身正欲向导师说句:“你老请留步”时,转身一看,导师早已把门闭上折回去了。
    第二个意思。美国人很幽默,在美国盛传着一个笑话,克林顿与希拉里均是华盛顿大学的校友,希拉里比小克(在美的华人均这样叫克林顿)高一届。有一次,小克与希拉里开车中途加油,去到希拉里大学时一个好友处加油,加完油后,小克在车上对希拉里说:“当年你若嫁给他,你如今也仅仅是个加油站的老板娘”,希拉里反讥道:“我当年要是嫁给他的话,今天的总统就会是他啦”。因为小克竞选总统,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希拉里。她是全美100名著名律师之一。
    第三个意思。我在夏威夷的街头看过这样一幅漫画,画中有一件女士穿的裙子,上部的拉链拉开,露出了小克的头。漫画的题目为“拉链门事件”。当时正是小克与莱温斯基丑闻闹的沸沸扬扬之时。我们知道,美国总统的历史上曾有过尼克松的水门事件、里根的伊朗门事件。按门来说,小克却遇上了拉链门事件。
    老美的意思还有很多,不说啦。哈哈。。。。。。哈哈。。。。。。

查看更多的图文请点击此处

 

                 旅美札记(17-20)美国人没事了就要闹闹总统
 
    美国人生活目标很明确,就是挣钱。哪位总统能让我挣更多的钱,我就拥护哪位总统。布什时期,美国在外交上很是风光了一时,美国人当时也可能为布什的操作疯狂了,特别是在打了伊拉克之后,美国人有些觉醒,以前一直是狂呼着跟着总统瞎跑,而此时,一摸兜里钱少了,布什也就遭到了人们的抱怨。而时任阿肯色州州长的克林顿乘虚而入,击败了布什登上了总统的宝座。可以说,在克林顿任期内,美国的经济发展的势头很猛,受到了美国人的普遍欢迎。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又有一部分人又想闹闹总统了,特别是以斯塔尔为代表的共和党,尤为如此。
    斯塔尔与克林顿是死对头(他们都是从阿肯色州出来的),这就有了克林顿悱闻案。一时全国上下闹的纷纷扬扬,共和党极力想依此搞倒克林顿。在我在美国期间接触的美国人中,对克林顿的此事褒贬不一。在华盛顿遇到一政府白人职员,他毫不避讳自己的观点,他说克林顿给美国人丢尽了脸,早就应该下台了,并开玩笑地对我说:“明年你再来美国时,莱温斯基就生下孩子了”。但大部分美国人还是原谅了克林顿,特别是黑人。在美国我接触过许多黑人兄弟,他们虽然对克林顿非常气愤,但相比较而言,克林顿的成绩还是主要的,最后他们都会告诉你,“总统也是人吗”,以示宽恕。因此,克林顿在共和党多次发难的关口,赖于美国人民的支持,总是能挺过去。说明美国人还是很务实的,功过还是很分明的。
    克林顿是一个非常善于狡辩的人。在美期间,听美国朋友讲过这样两件事。第一件是克林顿以前吸过毒,后来从政后其对手对他发难,一开始他不承认,后来在证据面前,他不得不辩解说:“是的,我以前是吸过,但我没咽下去”。也许是证据不足,此事也就不了了之。第二件事是在莱温斯基悱闻案中,一开始他不承认,后来又是在证据面前,他虽然公开向美国人民道了谦,但他还狡辩说:“是接触过,但没有发生关系”。哈哈,这种如法炮制的狡辩,也给他帮了不少忙。
    在美期间,听朋友讲,针对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欲制克林顿于死地的情况,许多亚洲国家的领导人都向美国国会来信来电给克林顿说情,但这一点使美国上下都感到不理解,他们不理解总统犯罪为何就不能与庶民同罪呢,该追究还是要追究的。
    这也是美国社会。

查看更多的图文请点击此处

 

