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建筑之林(十三)

86 卡塞塔王宫【意大利-那不勒斯】

卡塞塔王宫【意大利-那不勒斯】

这座意大利的世界文化遗产--卡塞塔王宫,应该是欧洲所有王宫中最憋屈的一座。单论建筑的恢弘磅礴、装饰的奢华绚丽与宫殿园林的典雅精致,绝不输欧洲任何一座宫殿,但奇怪的是它的知名度与其自身的气质似乎严重的不匹配。

卡塞塔王宫俯瞰,18世纪欧洲最大的宫殿

卡塞塔王宫是位于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区卡塞塔市的宏伟建筑群,在18世纪波旁王朝国王查理三世的强烈要求下,于1752 年开始动工,到1774年最终落成。它的建造目的很明确,直接对标的是欧洲其它两座著名王宫--法国的凡尔赛宫和西班牙的马德里王宫,前两者就矗在那里作为参照物,后者起点自然不会低,落成后的事实证明:穷极繁复奢华、争奇斗艳之能事,使之成就为广受赞誉的意大利经典建筑杰作之一。

卡塞塔王宫及花园,部分借鉴了法国凡尔赛宫的风格

宫殿花园主轴线从一座小山上,连绵起伏延续到卡塞塔宫主建筑群,一路布满雕塑、喷泉与瀑布

建筑】卡塞塔王宫是18世纪欧洲最大的宫殿,主体建筑占地4.5万平,平面布局呈四方围合“田”字型,内部分隔成4个72米长、52米宽的庭院;建筑平面长247米、宽184米,立面高5层41米,采用砖石结构,以22万平的建筑面积远超凡尔赛宫,体量恢弘雄奇。

宫殿立面及内部连廊

宫殿拱门及外立面建筑细节

宫殿连廊、台阶,大厅及礼拜堂

在这座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宏伟建筑之内,有足足1200个房间和34座楼梯,另饰有大理石、青铜雕像和不计其数的精美浅浮雕、壁画、艺术陈设和镶嵌地板等,整体装饰奢华艳丽,虽有明显模仿凡尔赛宫的痕迹,但完全能与之媲美。

内部奢华的巴洛克装饰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论其奢华与恢弘,丝毫不输欧洲任何一座宫殿

厅堂的装饰,金碧璀璨,色彩艳丽

精湛细腻的屋顶装饰,浓郁的巴洛克风

墙面的青铜及大理石雕塑雕刻

代表性的王座大厅金碧璀璨、美轮美奂,荣耀阶梯、帕拉丁小教堂和宫廷剧院也毫不逊色。特别是荣耀阶梯,作为庄严的艺术杰作,成为后世争相模仿建造大阶梯的典范:它高32米,由仿穹顶形结构所覆盖,并用大理石、雕像和拱门进行装饰,营造出庄重肃穆、气势宏伟的布景效果。

金碧璀璨的王座大厅

宫殿帕拉丁小礼拜堂格局,仿自凡尔赛宫

气势恢宏的荣耀阶梯,成为后世争相模仿建造大阶梯的典范

奢华壮丽的宫殿大剧院,模仿了当时世界最大的剧院圣卡洛剧院

楼梯由116个特拉帕尼大理石台阶组成,这些台阶分布在具有纪念性的中央坡道和通往上前厅的侧坡道之间,完美地融合了古典风格和巴洛克风格。来自王国采石场的大理石为其赋予了极具魅力的色彩和谐,尤其是仰视角度下的气场,给人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园林】这座宫殿与凡尔赛宫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花园,占地1.2平方公里的几座特大型花园,主轴线从一座小山上,连绵起伏3公里延续到卡塞塔宫主建筑群,一路布满雕塑、喷泉与瀑布。整体跌宕起伏,构思宛若梦幻,山形与水势浑然一体,被视为绚丽多彩的欧洲巴洛克艺术之绝唱,更是公认的在艺术品味上全方位碾压凡尔赛宫花园的存在。

延绵数公里的花园轴线,水渠、瀑布与雕塑

宫殿花园两组群雕:戴安娜群雕和亚克托安群雕

戴安娜和亚克托安群雕,与清澈的泉水交相辉映

维纳斯和阿多尼斯喷泉

克瑞斯喷泉

园林起始的方形花园以宽大的草坪为主,两侧有弧形绿廊,绿廊间镶嵌着雕像;往后是一条宽大漫长的绿化带,将王宫与远处山上的巨大瀑布相连;中间是叠水、流瀑、群雕构成的水景组合:从山上瀑布下的喷泉开始,水景分12段,每段叠水都由一组取材古希腊神话的群雕喷泉开始,如经典的“戴安娜和亚克托安”喷泉、“维纳斯和阿多尼斯”喷泉、“克瑞斯”喷泉等,叠水如河,层层向下,在精美群雕的簇拥下,流向王宫;水道两旁则是草坪、整形的林荫路和茂密的森林。

