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者的目光:关于手卷绘画的空间表现问题

吉田晴纪与高居翰共同认为,沈周以及在他之后明代中后期的纪游图在视角上没有什么变化,都是传统的俯视视角,只是画面上图绘的那些标志性景点让绘画具有真实的感觉

我们暂且不讨论这种说法正确与否,先通过五幅手卷北宋《千里江山图》、南宋《溪山清远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明代戴进《万里长江图》与明代沈周《西山纪游图》,粗略回顾一下从北宋至明中期山水画手卷的空间表达,看看绘画中的视角是否经历了变化

«——【·两宋之变:从漫游到追踪·】——»

通常认为,中国山水画的空间表现是在北宋后期由郭熙确立。

在《林泉高致》中郭熙将绘画空间划分为三,俗称“三远”:尽管学者们对如何理解“三远”仍存争议,但我倾向于认为,郭熙并非要为空间法下定义。

而是总结了对山水的三种普遍观察方式仰观、深窥、远眺,它们分别对应了空间的三种视觉效果高大、深邃、绵远,并与具体的绘画图式结合,成为画家借以构成画面的方法。

福家在画面中保留出天空与地面(或水面)的上下两处黑白后,山体、林木与建筑自然被夹在画面中间造成一种全景式、远距离、可兼俯瞰与仰视的效果郭熙还教导画家

对于真山水要“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这与其说是观察方法,不如说是作画方法,既要总体上把握山的形“势”,也要有深入细节的描绘。

当我们观看北宋的山水手卷,如《千里江山图》、《江山秋色图》时,都会有相似的体验:一条连续、稳定的地平线在画面上方,平行于手卷的上边缘,并随着手卷的向左展开面徐徐延伸,构成了画面空间在X轴上的延伸

观者视点位置略高于地面(或水面),由于北宋时期的手卷并不具有连续的地面,因而视点就随着地面的走向而呈现波浪型、延X轴向左推进,一旦遭遇水面分隔,连贯的视线就会中断,观者就必须重新寻找陆地来调整视点

而在y轴和Z轴上,画家对纵向与深度空间高超的表达技巧,构成了观看的趣味所在,观者总要随时随地停下x轴上向左移动的视线,上下观看,甚至凑近审视细节。

因此,当我们观看北宋手卷时,往往在交错使用两种观看方式:横向视点的移动随着手卷展开自然推进,并追随着地面的走向而呈平缓的波浪式移动,但视线并不连续,一方面时刻有被水域中断的可能;

一方面上下扫视与凑近凝视都可以阻止我们继续向左移动的目光,以便能欣赏不断推远的群山。这两种观看方式的组合,造成了一种舒缓、细致、走走停停、漫无边际的观看体验。

如同一场无目的的“漫游”,我们总是在旅途中驻足,被眼前的风景深深吸引。自南宋开始,一些细微的变化开始出现。

首先是连续的地面,方闻将“统一的地面空间”视为13世纪绘画的重要特征,正如传为夏圭所绘的《溪山清远图》所表现的。

画面的最下方被默认为连续的地面,这为我们的视点提供了一个恒定的基准线,视平线得以被稳定在略微高于基准线(即近地面)的地方,《千里江山图》中那种波动的视线不复存在,我们随时可以从上下的扫视中回到这条稳定的视平线,来校准向左(或向右)移动的视点,观看变得更加稳定。

由于视平线与地平面的确立,画面的空间、比例显得秩序井然。其次,同样表现在《溪山清远图》中,前景比例的增大吞噬掉了远景的空间

前景被描绘为两个层次:以纸张下边缘为地面的近景,以及与其保持一定间隔的中景,二者之间的距离就是前景的景深。

完整的前景将吸引绝大多数的视线,由于远景的消失,我们不再需要上下扫视,而只要沿着视平线平稳地移动视点。

再者,前景的增大导致前景与远景势必分离,由连贯地面维持的稳定视平线将被迫中断,因而南宋绘画发展出了一种依靠画面中的元素来暗示、调动、引导视线的方法。

即通过山脉的走向、坡岸的走向、树木的造型、景物的呼应所制造出的“斜线”,来实现对观者视点有目的的牵引,视点的移动因具有明确的方向性而变得更快速,学者通常称此为“对角线构图”。

这条被画家通过画中景物的造型有意识地制造出、并用于賠示观者视点移动方向的线条,隨着从一条斜线,变成“Z”字型拥转折,观者的“动感变得更加强烈,山水雙间的复杂性因之被秩序感与平面性所取代。一场“漫游”变成了一场“追踪”。

汆代.山水爾长卷中的这两种观看方式在元代绘_中完成了融合,比如李铸晋指出赵孟頫的《烟江聱嶂图》中前景被放大,观的视线按照被设计出来的对角线成“Z”字型移动,这IE是南朱绘画的特点,背在黄公望的杰作《富春山蔚图》中,复杂的¥间和笔墨使得漫游式的观看方式成为主导。

这是北宋的特点,但画面下边缘的连续地面非常明麗,黄公望仍通过山脉的走向与坡岸的延伸在暗示一个连续的视点,尽贅它有时不餐不中断。

南宋绘画中前景比例的增大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画面中前景所占的比例持续变大,会出现什么效果?

