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贝多芬、艺术教育与人脑开发、军乐(Militarymusic)

贝多芬

1770—1827

Ludwig  van  Beethoven

    他是雷神,是丘比特,是天庭的咆哮者,音乐的普罗米修斯。

    巴赫是已有之物的完善者。莫扎特是音乐上惟一最明亮的耀眼瞬间。贝多芬则是力,是扼住那不曾向任何人或神低头的命运的咽喉的人。他宣扬了自己的生活和创作的准则,在身后留下了任何一名作曲家从未创造出的最强有力的音乐。

    是谁,或什么,要求他将生命如此地倾注于音乐之中?没有人,没有事,也没有任何原因令他如此。当时正值美国和法国革命,没有一个政府首脑比贝多芬更致力于个人的尊严和平等。

    激情,力,个人的骄傲——以及存在于一切中的独立性。

   “我不想介人你们的伦理体系,”他有一次写道,“强力是杰出者的品行,那就是我。”

    没有一位作曲家比他更献身于人类的奋斗。巴赫为上帝的荣耀而创作,莫扎特出于天才的横溢(也因为他要吃饭),贝多芬则是为了将自己的意愿施于世界。

    他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他的性情极为恶劣——用传记家的话来说,“过度的欲求被他看成是符合常规的良好举止。”他一生都谎报自己的年龄。无论在职业上或私人关系上,他几乎对任何人都不信任。

    他是骄傲的。普鲁士国王赠给他的金鼻烟壶,“按照惯例是礼赠大使的。”

    1801年,年仅30岁的贝多芬得知自己即将耳聋,他写道:“我必须承认我过着悲惨的生活。”他沉湎于自怜之中。不久后又写道:“你几乎难以相信,过去的两年中我过的是怎样空虚、悲哀的生活。”

    然而: “我将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会完全压倒我。”

入门曲目

    要推荐音乐的耶和华的人门曲目,途径之一是选择交响曲第三、五、六、七、九号。谁能置辩呢?但为了更具代表性,我选择了《第五号交响曲》,《第五号钢琴协奏曲》“皇帝”,《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降B大调第十三号弦乐四重奏》OP. 130, 《f小调第二十三号钢琴奏鸣曲》“热情”。

    随后就可以很快转向第三、六、七、九号交响曲,《第二十九号钢琴奏鸣曲》,《第十四号弦乐四重奏》Op. 131,其他任何5首钢琴协奏曲,《费黛里奥》的序曲和选段。或者……

贝多芬:入门必备

   交响曲:

       第五号,C小调

   其他作品:

       钢琴协奏曲第五号,降E大调,“皇帝”(Emperor )

       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

   室内乐作品:

       弦乐四重奏:

       第十三号,降B大调,Op. 130

   独奏器乐作品:

       钢琴奏鸣曲:

       第二十三号,f小调,“热情”( Appassionata )

贝多芬:热门排行

   交响曲:

       第三号,降E大调,“英雄”( Eroica )

       第五号,c小调

       第七号,A大调

       第九号,d小调

   其他器乐作品:

       钢琴协奏曲第五号,降E大调,“皇帝”

       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

   室内乐作品:

       弦乐四重奏:

       第十三号,降B大调,Op. 130

    独奏器乐作品:

       钢琴奏鸣曲:

       第十四号,升c小调,“月光”

       第二十三号,r小调,“热情”

    声乐作品

       歌剧:

       费黛里奥(Fidelio)

    贝多芬:经典收藏

    交响曲:

        第三号,降E大调,“英雄”

        第五号,c小调

        第六号,F大调,“田园”

        第七号,A大调

        第八号,F大调

        第九号,d小调

    其他器乐作品:

        钢琴协赛曲第四号,G大调

        钢琴协赛曲第五号,降E大调,“皇帝”

        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

        蕾奥诺拉序曲第三号

    室内乐作品:

        弦乐四重奏:

        第十三号,降B大调,Op. 130

        第十四号,降c小调,即. 131

        大赋格(原为第十三号的最后一个乐章)