宫殿花园,其中英式花园溪流潺潺,曲径幽深,是欧洲最古老、最经典的花园之一

宫殿花园一览,整个花园的水源通过水渠引自38公里之外的运河,跨越6座山和3座大型桥梁

值得一提的是,园林的水源通过卡罗利诺渡槽引自38公里外的运河,76公顷的圣西尔维斯特森林和23公顷的英国花园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而令人回味的景观系统。其中的英国花园,更是颠覆了人们对欧洲花园人工几何状严谨轴对称的呆板印象,其内溪流潺潺,曲径幽深,充满着贴近自然的气息与新浪漫的品味,而利用原始的废墟和雕像装饰,更是增添了花园的复古与神秘感。

87马约尔广场【西班牙-马德里】

马约尔广场【西班牙-马德里】

这座广场本身也许并无特别之处,方方正正的四方围合结构,周边环以4层高的建筑,广场中央有一欧洲哈布斯堡王朝时期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三世的骑马雕塑,然后就是方格形纹样的石质铺装地面,空旷得几乎找不到任何有趣的其它建筑元素。

马约尔广场,始建于1619年,四方围合结构,9处拱门对外连结着市区的街道

马约尔广场建筑及雕塑,左图为欧洲哈布斯堡王朝时期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三世的雕塑

广场始建于1619年,宽94米、长128米,9处拱门对外连接着市区的街道,除了孤零零的一座雕塑和四盏华灯之外,几近空无一物。在四周高大的长方形回廊建筑裹挟之下,广场让置身其中的人们倍感空间上的束缚与压抑感。

在高大的长方形回廊建筑裹挟之下,广场让置身其中的人们倍感空间上的束缚感

换个角度,拉升俯瞰,空间压迫感陡然上升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随着拉升俯瞰的视角,空间压迫感陡然上升;再继续往上,高空俯瞰下的马约尔广场,鳞次栉比、密不透风的城市建筑群让这种空间压迫感上升到极致,令人从瞬间的压迫窒息感到震撼得无以复加。

高空俯瞰下的马约尔广场,密不透风的建筑让这种空间压迫感上升到极致,令人窒息到无以复加

有趣的是,它又被称之为“西班牙人的大院”。为躲避南欧的炽烈阳光,拱廊外摆满桌椅和遮阳设施,每逢下午四点午餐与晚上九点晚餐时间,广场上就会熙熙攘攘坐满了人,享受着慢节奏生活带来的惬意。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讲,马约尔广场是马德里生活的一个缩影,在密集的城市空间氛围里,它可能是马德里众多广场中最接地气的一座。

88 霍亨索伦城堡【德国-巴登-符腾堡州】

霍亨索伦堡【德国巴登-符腾堡州】

霍亨索伦堡,始建于公元11世纪,重建于19世纪中期,是为德国最雄伟的城堡建筑之一

德国现存古堡和古堡遗址两万余处,是全世界城堡最多的国家,名副其实的“城堡之国”。而这座霍亨索伦城堡,是德国南部最著名的两大城堡之一,另一座即为闻名遐迩的新天鹅堡。

霍亨索伦堡是德国南部最著名的两大城堡之一,另外一座即为闻名遐迩的新天鹅堡

较之新天鹅堡宛若童话般的外貌,霍亨索伦堡高大恢弘,充满阳刚之气,代表了普鲁士王朝辉煌的历史

古堡至今仍为霍亨索伦家族所有,该家族为历史上勃兰登堡、普鲁士及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家族(1415~1918年)

霍亨索伦堡始建于公元11世纪,被视为霍亨索伦家族的发祥地,现存重建于1850~1867年,至今隶属霍亨索伦家族所有。该家族曾为历史上勃兰登堡、普鲁士及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家族,夸张到统治了德国数个世纪之久,并且为如今的德国烙下了深刻的家族印记,它对德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已远不止“声名显赫”一词可以形容。

令人叹为观止的漂浮于云海中的城堡

白雪皑皑中的城堡,俯瞰的角度可清晰地看到阶梯状错落的建筑布局

城堡近观及俯瞰,恢弘磅礴

与新天鹅堡宛如童话般的外貌相比,霍亨索伦堡则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古朴阳刚之气。城堡构建为19世纪中期流行的新哥特式风格,选址于一座海拔855米的山巅,依山就势而建,整体空间呈阶梯型错落布局;城堡顶部中间围起一处庭院,在建筑外围又有一圈可用于军事防御的带有雉堞的城墙;瘦长、笔筒形的建筑间分布有7座尖顶塔楼,建筑体量厚重雄伟,气势恢弘磅礴。

