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个人价值系统的构建历程、人际交往等价规律、价值的炼成

人类机体是一个复杂的价值循环转化系统,人类的生命过程就是价值循环转化系统不同形成、发展与衰退的过程。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不同形态的价值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从而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运行状态,并可采用不同的价值运行图来描述。

从价值论的角度来看,人类机体的发育历程就是个人价值系统的构建历程。个人价值系统的价值投入产出运行图,如下所示:

人生可分为胎儿、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人类价值循环转化系统的形成、发展与衰退可分为如下十二个基本阶段。

一、胎儿期早期

胎儿早期,父亲的精子与母亲的卵子一旦接合起来,就意味着新生生命的开始,这个新生生命的价值运动也随即展开。此时,他主要是依托母体而生存,而且还没有具备独立进行新陈代谢的能力,母体的生物化学能经过母体的代谢性劳动过程转化为胎儿的生理潜能。这些生理潜能为胎儿早期构建其机体组织和机体器官时提供必要的能量和物质,此时,胎儿仍是母体中的一部分。胎儿的价值运行只有价值投入而没有价值产出的单向过程,而不是价值循环转化的闭合回路。而且,胎儿早期的代谢性劳动过程是由母体替代婴儿来完成的。

胎儿早期的价值运行图如下图所示。

二、胎儿期后期

胎儿后期,他仍然依托母体而生存,母体的生物化学能经过胎儿自身的代谢性劳动过程转化为胎儿的生理潜能。这些生理潜能继续为胎儿后期构建其机体组织和机体器官提供必要的能量和物质,此时,胎儿开始从母体中部分地分离开来,并且具备独立进行新陈代谢过程的能力。胎儿的价值运行仍然只有价值投入而没有价值产出的单向过程,而不是价值循环转化的闭合回路。但是,婴儿开始以“寄生”的方式,“主动”地从母体中摄取能量和物质,使婴儿的价值运行具备了一个不完整的闭合回路。

胎儿后期的价值运行图如下图所示:

三、婴儿早期

胎儿出生以后,其价值循环转化系统就完全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并且能够完全独立地进行新陈代谢,开始具备了完整的价值运行闭合回路。婴儿早期,主要是食物类(即奶水)价值的消费过程,由食物类价值经过代谢性消费过程转化为生物化学能,并经过代谢性劳动过程转化为生理潜能;这个时期开始积累生物化学能信息并积累于机体之中。生物化学信息主要是由遗传基因来贮存的,在人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遗传基因逐渐从“后台”走向“前台”,并在今后的人生阶段逐渐转化为能够调整和改变机体生理器官的各种生理潜能的生理潜能。此时,婴儿还没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他必须依靠他人来供给食物类价值,并且他所积累的生物化学能和生理潜能几乎全部用于自身的成长需要,因而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消费性价值的闭合回路。

婴儿早期的价值运行图如下图所示(虚线表示不完整的价值运行过程):

四、婴儿后期

婴儿后期,主要是食物类价值与温饱类价值的消费过程。其中,温饱类价值经过生理性消费过程转化为生理潜能,并经过生理性劳动过程转化为劳动潜能。这个时期开始积累生理潜能信息并贮存于机体之中。生理潜能信息也是由遗传基因由“后台”走向“前台”而形成的,它将在今后的人生阶段逐渐转化为能够调整和改变机体生理系统的各种劳动潜能的生理潜能。此时,婴儿还没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他必须依靠他人来供给食物类价值和温饱类价值,并且他所积累的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和劳动潜能几乎全部用于自身的成长需要,只有极微少部分的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和劳动潜能可能会转化新的消费性价值(通过微弱的生活自理方式),重新投入到代谢性消费过程中,因而他开始形成了不够完整的消费性价值的闭合回路。

婴儿后期的价值运行图如下图所示(虚线表示不完整的价值运行过程):

五、幼儿早期

幼儿早期,主要是食物类价值、温饱类价值、安全健康类价值的消费过程。其中,安全健康类价值经过个体性消费过程转化为劳动潜能。安全健康类价值所转化的劳动潜能,为下一个人生阶段的个体性生产过程创造了基本的机体内环境。这个时期开始积累劳动潜能信息并贮存于机体之中。劳动潜能信息中的一部分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而另一部分是由父母及社会的教育培养形成的(经过社会性消费过程传入大脑或机体之中),它将在今后的人生阶段逐渐转化为能够改变劳动价值的劳动价值。此时,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很有限,他必须依靠他人来供给食物类价值、温饱类价值、安全健康类价值,并且他所积累的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大部分用于自身的成长需要,只有极微少部分的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可能会转化新的消费性价值(通过有限的生活自理方式),重新投入到各种消费过程中,因而开始形成了不够完整的消费性价值的闭合回路。

幼儿早期的价值运行图如下图所示(虚线表示不完整的价值运行过程):

六、幼儿后期

幼儿后期,主要是食物类价值、温饱类价值、安全健康类价值的消费过程以及个体性生产价值的生产过程。其中,个体性生产价值经过个体性生产过程转化为等效的劳动价值。此时,幼儿开始具备了使用简单劳动工具的能力。此时,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仍然有限,他还是主要依靠他人来供给食物类价值、温饱类价值、安全健康类价值,并且他所积累的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劳动价值大部分用于自身的成长需要,只有少部分的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劳动价值可能会转化新的消费性价值(通过有限的生活自理方式),重新投入到各种消费过程中,因而仍然是不够完整的消费性价值的闭合回路。而且,他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产生极微小的个体性生产价值,并通过微弱的个体性生产过程将其重新投入到个人的价值系统之中,因而开始形成了不够完整的个体性生产价值的闭合回路。

幼儿后期的价值运行图如下图所示(虚线表示不完整的价值运行过程)。

七、少年早期

少年早期,主要是食物类价值、温饱类价值、安全健康类价值、人尊自尊类价值的消费过程,还有个体性生产过程和社会性生产过程。其中,人尊自尊类价值经过社会性消费过程转化为劳动价值,并经过社会性劳动过程转化为使用价值;社会性生产过程就是将社会性生产价值转化为等效的使用价值。在这个时期,他已经具备了完整的消费性价值的闭合回路。而且,他的家务劳动逐渐增多,而且有时还会偶然参与微弱的社会性劳动,从而产生微弱的社会性生产价值,并将其重新投入到个人的价值系统之中,因而开始形成了不够完整的社会性生产价值的闭合回路。

少年早期的价值运行图如下图所示(虚线表示不完整的价值运行过程):

八、少年后期

少年后期,主要是食物类价值、温饱类价值、安全健康类价值、人尊自尊类价值的消费过程,以及个体性生产价值、社会性生产价值的生产过程。其中,社会性生产价值经过社会性生产过程转化为等效的使用价值。此时,他开始具有完整的生活处理能力,可以把个人价值系统中所产出的各种消费性价值,全部独立自主地、分别地投入到自己的各种消费过程之中,并重新返回到个人的价值系统,从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消费性价值回路。目前,他开始具备完整的个体性劳动,并且具有微弱的社会性劳动,童工的使用虽然可以使他对外输出少量的使用价值,但属于违反法律与道德的行为;大量的家务劳动和少量的社会劳动虽然也能够使他对外输出少量的使用价值,但也是基于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界、接触生产劳动的试探性行为。因此在少年后期,他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生产性价值回路。

