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色有无中:一句词透露欧阳修的秘密

撰文/刘翔宇

   公元1056年,欧阳修为即将到扬州赴任的老朋友刘元甫送行。作为前任的扬州太守,欧阳修想到了在扬州任上的许多风雅韵事,不禁百感交集,写下了一首清新亲切的小词:
   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在欧阳修之词迅速传诵之后,一个好事的文人,却在词里发现了问题。他质疑“平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这句话。“平山”是指扬州著名的景点“平山堂”,一个居高临下的建筑。按欧阳修的说法,他在风和日丽的晴天,于平山堂上看风景,周围的群山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这怎么可能呢?这个文人显然也游历过平山堂,根据他自己的亲身经验,站在晴天之下的平山堂上,可以将周围风光尽收眼底,看得清清楚楚,为什么在欧阳修的词中,却说“山色有无中”?看来不会是其他原因,只能是眼睛的问题。于是他得出一个大胆的结论:欧阳修是近视。
   这个由文学转到病理学的跨界传说,被比欧阳修稍小的苏轼听到后,苏轼莞尔一笑,挥笔写下《快哉亭》一词为欧阳修辩解:“……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取醉翁语,山色有无中。”这首词的意思是,记得我当时在平山堂上看风景,江南烟雨淋漓之中,看到鸿影隐约,天地飘缈,忽然想到欧阳修的那句“山色有无中”,真是感同身受,恰当极了。
   苏东坡的回答显然不能令质疑者满意,因为他转换了情境。
   在欧阳修的词里,是“平山阑槛倚晴空”。而在苏词里,是江南烟雨,山色自然是隐约的。
   南宋叶梦得的一条笔记,更可以佐证欧阳修是近视的猜疑,在《石林燕语》卷十中,叶梦得记载:“欧阳文忠近视,常时读书甚艰,惟使人读而听之。在政府数年,每进文字,亦如常人,不以为异。贵人真自有相也。”看来欧阳修确实是近视,而且度数很高,甚至对他的公事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或许,在现代人的想象中,古代社会物质生活并不丰富。没有电视、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视觉轰炸,眼晴缺少过度的刺激,所以几乎没有人近视。但老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对人们发出过庄严训诫:“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由此可见近视病症的源远流长。


在灯光的照射下,这副近代的全玳瑁框茶晶眼镜显得晶莹剔透,散发出别样的魅力。我国清代以前的眼镜片,几乎都是以天然水晶磨制的。从这副眼镜可以看到,其茶色水晶材质的镜片上,还有天然的纹理。摄影/余荣培

   曾经有人根据史料记载,列了一个古代近视名人排行榜,韩非子、韩愈、白居易、欧阳修、苏轼、王安石、祝枝山、纪晓岚等文化名人,都榜上有名。
   温州方言里有一句“眼乌珠眯拢好比祝枝山一样。”眼乌珠就是眼睛,祝枝山正是明代“吴中四才子”之一的祝枝山。为什么用“眼睛眯起来的样子像祝枝山一样”来形容近视的人呢?这是因为祝枝山是历史上知名的近视患者。
   在越剧《王老虎抢亲》中,也有一个类似情节,是让祝枝山辨别男扮女装的周文宾。祝枝山手持放大镜,左看右看也看不清周文宾,这是利用他的近视特点来安排的搞笑桥段,观众们看到这里往往忍俊不禁。不过,历史上并没有周文宾其人,但祝枝山的近视却是不争的事实。据说有一次祝枝山带着礼物去看望唐伯虎,到了屋里,看到墙上有一个钉子,于是将礼物挂上去,不料礼物没挂上,钉子却“飞”走了,原来墙上落着的是一只蜻蜒。
   清朝大学士纪晓岚的近视比较特殊。据纪晓岚自己回忆,他在十岁之前,视力超常,在黑夜里看东西像白天一样清楚,简直就是特异功能。不料中年以后却变成近视,180度的大转折,真是匪夷所思。可能和任领《四库全书》的总纂官有关,长年的校书,伤了眼睛。
   纵观一下前文所例举的近视患者,会发现大多以“文人”为主,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核心是文字文明,流传千年的文官选拔方式的科举制度,造就了大量的读书人,此外尚有为数众多的手工艺匠人,读书与精细的工艺操作,都造成了眼部疲劳,士人与匠人,成为古代中国近视患者的主流人群。(节选自《中华遗产》2011年第3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宋诗词趣话(70)
远山来于此堂平——平山堂诗词联话
【觅苏记】扬州谷林堂:踵师敬师(上)
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的,苏欧之情可打脸 | 陈省之
欧阳修的一首词,开豪放派之先声,对苏轼等词人产生很大影响
豪放诗词第102首:欧阳修《朝中措》挥毫万字,一饮千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