这是俯瞰的最佳角度,城墙、建筑的立体布局清晰可见,一目了然

霍亨索伦堡远眺及俯瞰,被视为19世纪堡垒建筑艺术中的杰作

霍亨索伦堡多角度一览,新哥特式建筑的典范

在这座共有140个房间的城堡内,分布有伯爵厅、国王厅、家谱厅、两座小教堂等建筑;城堡外围有6处陵堡,各有其主,坚实屹立,记录了普鲁士王朝的辉煌历史。不过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一战德国的战败和德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穷兵黩武的霍亨索伦王朝历史终究止步于1918年,为其数世纪的辉煌画上了句号。

城堡顶部的建筑群

城堡雕塑及建筑细节

城堡建筑细节多角度一览

它是德国最雄伟的城堡建筑之一、19世纪堡垒建筑艺术中的经典杰作,它见证了普鲁士王国在霍亨索伦家族腓特烈大帝的治下雄踞欧陆豪强之列,并为历史上德国的第一次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或许对于德国人及德国的历史而言,这才是它值得傲娇的所在。

89 塞戈维亚古罗马渡槽【西班牙-塞戈维亚】

塞戈维亚古罗马渡槽俯瞰,始建于公元1世纪

它是伊比利亚半岛乃至整个欧洲保存最为完好的古罗马引水工程遗迹,同样作为古罗马时代的恢弘建筑遗产,法国的古罗马嘉德水道桥虽然在建筑形制尺度和技术难度上超过它,但遗存的体量和完整度远不如这一处。

塞戈维亚古罗马渡槽,是伊比利亚半岛乃至整个欧洲保存最为完好的古罗马引水工程遗迹

其始建于公元一世纪,约在古罗马哈德良执政末期或图拉真执政的初期,选址横亘于瓜达拉马山脚之下,至今基本保存完好。该建筑最令人惊讶的是,通体采用黄褐色花岗岩干砌而成,全过程未使用任何灰浆粘结;更令人惊奇的是,经历1755年欧洲里斯本大地震的浩劫却岿然不倒,2000年来任凭风雨侵蚀却依旧坚固屹立。

塞戈维亚古罗马渡槽,最恢弘的穿越阿索格霍广场段

阿索格霍广场段侧立面

阿索格霍广场段侧立面建筑细节

该段渡槽全长约728米,双层拱结构,底部由167座拱门组成,最大高出地面28.1米,远眺俯瞰或近观,极具气势。当初罗马人建造这座渡槽的目的,是将18公里外的弗利奥河水引入塞戈维亚城内饮用,前后共计用了两万多块巨石构建而成。

渡槽高出地面最大28米,相当于一栋9~10层楼的建筑

渡槽建筑最令人惊讶的是,通体花岗岩干砌,全过程未使用任何灰浆粘结

它的整体引水构建方案是这样的:水从水源地取水引流后首先被收集在一个名为“卡瑟隆”的蓄水池中,然后通过一个方石通道引导到第二座水塔,在那里被过滤倾析和除砂后继续跋涉前行;水渠的坡度控制大约为1%,行进 800余米后抵达珀斯提格高地的顶部--位于这座城市阿尔卡萨周围的岩石山脊上;然后横穿阿索格霍广场,也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塞哥维亚水渠最为宏伟的组成部分。

塞戈维亚古罗马渡槽多角度一览

塞戈维亚古罗马渡槽多角度一览

从建筑的角度来看,引水工程最大的难度是水系的选址勘察、结合复杂地貌的线型设计和远距离精准定位与高差控制,另有配套设施如渠道、引水桥、水库、蓄水池、水塔等以及保水、防污染、确保战争来袭时安全等因素的综合考量。这是一套恢弘的系统工程,对于缺乏系统理论支撑与精准的测量辅助手段的古罗马人而言,是为极其艰巨的挑战。以现代的技术标准来衡量,也是种种的不可思议。

双层拱结构,底部由167座拱门组成,全长约728米

阿索格霍广场段多角度一览

不过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人的《建筑十书》中,就能找到关于修建高架输水渠的相关内容:从水脉勘察、结构建造、水质检验、防污染方法措施等一应俱全,面对古罗马人的基建成就与智慧,不得不发自肺腑地叹服。