少年后期的价值运行图如下图所示(虚线表示不完整的价值运行过程):

九、青年早期

青年早期,主要是开始向外界输出各种消费性价值和生产性价值。在此以前的人生阶段,基本上都是接受父母和社会的价值注入,而基本上没有价值输出,而且,他所产出的价值并供自己享用的价值也都是消费性价值。然而此时,他能够开始独立进行个体性劳动和社会性劳动,已经具有完整的社会行为能力,可以把个人价值系统中所产出的各种个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全部独立自主地、分别地投入到自己的各种生产过程之中,并重新返回到个人的价值系统,从而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生产性价值回路。虽然,他还离不开父母在经济上、生活上、学习上和工作上的帮助,但他已经开始独立地进行个体性劳动和社会性劳动。

青年早期的价值运行图如下图所示:

十、青年后期

青年后期,可以开始输入和输出各种消费性价值和各种生产性价值,并且具备完整的消费性价值回路和生产性价值回路。而且,他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活动,一方面开始通过各种个体性劳动过程以积累一部分劳动潜能信息;另一方面开始通过各种社会性劳动过程以积累一部分劳动价值信息。此时,人生的价值运行进入最完整的状态。已经具备四个完整的消费过程、两个完整的生产过程、四个完整的劳动过程、四个完整的信息积累过程。

青年后期的价值运行图如下图所示:

十一、中年时期

中年时期,人的生理机能已经完全成熟,生物化学能信息与生理潜能信息的积累过程已经基本停止。但是,个体性劳动技能和社会性劳动技能仍在不断增长,即劳动潜能信息与劳动价值信息的积累过程还在继续,并且具有加速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脑力劳动者以及社会工作者的信息积累加速过程尤其明显。不过,中年时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以前(小学、中学和大学)所积累的信息,生产出更多的使用价值(即消费性价值和生产性价值)。

中年时期的价值运行如下图所示:

十二、老年时期

老年时期,几乎所有的新信息积累过程不再进行(即使有新信息的积累,也是少量的),原先所积累的信息(生物化学能信息、生理潜能信息、劳动潜能信息、劳动价值信息)也开始流失。而且,各种消费性价值的消费规模、各种生产性价值的生产规模、各种过渡性价值的劳动规模都在逐渐衰退。此时,他的个体性劳动与社会性劳动均开始萎缩,其生产性价值的闭合回路不太完整了。

老年时期的价值运行如下图所示:


人际交往等价规律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具体地讲就是人与人相互提供产品或服务。产品和服务包括所有形式的价值,有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价值,有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价值,有个人、集体和社会方面的,有温饱类、安全与健康类、人尊与自尊类方面的价值,有商品和非商品方面的价值,等等。从表面上看,人际交往活动在形式上是复杂多样的,在时间上是随机发生的,在内容上是零碎繁琐的,在对象上是瞬息多变的,似乎不存在任何确定性和规律性。事实上,人际交往是商品交换的扩展形式,它同商品交换一样遵循着“等价”的基本规律。

一、人际交往等价规律的推导

“统一价值论”实现了价值在能量尺度上的统一度量,从而为人际交往等价规律的推导论证奠定了理论基础。统一价值论认为,社会分工可分为规范性社会分工与非规范性社会分工,其中,规范性社会分工就是经济,非规范性社会分工就是人际交往。虽然,理论界都已经认定,经济领域的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的一般原则,但至今没有人对该规律进行了理论推导。统一价值论认为,不仅商品交换遵循“等价交换”的一般原则,人际交往也遵循“等价交往”的一般原则。

在理论推导之前,必须排除“价值”、“使用价值”与“劳动价值”的传统概念。统一价值论认为,价值可分为使用价值与过渡性价值,而“过渡性价值”包括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与劳动价值等四种基本形式。也就是说,劳动价值只是一种“过渡性价值”。

人际交往等价规律的推导过程可分为五步:

1、交往价值收益

任何形式的人际交往都有一定的价值目的,每个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都会要求所得到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必须大于或等于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可作下式来表达:

式中,Ww为交往价值收益(或交往价值位差),Qd为人所得到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Qt为人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

2、交往价值率

人际交往的交往价值率可用下式来表达:

式中,Ψw为交往价值率,Tw为交往时间,Qw为交往成本,Ww为交往价值收益

3、最大价值率法则

统一价值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包括人际交往行为)都是为了追求“最大价值率”,这就是“最大价值率法则”。其中,“价值率”是指即单位时间内产出价值量与投入价值率之比值。

4、广义价值规律

在“最大价值率法则”与“使用价值边际效应规律”的双重作用下,交往者的交往价值率将会围绕交往者的中值价值率上下波动,这就是“广义价值规律”,即:

式中,Ψw≒为交往价值率,Ψwo为交往者的中值价值率。

5、人际交往等价规律

在交往过程中,如果交往时间或交往成本趋于零(即Qw×Tw趋于零)时,交往价值收益(即交往价值位差Ww)趋于零,即Ww→0,则:

在极端情况下,有:

总之,如果不考虑交往过程中的交往时间或交往成本,那么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所得到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等于他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使用价值,这就是“人际交往等价规律”。

二、人际交往等价规律的应用范围

1、人际交往的主体可以是广义的,包括个人、集体与社会,因此人际交往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集体与集体,社会与社会之间的交往等具体形式。

2、人际交往的内容也可以是广义的,包括商品交换、思想交流、劳动服务、互助合作、劳动与娱乐等。

3、人际交往的主体关系也可是广义的,包括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朋友关系、亲戚关系等。

4、人际交往的社会领域也可是广义的,包括经济领域、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等。

5、人际交往的等价方式也可以是广义的,包括“人际交往的正值等价规律”与“人际交往的负值等价规律”两种方式,即对方如果使自己遭受了价值损失,自己将会设法使对方遭受同样程度的价值损失。“报仇”、“雪恨”、“血债血还”、“罪有应得“、”因果报应”等方式就是“人际交往的负值等价规律”的典型表现方式。

三、商品交换与人际交往的不同特点

为了生存与发展,人与人除了需要进行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外,还需要进行各种非商品的生产与交往。商品交换可以看作是人际交往的特殊形式(即规范化形式),这两者各有不同特点,分别反映了人际间的不同影响方式和不同作用方式,适用于不同交往场合。

(一)商品交换活动的一般特点。

1、交换对象的高度单一性。商品交换时,出售物的商品形式总是单一的,用以购买商品的货币形式也是高度单一的。

2、交换内容的相对清晰性和确定性。商品交换活动的内容一般比较清晰,商品交换时两种商品的比例关系也相对确定。

3、交换程序的规定性和严格性。商品交换过程中,从选货、开票、付款、提货都遵循着严格的、规定的程序。

4、交换时间的同步性和短暂性。商品交换时,交付商品与支付货币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而且交换时间通常比较短暂。

5、交换约束力的高强性和刚硬性。用以规范商品交换活动的约束力主要法律、规章、条例等,一般来说,这些约束力的约束强度大、启动速度快、约束漏洞少,不受人的心理因素和地域因素的制约,但灵活性较差。

