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汉家衣冠正朔到偏远的边疆之地,河西走廊究竟经历了什么?

引言

公元9世纪中,曾经纵横高原匹敌大唐的吐蕃帝国迎来了自己生命的最终时刻。一场争夺帝国最高权力的内斗让帝国内部积聚良久的矛盾彻底爆发。先是来自底层的呐喊-奴隶平民大起义席卷了整个帝国核心地区-拉萨河谷,接着借着中央威信衰弱而异心顿生的东北诸镇军阀又互相征伐割据一方,最后不堪忍受的随军奴隶成立“浑末军”一举摧毁吐蕃最强大的东北军镇,自此辉煌一时的吐蕃帝国正式寿终正寝。

吐蕃的衰弱让饱受吐蕃压迫的各族百姓看到了摆脱其统治的机会。就在吐蕃内乱期间,世代居住于河西沙洲豪右张议潮毅然发动河西受压榨的汉族百姓发动起义光复河西。这支自发的起义军便是后来被称唐宣宗赐名的归义军。归义军英勇,光复自安史之乱丧失八十余年的河西走廊。然而历经吐蕃统治,昔日河西走廊的辉煌繁荣似乎不再能重现。那么这条中原通向西域的要道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呢?

河西走廊上孤寂的唐兵

纳入版图:霍去病的开拓让河西走廊纳入版图!

匈奴,战国时代崛起的北方强权,以骑射为长的他们一度令横扫六合的秦始皇不得不修筑长城并勒令三十万精锐秦军镇守北境的存在。匈奴强盛时期东逐东胡西驱大月氏,掌控着东抵大兴安岭西控葱岭的广袤土地。匈奴的强悍于中原王朝而言并不是一件好事,时常南下劫掠的匈奴人无疑是中原王朝的最大隐患。为了剪除匈奴对中原的巨大威胁,中原王朝不断尝试着瓦解打击匈奴。这些尝试中有汉高祖刘邦遭受白登之围的惨败,有文景时期和亲的屈辱,但这些失败或屈辱只是通往成功路上的绊脚石罢了,是汉武帝的横空出世与北伐匈奴的垫脚石。随着汉武帝时期汉朝国力到达鼎盛时代,西征河西掌控西域断匈奴右臂达到经济与军事两方面扼杀战略的成型,汉朝找到了对付匈奴的办法。显然这一战略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对河西走廊的掌控。

天纵奇才,似乎是为了配合汉武帝的这一战略思想,一名年轻的将军横空出世,它就是霍去病。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于春夏两次率兵席卷河西大败匈奴。当年秋,驻守河西的匈奴浑邪王决定率部归降汉朝,霍去病率兵迎接。但匈奴浑邪王投降之举算是临时起意的个人之为,并未彻底说服部众,因此临降之前竟有部分部众打算作乱击杀汉军。危急时刻霍去病快刀斩乱麻,率精锐骑兵突入匈奴大营之中击杀变乱者从而稳定局势让汉朝得以成功接收河西。汉军接收河西走廊是断匈奴右臂战略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为了确保西通西域道路的畅通,汉武帝下令迁移百姓充实河西走廊,由此河西走廊去胡迎汉开启了长达数百年的汉化过程并最终在西汉末年得以彻底消化成为了汉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少年将军霍去病

‬步入辉煌:汉至魏晋南北朝河西走向其巅峰。

霍去病的横扫河西气吞山河让河西走廊走进了中原王朝的版图,但这仅仅是走进,消化并确确实实将其转化为汉文化的传承地才是其真正走进融入中国的根本。显然这是需要时间。历经王莽篡汉重新续接西汉的东汉王朝率先面临的便是西部边境的羌人作乱。中原王朝控制河西走廊之前,羌人是可以通过河西联络匈奴的,但汉朝的横插一刀令两者联络中断,没有强大匈奴的支援羌人自然极难兴风作浪,这也是西汉时期羌人问题不明显的根本。但当时间进入东汉,随着匈奴被汉军彻底击溃西遁及汉朝进一步深入河湟地区的行动彻底激起羌人的抵抗。百年羌战,汉朝损耗大量资源最终平定,在这场平叛之中汉朝为了切断羌人可能的外援进一步加强了对河西走廊的建设与控制,这间接造就了覆灭汉朝的肇源-凉州军阀的崛起。