古罗马引水工程过程修建示意,作为古罗马时代辉煌的旗帜—引水工程被视为古罗马建筑不朽的传奇

该水渠自建成起直到1973年,都在发挥着输送淡水的功能。从塞戈维亚遗存的这段渡槽遗迹来看,风霜雨雪的侵蚀已磨圆了水道桥石块的棱角,石块的间隙也在增大,不变的是其结构依旧坚固如初,见证了古罗马时代辉煌的旗帜—引水建筑工程不朽的传奇。

90 布尔坦日堡【荷兰-格罗宁根】

荷兰布尔坦日堡,高空俯瞰下出奇的惊艳

高空俯瞰下的布尔坦日堡出奇的惊艳,五角星形对称的精美几何图案与碧波清澈的湖水、绿意盎然的绿植,构建了一幅绝美的图画,让人怎么也联想不到它和战争有任何的关联。

荷兰布尔坦日堡,本质上就是一处军事要塞堡垒,称之为“棱堡”

事实上,它就是一处堡垒,称之为“星堡”或“棱堡”,专为应对中世纪的战争而设计。其建成于1593年的80年战争期间,是位于荷兰格罗宁根靠近德国边境的一座小村庄,也是德国与格罗宁根之间的唯一通道。该通道在战争期间曾被西班牙人控制,在经历了 1672 年的最后一战后,这座堡垒继续在德国边境的防御网络中发挥着作用,直到 1851年它最终被改建为一处村庄,现成为了一座历史博物馆。

荷兰布尔坦日堡内部,1851年被改建为一处村庄,现为历史博物馆

这样的棱堡形制在欧洲遗留较多,曾经遍布欧洲、美洲的各处军事要塞,例如欧洲知名的有波兰的克沃兹科堡垒、西班牙的哈卡城堡、爱沙尼亚的库雷萨雷棱堡、荷兰阿姆斯特丹纳尔登堡垒化的城镇、葡萄牙格拉萨圣母堡等;美洲的有美国马里兰州的麦克亨利堡、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城堡岛上的独立堡等;甚至在亚洲,也有流传自欧洲建筑形制的实物遗存,例如建于日本德川幕府时期的函馆“五棱郭”、印度卡纳塔克邦曼贾拉巴德堡等。

棱堡与圆堡,棱堡可以通过倾斜的城墙和防御工事设计,使防守方可以更好地用火力覆盖进攻方

上下分别为: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纳尔登堡垒化城镇、荷兰胡尔斯特棱堡化城镇

上下分别为:英国威尔士亲王堡与法国布列塔尼沃邦城堡

上下分别为:西班牙和葡萄牙边境附近的康塞普西翁皇家棱堡、葡萄牙格拉萨圣母堡

棱堡或星堡是一种军事防御工事,最早出现于500年前,是为了应对战场上威力不断提高的火炮而专门设计的,熟悉战争史的读者应该不会陌生。由于圆形堡垒容易形成一定的盲区,早期的圆形炮塔对使用火炮射击来提供土堤或护城壕掩护的任务似乎已不够称职,通过示意图我们就可以发现采用棱堡带来的优势:通过倾斜的城墙和防御工事设计,使防守方可以更好地用火力覆盖进攻方,全方位不留四角,令守军火力无所不至。

上下分别为:爱沙尼亚的库雷萨雷棱堡、西班牙的哈卡城堡

上下分别为:波兰的克沃兹科堡垒、马耳他姆迪纳堡垒化城市

历经战争的检验表明,对于以棱堡为标志的新型火炮要塞而言,要使每座棱堡的正面及城墙上都具备最佳的射角,最实用的是五边形。其每只角都设计有延伸出的坚固棱堡,可以满足最小工程量前提下保障最基本的火力覆盖要求。

上至下分别为:美国马里兰州的麦克亨利堡、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城堡岛上的独立堡与佛罗里达州的圣马科斯城堡

上下分别为:日本北海道的函馆五棱郭与印度卡纳塔克邦的曼贾拉巴德堡

棱堡的出现使战争的主要形式从野战转向围攻战达数百年年之久,但随着火炮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大口径加农炮的出现,使棱堡在应对重火力的覆盖下显得力不从心。到一战后棱堡逐步退出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近现代钢筋砼防御工事体系,人类的战争由此迈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91 阿扎迪塔【伊朗-德黑兰】