6、交换主体的狭隘性。商品交换一般只发生在货币拥有者和商品拥有者之间。

(二)人际交往活动的一般特点。

1、交往对象的广泛性与多样性。人际交往的具体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即一方可以“出售”所有形式的事物,另一方可以用所有形式的事物进行“支付”,只要这些事物含有对方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特殊情况下,如果人“出售”的是含有负使用价值的事物,那么他将得到“回报”的也是含有负使用价值的事物。

2、交往内容的模糊性和多变性。人际交往的内容一般比较模糊而且复杂多变。例如,人与人在生活上的相互关心与体贴,在精神上的相互鼓励与安慰,在工作上的相互支持与帮助等。

3、交往程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人际交往活动一般没有严格的规定程序,都是根据双方的具体需要来灵活确定,主要以便利、快捷、高效为原则。军事战争、外交活动、政治渗透、文化交流、思想沟通等都是人际交往的具体形式,有着复杂多样的运行程序。

4、交往时间的异步性和持久性。人际交往可以跨越较大的的时间距离,即一方在做出“贡献”后,往往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得到“回报”。

5、交往约束力的广义性。人际交往行为的约束力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力量,既有强度大、启动快、作用时间短的军事暴力,也有强度小、启动慢、作用时间长的文化感染力和道德规范约束力。

6、交往主体的宽泛性。人际交往可以发生在亲戚、邻居、同事、朋友(或敌人)、家庭成员甚至陌生人之间,其交往规模往往取决于两者关系的亲疏远近、信任程度以及两者利益互补性的强弱。人类最基本、最显著、最深刻、最广泛、最重要的人际交往是夫妻交往,其次就是父母子女之间的交往。

四、人际交往等价过程的基本内容

与商品交换的等价过程相比,人际交往的等价过程具有以下基本内容:

1.多次交往的累积等价。人际交往一般不是一次就能顺利地实现其等价,往往需要经过若干次数。例如,人并不是每次做好人好事多能得到善的回报,但只要持之以恒,最终会“善有善报”;同理,人并不是每次做坏事多能得到恶的报应,但只要长此下去,最终会“恶有恶报”。有时也存在“以怨报德”和“以德报怨”的情况,但这是个别的、暂时的。

2.多内容的累积等价。人际交往一般不是经过单一形式的使用价值交换就能顺利地实现其等价,往往需要经过多种不同形式的使用价值交换才逐渐实现其等价。例如,如果你救过我的命,那我就会在以后的生活中千方百计地为你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渐来偿还所欠的这份“人情债”。

3.长时间的累积等价。人际交往一般不是在某一瞬间就能顺利地实现其等价,往往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如果你今天帮助了我,那我就会设法在明天帮助你;如果你在我生日时送一件礼物,那我就会到你结婚时还一件礼物。报仇(或报恩)过程也是人际交往实现负值等价(或正值等价)的过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就是说高层次的人可以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来实现人际交往的负值等价。

4.多层次的累积等价。人际交往一般不是在同一层次的使用价值交换上就能顺利地实现其等价,往往需要在多个层次的使用价值交换上才逐渐实现其等价。例如,如果你在物质上帮助了我,那我就会设法在精神上帮助你;如果你在经济上关心了我,那我就会设法提高或维护你的社会声誉。

由此可见,人际交往的等价过程通常是一个大范围、大跨度、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等价过程。一般的人际交往虽然在局部意义上不等价,但在全局意义上可能等价;在暂时意义上不等价,但在长期意义上可能等价;在单次意义上不等价,但在多次意义上可能等价;在物质交往意义上不等价,但在精神与物质的总体意义上可能等价。正是由于局部意义的不等价,人们很容易错误地认为人际交往通常不遵循等价的基本规律,似乎卑鄙的人总是占便宜,总是“付出的太少,索取的太多”,似乎高尚的人总是吃亏,总是“付出的太多,索取的太少”。事实上,区分一个人的品质高低,不在于看他是否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遵循等价规律,而在于看他在什么价值层次上遵循等价规律,是否考虑了高层次价值的索取与付出。同理,衡量两个朋友的友谊是否高尚,不在于看他们的交往是否遵循等价规律,而在于看他们的交往在什么价值层次上、多长时间和多大空间范围内遵循着等价规律。

五、人际等价交往的情感引导

人际交往的等价规律,一方面通过社会的道德与法律等方面的约束方式来实现,另一方面通过个人的情感引导的自律方式来实现。用以维护人际交往等价性的情感引导,可分为正向情感引导和负向情感引导两种基本方式。

1、正向情感引导:是指当自己付出的价值大于对方付出的价值时,人将形成一种特殊的正向情感用以引导自己在今后的交往中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索取,直到完成等价过程,如自豪感、傲慢感、施恩感等。当人具有这种情感时,往往态度比较傲慢,喜欢对对方指手划脚,乐于接受对方的称赞,难以接受对方的批评,心安理得地接受对方的回报。

2、负向情感引导:是指当自己付出的价值小于对方付出的价值时,人将形成一种特殊的负向情感,用以引导自己在今后的交往中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补偿和回报,直到完成等价过程,如内疚感、羞愧感、不安感。当人具有这种情感时,往往态度比较谦虚,容易容忍对方的缺点,接受对方的意见,服从对方的安排,维护对方的利益。

六、人际交往等价性的影响因素

人际交往总是趋向于等价,但是客观上存在许多外在和内在的影响因素,使其偏离等价性。不过,许多影响因素并不会在根本上否定人际交往的等价性原则,恰恰相反,是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肯定人际交往的等价性原则。

1、供求关系。它是影响人际交往等价性的主导因素,它反映了各种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当某一事物供不应求时,人际交往的比例关系要大于其价值成本的比例关系;当某一事物供过于求时,人际交往的比例关系要小于其价值成本的比例关系。从表面上看,供求关系的这种影响干扰了人际交往的等价性,恰恰相反,是为了引导人们把价值资源投入更合理的生产领域或消费领域,从而确保人际交往在更大的供求关系的变动范围内实现其等价性。

2、政治与经济制度。它是影响人际交往等价性的另一重要因素,它反映了社会不同阶级、阶层、民族、行业、性别、信仰等之间的利益矛盾。社会是一个有众多变量的复杂系统,为了确保社会的安全与稳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协调发展,需要制订一系列的经济与政治制度,来调节和控制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当制度有利于维护和发展一部分人的利益时,就意味着这部分人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享受着优惠性待遇,另一部分人则享受着歧视性待遇。从表面上看,经济与政治制度干扰了人际交往的等价性,恰恰相反,是为了引导人们综合考虑和协调不同阶级、阶层、民族、行业、性别、信仰等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确保人际交往在更大的主体角色变动范围内实现其等价性。

3、伦理道德。它是影响人际交往等价性的又一重要因素,它反映了社会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例如,正常人在与残疾人进行交往时,总是应该多付出一些而少得到一些,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一种不道德行为;青年人在与老年人或儿童进行交往时,总是应该多付出一些而少得到一些;富人在与穷人进行交往时,总是应该多付出一些而少得到一些;等等。从表面上看,伦理道德干扰了人际交往的等价性,恰恰相反,是为了引导人们充分考虑各种社会风险价值对于人际交往的影响,从而确保人际交往在更大的主体利益变动范围内和更高价值层次上实现其等价性,因为所有社会成员在任何时候都有成为残疾人的可能性,对于残疾人的这种“特殊待遇”可以看作是正常人的一种伤残保险金;所有社会成员都需要经历儿童时代和老年时代,对于老年人或儿童的这种“特殊待遇”可以看作是青年人的一种特殊的养老金或保幼金;所有富人在任何时候都存在成为穷人的可能性,对于穷人的这种“特殊待遇”可以看作是富人的一种特殊的财产保险金。

