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吴三桂几次抉择”入手,浅析吴三桂降清的影响因素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在明亡之时作为辽东总兵,选择向北方的清朝投降,直接为清军打开了南下的门户,导致刚刚立足的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很快被消灭,让北方的满族人坐了江山。而在几十年之后,他又选择了起兵反抗清朝,掀起了历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乱,年轻的清王朝在年轻的康熙帝的率领下平定了三藩之乱后,才算是真正走上了强盛和繁荣的道路。

对于明王朝来说,吴三桂既是一个干将,也是一个叛将。对于清王朝来说,吴三桂也是一个叛将,但他同时也是一个功臣。当然,这样的评价是过于武断的,特别是对于明末清初的吴三桂来说,他的选择其实受到了众多因素的影响,他也是在历史大潮的推动下被动做出的选择。本文希望分析的,就是明末清初的历史大潮,是如何推动吴三桂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投降清廷的道路的。

吴三桂画像

投降的必然性

严格意义上来说,吴三桂并不完全是明朝的叛将,虽然他确实是选择了投降这个行为,在传统的君臣之仪看来甚为不妥,但如果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吴三桂选择投降不过是为了自保。也正是出于自保这个目的,使得吴三桂的投降具有必然性。

身为辽东总兵的吴三桂,把守的是山海关这个战略要地,在当时,山海关是阻遏清军入关的重要据点,满族人想要通过获得山海关取得南下的通道,而李自成则是想通过获得山海关来抵挡清国这个危险的敌人。而夹在中间的吴三桂,则处在一个最为艰难的境地:吴三桂在政治上孤立无援,他虽然想与当时在南方的南明朝廷取得联系,但奈何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根本不可能做到。

夹在满清政权和大顺政权之间,吴三桂以及他的部队根本无法获得任何补给,他的部队不仅无法有效地抵御敌人的进攻,甚至连生存下去都成为问题。在这样腹背受敌、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吴三桂为了自保,也为了保住跟着他卖命的一众士兵,他只能选择投降。

影视剧中的吴三桂

当投降成为唯一选择之后,剩下的选择便是要向谁投降了。作为吴三桂来说,他内心是更加倾向于向李自成的大顺政权投降的。

首先,从民族大义上来说,大顺政权无论如何还是汉人政权,而满清政权则是外族政权,在华夷之辨甚嚣尘上的明末,作为汉人的吴三桂自然是更加倾向于归顺于李自成的。

其次,从个人出发,一方面,吴三桂与清军作战多年,没有新仇也有旧恨,吴三桂担心向清军投降会招来不测。另一方面,李自成在进入北京之后,吴三桂的家人已经落入李自成之手。除了扣有人质之外,李自成还许以高官厚禄,并且派人送来四万两白银,切实解决了吴三桂部队的生存问题。这样一来,无论是于公于私,似乎投降李自成都是名正言顺的选择,但是,最终的历史却并不是这样发展的。

影视剧中的吴三桂

为何选择降清

关于吴三桂为何最后降了清朝,历史上有许多说法。一种说法是吴三桂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李自成才是灭亡了明朝的人,出于为明朝复仇的想法,因而希望借清兵之力消灭李自成。

《明季北略》里写道:“吴三桂欲倡义复仇,以众寡不敌,遂亲往大清国请兵十万,为朝廷雪耻。”

另一种说法则是说吴三桂要为父复仇,例如《烈皇小识》里就写道:

“三桂父吴襄,故辽东总兵也,逆闯李自成执襄诛求金宝,索诈甚酷,三桂知之,即时返师出关。适清摄政王统兵将入大同,中途相遇,三桂即剃发诣营,叩首愬冤,愿假大兵复仇,歃血立誓。”

甚至还有一种说法,说的是吴三桂之所以要投降清朝,是因为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抢走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因而投降清朝。

李自成

实际上,就像上一部分所说的,吴三桂实际上已经准备投降李自成,甚至已经准备带兵向南进发,但李自成的政策失误,导致了吴三桂最终折返向北,并投降了清朝。这里所说的李自成的政策失误,实际上就是李自成在进入北京之后实行的追赃助饷政策。