                   旅美札记(21-24) 巴尔的摩与费城
 
    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乘汽车仅需一个多小时,从巴尔的摩到费城也是需要一个多小时,这三个东海岸城市相距很近。
    上中学时,就知道美国有个〈巴尔的摩太阳报〉,后来知道巴尔的摩是美国的一个小巧玲珑的城市。这次到了巴尔的摩,感觉确实是这样。巴尔的摩的环境非常幽雅。在明珠广场前有一条通向大西洋的河,走在桥上,你会看到河水很清,河里游动着许多海蛰类的海洋生物。在美国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国人非常注重环境保护。它的晴天那确实是晴天,天空湛蓝湛蓝的,云朵的轮廓非常清楚,空气中的透明度极高,全没有那种灰蒙蒙的感觉。朋友开玩笑说:美国人的命比中国人的值钱。这虽是调侃,但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费城是历史名城。1776年美国宪法在这里签字建立美利坚合众国。走在费城的大街上,你会感觉美国人很有远见。200多年前建的城市,其当时设计的大街的宽度到现在仍不感觉窄。这一点是十分了不起的。
    到费城你可以感觉到当年华盛顿率领美国人打败英国人建立美利坚的那段辉煌的历史。在费城的独立广场两头,有独立宫和自由钟。在国内,广场都是硬化地面,而在美国,广场不是有水,就是有草,硬化的地方很少。象独立广场,实际上就是一块大草坪。
    独立宫就是世界历史上很有名的〈独立宣言〉起草处。自由钟是一口铜铸的大钟,挂在那里供人参观。自由钟体上铸有一段英文,现在已记不清写的是什麽了。很是对不起,不好意思。

查看更多的图文请点击此处

 

                  旅美札记(25-28) 其实不叫“华尔街”
 
    华尔街英文是“Wall Street”,直译为墙街。原来,很早以前,荷兰人在此与印第安人进行易货交易,当天交换不完的货物就堆放在这里,但到了晚上就被印第安人偷走了。因此,荷兰人就在这里垒起了一堵墙以防备印第安人。所以,就有了墙街,而我们音译成了“华尔街”。
    华尔街只有1华里长,11米宽。可是两旁的摩天大楼把街道遮的终年不见阳光。走入街道如同进入峡谷,大有都市里的一线天的感觉。美国的垄断集团和各大银行都在这里设有中心据点。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纽约股票交易所就在这里。就在进华尔街的街口处,雕塑有一头比实物还大的金牛,预示着这里牛市冲天。
    进纽约股票交易所是需要安检的。游人可以在交易所内四周的二楼上透过玻璃墙俯瞰一楼大厅里股民的交易活动。我是下午快闭市时去的,正好看到了那个抡锤头的在闭市时将锤头砸在桌子上的情形。
    游人可以沿着二楼的环行参观通道一览下面大厅里的情形。交易所里人山人海,给人一种乱七八糟的感觉。在参观通道上放置着许多头戴式耳机,游人可以将它戴在头上,里面周而复始地放送着纽约交易所的简要介绍。你可以通过前面的按钮选择多种语言,其中也有汉语的讲解。
    我看到,这个世界上著名的交易所其名字在楼门前写的并不醒目,不象国内总是用很大很醒目的大字表明一个地方。这种情况在美国其它地方都是如此。

查看更多的图文请点击此处

 

                  旅美札记(29-32) 地铁站口响起“二泉映月”
 
    在曼哈顿无论是在地铁站口,还是在百老汇的街头,仰或是在时代广场旁,有时都会见到在这些地方卖艺的中国人。
    在地铁站口,我就看见一位20多岁的中国小伙子,用一把二胡在悠闲自在、旁若无人地拉着一首“二泉映月”。我也特喜欢这首中国民乐,有时在工作之余,于皓皓明月的深夜里在宿舍里独自一人用二胡试拉,虽然拉的不好,但也算是对自己孤寂心灵的慰藉。它不但是一首诉述那位盲人阿炳一生的悲伥曲,同时也是一个钟情浪迹天涯旅人的的内心感慨。这首曲子在西方也大受欢迎,1985年在美国还被评为当前最受西方听众欢迎的流行乐曲。想不到在这异国他乡,在这繁华的西方大都市里还能听到国人在这里的弹拉。此情此景,那种心底上的感受确实是无从说起。
    在熙熙攘攘的人流旁,小伙子不卑不亢,缓缓拉来,水平不亚于专业人士。整个曲调情真意切,扣人心弦,犹如在倾诉着异国谋生的道路上艰难的历程和辛酸往事,淋漓尽致抒发着饱尝离开祖国极为痛苦的思想感情。
    为了不打扰小伙子的生意,我在这里静静地等候了近两个小时。在他结束准备离开时,我上前与他打了招呼。看到是故国来人,他很激动。他是从加州只身来纽约闯荡的中国留学生。他对我说,纽约确实是象《北京人在纽约》中所说,是天堂,也是地狱。你要爱一个人,你就把他送到纽约;你要是恨一个人,你也把他送到纽约。我虽在纽约住的时日不算长,这样的感受也是颇为深刻的。因为美国是世界上贫富差别最大的国家。
    离开祖国,才感到祖国的亲切;来到他乡,才备知流浪的辛酸。