七、商品交换与人际交往的相互融合

商品交换与非商品交换各具有不同的特点,分别反映了人们之间的不同影响方式和作用方式,适用于不同交往特性的事物。其中,非商品交换活动一般适用于需求内容复杂而多变,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不容易形成规模性生产的事物,适用于那些交往次数多但交往内容又非常繁琐的人际之间,适用于需求量小而且又不容易确定的事物;而商品交换活动一般适用于需求内容简单而稳定,而且具有较强的共性特征、容易形成规模性生产的事物,适用于那些交往次数少但交往内容又非常单一的人际之间,适用于需求量大而且又容易确定的事物。商品与非商品没有明显的界限,它们往往随着商品市场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发展。从广义的角度来看,商品交换是人际交往的特殊表现形式,是人际交往的延伸部分。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的时期,商品的功能特性非常有限,它们只能满足人们低层次的生活需要,特别是物质方面的生活需要,商品消费在整个人类的生活消费中只占较少的比重。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品所具有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并不断向心理功能、精神功能和社会功能进行扩展和渗透,从而使商品逐渐向高层次发展,它们不仅能满足人们低层次的物质生活需要,而且还能满足人们高层次的精神生活需要。而且,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非商品开始具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基本条件,越来越多的非商品将逐渐被商品所取代,从而使非商品的价值规模在整个社会事物的价值规模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使商品交换的价值规模在人际交往的价值规模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社会发展的最终结果是所有的人际交往的具体内容都将转化为商品,商品交换将会成为人际交往的全部内容。

商品交换与人际交往的最终发展趋势是:商品交换不断与人际交往进行融合,商品交换的基本特征与人际交往的基本特征不断趋于一致。具体表现为:人际交往的等价过程越来越趋同于商品交换的基本特征,商品交换的等价过程越来越趋同于人际交往的基本特征,即:“人际交往商品化,商品交换人性化”。

——————————————

价值的炼成

人类的价值形式及逻辑结构纷繁复杂,然而,人类的复杂价值是怎样形成的?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是从低级生物进化而来,那么,人类复杂的价值也必然是从低级价值逐渐进化而来。要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价值的本质,消除价值理论界存在的诸多争议和严重误区,就必须深入探索价值的起源与进化序列。

在研究价值的进化序列之前,必须首先突破现有的生物学理论,对生物的进化层次进行重新划分。人类的思维过程可分解为四个基本阶段:一是感觉阶段,主要解决“有什么”的问题;二是认知阶段,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三是评价阶段,主要解决“有何用”的问题;四是意志阶段,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生物的进化序列也基本上是按照这个序列关系而展开的,即生物的进化序列是:一是感觉类生物,即具有感觉器官的生物,根本标志是神经元的出现,其代表性的生物主要有海绵体动物与腔肠动物;二是认知类生物,即具有认知器官的生物,根本标志是神经中枢的出现,其代表性的动物有扁形动物、节肢动物、鱼类、鸟类、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等;三是评价类生物,即具有评价器官的生物,根本标志是大脑杏仁体的出现,代表性的动物有旧哺乳类动物(如食虫类、鳞甲类、啮齿类、鲸类);四是意志类生物,即具有意志器官的生物,根本标志是大脑新皮层的出现,其代表性的动物有灵长类动物(如猿类、猴类和人类)。此外,在感觉类生物出现之前,还有两种最原始的生物:一是原核生物,主要功能是吸收和利用太阳的光能以及各种无机物中所含有的化学能;二是原生生物,主要功能是吸收和利用太阳的光能以及各种有机物中所含有的化学能。

生物的进化序列如下图所示:

研究表明:生物的进化过程,就是生物的消费过程、生产过程、劳动过程不断分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价值形式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每一个进化层次的生物,都有着不同的基本价值形式,并有着特有的价值运行模式。

一、原核生物的价值运行。

原核生物(包括古细菌)主要有蓝细菌、细菌、古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原核生物能够通过分解或合成无机物(如硫化物、氧化物或氮化物等)来获取能量;有些原核生物(如蓝细菌)能够通过其中所含的叶绿素和藻蓝素产生光合作用,从而吸收和利用光能。

原核生物的生命过程可以分解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代谢性消费过程与代谢性生产过程,其中,代谢性消费过程是指无机能(或光能)转化为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能;代谢性生产过程就是将生物体内所贮存的生物化学能转化为无机能(或光能)。请注意,这一点与人们的“常识”正好相反。

由于原核生物几乎没有贮存剩余生物化学能的能力,通过代谢性消费过程从无机能(或光能)所转化而来的生物化学能,将会立即投入代谢性生产过程,并转化为新的无机能(或光能),因此原核生物的代谢性消费过程与代谢性生产过程是完全混合在一起的,而且是几乎是同时进行、同时停顿或同时消失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对于原核生物来说,无机能(或光能)就是它们的“食物”,就是它们的使用价值;二是,生物化学能就是一种过渡性价值,对于生命过程中不同阶段中的无机能(或光能)的使用价值起着中介作用或桥梁作用,它由“食物”中所含有的无机能(或光能)转化而来,并贮存于原核生物的体内,使原核生物具备了下一步摄取“食物”的能力。总之,原核生物的生命过程就是无机能(或光能)与生物化学能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过程。

原核生物的价值运行图如下所示:

二、原生生物的价值运行。

原生生物是最简单的真核生物,真核生物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包括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原生生物能够通过分解由原核生物所形成的有机物来获取能量;有些原生生物(如原生藻类)能够通过其中所含的叶绿素和藻蓝素产生光合作用,从而吸收和利用光能。

原生生物的生命过程同样可以分解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代谢性消费过程与代谢性生产过程,其中,代谢性消费过程是指有机能(或光能)转化为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能;代谢性生产过程就是将生物体内所贮存的生物化学能转化为有机能(或光能)。

由于原生生物同样没有贮存剩余生物化学能的能力,通过代谢性消费过程从有机能(或光能)所转化而来的生物化学能,将会立即投入代谢性生产过程,并转化为新的有机能(或光能),因此原生生物的代谢性消费过程与代谢性生产过程是完全混合、相互联动在一起的,而且是几乎是同时进行、同时停顿或同时消失的。从这里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对于生核生物来说,有机能(或光能)就是它们的“食物”,就是它们的使用价值;二是,生物化学能就是一种过渡性价值,对于生命过程中不同阶段中的有机能(或光能)的使用价值起着中介作用或桥梁作用,它由“食物”中所含有的有机能(或光能)转化而来,并贮存于原生生物的体内,使原生生物具备了下一步摄取“食物”的能力。总之,原生生物的生命过程就是有机能(或光能)与生物化学能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过程。

原生生物的价值运行图如下所示:

三、感觉类生物的价值运行。

感觉类生物一方面由于有了神经元的存在,开始具有了一定的主动性和灵活性,能够根据环境的变化,机动灵活地调控自己的行为,从而使其代谢性消费过程与代谢性生产过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运行时间的相对分离;另一方面由于生物体内开始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化学能的贮存能力,从而使其代谢性消费过程与代谢性生产过程可以一定程度上产生运行过程的相对独立。