假若前景比例增大,则在具体物象增大的同时,地面面积也会扩大,地乎线势必不断上移,直至落在画外,而出现一种局部放大的特写视角

这就类似于,我们让爾家拿着一个大小恒定的取景框,自他越接近他所荽描绘的物象,物象在取景框中就越大,直至超出取景框的范围,变得残缺不全。

因而,放大的前景会呈现出两种特征:地面空何更加重要与物象的残缺不全。而这芷是沈周的绘画中常见且独特的种视觉效果,比如缺少顶部的山,或只有半截的树

所示,观者能否判断,这是画中上下被裁剪后剩余的局部,还是手卷中的一个完整段落

类似的情况还有许多,如《千人石夜游图》、《虎应十二景图》第二帧“憨憨泉”、《西山纪游图》等,都出现了“削头山”、“半棵树”现象;

以及《湖山佳趣图》中奔涌而至的激流,《草庵图》上端被古怪地我们比较一下南宋夏圭的《溪山清远图》、元代吴镇的《草亭诗意图》与沈周的《千人石夜游图》就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这种空间的变化,及其所带来的不词

三幅绘画对近最空间的组织手法几乎一致,看上去就像被不断拉近的镜头。后两张画的视觉关联尤为明显,沈周曾经看过吴镇这幅《草亭诗意图》并留下了题跋《两幅画描绘的都是一块被山石树木包围的有限地面,都在左侧设置了一条隐约通往外部的小径,在右侧暗示了地面的延伸。

但这两幅画的视角完全不同,只有我们截出《草亭诗意图》的地面部分,破坏了它的完整性,才会十分接近《千人石夜游图》中的视觉效果。

再比如我们将之前例举的《西山纪游图》的段落与《富春山居图》的段落相比较,视角与效果的区别清晰可见。

特写视角让我们感到景物距离我们很近,仿佛在凝视它们,一切触手可及。在从《溪山清远图》到《草亭诗倉图》的一个多世纪里,尽管风格变,但对空间的处理方式并没有太大变化。

相比而,《千人石夜游图》是革命性的,地面从来没有成为画家力求描绘的对象,甚至牺牲掉其他景物的完整性也在所不惜

视点从来没有离景物这么近,地平钱完全消失,画家仿佛趴在地上观看着风景》.这种由于特写视角而产生“地面性”的效果。

在沈周的其他绘画,如《东庄图》、《西山纪游图))、《草庵图》等作品中都可见《我们还可以再比较两幅时期的作品戴进的《长江万里图》与沈周的《西山纪游图》。

两幅画在观看体验上差异柑当大:《长江万里图》仍然保持着全景式的构图方式,让观者体验江山漫游;

《西山纪游图》则逼仄地如在山间行进,处处都是受阻碍的视线。画面结尾,《长江方里图》与大多数手卷一样将视线引向茫茫无垠的远方,而《西山纪游图》则以一条幽深的小径深入山间。

事实上,沈周对于貪的绘画中所呈现出的这种全新视角是完全觉的,面观者对这种视觉效果的体验古往今来可能没多大变化,这历是让我们和王世贞共同感到“历历在目”的原因之一。

如王世贞解释那幅传为玉蒙的《长江万里图》之所以让他感到“历历在目眦”,是因为他所见到的无论夏圭还是黄公皇的《长江万里图》,都极微茫菴霭,黏天无际之势,而不能所自也就是沈周所谓的“层叠悠远之意”,指的就是全景式构图与特写式构图在观者感受景物的距离上的区别。

那么,沈周使用特写视角出于何种目的?地面性为什么在他的手卷空间中格外重要。目前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效果不是自然而然,而是画家刻意制造。

«——【·总结·】——»

“现实”的第二层含义是关注的重点。

这一部分我所谓的现实,是指那些不可见的、被遮蔽的、需要被从表象之下挖掘出的真实,即那些不能被风景化、艺术化之物

比如绘画“视而不见”的灾难,以及沈周文人、画家、隐士三重身份间的相互抵牾。在这一部分中,庄子对“馀物”的理解是贯穿始终的线索,庄子认为没有余地,也就不存在容足之地。

因此“馀”不仅一种关系,更是一种看待问题的方式:若想探究那些不可见之物,就要先弄清楚那些可见之物。

在这一章中我们嵌套了几种馀物,世俗的画家对于有教养的文人而言,避世的隐士对于用世的文人而言,现实中的灾难对于绘画世界而言,都是多余、矛盾、不可见的,而正是通过对馀物的体认和调和,又得以重新定义价值所在。

比如,我们通过了解15世纪的画家通常是什么样的,才能明晰沈周与画家异同,从而理解他在画坛大获成功的原因、他所塑造的文人的全新形象“专业文人”,以及他对绘画的复杂态度

而通过沈周对成、弘年间两场灾难虎患与水灾的介入,让我们意识到艺术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不仅在于改变和表现,回避恰恰是艺术承受、甚至超越现实的另一种方式。

最后我们发现,由“馀物”产生的对无用的焦虑,不仅仅关涉身份认同或艺术功能问题,它同样是十五世纪苏州文人中真实存在的普遍价值焦虑。

而沈周正因为身兼隐士和画家两件馀物,才使他能对无用与有用的问题做出价值的翻转,并将这种体认转化为绘画中的母题“石台”,从与自号“石田”、“白石翁”、“煮石亭”同构一体,创造出同时指涉艺术与自我的双重隐喻。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为后来画家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形式母题,更实现了对自我和艺术具有超越性意义的体认,并以此赋予二者独立的价值。

我们可以认为,从新风景的发现,到对自我与艺术的隐喻“白石”的建立,都共同显示出此时苏州文化上的一种特征,即当个人体验与个体情感被优先重视时,就会赋予绘画具有跳脱传统的创造动力。

«——【·参考文献·】——»

  1. 王鏊:《震泽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 史鑑:《西村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3. 祝允明:《怀星堂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卷的形式美学
悦其淑美心振荡——《〈洛神赋图〉》赏析
溪 山 无 尽一帧北宋山水手卷及其在前期中国绘画史上的意义
园林册页的连环妙境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美人背后的另一双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