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词与民俗之竞渡考源---黄杰

       竞渡,又称龙舟竞渡,是广见于我国南部(包括东南、中南、西南)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一般认为它起源于楚地,为纪念屈原,时间在农历端午。然而,翻检文献,记载却各有不同。
       首先是时间上的差别:梁吴均《续齐谐记》、《隋书。地理志》、唐张封建《竞渡歌》等,记载竞渡在端午(五月五日)举行。《东京梦华录》卷七< />、“驾幸临水殿观争标赐宴”记载,北宋的都城汴梁(今开封)金明池,在三月一日的时候,皇帝也要观竞渡。灌园耐得翁《都城记胜》“舟”条云:“西湖春中,浙江秋中,皆有龙舟争标,轻捷可观,有金明池之遗风;而东浦河亦然。”清人赵翼明确指出:“竞渡不独五日也。《新唐书。杜亚传》:亚为淮南节度使,方春南民为竞渡戏。。。是春时亦竞渡矣。又《丹阳集》谓《荆楚记》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罗,故武陵以此日作竞渡以招之。今江浙间竞渡多用春月,疑非本意。及考沈佺期《三月三日驩州诗》云:谁念招魂节,翻为御魅囚。王绩《三月三日赋》亦云:新开避忌之席,更作招魂之所。则以上巳为招屈之时,亦必有所据云。按《旧唐书。敬宗纪》:宝历二年三月,幸鱼藻宫观竞渡。是方春竞渡久为故事。又《穆宗纪》:九月观竞渡于鱼藻宫,则重九亦有竞渡。文文山《指南集》有《元夕》一首云:南海观元夕,兹游古未曾。人间大竞渡,水上小烧灯。则又元夕有竞渡矣。”
      另外,尚有下面一些几乎未被先贤时人所征引的资料,也表明了竞渡的不同时间:
      《全宋词》记载了宋代竞渡的基本状况,初夏端午的竞渡最多见,兹不赘举。春季的竞渡也不少见,例如柳永《破阵乐。林钟商》:
            露花倒影,烟芜蘸碧,灵沼波暖。金柳摇风树树,系彩舫龙舟遥岸。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绕金堤、曼衍鱼龙戏,簇娇春罗绮,喧天丝管。霁色荣光,望中似睹,蓬莱清浅。             时见。凤辇宸游,鸾觞禊饮,临翠水、开镐宴。两两轻舠飞画楫,竞寻锦标霞烂。罄欢娱,歌鱼藻,徘徊宛转。别有盈盈游女,各委明珠,争收翠羽,相将归远。渐觉云海沉沉,洞天日晚。
      但最引人注意的还是下面几首清楚地反映出越地(浙江)一带寒食、清明竞渡的词作,因为现在根本没有寒食、清明竞渡这回事了: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
      吕渭老《齐天乐》(观竞渡):“香红飘没明春水,寒食万家游舫。整整斜斜,疏疏密密,帘缬旗红相望。红波荡漾。称彩舰龙舟,绣衣霞桨。舞楫争先,歌笑箫鼓乱清唱。。。”
      吴文英《扫花游》(西湖寒食):“艳辰易午,正笙箫竞渡,绮罗争路。。。”
            吴文英《瑞龙吟》(德清清明竞渡):“大溪面。遥望绣羽冲烟,锦梭飞练。桃花三十六陂,鲛宫睡起,娇雷乍转。去如箭,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东风冷湿蛟腥,淡阴送昼,轻霏弄晚。洲上青萍生处,斗春不管,怀沙人远。。。”
      吴自牧《梦粱录》卷二之“清明节”条云:“寒食第三日,即清明节。。。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池未必如此之佳。”周密《武林旧事》卷三“西湖游幸(都人游赏)”条云:“。。。往往修旧京金明池故事,以安太上心,岂特事观游之美哉。。。都城自过收灯,贵游巨室,皆争先出郊,谓之探春,至禁烟为最盛。龙舟十余,彩旗叠鼓,交午曼衍,灿如织锦。。。京尹为立赏格,竞渡争标。内璫贵客,赏犒无算。都人士女,两堤骈集,几于无置足地。”
      其次是起源、功用上的不同:
      一说为纪念屈原,亦有拯救与招魂之不同,如上所举《隋书。地理志》所记。又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之隋杜公瞻注:“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以拯之,至今竞渡是其遗俗”,都记的是为了拯救屈原;唐刘禹锡《竞渡曲》:“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岁时广记》卷二十一< />条引古诗云:“湘江英魂在何处,犹教终日竞龙舟”。唐张说《岳州观竞渡》:“士尚三闾俗,江传二女游。齐歌迎孟姥,独舞送阳侯。”则表明在唐代的南楚之地,竞渡还与二女(娥皇、女英)、孟姥(风神)、阳侯(波神)有关。
      一说起于越王勾践,《岁时广记》卷二十一< />条引《越地传》云:“竞渡起于越王勾践,盖断发文身之俗,习水而好战者也。”一说为纪念伍子胥,《荆楚岁时记》称:“邯郸淳《曹娥碑》云:五月五日,时迎伍君,迎涛而上。斯又东吴之俗事,在子胥不关屈平也。《越地传》云起于越王勾践不可详矣。”
      一说为禳灾,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濒江诸庙皆有船,四月中择日下水,击画鼓,集人歌以櫂之,至端午罢,其实竞渡也,而以为禳灾,民之有疾病者,多就水际设神盘以祀神,为酒肉以犒擢鼓者,或为草船泛之,谓之送瘟。”更有祈年之说,唐储光羲《观竞渡》:“能令秋大有,鼓吹远相催。”宋刘敞《屈原嘏辞并序》之序云:“梅圣俞在江南,作文祝于屈原,讥原好嘏辞,民习尚之,因以斗伤溺死。一岁不为,辄降疾殃,失爱民之道。其意诚善也。然竞渡非屈原意,民言不竞渡则岁辄恶者,讹也。”至今流行于台湾近海地区的五月初五至初七举行的扒龙船(斗龙舟)活动却是集纪念屈原、辟邪恶、祈求五谷丰登、人口平安为一体的仪式。