感觉类生物的代谢性消费过程与代谢性生产过程开始发生了明显分离:其代谢性消费过程就是将食物类价值转化为体内的生物化学能,这实际上就是消费食物的过程;其代谢性生产过程就是将体内的生物化学能转化为使用价值(或消费性价值,或使用价值),这实际上就是摄取食物的过程。

感觉类生物的价值运行图如下所示:

四、认知类生物的价值运行。

简单细胞的生物(即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感觉类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逐渐演化出某种特定的生理功能的细胞,以应对特定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例如,皮肤细胞的隔热功能以应对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无氧呼吸细胞的无氧呼吸功能以应对外部环境的氧气变化,吸水细胞的吸水功能以应该外部环境的水分变化。各种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简单细胞组合在一起,并且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统一与协调,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复杂多细胞生物体:认知类生物,就可以应对复杂环境(如低温环境、缺氧环境、缺水环境等)及其变化。

认知类生物的出现,将会导致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一是,进化出一种全新的使用价值(或消费性价值):温饱类价值。认知类生物中各种生理功能的细胞相互作用,使生物能够适应更为复杂的环境,其结果是:物质的许多非能量特性(如温度、湿度、水分、空气、光线、盐分、矿物质等)通过改变认知类生物的大环境或小环境,从而成为影响生物生存的生命要素。例如,水就能够成为缺水环境的生命要素,氧气成为缺氧环境的生命要素,阳光或柴火就成为低温环境的生命要素,盐就成为缺盐环境的生命要素。于是,认知类生物就进化出一种全新的使用价值:温饱类价值。也就是说,简单细胞生物(即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感觉类生物)基本上只能利用外界物质的能量特性,而认知类生物开始利用物质的一些非能量特性。“温饱类价值”是在“食物类价值”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第二种使用价值,它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某些非能量特性,食物的主要功能就是利用物质的能量特性。不过习惯上,人们通常把食物类价值归属于温饱类价值。

二是,进化出一种全新的过渡性价值:生理潜能。认知类生物实现各种生物细胞在其体内的分工与合作,此时,“生物化学能”只是为各种生物细胞的生命运动提供动力支持,然后,由体内的各种生物细胞向整体提供不同的生理功能,并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统一与协调下,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认知类生物的生产能力。认知类生物中各种生物细胞的生理功能千差万别,并且都可以用不同的物理量来进行衡量,各种生理功能之间难以进行相互比较和度量,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特性,那就是它们的形成、生长与运行都是以消耗一定数量的生物化学能为代价,都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生物化学能。于是,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有一个统一的名称:生理潜能,它以“生物化学能”为统一尺度。“生理潜能”是在“生物化学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种过渡性价值。

上述两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使人类的价值运行系统发生了如下分化:一是温饱类价值的出现,使认知类生物的消费过程分化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代谢性消费过程与生理性消费过程,其中,生理性消费过程就是将温饱类价值转化为生理潜能的过程;二是生理潜能的出现,使认知类生物的生产过程分解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代谢性生产过程与生理性生产过程,其中,生理性生产过程就是将生理潜能转化为使用价值(或消费性价值)的过程。

总之,认知类生物出现了两种消费过程和两种生产过程。认知类生物的价值运行图如下所示:

五、评价类生物的价值运行

认知类生物由于形成了中枢神经系统,实现了不同功能细胞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从而具备了基本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随着动物的不断进化,动物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泛,活动的内容越来越增多,生理系统及其生理功能越来越庞大和复杂,逐渐形成了具有评价功能的器官,此时,动物开始尝试着充分利用各种自然物质资源(如石头、树枝、洞穴、动物骨头与皮毛等)用以改造环境。评价类生物由于能够对于外界事物的价值进行分析,试图借助于自然的力量或劳动工具,来改造环境并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料。然而,动物要想改造环境,就必须依靠强大的运动系统,并有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大脑神经系统等生物系统或生物器官的密切配合。每个生物系统或生物器官都是由众多细胞所组成,此时,生物化学能只为细胞的运行提供动力源,而各个细胞将以“生理潜能”的形式为生物系统或生物器官的运行提供动力源。

评价类生物的出现,将会导致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一是,进化出一种全新的过渡性价值:劳动潜能。评价类生物实现了各种生物器官或生物系统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从而使生物具备了改造环境的能力。此时,“生理潜能”只是为各种生物器官或生物系统的生命运动提供动力支持,然后,由体内的各种生物器官向生物机提供不同的劳动功能,并在大脑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杏仁体)的统一与协调下,各种不同的劳动功能相互作用,共同构成评价类生物的生产能力。评价类生物中各种生物器官或生物系统的劳动功能千差万别,并且都可以用不同的物理量来进行衡量,各种生理功能之间难以进行相互比较和度量,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特性,那就是它们的形成、生长与运行都是以消耗一定数量的生理潜能为代价,都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生理潜能,最终都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生物化学能。于是,各种不同的生理功能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劳动潜能,它以“生理潜能”为统一尺度。“劳动潜能”是在“劳动潜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种过渡性价值。

二是,进化出一种全新的生产性价值:个体性生产价值。评价类生物由于能够对外界物质的价值特性进行客观评价,开始利用外界物质的某些特定的物理化学特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延伸和强化劳动器官(手、脚、身、五官与大脑)的劳动功能,这些外界物质的价值特性将会通过人的个体性生产过程转化为等效的劳动潜能。

三是,进化出一种全新的消费性价值:安全健康类价值。为了顺利完成主体的各项劳动任务,一方面必须创造良好的机体内环境,保持着健康的心理状态,才能顺利实现价值的转化,机体内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劳动潜能转化为使用价值的概率,从而等效地增加了劳动潜能。二方面,必须营造良好的机体外环境,即保持着安全、舒适的外部环境,机体外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劳动潜能转化为使用价值的概率,从而等效地增加了劳动潜能。“安全健康类价值”是在“温饱类价值”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第三种消费性价值,它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生物机体的外环境和内环境,从而为个体性劳动过程与个体性生产过程的顺利实施而保驾护航。

上述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使人类的价值运行系统发生了如下分化:一是,安全健康类价值的出现,使评价类生物的消费过程分解为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代谢性消费过程、生理性消费过程与个体性消费过程,其中,个体性消费过程就是将安全健康类价值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二是劳动潜能的出现,使评价类生物的劳动过程分解为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代谢性劳动过程、生理性劳动过程与个体性劳动过程,其中,个体性劳动过程就是将劳动潜能转化为使用价值的过程;三是安全健康类价值与劳动潜能的出现,使评价类生物出现了个体性生产过程,即将个体性生产价值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

个体性价值运行系统可以分解为三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个体性消费过程、个体性劳动过程与个体性生产过程。其中,个体性劳动过程就是个体性消费过程与个体性生产过程的整合过程,即将个体性消费过程所转化来的劳动潜能与个体性生产过程所转化来的劳动潜能整合起来,一起转化为使用价值的过程。

