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建筑之林(四)

24 帝国大厦【美国】

纽约帝国大厦,落成于1931年

帝国大厦剪影

落成于1931年的帝国大厦,建于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其被视为现代世界工程奇迹之一,同时被认定为纽约市及美国国家历史地标。

帝国大厦,建筑总高443.7米,102层

帝国大厦全景立面

帝国大厦立面多角度展示,左上近景为与之遥相对望的克莱斯勒大厦

帝国大厦最初落成高度381米、总计102层,在1951年增建62米高塔尖之后,总高度达到443.7米。此后,更是丧心病狂地称霸摩天界世界最高纪录达41年之久(1931~1972年),直到1972年被落成的纽约世贸双子塔所超越。

左为帝国大厦,右为克莱斯勒大厦

410天的建设周期,平均4天一层,即便放在当下也足以令人震惊;建筑总重超过36.5万吨,包括5.7万吨的钢材、5700立方的印第安纳石灰石及花岗岩、730吨铝和不锈钢、80万公里长的电缆电线与192公里长的各类管道、73部高速电梯及其它附属材料设备等;参建人员平均每天多达3400余人,施工场面恢弘至极。

帝国大厦1930年代旧影

从珍贵的建设影像资料来看,当年的施工作业环境让人触目惊心:高空作业人员防坠隔离网、安全帽、安全带等安全防护措施几近全无,工人还得在高空强风下保持平衡;1930年代机械化施工仍处于发展阶段,高空吊运安装多依靠一些附着于建筑物的15~30吨把杆进行。机械化程度低、劳务作业密集、安全保障条件恶劣,当年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起步的。

建筑施工作业场景,几无任何高空作业安全防护措施,当年的超高层建筑就是这样建成的

施工作业环境,触目惊心,大厦开工至竣工,共发生5人死亡安全事故

回到建筑本身:大厦地基建于岩层之上,主体结构为钢框架+外包砼,设计承受施加于建筑物100%重力荷载和100%的风荷载。其外包砼在结构强度分析中的贡献极其有限,它最大的作用是加强了整个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完工后对建筑物测量得出的频率估算表明,实际建筑物的侧向刚度是裸露框架结构的4.8倍,以至于在1945年一架B-25轰炸机撞击该大厦78~79层间后,主体结构居然完好无损,仅造成局部建筑的毁坏,事故在两天后大厦就部分正常开放了。

钢构件吊运、拼接安装场景,在机械化尚未普及的年代,这已经非常先进了,至少还有附着式把杆配合起吊运输

帝国大厦方案设计之保守、整体建造之稳固、建筑工料投入数量之巨、施工建造之高效、霸榜摩天高楼纪录之长久,使其成就为人类现代工程史之传奇。

25 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意大利】

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俯瞰,恢弘壮丽,始建于1911年

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正立面全景

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正立面全景

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建筑立面多角度一览

建筑多角度一览

这是一座位于罗马市中心威尼斯广场的洁白醒目、气势恢宏的建筑,始建于1911年,历时25年建成,是为纪念1870年意大利统一及促成其统一大业的国王维克多·埃曼努埃尔二世而建。

正立面圆弧形排列的柱列,极具古典气息

建筑侧立面展示

建筑侧立面及中段雕塑,右下为无名英雄墓

建筑两端堂前纪念柱及雕塑

建筑平立面严格按中轴线对称布局,由近及远建筑呈三层阶梯式错落上升,建筑形体高大、巍峨壮观;上层建筑由16根科林斯柱列形成的弧形外廊立面以及细腻精湛的雕饰尤为出彩,浓郁的古典主义气息扑面而来;建筑物两端之上设有两座巨大的青铜雕像,右首代表“热爱祖国的胜利”,左首代表“劳动的胜利”;中层建筑台阶之上,中央骑马的人物塑像即为完成意大利统一大业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雕塑下方是为无名英雄墓,为纪念意大利独立而阵亡的士兵。

建筑雕塑一览

建筑雕塑一览

建筑立面雕饰一览

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雕像

有趣的是,如此庄严肃穆的建筑却被当地人昵称为“结婚蛋糕”、“打字机”。撇开建筑造型的类似想象,这也许从另一角度体现了新时期意大利人对个人崇拜主义的不屑与拒绝。

26 救世基督像【巴西】

落日余晖下的救世基督像,落成于1931年

救世基督像,双臂平举,深情地俯瞰山下里约热内卢市的美丽全景

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科科瓦多山顶的救世基督像,落成于1931年,是里约的地标,更是举世闻名的大型纪念雕塑之一。

