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广东人民的老朋友苏轼,解读历史天坑,宋朝文臣官职介绍

穿越到宋朝当文臣,是互联网上文青们最开心的事,不仅地位稳压武将一头,工资待遇听说也是丰厚得很,最重要的是,如果穿越者不懂规矩,犯了天大的过错,也不会被打屁股杀头,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嘛。

总之一句话,就是活得滋润。

不过,宋代文臣的官职研究,也是号称历史学的'天坑'之一,一般人都不敢踩进来,大家如果要认真研究,可以到网上找邓小南教授的讲课视频,那有专业的讲解。

本人以苏轼例,解读宋朝的官制

先从苏轼开始,解剖一只麻雀: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拿广东人民的老朋友,苏轼的情况给大家举例。苏轼有首词'老夫聊发少年狂',就是他42岁在山东密州当官时写的,他自己写的公文中,对自己的官职描述如下:

  1. 1074年十二月所作的《论河北京东咨成状》中,落款官职:“太常博士、直史馆、权知密州军州事”
  2. 1076年四月作的《密州常山雩泉记》,自述官职:“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密州军州事、骑都尉、借紫”。

这是啥职务啊?一个月拿多少工资啊?干几年可以买开封的房子啊?

下面,我们先上一节理论课。

宋朝官制中的本官(寄䘵官):决定工资待遇

首先:宋朝的文官,都有一个本官,或称为寄禄官,

  • 在1074年时,苏轼的本官是'太常博士',属于正八品官,
  • 到1076年时,他的本官是'朝奉郎',属于正六品官,
  • 两年时间,苏轼升官了。朝廷对他的工作非常的认可。

什么,有人说苏轼是个七品芝麻官!你以为宋朝也像大清朝一样,一品大员满天飞啊,宋朝官员的品级可金贵了,四品官就可以干宰相的工作了;

不过苏轼有点特别,在1076年时,他又被加了一个'尚书祠部员外郎'的本官,这个官职全称应该是礼部下面的祠司的员外郎,也是个从六品的本官,不过朝奉郎已经是正六品了,这个从六品的本官,只是让他多拿一份工资外,没啥用处。

本官,又称寄䘵官,决定文官的工资待遇与品级

划重点:本官,也就是寄禄官,决定了苏轼的品级与待遇与他具体干什么工作无关。有点像我们现代部队里的军衔,一个中尉军官,上级可以安排他去连队当队长,也可以安排他去干指导员,也可以安排他是当作战参谋,甚至也可以安排他去养猪,但他的待遇不受影响,品级不变,其他的少尉与士官见了他一样要敬礼。

我们继续看下苏轼在这个正八品及正六品的本官上,到底干了什么工作。

职名:属荣誉职位,没什么具体的用处,但文人士大夫都喜欢,显得清贵

其次,苏轼一直挂在嘴边的直史馆,直史馆属于宋朝官制中的'职'的概念,与现在的顾问、荣誉教授等类似, 就是指文官在宋朝的各类殿、阁、馆中所提任的职名,并没有什么卵用,就相当于某个大型国企董事长,非在名片上印个名誉博士的名衔,会显得他这个董事长清贵些,但并不能给他多带来一分钱的收入,他也并不会去从事教学研的工作。

馆阁学士,是个清贵职名。

差遣:最重要的部分,实职,实际担任什么工作

再次,重点来了,苏轼说他是“权知密州军州事”,这个就是他真正的职务了。1074年时朝廷派他这个正八品的官到密州来管理这里的军事及政事。

密州在北宋时属于上州,上州知州属于正六品,1074年,苏轼过来的时候是正八品,是以低差两级的品秩来担任密州知州的。按道理,在行文时,应该讲'权发遣密州军州事',如果讲'权知密州军州事',就是说明苏轼在行文的时候已经是七品官了,因为差一级时称''。你们看在1076年时,苏轼升六品的'朝奉郎',所以在行文时,很大方地去提了那个''字,叫'知密州军州事',底气一下子足了很多啊。

