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得了诺贝尔奖,有没有资格住大房子?|老端的观点
  最近,万科董事长王石说了一句令很多人不爽的话,他说:“内陆城市的人现在已经没有资格住大房子了,我们现在人均GDP才到3000美元,人家香港、东京是2万、3万美元,凭什么人家住小房子,你却住大房子?我们是没有资格的。内陆城市的住宅一定会香港化、东京化。”此言一出,遭遇众多网民的口诛笔伐。因为在中国,住大房子是无数人的梦想,他们天天辛辛苦苦赚钱,还不就是为了房子么?这倒好,王石一句话,打破了你的梦想,似乎你的努力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没资格住大房子。
  
  就在此时,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奖金约合750万人民币,还不用纳税。有记者问莫言,这钱你准备怎么花呀?莫言说,准备在北京买一套大房子。此言一出,立马被嘲笑,先是有人笑他没北京户口,又有人说,按照北京现在的房价,您这点钱也买不到多大的房子了。
  
  把这两则消息放在一起,令众屌丝们情何以堪?原来拿了诺贝尔奖,距离大房子的梦想还是有点距离的。这不由得令人反思,难道大房子对于中国人来说,就真的只是梦想么?
  
  东京的情况我不了解,香港还是知道一点的,有一阵子我天天看香港报纸,报纸上有广告说一千尺豪宅云云,我想这千尺豪宅是什么概念?应该够大了吧。没想到一千尺是指1000平方英尺,算起来也就93平方米左右。好家伙,香港人把93平方米的房子就叫做“豪宅”了,真是令我大开眼界。在中国大陆,这还属于小户型吧。再往下看更令我吃惊,香港人硬是能把50平米的房子搞成三室,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隔开的,每个房间和鸽子笼估计也差不了多少了。
  
  曾经有一位同学被外派到香港,月薪接近3万港币,但租房每个月就要花9000港币,你猜猜他租的是多大的房子?不到20平方米的小单间。查了一下资料,发现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积为13.9平方米,其公屋的人均居住面积是12.4平方米。按照这个数据,三口之家住45平方米的房子应该也差不多了。
  
  香港的公屋是指政府盖的公共房屋,由于土地太紧张,近年落成的公屋楼宇大约有30、40层。下面就是公屋的图片,有密集物恐惧症的人不要多看。
  

   这楼得多少层啊? 

  
  有经验的人,一看楼盘就知道是不是公屋了。一般公屋都建的非常高,每一户面积又特别的小,大约也就30-50平米左右。公屋的产权是政府的,你只是因为比较穷,所以有资格居住而已,现在大约1/3的香港人租住在公屋里。
  
  我想王石的意思大约是:那么多香港人都住在这种鸽子笼里,你大陆人还想怎样?你还真觉得自己能住100平米以上的大房子了?
  
  在上海,2011年末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2347万,最近十年来每年新增的常住人口就有66万之多(按照三口之家的标准,每年需要新建22万套住房),十年间增加了40%的人口,而同期全国新增的人口只有5.8%。由此可见,大量外来移民涌向上海直接推高了上海的房价。很多人在抱怨买不起房,这种情况同当初的香港完全一样,但是咱们建设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力度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北上广这样的城市,需要的是大量类似于香港的鸽子笼住宅,即40层以上的超高层,每户面积在50平米左右,只租不卖。
  
  对于一个社会中10%的富人(比如莫言),他爱买什么样的豪宅就让他去买什么样的,别人管不着。但是任何社会都是穷人占绝大多数,对于底层的1/3而言,拥有自己的产权房是比较困难的,那么就应该让他在政府的廉租房里过渡,香港的“鸽子笼”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如果他通过自身的努力成功跻身富人的行列,他自然会搬出去买房住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言一语揭穿了谁的“皇帝新衣”?
香港高学历贬值房租昂贵 街头出现大学生露宿者(2)
中国评论新闻:在香港60平以上房子 就叫做豪宅!
香港户籍的香港人,在香港享有什么保障福利?有什么依据吗?
莫言和诺贝尔奖
在香港普通市民生活费大概多少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