查看更多的图文请点击此处

 

                  旅美札记(33-36)美加边境的那座桥梁
 
     在尼亚加拉大瀑布的两岸,美国和加拿大各有一个大瀑布城,两座城市之间有一座桥梁相通,这里可以说是美加两国的口岸。两国公民可以不办理签证就能随便地从此相互往来,这也许是两国都很富足的原因吧。而在美国和墨西哥之间就不能这样,因为墨西哥较之美国来说是一个穷国。
    当时在这里发生过一件事,去巴法罗时导游就告戒游人,到了这座桥上,千万不要越境到加拿大去,因为关口上的警察在你出关时是不管你的。
从这里出关到加拿大进关有一段距离,属于美国和加拿大“两不管”地带。你从这里出美国容易,而返回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了,他们要验证你是否有美国或加拿大的绿卡或是否为两国公民,否则是不允许入境的,在加拿大方也是如此。
    当时在美国自费留学的有一中国女孩,因为爱上一个美国小伙子,就在她怀有身孕快要生产的时候,与美国小伙子去巴法罗看大瀑布,不知什麽原因俩人就从这座桥上溜达出了美国国境。美国小伙子好说,他能返回,而那位中国女孩可惨啦。因为没有美国绿卡,就被挡在了这“两不管”地界。就因为这件事,全美的华人表现出了空前的一致,一齐起来声援她,就在我回国的时候,这件事仍还没有着落。

查看更多的图文请点击此处

 

                   旅美札记(37-40)同性恋的故乡
 
    旧金山是同性恋的发源地。走在旧金山的大街上,可以看到一对对的同性恋者在街头勾肩搭臂地行走或在酒吧里对坐。同性恋的标志是六色旗,它在向人们公开表明这是同性恋的地盘。
    我刚从旧金山机场下飞机时,接站的美国朋友看到我旅行箱上用的那几中颜色相间的打包带时就笑着对我说:小心,你的这种带子的颜色会让人误认为你是同性恋者。
    在旧金山,你只要看到在一栋二层楼的别墅上挂着一面六色旗,这肯定就是一对同性恋的住所。有时你会看到这一对“夫妇”坐在宽敞的阳台上喝着咖啡,一个是妻子打扮,一个是丈夫打扮,至于他们是一对男性还女性,很难辨别。
    说起同性恋不能不提旧金山以前的一位市长马氏可尼,他是第一个公开认同同性恋的旧金山市市长。在他聘任的身边工作人员中,就有好几个是同性恋者。可悲的是,这位市长在任期内是死在其身边的同性恋者的枪口之下的。他有一个法律顾问叫怀特,是一个同性恋者,就是他把枪口对准了这位市长。怀特的这种做法激怒了全美的同性恋者,最后他被同性恋者列为最不受欢迎的人,被迫自杀身亡。

查看更多的图文请点击此处

 

评论

  • 529zz2007-3-10 12:11:10

    美国总统也很烦啊,呵呵!

    回复

    • 迷蝴蝶2007-3-12 18:52:59

      链得很好,我不会弄这个。

      回复

      • 东经31度2007-3-14 1:47:00

        喜欢美国的风景但是绝对不是喜欢"不是"总统那样的做法

        回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旅美札记37-40
        游记||老城异闻——旅美自由行札记(五)
        1996年11月5日,克林顿再次当选美国总统。
        美国旧金山多样的社会
        周密:摄影中流浪
        高昱:旅美札记1:出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