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杜尔伯特不是泰康——杜尔伯特故事多(二)

我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一共有117个。但在少数民族比较多的黑龙江境内少数民族自治县却只有一个,这就是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简称杜蒙县),目前归属于大庆市管辖。在整个大庆市区内,普遍存在这样一个说法,杜蒙就是泰康,泰康也是杜蒙。甚至不少杜蒙本地人也会这样认为。

事实果真如此吗?先从历史说起吧。

杜尔伯特阿木塔景区

这个“老四”不一般

说起杜尔伯特的“不一般”,是因为这里曾经的统治者“黄金家族”的血统是有据可查的。

既然是蒙古族,谈起历史肯定绕不开成吉思汗,杜蒙也是如此,而且有史为证。《蒙古秘史》中记载,大概在中原的隋唐时期,蒙古斡难河(今蒙古国鄂嫩河)草原上有一对亲兄弟,哥哥叫“都蛙锁豁儿”弟弟叫“朵奔篾儿干”,哥哥去世后,四个儿子和叔叔发生了矛盾和分歧,离开东移,又回到蒙古族的发源地呼伦贝尔,自称为“朵儿边”姓。朵儿边即杜尔伯特,蒙古语“四”之意。这四个人又往下传了十代人,在这第十代里终于出现了一位旷世奇主、一代天骄铁木真。

油画《铁木真出生》

而在铁木真出生后的二百年左右,他的后人于十三世纪初移牧到嫩江与通肯河之间,自称为杜尔伯特(或杜尔伯德)部。这是“杜尔伯特”名称的源头,从这个意义上讲,“杜尔伯特”本来就不是一个地名。当然此时的杜尔伯特人中的“黄金家族”即便是血统纯正,也与铁木真的直系后裔“出了五服”。

一晃时间到了明朝,江山易主后,被朱元璋和朱棣赶到漠北的蒙古人心有不甘,于是在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成吉思汗的弟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十四世孙奎蒙克塔斯哈喇率部众从呼伦贝尔来到嫩江下游,自称为“科尔沁部”,与老祖宗留下的几门“远方亲属”杜尔伯特、扎赉特、郭尔罗斯三部汇合了。之后几部联合攻打明朝受阻,但“科尔沁部”却再也没有离开这里。又过了十年,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外来的小弟做大了,奎蒙克塔斯哈喇的孙子爱纳嘎成为了杜尔伯特的诺颜(酋长)。

前后几百年的时间,“黄金家族”的直系后人先后两次入主此地,所以从基因上看,这里的“黄金家族”确非浪得虚名。

到了清顺治五年(1648年),顺治皇上册封爱纳嘎的孙子色楞为札萨克固山贝子(四等皇族爵位,俗称为“王爷”),将杜尔特部建为杜尔伯特旗,行政上属于哲理木盟科尔沁右翼。从此“黄金家族”的后人一直在这块土地上行使统治权直到新中国成立。

由此看来,“杜尔伯特”实际上是一个部落的名称,可理解为“四子部落”而不是序数词的“第四”。后来在慢慢演化为一个地域的名称,但绝非某个城镇火车站的名称,而且清代杜尔伯特的行政中心也不在今天的杜蒙县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之前,旗民王公均处于游牧状态,逐水草而居。1850年始建札萨克王府,地址在今巴彦查干村。

1850年,杜尔伯特旗札萨克府于巴彦查干罕坡南落成,俗称王爷府

杜尔伯特巴彦查干王府

王府建起来了,但时局却每况愈下。此时的清政府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其实从1840 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历史就已经进入备受凌辱、任人宰割的时期了。远在东北内陆的满蒙腹地也没能幸免。随着《瑷珲条约》《天津条约》以及《中俄密约》的签订,俄国人一步步将魔爪伸向中国东北。

1897年4月,在杜蒙草原上的牧民好奇而恐惧的目光里,一大批蓝眼睛、高鼻梁的异族人出现了。他们手里拿着地图,不停地在大草原上指指点点,又是拉线又是打桩,虽然看不出有明显的敌意,但牧民们都隐约感觉到:这不是什么好兆头!果不其然,6年后,一条长长的铁路硬生生穿过了这片水草丰饶的大草原,巨大的蒸汽机车带着刺耳的轰鸣声彻底打破了大草原的沉寂,从此也改变了在这里世代而居的牧民们的生活。

老地图中杜尔伯特旗公署、泰康设治局与小蒿子车站(今杜蒙县)的位置关系

泰康的由来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闰5月二十日,中东铁路全线通车,经过当时的杜蒙地界270余里,其间设了5个站。由南向北依次是谙达、萨勒图、喇嘛甸子、小蒿子、烟筒屯。这其中的“小蒿子”就是今日的杜尔伯特县城。“小蒿子”原名小河子,是因该屯东北部的湖泊是乌裕尔河的一条小河沟子而得名,但小河子之名流传不广。清咸丰年间,闯关东的移民越过省、旗边界来此地垦荒,建立屯落,因见遍地生长着蒿草,就将屯落称为小蒿子。