位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科科瓦多山顶的救世基督像,落成于1931年

救世基督像正立面

与群山融为一体的巨型基督像

基督像多角度展示

救世基督像形体巍峨庞大,总高38米,总重1145吨,其中左右手的指间距达到23米。雕像中的耶稣基督身着长袍,双臂平举,深情地俯瞰山下里约热内卢市的美丽全景,昭示着宽宏博爱的精神;雕像面向着碧波荡漾的大西洋,双臂舒张,远眺犹如一巨型十字架,庄重而又威严;耶稣基督像身影与群山融为一体,山间云雾缭绕,巨像若隐若现,神秘而又圣洁。

救世基督像剪影

救世基督像多角度展示

现代的巨型雕塑皆为实心构建?均用石材雕刻加工后拼接而成?当然不可能,且不说不利于抗震,雕塑中超长的悬挑结构仅靠石材本身的物理性能也难以实现。现代大型雕塑主体框架一般采用的是钢结构或钢筋砼结构,这一处简而言之是由框架+外壳+内部填充物组成。我们看到的表面实为外壳部分,如果将之放大细看,你会发现表面是由类似马赛克的材料拼接组成的,采用的是一种叫滑石的材料,这样的处理能使雕像表面更为精致细腻,艺术效果更为突出。

救世基督像与参照物尺寸对比

通过现代数字扫描后形成的“透视影像”,雕像内部框架及楼梯网一目了然

左为救世基督像外壳细节,右为类似巨型雕塑建造过程

主体艺术雕塑构件及框架采用钢筋砼预制加工,制造部分在法国完成,再运至巴西组装;至于钢筋砼内部填充物则是一种由砂、糖和鲸鱼油组成的混合物,并用化学电解质的原理破坏了其中的化合物盐的结构以防止钢筋砼锈蚀;此外,巨像中安装有电梯和楼梯网以便于游客攀登及专业人员检修。

27 圣索菲亚大教堂【土耳其】

圣索菲亚大教堂俯瞰,重建于公元537年

圣索菲亚大教堂远眺及俯瞰

圣索菲亚大教堂一览

圣索菲亚大教堂一览

建筑局部近观

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始建于公元325年,因战乱损毁后重建于公元537年,有近1500年的悠久历史。1453年在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后就该作成了清真寺,现遗存之风貌呈现出浓郁的伊斯兰风格。

建筑内部空间

建筑内部俯瞰

恢弘壮丽的建筑内部空间

恢弘壮丽的建筑内部空间

但至少在1453年以前,它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圣索非亚大教堂平面采用了集中式的造型,在空间上,巨型的大穹顶是它显著的特点,在结构受力上的特点是未使用到柱列支撑,而是巧妙地采用以拱门、扶壁、小圆顶等设计来支撑和分担穹隆重量的结构方式,以便在窗间壁上安置高大且圆的穹顶,让人仰望天界的美好与神圣。

恢弘壮丽的建筑内部空间

精美繁复的建筑内饰

古典优雅的灯饰

柱头、拱圈等繁复的雕饰

其以恢弘的集中式布局、超级硕大的中央穹庐、巧妙的结构设计、室内精美的雕饰与彩色嵌画等,成就为拜占庭建筑艺术最辉煌的代表。其中央穹顶直径32.6米,离地55米高,以非钢构或砼结构设计建造,结构之巧妙即便放在当下也有些不可思议,在17世纪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出现以前,其一度霸榜世界教堂之最。

28 巴黎歌剧院【法国】

巴黎歌剧院,建于1861~1875年,经典的折衷主义建筑作品

巴黎歌剧院南立面,建筑平面实为长方形,南北纵深较长

巴黎歌剧院又称之为加尼叶歌剧院,建于1861~1875年拿破仑三世时期,世界建筑史上举足轻重的折衷主义经典作品。何为折衷主义?古希腊或古罗马式的柱廊、古典主义的结构及纷繁的雕饰、巴洛克甚至洛可可雏形风格的室内装饰等,几乎都能在它身上一一对应。但其风格杂糅得恰到好处,尽显奢华而无杂乱之感。

巴黎歌剧院平面俯瞰及南立面,建筑平面为长方形,平面占地为菱形

巴黎歌剧院总览

巴黎歌剧院总览,左下为沿南北轴线剖面模型

其平面布局呈长方形,南北长173米,东西宽125米;建筑立面端庄雄伟,经典的上中下三段式结构处理:顶部罗马风格的三角顶、希腊式的拱形山花;中段宏伟的柱廊,采用的是巴洛克风格中惯用的双柱和小壁柱;底部为古罗马式七间连拱形门洞。