对于简单生物(即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感觉类生物)来说,其代谢性生产过程与代谢性劳动过程完全融合在一起;对于认知类生物来说,其生理性生产过程与生理性劳动过程完全融合在一起。为了研究方便,将“代谢性生产过程”替代为“代谢性劳动过程”,将“生理性生产过程”替代为“生理性劳动过程”。

总之,评价类生物出现了三种消费过程、三种劳动过程和一种生产过程。评价类生物的价值运行图如下所示:

六、意志类生物的价值运行

随着生物的不断进化,逐渐形成了具有意志器官(即大脑新皮层)的人类,他能够对自己的行为或他人的行为以及双方分工与合作的行为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评价,从而发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可以用来有效地延伸、加强和扩展个人的劳动能力,实现人类劳动在时间上的延伸、空间上的扩展、强度上的叠加、功能上的互补,从而可以获取更多的生存资料。

意志类生物的出现,将会导致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

一是,进化出一种全新的过渡性价值:劳动价值。意志类生物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从而使人类具备了基本的社会活动的能力。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将以“劳动价值”的形式为人类社会的正常运行提供动力源。意志类生物中每个社会成员的劳动功能千差万别,并且都可以用不同的物理量来进行衡量,各种劳动功能之间难以进行相互比较和度量,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特性,那就是它们的形成、生长与运行都是以消耗一定数量的劳动潜能为代价,都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劳动潜能,最终都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生物化学能。于是,各种不同的劳动功能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劳动价值,它以“劳动潜能”为统一尺度。“劳动价值”是在“劳动潜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四种过渡性价值。

二是,进化出第二种生产性价值:社会性生产价值。意志类生物由于能够对自己的行为人价值和他的行为价值进行客观评价,开始利用社会系统(如经济系统、政治系统和文化系统)的各种社会事物,对自己的社会行为进行价值计算、行为规划和行为实施和经验总结。这些社会事物的价值特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延伸和强化个人的劳动功能,从而通过人的社会性生产过程转化为等效的劳动价值。

三是,进化出一种全新的消费性价值:人尊自尊类价值。为了顺利完成主体的各种社会事务,一方面必须创造良好的机体内心理环境,保持着健康的社会心理状态,才能顺利实现价值的转化,机体内心理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劳动价值转化为使用价值的概率,从而等效地增加了劳动价值。二方面,必须营造良好的机体外社会环境,即保持着安全、稳定、和睦的社会环境,机体外社会环境的改善,提高了劳动价值转化为使用价值的概率,从而等效地增加了劳动价值。“人尊自尊类价值”是在“安全健康类价值”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第四种消费性价值,它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生物机体的社会环境和内部的社会心理环境,从而为社会性劳动过程与社会性生产过程的顺利实施而保驾护航。

上述三个方面的重大变化,使人类的价值运行系统发生了如下分化:一是,人尊自尊类价值的出现,使意志类生物的消费过程分化为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代谢性消费过程、生理性消费过程、个体性消费过程与社会性消费过程,其中,社会性消费过程就是将人尊自尊类价值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过程;二是劳动价值的出现,使意志类生物的劳动过程分化为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代谢性劳动过程、生理性劳动过程、个体性劳动过程与社会性劳动过程,其中,社会性劳动过程就是将劳动价值转化为使用价值的过程;三是人尊自尊类价值与劳动价值的出现,使意志类生物出现了分化为个体性生产过程与社会性生产过程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其中社会性生产过程就是将社会性生产价值转化为劳动价值的过程。

总之,意志类生物出现了四种消费过程、四种劳动过程和两种生产过程。意志类生物的价值运行图如下所示:


价值分类的理论误区及全新模型

人类社会的价值形式复杂多样而且动态多变,每一种价值都有特定的功能,作用于特定的系统。社会事物之间的联系在本质都是价值方面的联系,社会事物的运动与变化实际上就是价值的运动与变化。人类的进化过程不仅表现为人类机体与功能的不断发展,在深层次上则表现为价值内涵与外延的不断发展,具体表现为价值形式的不断扩展,价值内容的不断丰富,价值层次的不断升华,价值转化过程的不断分化。过去,理论界有许多关于价值的分类方法与概念定义,都是不合理、不科学的,只有打破这种思想定论,以全新的观察视野、全新的思维方式,对价值进行科学的分类,才能使价值理论出现新的重大飞跃。

一、价值分类的重大理论误区

价值分类的最大理论误区是“劳动价值”的传统观念,也就是说,要想对价值进行科学分类,必须首先对“劳动价值”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和世俗化改造。

长期以来,“劳动价值”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个非常神秘、高度抽象的概念,除了政治经济学,几乎再没有其他学科真正地提及它。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提出了三个概念“价值”、“劳动价值”和“劳动量”,但他没有在根本上把这三个概念区分开来。要继承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就必须把“劳动价值”这个神秘的概念进行“世俗化”改造,使之从抽象领域回归到具体领域,才能真正揭示劳动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才能全面构画出人类社会各种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的清晰图像。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三个基本命题:①价值由劳动价值来决定;②劳动价值由劳动量来决定;③劳动量由劳动时间来决定。显然,这三个基本命题并不是公理,而是作为一种学术假设而提出来的。因此这三个命题是否具有真理性,关系到劳动价值论是否成为真正科学理论的关键点。

统一价值论认为:上述的第一命题,并不具有唯一性;第二个命题并不完整准确;第三个命题也并不具有唯一性。这里着重讨论第三个命题:马克思把人类的劳动量抽象为劳动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时间特性,即劳动量在本质上反映的是劳动过程的时间广延性。事实上,人类的劳动过程不仅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而且还需要耗费一定的能量或使用价值,也就是说,人类的劳动量不仅具有时间特性,而且还具有能量特性或价值特性,即劳动量在本质上反映的是劳动过程的能量耗散性或价值耗散性,而且劳动量的能量特性(或价值特性)相对于劳动量的时间特性,往往具有更高的数学精确性和逻辑严谨性。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量或劳动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显然,仅从时间方面的通约性来比较劳动过程,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不同历史时期相同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内涵无法进行相互比较(例如,古代劳动者的单位必要劳动时间与现代劳动者的单位必要劳动时间,其价值内涵存在着重大差异);在同一历史时代不同社会环境下相同必要劳动时间的价值内涵无法进行相互比较(例如,美国劳动者与中国劳动者的单位必要劳动时间,其价值内涵存在着重大差异)。

劳动价值论的上述重大缺陷,不仅造成了劳动价值论长达一百多年的停滞不前,也造成了劳动价值论与现代科学体系(特别是现代经济学)的严重对立。由于价值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源,价值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核心内容,价值问题是人类社会的根本性问题,价值理论是整个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因此在价值理论领域的“改革开放”,不仅是关系到价值理论的发展前途,也关系整个社会科学的发展前途。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既不是劳动价值论的开创起点,也不是劳动价值论的发展终点,而是劳动价值论的一个发展阶级,捍卫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概念绝对化、教条化、封闭化,并把它看成一成不变的教条,极力打击、排斥和否定现代社会科学发展的巨大成果,甚至将现代经济学视作“庸俗经济学”;二是,坚持“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一基本观点,充分吸收现代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发展的巨大成果,发展和完善劳动价值论。