        三重奏第六号,小提琴、大提琴与钢琴,降B大调,OP. 97,“大公”(Archduke )

    独奏器乐作品:

        钢琴奏鸣曲:

        第八号,c小调,“悲怆”

        第十四号,升C小调,“月光”

        第二十一号,C大调,“华德斯坦”

        第二十三号,f小调,“热情”

        第二十六号,降E大调,“告别”( Les  Adieux )

        第二十九号,降B大调,“汉马克拉维亚”( Hammer klavier)

        第三十一号,降A大调

        第三十二号,c小调

        小提琴与钢琴的奏鸣曲第九号,“克罗采”( Kreutzer)

    声乐作品:

        歌剧:

        费黛里奥

        弥撒曲:

        庄严弥撒( Missa Solemnis ),D大调



《艺术教育与人脑开发》

【美】Eric Jensen

为音乐争取地位

  音乐活动是使得我们成为人类的部分原因。加利福尼亚大学医学院神经学临床助理教授Frank Wilson说道,学习弹奏乐器的行为可以连接、发展并改进整个神经和脑运动系统。为了证明音乐是一门基础性的、重要的人类科学,这一章提出以下论点:

    #音乐增强我们的生物性生存力。

    #音乐有可以预测的发展阶段。

    #音乐使认知系统获得加强,包括视觉空间能力、分析能力、数学能力和创造力。

    #音乐使情绪系统受到积极的影响,包括内分泌、激素水平、社会交往、人际交往技巧、文化和文学鉴赏。

    #音乐使感知运动系统得到发展,包括听力、前庭系统、感官敏锐性、时间管理和状态调整。

    #音乐使应激反应系统得到强化,包括免疫性反应、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系统。

    #音乐使记忆系统通过提高听、注意、关注和回忆而得以激活。 

音乐与脑的牢固联结

    我们已经掌握一些线索,它们暗示了音乐创作是如何有助于生存的。

音乐有发展阶段

    最近的一些文章和著作提出,在生命早期有一个学习音乐的关键阶段。脑发育确实存在某些关键时期,即个体的音乐发展表现更为敏感。在这些时期内让人们学习音乐无疑是更为明智的。但是,研究并非假定幼小阶段没有学习音乐的人就永远也学不会了,研究只是指出,开始学习音乐的时间将会影响学习所花费的时间及精通的程度。

    出生前

    有明显的证据表明胎儿在母体子宫内时就对音乐发生反应。在研究的早期阶段,我们最好以审慎的态度来研究音乐对胎儿的影响。没有证据可以表明,让尚处于子宫内的胎儿倾听莫扎特或者是别的作曲家的音乐能够带来益处。我们应该保护胎儿远离吵闹的声音,代之以正常、柔和的嗓音、轻乐器弹奏的声音和催眠曲。

    从出生到2岁

     在这段时间里,听觉皮层的神经元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和适应性。即使是5个月大的婴儿也能够辨别出西方音乐中最小的时间间隔,即半音。8~11个月大的婴儿能够察觉并记住大致旋律。一个研究小组证实,婴儿对手写的原创音乐的偏好胜于变化了的版本。虽然婴儿的这一能力不是很完善,但是研究者认为这一能力很早就出现了。

    2~5岁:幼儿早期阶段的音乐很显然,随着时间的推移,音乐有一个发展轨迹。证据表明,用左手弹奏乐器的幼儿脑中与左手相对的感觉皮层面积会更大。右手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但是,5岁前开始弹奏乐器的幼儿大脑皮层发生了更大的改变,这就间接表明在感官细胞发展的关键期进行音乐教育是有效的。

    3岁左右的孩子就能进行简单的键盘练习了。小孩子的大脑正在塑造新的神经网络,需要接触大量的各种声音。为了让孩子愉快地学习,父母可以做一些音乐演奏的示范,而这其实是一种社会交往经验。

