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松江 方塔园

方塔园位于上海市松江区。园区以北宋古文物、江南最秀丽的方塔为主体,利用了附近一大片竹园,集中了一批古建筑。

走进方塔园这一古建筑云集之地,会令人自然地产生一种怀古的情怀。

园内主要景观有宋代的方塔、宋代的望仙桥、明代的砖刻照壁、兰瑞堂、水陆池等。

方塔(兴圣教寺塔)


园中方塔周围原是五代后汉乾佑二年(949年)由宅邸改建的兴国长寿寺,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更名兴圣教寺,寺塔(俗称方塔)建于宋熙宁至元佑年间(1068—1093年)。据考证,该地段位于唐宋时期华亭县城中心,曾在那里地下约二米深处发现了分布较广的大量唐宋遗物和一条东西向的唐代市河部分驳岸等遗迹。元代寺毁塔存,明初在此建城隍庙及兴圣塔院。


方塔于1975一1977年重修,恢复腰檐、平座、栏杆等,修葺一新的方塔端庄挺拔,造型优美,巍然屹立,玲珑多姿,已成为古城松江的象征。


方塔系砖木结构,九级方形,高42.5米。在形态结构上,因袭唐代砖塔风格。


方塔的历史价值不可估量。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在他所写的《江苏之塔》一书中说:"松江方塔是自唐代到北宋,同类塔中嬗嫡的代表"。意思是说它沿用了唐代的形制于北宋时期建成的塔,而这座塔不管造形、用料、技术和施工,都是一个典型的唐代楼阁式砖木结构塔。


鉴于这种主要的历史价值,1996年兴圣教寺塔被国务院颁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陆池

照壁


照壁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原为松江府城隍庙的影壁,与府城隍庙大门相对。在抗战初期,府城隍庙被日本飞机炸毁,惟独照壁幸存,是上海乃至全国最古老、最精美、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大型砖雕艺术珍品,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照壁高4.75米、宽6.1米,为大型砖刻浮雕,气势轩昂,风采独具。约30平方米的壁面,雕刻内容十分丰富,画面设计形象生动,刻艺精湛,立体感强。

兴圣教寺遗址(下图)


此寺建于汉乾佑二年(公元949年),初名兴国长寿寺,后改名觉元寺,再后来又改名兴圣教寺。原寺与钟楼毁于战火,只留下寺塔和两块大殿石柱基。石柱基发现于1976年,每块重三吨,高九十厘米,圆柱直径八十二厘米。这样大的圆柱除北京故宫太和殿圆柱(100厘米)外,其他地方是很罕见的。

石柱基

天妃宫(下图)


方塔园北面有一座宏伟的殿宇,原是上海河南路桥北境的天后宫大殿,建于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是天后宫仅存的一座建筑物。因处身在促狭环境,被一校舍包围,为保存古迹,迁建在方塔园中以恢复古建风貌。


园内的天妃宫前身为顺济庙,位于小东门十六铺一带,1853年遭毁,1883年易地苏州河河南路桥头重建,名天后宫。1980年,移到方塔园内,名天妃宫。2001年,天妃宫进行了大修,2002年,天妃宫浦江妈祖文化内涵及其设施得以恢复,并于同年9月开光。天妃宫大殿俊秀,飞檐翼角,基座坦荡,台阶开阔,轩昂伟岸,气势恢宏,存庙堂肃穆之气。大殿面积330平方米,高17米,砖木结构,雕刻精致华丽,体现晚清建筑特色。

杜鹃展


《2018上海方塔园杜娟展》于4月21日至5月6日开展。


仔细看了一下,花期已经接近尾声,工作人员也说“早来一周是最好看的”。


《2018上海方塔园杜娟展》的展品全部是盆景,因无法接近展品,摄影效果不是太好。


观展的最大收获是,认识到杜鹃居然有如此多的品种!

园景

40年树龄的琼花(下图)


盛花期非常壮观,可惜我来晚了,已经“过季”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申城古迹-城隍庙照壁
【声动】这些宋塔大有来头!长三角方言带你寻塔“醉”江南
古朴秀美的松江宋代方塔
松江方塔园内有哪些古迹?
建筑可阅读|方塔园:藏在松江城里的“上海露天博物馆”
【记忆】建筑可阅读:松江这座园林,远可看青山绿水、近可观历史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