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点评解爱群老师的讲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点评解爱群老师的讲座

[日期:2009-06-02] 来源:  作者: [字体: ]
  2009518日下午,教研室组织的省骨干教师系列讲座活动正式开讲,省骨干教师解爱群老师为全校教师做了一场题为《我的课堂谁做主》的精彩讲座。讲座后教研室副主任兰志军主任做了提纲挈领的点评。点评如下:

几次听谢爱群老师的课,都觉得收获颇丰,最直接的一点,是明白了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是许多学生心中一个共同的疑惑——过去发生的事情与我何干?这个疑问的存在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历史课的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源。

老师的课堂上,你是不会有这样的疑惑的。

魏征谏太宗皇帝曰:“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文化是一脉相承的,今天是对未来的创造和探索,也是对昨天的继承和发展。老师正是这样理解历史课的价值,也正是抱着这样的教学目的来设计自己的课堂的:她不仅要告诉学生过去发生了什么,更引导学生对照历史思考今天,规划未来。

于是,“历史”不再是掩埋于千年尘埃下毫无生气的“干尸”,也不再是教科书上平面展开整齐排列的铅字,开始变得“鲜活”、“立体”,“有用”了!

言者声情并茂,闻者兴趣盎然。老师的历史课总是那么充满生气!

她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这固然与她深厚的专业功底与灵活生动的表达密切相关,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她对我们教学的终极目标有着透彻的理解。这一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兴趣与愿望。

这一目标的设定已经超越了历史学科的界限,成为所有学科的追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课堂40分钟和高中三年的教学,也属于阶段性的工作。但我们不能因此急功近利,而应该着眼未来,目光长远,从人才培养的长期性全局性的高度去思考和设计我们的每一节课。

因此,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历史”“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语文”“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数学”……明白我们的学习不仅能应对高考,更重要的是能获益终身。有了这样“觉悟”的学生自然会“好之”“乐之”;有了这样“觉悟”的学生也会在离开校园走入社会的若干年后的某天晚上,静静地坐下来打开《红楼梦》和《围成》,或者将电视遥控器锁定在《百家讲坛》、《科技博览》上,把书房和客厅变成他继续学习的课堂。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我们今天在讲台上的价值,就在那一刻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感谢如解老师一般热爱自己的专业和职业的同事们,他们对教育和教学的深刻理解让我们认识到了我们的专业价值和工作价值,受益匪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么上好历史课
如何让学生“爱上”历史课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创高效历史课堂
让历史课堂变得有趣起来
2015历史教学反思
重唤失落的平衡—— — 简谈农村初中历史学科现状及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