建筑南北立面(图中央上为南,下为北)及侧立面一览

建筑外立面细腻精湛的雕塑装饰一览

建筑屋顶雕塑装饰

建筑东西侧立面及外饰细节

奢华的走廊与休息大厅一片金碧璀璨,四壁和廊柱布满巴洛克式的雕塑、挂灯、绘画,其富丽堂皇之程度堪与凡尔赛宫大镜廊相媲美;内部大厅繁复的爱奥尼亚式柱列,斑斓绚丽的水晶灯,古典的“Y”字形楼梯与栏杆,天花、墙面、楼梯、柱头与每一处角落,均满布繁复精致的雕饰与精美绝伦的油画亦或是古典优雅的挂灯,令人叹为观止。

歌剧院内部大厅,经典的楼体设计

华丽的内部大厅多角度视觉呈现

金碧璀璨、穷极奢华的休息大厅,堪与凡尔赛宫大镜廊媲美

巨大的马蹄形观众厅以天鹅绒的红色构成了主色调,并嵌入金色饰面,尽显富丽堂皇;中央饰有巨型的水晶吊灯,吊灯四面超现实主义风格的绘画精美绝伦,令人目眩神迷;顶棚上处处都饰有镀金雕塑,高贵而典雅,彰显皇家气质。

室内顶部精美繁复的油画及雕饰

奢华的剧院内部观众大厅

其风格折衷、规模宏伟,结构复杂、装饰精美,穷极富丽奢华之能事,网罗抠尽华丽之辞藻不能形容之一二,被誉为是一座集绘画、大理石和金饰交相辉映的剧院,是为世界建筑史上无可争议的建筑艺术珍品。

29 马尔堡城堡【波兰】

马尔堡城堡俯瞰,始建于1274年

欧洲建筑惯以精美的石构与写实的雕塑而闻名世界,但这一处马尔堡城堡却罕见地把砖构的美艳繁复演绎到了极致。其始建于1274年,是为欧洲最大的砖结构城堡建筑群,曾为德意志统治时期的条顿骑士团总部。

马尔堡城堡立面一览,是为欧洲最大的城堡建筑群,曾为德意志统治时期的条顿骑士团总部

建筑立面一览,整体布局为低中高三个防御层次

建筑立面一览

作为一处军事要塞,马尔堡城堡地处一个狭长半岛,其三面都被河流和山谷围绕,唯有南面可供自由出入。整个城堡的布局分为“低城堡”、“中城堡”和“高城堡”三个部分;其围墙、四座塔楼、大门塔和护城河构建成了一套坚固的防御体系。

建筑立面及内部一览

建筑立面一览,中世纪哥特式,具有浓郁的日耳曼风格

建筑外立面及内部一览

建筑样貌为中世纪哥特式,具有浓郁日耳曼风格,精致的外围围墙与尖耸的角楼、四座敦实的塔楼与狭小的窗洞,核心的高堡建筑群、大斜坡屋顶与哥特式的大门塔楼、遍布的狭长门窗与窄小的方形孔洞,无一不突显出鲜明的防御建筑特征。在冷兵器时代,能做到绝对的易守难攻。

30 布拉格广场【捷克】

布拉格广场俯瞰

布拉格广场

布拉格是一座位处中欧的历史悠久城市,在13~15世纪是中欧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依山傍水、古迹众多,中世纪以来的各种古建筑遍布老城区的大街小巷,历史人文气息极为浓郁。

查理大桥

查理大桥,建于1357年

具有千年历史的布拉格城堡

左上为标志性的双塔楼泰恩教堂;左下为火药门楼

在布拉格广场周边,有始建于1344年的著名圣维特教堂;有建于1357年的伏尔塔瓦河上的圣像林立、艺术价值无比的查理大桥;亦有建于1348年的中欧最古老的高等学府查理大学,具有千年历史、位于伏尔塔瓦河的丘陵上的布拉格城堡等。老城区的一些偏僻宁静的街巷迄今依然保持着中世纪的模样,街道用石块铺就,街灯是古老的煤气灯式,许多建筑依旧保留有宗教色彩的壁画。徜徉其间,你仿佛有穿越至中古世纪欧洲的错觉。

左上为查理大桥;右上为天文钟

左上为布拉格城堡,右上为建于1737年宏伟的巴洛克式圣尼古拉教堂

左上为查理大桥;右上为圣尼古拉教堂;左下为老市政厅及自鸣钟楼

广场西南侧有建于1388年的老市政厅,建于1410年的哥特式自鸣钟楼与老市政厅连为一体,钟楼下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文钟;广场东侧有建于1365年的哥特式泰恩教堂(两座标志性的尖耸塔楼高达80米,尖顶呈火焰般熊熊燃烧,令人印象深刻);双塔大教堂一侧有建于14世纪华美洛可可风格的格尔茨金斯宫;广场西北侧亦有建于1737年宏伟的巴洛克式圣尼古拉教堂、火药门楼等,清晰构建了布拉格广场的历史轮廓。