伊朗德黑兰阿扎迪塔,德黑兰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被视为伊朗的国家象征

简素、典雅的白色基调,优雅、轮廓分明的独特倒“Y”形曲线,极具特色

这座建筑以简素、典雅的白色基调,优雅、轮廓分明的独特倒“Y”形曲线,现代结构与伊斯兰风格的巧妙融合,使其成为现代伊斯兰建筑的经典之作。

阿扎迪塔始建于1971年,为庆祝波斯帝国2500周年的历史而建

建筑立面细节,采用钢筋砼结构,白色大理石饰面

这座位于伊朗首都德黑兰西部山地之上的纪念塔,始建于1971年,受伊朗最后一任国王穆罕默德·礼扎·巴列维的委托为庆祝波斯帝国2500周年的历史而建。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推翻巴列维王朝后,改名为阿扎迪塔,字面取自“自由、和平”之意。自建成以来,它一直是伊朗国家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更是被视为伊朗的国家象征,见证了伊朗历史上的诸多重要时刻。

建筑俯瞰及立面效果

建筑立面多角度展示

建筑正立面及底部拱门结构

阿扎迪塔是阿扎迪建筑群的一部分,建筑分为地面塔身与地下博物馆,塔高45米,塔基长63米,宽42米,通体呈雪白色。为了适应曲线的几何设计形体和基于抗震的考虑,阿扎迪塔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

底部拱门结构及装饰细节

建筑立面细节一览

建筑外立面通体运用洁白的大理石包裹,切割成菱状的大理石与拱形的主体结构互相贴合,形成了复杂的塔架结构和优美的曲线;配合建筑的形态,立面施以简约的竖向线条勾勒,增添了建筑高耸、挺拔的气质;外立面采用2500块产自伊斯法罕的大理石装饰,其寓意象征波斯帝国建国的2500个岁月。

92 法尔内塞别墅【意大利-罗马】

法尔内塞别墅俯瞰,有趣的“五角大楼”和经典的文艺复兴风格

这座有趣的“五角大楼”,实际为一栋豪宅别墅,它位于意大利古城罗马的北部小镇卡普拉洛拉的图西亚山坡顶端,隶属于意大利赫赫有名的法尔内塞家族。主体建筑建造于1547~1558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整个法尔内塞家族庄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这一时期别墅建筑的典范。

法尔内塞别墅,主体建筑形成于1547~1558年

从建筑的俯瞰效果来看,建筑平面为五角形,中央围合成一处圆形庭院。这种建筑形制上文提到过,它本质为一处五角形棱堡,是当时颇为流行的城堡建筑基本形制。建筑最早在法尔内塞家族教皇保罗三世的主持下修建(意大利天主教教皇),此时罗马处于战争状态,因此主体建筑最早被设计成防御性的堡垒。

建筑的平面形制,早期被设计成防御性的棱堡形式

建筑外立面,后期改建后棱堡的防御功能已弱化

中央圆形庭院

但在保罗三世去世后建筑尚未竣工,只留下了一个五边形的底座。随后他的孙子--家族的红衣主教法尔内塞二世在1556年邀请了一个文艺复兴的大牛--维尼奥拉对庄园进行了重新设计,把它建成了堪比罗马任何一座贵族别墅的豪华庭院。所以,它看上去似乎有些怪异,五角处的棱堡只完整构建了一处,其余只保留到底座;而真正的棱堡也不会建得那么高大,这无疑是基于原有已完建筑改建的无奈之举。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大牛--维尼奥拉设计的主体建筑草图,五角棱堡的形制特点清晰可见

内部的螺旋楼梯,墙面及拱顶壁画

内部的螺旋楼梯,墙面及拱顶壁画

双圆柱的空间分隔设计

绚丽夺目的拱顶壁画

不过令人震撼的绝不是立面表现,而是瑰丽繁华的内部结构与装饰。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内部的螺旋楼梯,楼梯及拱顶上的壁画精致绚丽、色彩夺目;圣经寓言中人物、水果的装饰性浮雕、花朵的颜色晕染,全在修复一新后熠熠生辉,给整个螺旋楼梯增添了华美的光环。

厅室内的壁画装饰,浓郁的古典巴洛克风

内部墙面、廊道布满繁复的壁画装饰

厅室内的巴洛克装饰风格及古典主义风格的雕塑

建筑中央入口处的垂直划分和墙面双圆柱的空间分割独特手法,绚丽的艺术壁画、气派的螺旋式楼梯、巧夺天工的圆形柱廊与别有洞天的圆形庭院,以及包括拉斐尔等一众文艺复兴大咖留下的经典艺术作品,无不彰显出法尔内塞家族的繁盛一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西班牙】塞戈维亚历史古城的亮丽风景线
世界著名古堡欣赏
世界著名古城堡
世界上最壮美的29座城堡
【图文】世界上最壮美的29座城堡
【古迹建筑】世界上最壮美的古城堡(图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