二、价值分类的基本观点

统一价值论认为,要想对价值进行科学分类,必须坚持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一是,坚持真理客观性的基本观点。就是要坚持真理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对于真理与否的判断,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阶级的主观意志或民族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真理是客观的,而不主观的,它只具有客观性,而不具有主观性。对于真理与否的不同主观判断,真理将会表现出不同的主观特性(包括阶级性与民族性)。真理的科学性与阶级性是根本对立的。什么是“真理的阶级性”,即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真理;什么是“真理的科学性”,即无论是什么民族、什么阶级,科学永远是真理,既不存在无产阶级的真理,也不存在资产阶级的真理,真理只存在是否承认的问题,不存在各个民族、各个阶级有着各自的真理问题。也就是说,真理的阶级性与真理的科学性是根本对立的:承认真理的阶级性,就必然会否认真理的科学性;承认真理的科学性,就必会然否认真理的阶级性。

二是,坚持系统论的基本观点。就是要把人体看作是一个完整的、鲜活的价值系统,一方面人体不断地创造各种价值,另一方面人体又不断的消耗各种价值,因此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价值投入产出系统。如果把价值的投入过程与价值的产出过程割裂开来,就无法把各种价值之间的逻辑关系搞清楚。人的生命过程实际上就是各种价值在人体内部进行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只有把价值的投入过程与产出过程进行系统性分析,才能全面揭示各种价值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逻辑关系。

四是,坚持进化论的基本观点。就是要把人类看作是世界的一部分,人类无论多么高级,总是从低等动物逐渐进化而来。人类的价值无论多么复杂,总是从无到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发展起来的。只有从低等动物最基本的价值形态(即价值的原始胚胎)开始研究,才能逐渐地揭示人类价值的进化序列、层次结构和逻辑关系,清晰地发现人类所有价值形态的完整图谱。

五是,坚持物质统一性的基本观点。就是要把人类自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要把人类社会看作是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要把人类运动看作是物质运动的复杂表现形式,要把社会现象看作是自然现象(即物理现象或化学现象)的复杂表现形式,要把社会规律看作是自然规律(物理规律或化学规律)的复杂表现形式。物理学的“耗散结构论”开创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沟通的先河,并把自然界的无序化趋势与生物界及人类社会的有序化趋势统一到了一起。只要对“耗散结构论”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造,就可以完全把物理学的“熵增原理”与人类社会的“价值原理”统一起来,从而把物理现象延伸到了生物界的生命现象,进而延伸到了人类的社会现象。显然,坚持物质统一性的基本观点,以自然科学严谨而科学的研究方法所进行的价值分类,应该具有高度的公理性和客观性。

三、价值的演化序列

人类的价值形式及逻辑结构纷繁复杂,要对其进行科学分类,看起来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然而,根据进化论的观点,任何高级生物都是从低级生物进化而来,价值是生物运动的动力源,因此任何高级形式的价值都是从低级形式的价值进化而来。这样一来,只要找到了正确的研究方法,并坚持上述的几个基本观点,就能够从最简单、最原始的价值形式开始,逐渐揭示出一个完整而清晰的生物与价值的演化序列,逐渐发现了一幅完整而清晰的全息价值图谱,不仅实现了对于价值的科学分类,还实现了对于生物的全新分类。

1、原核生物的价值运行

原核生物的生命过程可以分解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代谢性消费过程与代谢性生产过程,其中,代谢性消费过程是指无机能(或光能)转化为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能;代谢性生产过程就是将生物体内所贮存的生物化学能转化为无机能(或光能)。请注意,这一点与人们的“常识”正好相反。

原核生物的价值运行图如下所示:

2、原生生物的价值运行

原生生物的生命过程同样可以分解为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代谢性消费过程与代谢性生产过程,其中,代谢性消费过程是指有机能(或光能)转化为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能;代谢性生产过程就是将生物体内所贮存的生物化学能转化为有机能(或光能)。

原生生物的价值运行图如下所示:

3、感觉类生物的价值运行

感觉类生物的代谢性消费过程与代谢性生产过程开始发生了明显分离:其代谢性消费过程就是将食物类价值转化为体内的生物化学能,这实际上就是消费食物的过程;其代谢性生产过程就是将体内的生物化学能转化为使用价值(或消费性价值,或使用价值),这实际上就是摄取食物的过程。

感觉类生物的价值运行图如下所示:

4、认知类生物的价值运行

认知类生物的价值运行系统发生了如下分化:一是温饱类价值的出现,使认知类生物的消费过程分化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代谢性消费过程与生理性消费过程,其中,生理性消费过程就是将温饱类价值转化为生理潜能的过程;二是生理潜能的出现,使认知类生物的生产过程分解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代谢性生产过程与生理性生产过程,其中,生理性生产过程就是将生理潜能转化为使用价值(或消费性价值)的过程。

认知类生物的价值运行图如下所示:

5、评价类生物的价值运行

评价类生物的价值运行系统发生了如下分化:一是,安全健康类价值的出现,使评价类生物的消费过程分解为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代谢性消费过程、生理性消费过程与个体性消费过程;二是劳动潜能的出现,使评价类生物的劳动过程分解为三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代谢性劳动过程、生理性劳动过程与个体性劳动过程;三是安全健康类价值与劳动潜能的出现,使评价类生物出现了个体性生产过程,即将个体性生产价值转化为劳动潜能的过程。

评价类生物的价值运行图如下所示:

6、意志类生物的价值运行

意志类生活的价值运行系统发生了如下分化:一是,人尊自尊类价值的出现,使意志类生物的消费过程分化为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代谢性消费过程、生理性消费过程、个体性消费过程与社会性消费过程;二是劳动价值的出现,使意志类生物的劳动过程分化为四个相对独立的部分:代谢性劳动过程、生理性劳动过程、个体性劳动过程与社会性劳动过程;三是人尊自尊类价值与劳动价值的出现,使意志类生物分化为个体性生产过程与社会性生产过程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意志类生物的价值运行图如下所示:

四、过渡性价值的分类

人类机体本身是一个复杂的价值投入产出系统,他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投入各种价值,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产出各种价值。这就表明,在人类机体内部肯定存在在一种或若干种过渡性价值,它们在投入价值与产出价值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实现了投入价值、过渡性价值与产出价值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归纳起来,人类共有四种过渡性价值。

1、生物化学能

“生物化学能”是生物界最初级的过渡性价值,它为生物的代谢性劳动能力提供动力源,并凝聚于生物细胞之中。由于它基本上总是处于瞬间形成、又瞬间消失的状态,因此它是第一种过渡性价值形式。人类的生物化学能的主要载体是三磷酸腺苷(即ATP)和二磷酸腺苷(即ADP),它们都是高能化合物。

2、生理潜能

生理潜能是继“生物化学能”以后,逐渐进化出来的人类第二种过渡性价值,其客观目的在于为生物的生理性劳动能力提供动力源。它由生物化学能转化而来,并凝聚于生物器官之中,在生物器官履行它的生物功能之后就会立即消失。

3、劳动潜能

劳动潜能是继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以后,逐渐进化出来的第三种过渡性价值,其客观目的在于为生物的个体性劳动能力提供动力源。它由生理潜能转化而来,并凝聚于生物系统之中,在生物系统履行它的劳动功能之后就会立即消失。

