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看不到人?外蒙因何成为人口密度最低国?

在大多数人印象中,一出门就是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没准还能遇到熟人打声招呼。但在外蒙是截然相反的景象,纵马草原大半天,可能一个人影都见不着。

外蒙国土1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00万冒头,分摊下来每平方公里两个人,是世界人口密度最低国家,而且就这么点人,还有一半居住在首都乌兰巴托。

因此有一个笑话:在外蒙古只有两个区域,出乌兰巴托就会进入农村地区。

再将思维延伸一下,外蒙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地级市的人口,占据了一个全球第19大的国家。

是什么原因造成外蒙人口、面积对比如此悬殊的状况?

历史原因

外蒙横向比较,人确实不多。即使与相邻的内蒙相比,也大有不如。内蒙面积118万平方公里,人口却是外蒙的八倍约2500万。单是蒙古族数量也有400余万,超过外蒙全国人口数。

但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如今的外蒙人口已经比过去翻了好几倍。上世纪二十年代,北洋徐树铮出兵外蒙时,人口只有数十万。

即使在天骄成吉思汗时期,统领的草原人口也只一百多万。游牧为生的生产方式,使得辽阔的草原也负担不了太多人口。

到了清朝,虽说满蒙一家,满清与蒙古联姻共荣,但暗地还是有所提防的。为解决长期困扰中原政权的北方问题,清朝放了一个非常高明的大招,鼓励蒙古喇嘛教,并且将喇嘛的地位捧得尊荣无比。喇嘛不用交税、不用从事生产,还能过上吃喝不愁的日子。

这让草原上的年轻人向往不已,争先恐后去投身佛门,了却尘缘。后果比较严重,让本就不多的蒙古人口更加单薄。

地理气候因素

外蒙北连西伯利亚,一提起西伯利亚,脑海中首先会浮现出荒凉、寒冷的观感。一到冬天听天气预报,往往会有西伯利亚寒流即将抵达的消息,那就离冻得缩脖跺脚的日子不远了。

离开西伯利亚上千公里,寒流尚且威力如斯,别说只一线之隔的外蒙了。那种程度的严寒,农作物是难以存活的。

外蒙面积虽大,一半是山地,南边与内蒙之间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沙漠,荒漠地带又占去40万平方公里,因此外蒙适合农耕的地块并不丰裕。

相比外蒙,内蒙有耕地一亿多亩,年产粮食人均超过一吨,口粮绰绰有余。在三年困难时期,甚至有很多内陆人口入内蒙解决吃饭问题。

因此,气候和地理因素阻碍了外蒙农业发展,口粮主要仍来自草原。有限的食物来源,也限制了外蒙人口的迅速增长。

不宜耕种为啥不搞工业

这得提一下前苏时期,外蒙本就是前苏为了自身安全,所建立的战略缓冲地带,外蒙被割离出去也是基于此种考虑。

加之前苏重心一直在欧洲部分,主要工业区也集中在那里,于是外蒙被培养成了单一的资源供给国。如今的中亚五国与之类似,没有自身的工业体系。由于经济上依赖过深,当年五国是反对分家的。

外蒙情况一样,矿产资源蕴藏丰富,前苏红火的时候,开采多少卖多少,只需出口资源就能过上好日子。如今也是没有了依靠,需要自己独力打拼。

但是对资源的过度依赖也存在很大弊端:

一、受到国际市场价格的制约,价高时没话说,供需两旺一片大好。大环境不景气时,价低还不好卖,收入大幅降低。

二、卖资源赚的只是最原始的差价,油水比较有限,深加工才是康庄大道。比如内蒙的包头、鄂尔多斯,都是建立在矿产之上的城市,拥有自己的深加工能力。反观外蒙,由于工业体系薄弱,工业行为止于开采阶段,没有后续产业链。

三、夹在两大国之间,没有出海口。除了直接卖给两国,出口到其他地区需经长途陆运,势必增加成本。

外蒙支柱产业受限于畜牧和采矿,既无丰厚利润,也无法提供充足工作机会,这也是外蒙为何不能多建几座大城市的原因。乌兰巴托之外的第二大城市额尔登特,人口连十万都不到。

至今仍深度依赖草原供养的外蒙,即使是目前人口数量已近承受极限。在经济状况和模式改变之前,“人口第一低密度”的名号恐怕是难以摆脱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方位解读:独立百年后,蒙古与内蒙古的差距有多大?
蒙古数据十图:立国76年现在啥样?国别研究系列38
【我有良策】收复外蒙,管仲败楚之策,可再用一次
遥远的乌兰巴托
外蒙和内蒙面积差不多,人口却只有八分之一,算得上地广人稀吗?
蒙古帝国的继承者应是中国内蒙而不是蒙古国,更不是国外的蒙古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