应该讲,当时王安石对苏轼是不错的,尽管苏大嘴巴到处批评王安石的新法,说这有问题,那有问题,王安石还是只是将他扔出京城,不碍眼就行。

王安石的内心一定是对这个年近四十、才华横溢、却不知进退的毛头混小子蛮照顾的。苏轼当时那个八品官的身份,先是扔到杭州作二把手,然后扔到密州做一把手,再派到徐州当一把手,最后又到湖州当一把手。

苏轼在湖州: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徐州与杭州同一等级别,属于大都督州,比广州的中都督州等级高。密州与湖州都是上等州。用现在的话讲,开封、洛阳属于一线城市,徐州、杭州都是新一线城市,广州算是二线城市,湖州、密州也都是三线城市啊,当时广东的惠州是最下州,相当于现在的五到六线城市。就是这哪里是贬官啊,分明是在下基层镀金嘛。

可惜,楞头毛小子就是缺乏政治细胞,一点也没记得王安石的好,总觉得不在京城就是受委屈。

苏轼在徐州,碰到黄河决口,抗洪抢险:牛衣古柳卖黄瓜

39岁的苏轼在一线城市杭州当了三年二把手(通判),又去三线城市密州当了三年一把手(知州),又去一线城市徐州市当了二年的一把手(知州),然后调到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文化昌盛的湖州当知州,简直是一帆风顺。我们现代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是妥妥的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啊。

苏轼在密州很开心:为报倾城随太守

但是,苏轼不这么认为,这个大嘴巴也不这么看。

在湖州任上,他给皇帝上表,说'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啥意思?苏轼的意思是说,我现在就是个傻子,反正是看不懂你们这帮搞变法的人都在搞什么名堂。还说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皇帝陛下您看我现在是不是在些胡涂了,也许我就只能在地方上管管小老百姓了。

苏轼这样在外面胡说八道,王安石及团队可真是生气了,这些年让苏轼这小子在基层镀金,他是一点也没有记得好啊?

灭了他!新党开始全面反击。

苏轼在杭州做二把手:通判

我能让你上天堂,也能让你下地狱。才三个月时间,'乌台诗案'事发,直接就把春风得意的苏轼抓到大牢里关了103天,差点被砍了头,幸好有老祖宗'不杀士大夫'格条在,才救了苏轼的小命。

苏轼这脑子,天才迸发,满是艺术细胞,就是没一点政治细胞,一点政治敏感度都没有。

闲话少说,刚才被苏轼这胡涂蛋给气着了。话题拉回来,继续讲宋朝的官制。

勋:功勋,宋朝用滥了,没啥用处。

再看,1076年,苏轼的官职中还有一个'骑都尉',这个是官制中的'勋',这个真没啥用,也不加钱,也不增加地位,只是别人都有,所以我也有。

花木兰有一句'策勋十二转',这就是立下了最高等级的十二转的军功:上柱国。骑都尉是第五转的军功,差得远哩。

不过没啥用处。

唐朝的凌烟阁24功臣

宋朝的昭勋阁24功臣,位列其中,荣耀之至,但不长工资

散官:服章待遇,这个决定他的朝服的颜色,上朝时排队的顺序。

最后,苏轼没讲他当时的散官是什么,只是讲了'借紫'。

按制度,一到三品穿紫色,四到五品穿红色,六到九品穿绿色,1076年的时候,苏轼是正六品官,只能穿绿色的制服。你看在《清平乐》中,重臣都是紫色、红色的朝服,绿色的朝服都远远地站在后面,所以皇帝下诏,苏轼可以穿紫色的朝服。当时,皇帝对苏轼是真心的。

苏轼如果“借祡“,就可以八品等级穿紫色朝服,站在前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刘向军:《苏轼传》直译详解——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第一卷
​宋代官员的“官”、“职”和“差遣”?
岳飞生前的官职有多高? 宋代官制比较复杂,包括职事官、寄禄官、文
卷三百二十五
芦婷婷丨新见北宋《段缝墓志》考释
【国学典籍】《容斋随笔》卷十四---赠典轻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