      另外,文献表明,浙江一带还有常与竞渡合一的弄潮招魂迎魂习俗。《吴越春秋》卷三< />记载子胥冤死后,吴王“乃弃其躯,投之江中。子胥因随流扬波,依潮来往,荡激崩岸”。于是乃有弄潮之戏,以迎伍子胥之魂魄,因为“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弄潮一般在八月中秋。因此,前述《都城记胜》记载的浙江中秋龙舟争标(竞渡),与其说与屈原,毋宁说与伍子胥有关。
      近代以来,不少学者也对之进行了研究。有代表性的是如下几家意见:闻一多认为系古代吴越氏族-“龙图腾民族”的祭祖活动,“龙舟竞渡应该是史前图腾社会的遗俗”。江绍原认为“竞渡起于送灾”,“本是一种用法术处理的公共卫生事业”,“龙舟竞渡的真原始,必须离开屈原、伍子胥、勾践等等去求,是毫无疑问的”。郭振华认为起于“招魂”、“送灾”。向柏松认为起于远古南方水稻民族之“祈雨”活动,“原是南方稻作地区祈求龙神保佑风调雨顺的一种农祀活动”。2001年5月1日在湖北召开的“中国荆州龙舟文化研讨会”上,刘玉堂发言认为:以龙舟竞渡的方式祭祀水神,在上古时期的中国南方各族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祭典。


      那么,竞渡究竟起源于什么呢?
      从上面的文献记载中可以看出,重九竞渡绝少,仅见于帝王家;中秋竞渡仅见于浙江;元夕竞渡也不普遍,普遍的是初春上巳与寒食、初夏端午的竞渡,而且它们在魂魄、灾祥方面的共同是显而易见的,而尤以寒食、清明与端午为突出。我们可以设想:各地的龙舟竞渡应该有着共同的古老渊源,因为无论时间、内容如何地不一致,各地的竞渡究竟只是一个竞渡。
      这似乎已经得到了证明:据考古发现,中国南部的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台湾等地均为发现船棺葬之地,曾经盛行着以船(多为独木舟)作棺的习俗。而这些地方恰也是竞渡盛行之地,看来不是偶然的。湖南长沙陈家大山战国楚墓中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画面中部是一女子,脚下有“半弯月状物”,萧兵认为它“极可能代表灵魂所乘坐的舟船,应该称为魂舟才是”,另有一副长沙子弹库战国楚墓中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画中也是一男子站立在龙形舟上。又如,我们到现在还能听说,人间与冥界相隔一水-冥河,到冥界要渡船之类。可见,死者是拥有着引魂之舟的,那么,活着的人又怎样呢?毛主席诗《送瘟神》:“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就是现代湖南人用“纸船”-舟的模拟物送瘟神、禳灾习俗的生动写照,活着的人们当然也是拥有着禳灾之舟的。弗雷泽在《金枝》中就详细地介绍过世界各地随时与定时地以轻舟送走邪魔的仪式。它们都应是古老的船棺葬之俗背后的对于舟的原始信仰的遗迹。
      而且,同样广见于这一代(包括越南、老挝),作为苗、壮、瑶、布依、侗等少数民族的象征着权力,用以战争、祭祀、赏赐、进贡、娱乐等等的礼乐重器-铜鼓的最常见的纹饰之一就是船纹。1976年,浙江鄞县甲村石秃头出土了一件年代大致可以定在春秋末期的铜钺,该铜钺一面是素面,一面通体刻有纹饰,下部框线表示船形,有四个划船的羽人,其船纹恰与上述民族的铜鼓船纹惊人地相似。可以相信,两者都反映了对于舟的共同信仰和崇拜。因为,类似于铜鼓,钺既是兵器,也象征着权力、财富等的礼器。船纹赫然显现于这两种重器之上,自是身价不凡。这极有可能是由于舟船在这些先民的生活中举足轻重,从而形成了对舟的崇拜。
      龙舟竞渡还是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端午节”的中心活动,所以这个节日又叫“龙船节”。土家族过端午节,根本没有纪念屈原的内容。他们“不包粽子,不划龙船悼念屈原。靠河居住的寨子,赛龙舟,谓之‘龙船节’,纪念龙。”并且“祈祷五谷神赐下丰年。”苗族的龙船节虽然掺杂着纪念屈原的内容,但“龙船节从祭祀活动到竞赛场面,都标志着苗族举行这一活动是为了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是一次群众性的禳灾祛病、除污去毒的卫生运动”。
      因此,似乎可以这样说,舟在远古中国南部先民的生活中具有关键作用,寄托着他们的信仰,竞渡也是由此而来的仪式和游戏;竞渡在某一个节日(一般是与魂魄相关的节日举行),只是地区的差异;招屈原、迎伍子胥、纪念曹娥等也许只是这种仪式的一次举行,此后的附会,却是反客为主了,本为竞渡题中之意的禳灾、祈福活动,也反让后世的文人们认为与招屈格格不入,感叹不解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端午节的来历 传说及习俗汇总!!!
龙舟竞渡闹端午——龙舟漫谈
端午节风俗的由来传说及历史演变
岁时的轨迹(23)端午,灵均节气薄云天
吴地龙舟纪念伍子胥
古诗文中的江苏端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