凉州军阀的崛起表面上看是汉朝地方势力的坐大,但这背后也显示了凉州地区(包括河西走廊)汉化的深入。汉末至三国,河西走廊所在的凉州地区一度成为了争夺的重点。诸葛亮七出祁山为的就是打通这条通道凭借蜀汉为汉朝正朔的身份争取更大的外援,可惜最终功败垂成。西晋一统后,凉州地区一度发生了异族叛乱甚至一度造成晋军大将周处身亡的恶性事件,可见汉化的河西地区汉胡矛盾开始尖锐。然而河西的短暂叛乱终究只是“大餐”前的甜点,不久五胡乱华爆发,中原百姓四散奔逃,除了随晋室南逃之外,西奔早早被名士张轨布局控制的凉州成为了另一个可行的选择。于是在大量关中汉族百姓的涌入之下,河西走廊的汉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一时间由张轨所创的立足凉州的前凉政权一度成为了五胡乱华之下少有的庇护安全之所、汉文化的传承发扬之地。正是张凉政权的奠基,河西走廊汉家力量得以存续壮大并一度建立西凉政权以抵抗胡人在河西走廊的坐大。终究五胡乱华之下,胡人成为了中国北方最大的胜利者。公元439年,北魏灭北凉一统北方成为了北朝奠基的王朝。不过北魏的壮大终究离不开汉家士大夫的支持,因此不断地汉化之下北朝最终由汉家出身的杨坚所篡。隋朝的建立意味着河西走廊再次回归汉家之手,那么隋朝之后河西走廊将会面对何种命运呢?

挣扎在河西走廊上的西凉

‬无奈衰弱:安史之失铸就河西走廊长达千年的衰败。

隋朝一统后,北方再次崛起了一个类似匈奴一般的强权,它就是突厥。突厥的壮大让中原王朝不得不再次重视河西走廊的重要战略价值。因此从隋文帝用长孙晟之谋离间突厥到唐太宗大举挥兵西进以武灭突厥,河西走廊始终对中原王朝抵御甚至击溃游牧民族起着重要的战略作用。然而在唐代迎来最辉煌时刻的河西走廊地区却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其命运的十字路口。将河西走廊推向命运十字路口的是谁?正是唐初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蕃帝国。吐蕃帝国与大唐帝国百年的历史争锋中一直落于下风。但身处贫瘠青藏高原的他们却无时无刻垂涎着富饶的大唐。吐蕃如同一只蛰伏的猛虎耐心等待着能够让它染指富饶大唐的机会,而这个机会恰恰在公元755年到来。这一年,认杨贵妃为干娘善于阿谀奉承的安禄山突然暴起自立为帝发动叛乱。由此导致大唐帝国衰败的安史之乱席卷整个中国北方。为了平定叛乱,唐朝不得不调拨精锐的河西、安西军东进增援,这给吐蕃出兵河西攻略凉州的机会。从公元761年至公元781年,迅速东进北上的吐蕃进取唐陇右、河西地区,自此河西走廊陷入吐蕃之手,辉煌百余年的汉化河西开始了漫长的吐蕃化。

河西地区的富饶使得大量吐蕃部族进入河西走廊,由此使得本身占据人口优势的汉族无法再成为河西地区的主导力量。虽然如文头沙州豪强张议潮借吐蕃内乱得以光复整个河西走廊,但大量异族的存在使得河西走廊再难现昔日辉煌。自唐末起,河西走廊便陷入了诸多政权争夺的混战局面,从归义军到沙州回鹘再到凉州吐蕃六谷部,河西走廊始终未能角逐出一个真正胜利者,反而是河西走廊之外的夏州党项人横刀插入摘得胜利果实。党项人的胜利是河西走廊汉族的失败,更是封建社会时代巅峰的宋朝永远的痛。自此之后河西走廊沦陷近四百余年,直至自南向北一统的明军的到来。然而明朝的重新一统根本没有改变河西走廊的状态,边陲之地的定位已经深刻烙印在河西走廊的灵魂深处!

河西走廊上最后的汉魂-归义军

尾声:河西走廊衰弱的真正原因究竟是什么?

河西走廊作为曾经汉文化的繁荣之地最终没落了。表面上来看,安史之乱中吐蕃的乘火打劫是直接的肇因,同时晚唐与北宋的不争气也是河西走廊越行越远的重要因素。但纵览晚唐之后的中国历史,似乎在大趋势之下河西走廊的没落成为了一件必然之事。何种大趋势?恰是中国经济重心的向南迁移。

晋末,五胡乱华之时曾有一段时间的衣冠南渡,但彼时中国经济的重心依然在北方,人们心中的家还在中原。但自安史之乱之后,中国经济重心开始改变,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使得南方经济更为繁荣。利益驱使之下,汉族百姓不再是因为战乱而避难东南,而是主动向南迁移寻求新生活。这便是日后北宋税赋依仗江南而南宋可凭半壁江山不倒的根本。两宋江南经济地位的确定自然让西北的重要性大为降低。这也是明朝以玉门关为界不再西进的内部因素。当然好在继承明朝的大清皇帝好大喜功并在西部准噶尔汗国的威胁之下最终迈出了西进的步伐让河西走廊不再成为中国的西部边界。晚清虽庸腐,在对河西走廊的再造奠定了今日甘肃省的地位,其功甚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敦煌历史
唐帝国在西域最后的辉煌
敦煌的回归之路,千年之前的归义军如何凭一己之力收复数千里失地
这个民族英雄令人费解,从吐蕃手中夺取甘肃,却甘愿入唐为人质
以一己之力击败吐蕃,尽复大唐王朝河西十一州之地,大唐帝国最后一位西域名将
汉唐“特区”——凉州兴衰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