1933年老地图,图上的“小蒿子”即今天的杜蒙县城位置

清末民初开始,蒙古旗地分割,大量汉族移民涌入,杜尔伯特旗畜牧业逐步走向大衰退,而种植业快速发展。光绪三十年(1904年)设立杜尔伯特旗荒务行局,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又设立杜尔伯特旗沿江荒务行局,拙文上篇所述庆恩只身勇闯“胡子窝”的事件就发生在这一时段,自此杜尔伯特旗大片土地进行移民开垦。但这种开垦一定是有计划、有区域的。既要“按图索骥”,又要实地勘测。在蒙古族游牧地放垦开荒的时候,由于大片的草原没有明确的地名,即使有也是蒙语,汉族人听不懂也说不明白。当时的清朝官员就采取了中国古时候的井田制,方圆一华里为一方,十方为一井,当时在旗境西部、南部沿嫩江岸边的三个驿站即他拉哈站、多耐站、温特河站及和吉蒙克山地区(含今嫩江下游泰来县一部分)即为“泰字井”,开辟了“时字段、和字段、年字段、丰字段”四个垦区,并设置武兴设治公所进行管理。其中“时和年丰”源自《诗经·小大雅谱》的“万物盛多,人民忠孝,则致时和年丰……”时至今日,“时和年丰”这四个字在泰来和杜蒙的地名中还有相当遗存。随着垦荒的力度逐渐加大,在杜蒙南段又相继开发了“康字井”,分“民、康、物、阜”四段垦区。这四个字可能出自明代朱有炖《灵芝庆寿》中'皆因中国雨顺风调,民安物阜'一句。由此可见,当时的清政府官员国学功底还是相当深厚的。

伪满初期泰字井放荒示意图,图中旗、县、车站分数三个地方

清朝覆灭,到了民国十六年(1927年),当时的民国政府在时、和、年、丰、民、康、物、阜八段垦区基础上设立了垦区行政管理机构--泰康设治局。局公署设在“小蒿子”,自此,“泰康”才真正成为一个行政管理机构名词,在地理上也正式进驻到今日的杜蒙县城内了。而“泰康”成为县城则是伪满大同2年(1933年)的事情,当年的10月1日,泰康设治局改设为泰康县公署。但这时候实行的是旗县分治,杜尔伯特旗公署还在巴彦查干,两者是平级共存的。1935年,为了方便管理,当时伪满当局就把县公署所在地“小蒿子”村改为泰康镇,“小蒿子”车站也改为了“泰康站”。

但“泰康县”的历史很短,因“县小人少”,早在1940年5月,伪满当局就将泰康县并入杜尔伯特旗。1946年4月,恢复泰康县,县政府驻泰康站,但在当年的8月2日又再次撤销泰康县,并入杜尔伯特旗。最后直到1956年10月10日,由国务院批准,撤销杜尔伯特旗,设置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自治县人民委员会仍驻泰康镇。但其实这个时候“泰康县”作为一个行政单位名称已经被废止了。

泰康车站站牌

相比于“杜尔伯特”,“泰康”这个名字既简洁又吉祥,尤其是对于外地移民来说,好记好写,于是时间久了,大家就约定俗成的把车站和县城都叫“泰康”了,即便是明令废止,私底下也一直这么称呼。尤其是“泰康站”的名字一直延续了下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治因素的影响等等,杜尔伯特境内乡村的地名几经变迁,不少已经湮灭过半。伴随着地名的消失,很多文化、故事、传说、习俗也一起消失了。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地方对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当地对民族文化的恢复和保护工作也越来越接地气。2018年4月8日,经中国铁路总公司批准,从5月1日起,泰康火车站将正式更名为杜尔伯特火车站。2019年11月25日,泰康镇正式更名杜尔伯特镇。

泰康镇更名仪式

从此,历史上的小河子、小蒿子、泰康、杜尔伯特终归统一。随着风驰电掣的“和谐号”南来北往,无数新事物、海量信息再次在这个百年小站上交融汇合。熙熙攘攘之中,很多人甚至都来不及驻足一瞥,但别忘了,这是个有故事且情节跌宕起伏的小城,但愿您有机会能够静下来品味一下,因为这小城就像一位百年前的牧马少年,淳朴而善良,勇猛且坚强!

小蒿子站

1977年——2009年的泰康站

2015年新建的泰康站

2018年更名后的杜尔伯特站

作者相关文章:杜尔伯特故事多(一) (与本文是姊妹篇)

阴错阳差让胡路 (探秘索龙察奇)

一言难尽“萨尔图” (果真是月亮升起的地方吗)

一波三折话“龙凤” (集各种说法于一文)

一场秋雨凉古今 (纯美散文)

一路向北 醉在黑河(精彩游记)

开挂的老苏家——苏轼是这样炼成的(一) (先贤家教启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蒙草原沙榆
说说杜尔伯特县的来历
话说“四子王旗”
我的同学我的班之(十四)--杜尔伯特之旅
花的草原
走进杜尔伯特(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