建于1365年的哥特式泰恩教堂

建于1388年的老市政厅及建于1410年的哥特式自鸣钟楼,钟楼下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天文钟

在这里,荟萃了欧洲各时期的建筑风格精华,罗曼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等,令人目不暇接。以布拉格广场及周边为核心的欧洲古建筑群,凭借完好的遗存度、多元化的风格、精湛的建筑技艺、深厚的历史底蕴,使之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人类建筑史上璀璨的明珠。

31 莫斯科地铁【俄罗斯】

莫斯科地铁建筑一览

莫斯科地铁建筑一览

莫斯科地铁建筑一览

世界上规模最大、使用效率最高的地铁系统之一,始建于1930年代,时至今日,已扩建成10余条线路、总长300余公里、多达近200座站台的庞大地下铁路网络。

莫斯科地铁站台一览

莫斯科地铁站台一览

莫斯科地铁站台一览

1930年代,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政府基于战备的考虑而修建了莫斯科地铁,地铁建设充分考虑了战时的防护要求,可供400万居民地下掩蔽之用,1941年底德军对莫斯科展开空袭时,莫斯科地铁也成为市民的绝佳避难所。所以,早期建设的核心隧道线路普遍埋深较深,一般距离地面50米以下;车站也以深埋居多,断面采用单拱、三拱立柱及三拱塔柱等几种形式,并设置岛式站台。站台宽度一般为10~14米,站台长度一般超过150米,深埋车站均装有自动扶梯。

莫斯科地铁共青团站

莫斯科的每座地铁站都拥有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来自乌拉尔山、阿尔泰、中亚、高加索及乌克兰等20多种不同产地的大理石及各种岩石,铺满了车站的大厅。精美的大理石艺术雕像、浮雕,典雅的吊灯、玻璃拼花以及站台顶部那些代表着建筑者精湛技艺的马赛克镶嵌画,使车站仿佛成了一座艺术博物馆,因此享有“地下艺术殿堂”之美誉而闻名世界。

莫斯科地铁革命广场站

值得一提的是,莫斯科地铁各个地铁站均以民族特色、名人、历史事迹、政治事件为主题而建造,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地铁站。例如革命广场站,雕塑的是以十月革命胜利和苏联红军反法西斯战争为主题;共青团车站,内部装饰金碧辉煌如同沙皇宫殿。

莫斯科地铁马雅可夫斯基站

莫斯科地铁马雅可夫斯基站

莫斯科地铁马雅可夫斯基站

此外不少地铁站以俄国大文豪命名,其中最著名的“马雅可夫斯基”站,是为纪念苏联革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而定名。其建筑风格即为赫赫有名的“斯大林式新古典主义”。 它的建筑特点是以白色为主基调、结构为三中殿柱形大厅。大理石圆形拱门由宽大的金属装饰条紧密镶嵌;而吊灯围绕着柱形的穹顶,在每一处穹顶的中心均装饰有苏联艺术家彩色马赛克壁画,其被称之为“苏联天空下的一天”。

32 林肯纪念堂【美国】

林肯纪念堂,始建于1914年,1922年落成

林肯纪念堂,被视为美国永恒的塑像及华盛顿市标志,为纪念美国第十六届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而建,始建于1914年,并在1922年落成。纪念堂位于华盛顿的国家大草坪西端,碧波如染的波托马克河东岸上,与东端的国会大厦遥遥相望,是一座通体采用洁白的花岗岩和大理石建造的古希腊神殿式纪念堂。

林肯纪念堂一览

林肯纪念堂一览

建筑平面呈长方形布局,南北长约58米,东西宽约36米,包括基台通高逾23米。36根白色大理石圆形廊柱环绕着纪念堂,象征林肯任总统时所拥有的36个州,每根廊柱的横楣上分别刻有这些州的州名,顶部护墙上有48朵下垂的花饰,代表纪念堂落成时美国的48个州;纪念堂前的倒映池在入夜后与相邻的华盛顿纪念碑和美国国会大厦灯火交相辉煌,倒映于池水中,肃穆而又惊艳。

林肯纪念堂及林肯塑像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在林肯纪念堂发表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

它的最大意义在于, 鉴于林肯为美国人权平等作出的巨大贡献,洁白的林肯纪念堂自横空出世之日,就成为民权运动的圣地。其中不乏有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于1963年8月在纪念堂发表的著名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虽然促使美国国会通过了《1964年民权法案》,宣布所有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政策,但事实上,离马丁梦想中的目标,依旧路漫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细数那些被驳回的设计方案
我的美国掠影
【原创】闪游费城华盛顿盐湖城
华盛顿风貌
春光明媚华盛顿
跑者李军:教堂里体验不到“英式”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