4、劳动价值

劳动价值是继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之后,生物机体在价值循环转化过程中所进化出来的第四种过渡性价值形式。它由劳动潜能转化而来,其客观目的在于为人类的社会性劳动能力提供动力源,并凝聚于劳动产品之中。这些劳动产品一旦实现了社会交换,那么劳动价值就会立即消失,并转化为使用价值而凝聚于社会交换以后的劳动产品之中。

劳动产品在生产出来以后,通常情况下并不会立即交换出去,往往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才能完成,因此劳动价值的消失往往存在一定的缓冲时间。一般来说,四种过渡性价值的“存活时间”长短的顺序是: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和劳动价值。其中,生物化学能的“存活时间”最短,劳动价值的“存活时间”最长。

过渡性价值的分类如下图所示:

五、使用价值的分类

使用价值可分为消费性价值与生产性价值两大类型。

(一)消费性价值

1、食物类价值。食物类价值经过代谢性消费过程转化为生物化学能,从而为代谢性劳动过程提供全部动力源。

2、温饱类价值。温饱类价值经过生理性消费过程转化为生理潜能,从而为生理性劳动过程提供全部动力源

3、安全健康类价值。安全健康类价值的客观目的在于降低个体性失效率,延长个体性生命的寿命,提高生理潜能转化为劳动潜能的概率,并为个体性劳动过程提供主动力源。

4、人尊自尊类价值。人尊自尊类价值的客观目的在于降低社会性失效率,延长社会性生命的寿命,提高劳动潜能转化为劳动价值的概率,并为社会性劳动过程提供主动力源。

(二)生产性价值

1、个体性生产价值。个体性生产价值经过个体性生产过程转化为等效的劳动潜能,从而为个体性劳动过程提供辅助动力源。它可分为生产资料、生产行为与生产意识三个层次的价值形态。其中,生产行为是关于生产资料的规则体系,目的在于提高生产资料的效率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生产意识是关于生产行为的规则体系,目的在于提高生产行为的效率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资料。规范化的生产资料就是“生产工具”;规范化的生产行为就是“生产技术”;规范化的生产意识就是“生产科学”。

2、社会性生产价值。社会性生产价值经过社会性生产过程转化为等效的劳动价值,从而为社会性劳动过程提供辅助动力源。它可分为社会分工、社会管理与社会意识三个层次的价值形态。其中,社会管理是关于社会分工的规则体系,目的在于提高社会分工的效率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社会意识是关于社会管理的规则体系,目的在于提高社会管理的效率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因此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分工。规范化的社会分工就是“经济”,规范化的社会管理就是“政治”,规范化的社会意识就是“文化”。

使用价值的分类如下图所示:

六、价值分类图

价值反映了人类与客观事物有序化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程度,它可分为使用价值与过渡性价值两大类型,其中,使用价值反映了客观事物对于人类的有序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程度,过渡性价值反映了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有序化发展过程中的反作用程度。

1、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可分为消费性价值与生产性价值两大类型。其中,消费性价值可分为食物类价值、温饱类价值、安全与健康类价值、人尊与自尊类价值四种;生产性价值可分为个体性生产价值与社会性生产价值两种。

2、过渡性价值。过渡性价值可分为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和劳动价值四种基本类型,其中,劳动价值是过渡性价值的最高形式。

价值分类如下图所示:


七、使用价值的详细分类

由于任何事物都存在三个基本层次:资料类事物、行为类事物和意识类事物,其中,行为类事物是关于资料类事物的规则体系,意识类事物是关于行为类事物的规则。因此,任何使用价值也都存在三个基本层次:资料类使用价值、行为类使用价值、意识类使用价值,这样,消费性价值包括资料类消费性价值、行为类消费性价值、意识类消费性价值三个基本层次;生产性价值也包括资料类生产性价值、行为类生产性价值、意识类生产性价值三个基本层次。

使用价值的详细分类如下图所示:

八、价值分类与运行图

人类系统的价值运行是四种消费性价值、两种生产性价值与四种劳动性价值(即过渡性价值)相互作用与相互转化的循环过程。价值分类图反映了价值之间的逻辑关系,价值运行图反映了价值之间的运行关系,把“价值分类图”与“价值运行图”综合起来,就可得到“价值分类与运行图”,价值分类与运行图既反映了价值之间的逻辑关系,又反映了价值之间的运行关系。如下图所示:

九、价值的其它分类方法

价值的形式千差万别、复杂多样,可以根据它的不同特点进行具体分类。

1、根据变化方向的不同,价值可分为正向价值与负向价值。

2、根据作用主体类型的不同,价值可分为个体性价值、集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个人性价值是指事物对于个人所产生的价值;集体性价值是指事物对于集体所产生的价值;社会性价值是指事物对于社会所产生的价值。

3、根据价值的层次的不同,价值可分为代谢性价值(包括食物类价值)、生理性价值(包括温饱类价值)、个体性价值(包括安全与健康类价值、个体性生产价值)、社会性价值(包括人尊与自尊类价值、社会性生产价值)四大类。

4、根据作用社会领域的不同,价值可分为社会分工类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社会管理类价值(包括政治价值)和社会意识类价值(包括文化价值)。

5、根据个人作用过程的不同,价值可分为消费性价值和生产性价值,其中,消费性价值作用于人的消费过程,生产性价值作用于人的生产过程。

6、根据作用方向的不同,价值可分为使用价值和过渡性价值。其中,使用价值主要分为消费性价值和生产性价值两大类,它反映客观事物对于人的作用;过渡性价值主要分为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和劳动价值四种形式,它反映人对于客观事物的反作用。

7、根据作用效果的不同,价值可分为生存类价值和发展类价值。

8、根据作用事物类型的不同,价值可分为真假感、善恶感和美丑感三种。真假类价值是指意识类事物(如知识、思维方式等)对于主体所产生的价值;善恶类价值是指行为类事物(如行为、行为规范等)对于主体所产生的价值;美丑类价值是指资料类(如消费资料、生产资料等)对于主体所产生的价值。

9、根据价值的主导变量的不同,价值可分为主体性价值、客体性价值和介体性。当主导变量是人类主体(个人、集体和社会)时,该价值就是主体性价值;当主导变量是客观事物时,该价值就是客体性价值;当主导变量是环境时,该价值就是介体性价值。

10、根据价值的作用时期的不同,价值可分为追朔性价值、现实性价值和期望性价值。追朔性价值是指过去事物对于主体的价值;现实性价值是指现实事物对于主体的价值;期望性价值是指未来事物对于主体的价值。

11、根据价值的动态变化的不同特点,可分为确定性价值、概率性价值。确定性价值是指确定性事物对于主体的价值;概率性价值是指不确定性事物对于主体的价值。

12、根据表现方式的不同,价值可分为显性价值和隐性价值;

13、根据作用方式的不同,价值可分为直接性价值和间接性价值;

14、根据作用时间范围的不同,价值可分为眼前性价值和长远性价值;

15、根据作用空间范围的不同,价值可分为局部性价值和整体性价值;

16、根据载体类型的不同,价值可分为物质性价值和精神性价值;

17、根据表现形态的不同,价值可分为具体性价值和抽象性价值。

参考资料:

1、统一价值论,仇德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年

2、数理情感学,仇德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8年

3、情感机器人,仇德辉著,台海出版社,2018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际交往的本质——价值的交换
人际交往的一般规律
人际交往的等价规律
价值理论的十大革命
价值分类的理论误区及全新模型
人际交往活动的理性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