所谓追赃助饷政策,实际上就是农民军为了筹集军饷,而向北京城中的旧臣豪绅们所要钱财。这样的政策实际上中国历史上的诸多农民起义军都曾经使用过,但李自成的这一政策之所以招致吴三桂的愤恨,一方面是因为这一政策牵连到了他的家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农民军所使用的手段太过残忍。

《明季北略》中对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等人所施压在明朝百官及京中富商等身上的严刑手段有着详细的记载,为了能从百官身上搜刮钱财,刘宗敏等人先是将百官软禁饿上一天,第二天再用严刑拷打,所用刑具是刘宗敏入京后发明的一种带有棱角、铁钉的夹棍,对待京中富商居民也是以夹棍相逼,严刑拷打过后往往死者过千。

皇太极

后来竟发展成官兵在路上“见面稍魁肥,即疑有财,繫颈征贿”。这样的方式,可以说是十分残忍,令京城中的旧臣豪绅们人人自危,生怕哪一天灾祸会落到自己的头上。而更让吴三桂感到愤怒的,则是李自成一方面说着要招降自己,许以高官厚禄,另一方面则拿他在京城中的家人下手。不仅吴三桂在京城中的家产尽数被农民军劫走,就连他的父亲,曾经的辽东总兵都被投入监狱。

而引爆吴三桂心中的怒火的,则是我们在上文所说的,他的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强行夺走,这几样因素加在一起,导致吴三桂对大顺政权的愤怒达到了极点,因此坚决地不愿回头归降大顺政权。为了表示他的坚决,吴三桂甚至做出了与被挟持的父亲决裂的决定,他曾经说过:“父既不能为忠臣,儿安能为孝子乎。儿与父诀,请自今日,父不早图,贼虽置父鼎俎傍以诱之,桂不愿也。”从这就能看出吴三桂绝不愿意投降大顺政权的心理。

《烈皇小识》部分残留内容

当吴三桂与大顺政权决裂之后,他只能向北方的清政权求援。吴三桂之所以此时又愿意向清政权投降,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他的实力不足以与大顺政权抗衡,当时李自成的兵力要远远多于吴三桂的兵力,《烈皇小识》中就有这样的记录:

“逆成闻三桂之来而复去也,急统马兵四十万追之……三桂见贼甚盛,不敢迎战……”

吴三桂为了自保,只能求助于北方的清政权。其次,在吴三桂之前,已有明朝将领如洪承畴、祖大寿等人投降清政权,他们不仅得到了善待,甚至还在清政权中担任重要的职务,这与南方的大顺政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样的情况下,出于生存和个人未来的考虑,吴三桂最终还是选择了向清朝投降。而后来的解决我们也都知道了,清军入关之后,可以说是以破竹之势击败了大顺政权,而吴三桂后来也在清政权成为了一方之王,直到后来起兵叛乱。

影视剧中的吴三桂

结语

历史的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会脸谱化人物。一些对于吴三桂不甚熟悉的朋友,可能会仅仅从吴三桂投降清朝以及后来的三藩之乱判断出吴三桂是一个两面三刀之人,他不仅对于旧主子明朝不忠诚,而且对新主子清朝也不忠诚,简直就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但其实,通过本文的分析,大家应该就可以发现,吴三桂的降清其实有其不得已之处的,是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共同作用之下所产生的结果。

当然,按照古代的君臣之仪来说,吴三桂当然还是不合格的。古时候宣扬的是殉节,对于亡国之臣来说,所应该做的不是苟活,而是为了前朝而死。吴三桂虽然没有做到这一点,但也确实不能说他是一个忘恩负义之人,他不是没有尝试过联系南明朝廷,但现实还是逼迫他选择了自保。

从吴三桂的选择可以看出,历史实际上是十分复杂的,而这也正是历史的有趣之处。我们在分析一个人物、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必然是这个因素导致的事情发生,就像此前的许多学者一口咬定陈圆圆被抢是吴三桂降清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一样。历史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要仔细、小心地考证,这样才能发现历史的真面目,也才能看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全貌。

参考资料:《烈皇小识》、《明季北略》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
吴三桂降闯:以假乱真的欲加之罪
第三节 吴三桂叛变与山海关之战
山海关之战,闯王十八万精锐被团灭,十五员大将阵亡,他败给了谁
吴三桂真的是冲冠一怒为红颜吗?
四姓家奴,一生十次叛变,“墙头草”王辅臣为何还能位极人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