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楚王问鼎的底气何在?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率兵攻伐陆浑戎,一直打到洛水边,并在周都洛阳陈兵示威。周王大惊,派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军,楚庄王竟然问“鼎之大小轻重”,意欲移鼎于楚。王孙满说:“在德不在鼎……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楚庄王十分傲慢地对王孙满说:“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面对楚庄王咄咄逼人的态势,王孙满同样强硬地对待,楚庄王只好率兵退出。

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实力虽然一落千丈,但是周礼尚在,周天子至少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春秋时各诸侯国虽然频繁地进行争霸战争,蔑视周天子,但是还真没有哪个诸侯敢像楚庄王那般大胆,竟想取代天子之位。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楚王的底气何在?

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胆敢如此对天子无礼,首先源于强大的实力。实际上,楚国历来都是大国,疆土辽阔,兵员众多,直至秦灭六国之时,楚国依然是最难啃的骨头。

楚国在楚武王以及楚文王时期开始崛起,拥有江汉一带的广大领土,并大举进攻蛮夷,史称“大启群蛮”。楚成王时,楚国一方面抗击强大的齐国和宋国;另一方面不断侵扰鲁、卫、郑、陈、蔡等小国,实力不断拓展,成为实际上的霸主。

就在楚国强盛之时,经历变乱而衰落的北方大国晋国在晋文公的带领下,实力逐步得到恢复。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为了争夺中原霸权在魏国城濮爆发了大战。楚将子玉率军冒进,被晋军大败。此战后,晋国确立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楚国实力受损,向中原扩张的势头受到遏制。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即位后,戡平内乱,并任用虞邱子、孙叔敖等贤臣,楚国再次强盛起来,又萌生了北上图霸的心思。楚庄王六年,楚军大败晋军于北林;次年,楚国帮助郑国大败宋国于大棘。此时的楚国,盛极一时,军力强大,用庄王的话说就是“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伴随着实力的壮大,野心自然也就膨胀起来。

楚国并非周王分封之国

春秋五霸各个都很强盛,尤其是晋文公和齐桓公,实力并不亚于楚庄王,但是为什么只有楚国敢于问鼎?这其实还与各诸侯国跟周王室的关系有关。

周朝建立后,为了维护和巩固统治,分封了众多的诸侯国,晋国和齐国就在其列,分封的各诸侯都是周天子的臣下,要定期进行朝觐和纳贡。西周时,慑于周王朝的强大实力,各诸侯国自然不敢怠慢。东周开始后,周天子不再受各国的待见。但是,此时,无论是受周朝礼制的束缚还是怕引起其他诸侯国的不满,中原各国均不敢提出取周天子而代之。

但是,楚国的情况就不同了。楚的存在年代比较久远,在商朝时期就有了。商朝时,商是天下的中心,楚、周同其他小国一样都受商的领导,因此这个时候楚和周是平起平坐的。商朝末年,纣王无道,楚人投靠了周。周成王时,楚人首领熊绎受封子爵,正式建立了楚国。

楚国建立后虽然尊称周王为主,但是并不是一直都那么恭敬,双方的关系也不是很和谐。

周成王分封诸侯后,在岐阳盟会诸侯。由于这是楚国第一个参加诸侯会盟,因此楚子熊绎十分高兴。但是在会盟上,楚国被当作蛮夷看待,受到了中原各国的嘲笑,熊绎十分气愤。

熊绎返楚后开始奋发图强,开拓进取。经过五十多年的努力,楚国实力变强,成为了江汉一带的霸主,并表现出对周王朝的不尊重,甚至在行动上还有所冒犯。

楚国的无礼自然不能为周王朝所能容忍。周昭王时,昭王亲自带兵三征楚国,但是三战三败,周昭王自己也在第三次征楚时丧命。

周夷王时,楚国更是与周朝分庭抗礼。楚国君主熊渠曾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于是将他的三个儿子全部封为王。

周宣王时,设立“汉阳诸姬”以抵挡楚国。楚国君主熊通则消灭汉阳诸姬,并在前704年自称为王,从此北有周王,南有楚王,形成了类似于南北朝对立的局面。

楚王问鼎,在某种程度可以说是南朝对北朝的发难,至少楚人不认为这是反叛和大不敬。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wkszx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楚庄王问鼎,春秋时期一代霸主对权势的迷恋
楚子问鼎是真要代周而立吗?
楚王问鼎
不死之药
周朝八百年之王孙退楚
春秋系列:楚王问鼎 欲霸中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