大概在孩子2~3岁的时候,我们可以开始让他们接触不同的音乐。孩子们特别喜欢民间歌曲、音乐剧、听起来很舒服的流行歌曲、儿歌、桑巴舞曲、进行曲、爱尔兰快步舞曲、弗拉门科民歌和传统音乐。这段时间应该向孩子介绍歌唱了。到孩子4岁时,引进大量节奏游戏是很聪明的做法。大脑左半球在这个阶段发展得较快,节奏技能也因此而得到提高。应该尽量鼓励孩子在音的乐中使用旋转、蹦跳、摇摆、扣击、打转转和正步走的活动。或许最适合孩子们的音乐是能够调动整个身体、思维和情绪的Sousa的进行曲。

    5~10岁的音乐

    孩子们开始学习音乐的最佳年龄段是3~8岁之间,但这得取决于孩子的成熟程度。今天的证据表明,任何年龄都适合开始音乐课程的学习,只不过学习得越早效果就越好。学习得早的个体进行的听觉加工可以加强大脑两半球之间的活动。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音乐家脑中联结左右半球的胼胝体比非音乐家的要大15%。但是这种情况是针对8岁前就开始学习音乐的人。我们似乎有必要尽早学习,以实现能力发展的最优化。所有世界级的钢琴家都是在10岁前就开始学习演奏了的。
    只要给予一定的机会,学龄阶段的孩子就能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孩子在9岁时,有了听力加工能力(即在头脑中构想并“倾听”一段音乐的能力)。大脑本质上成了一块音乐“画板”。这和专业音乐家采取的的方法是一样的。他们的脑内已经具备了音乐家所使用的程序,包括领悟、韵律和音调方面的技巧。
    实践建议:简而言之,阅读节奏感较强的诗歌,或者键盘、钢琴、小提琴或八孔长笛都是这个年龄阶段很好的训练乐器。接近8、9岁的孩子们已经有能力去尝试用自己的双手来创作简单的音乐了。这个阶段正是引进瑞格舞曲、古典音乐、浪漫音乐和流行音乐的时候。迪斯尼电影的原声带,尤其是1960年以前的,可以可以为学生提供古典音乐、浪漫音乐和其他流派音乐的感受。


10岁及以上的音乐
    到10岁时,加工音乐的脑已经成熟了80%。在某些情况下,10岁后开始学习音乐的个体也可能成为能力很强的音乐家。但是成为世界级音乐家的机会是很微小的,几乎没有。到20岁时,个体的脑就成熟了。大多数成人在经过足够的训练和练习之后能够精通大部分的乐器。我们应该记住的是,非音乐方面的益处(满足感、记忆力、创造性、鉴赏力和自律性)可能和外显的音乐技巧方面的益处是一样大的,或是前者更胜于后者。

音乐能够增强认知系统

    音乐通过刺激并整合神经激活模式来帮助我们思考,这些神经激活模式整合并联结了多个脑区。同步神经元集合可以提高脑的效率和效果。这些关键系统将额叶、顶叶、颞叶和小脑紧密地连接着。最有力的研究证明,音乐活动对于促进空间推理、创造性和数学归纳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音乐和智商的相关

    音乐如何促进认知的发展?一项来至于俄罗斯的研究的研究(Malyarenko等人,1996)证实,每天只需花一个小时倾听音乐就能够改变大脑的重组方式。4岁孩子的音乐实验组每天听一个小时的古典音乐。后来发现,他们的脑电图(EEG)信息表明,大脑协同性得到了增强,脑电波处于α波状态的时间也增多了。大量数据提示我们,音乐的确不仅会影响脑的活动还会影响到脑的协同性。这或许就是Shaw所提出的“神经协同”理论的来源。

    维也纳大学的Hellmuth Petsche(1993)发现,脑的多个部位在进行不同任务时,活动的方式具有惊人的一致性,这揭示出了音乐对脑的全面影响。如果这个认为音乐可能激活更多的脑区的理论(即协同性)是正确的,那么女性脑电波的一致性就会更强,因为他们的两个脑半球之间和前连合附近的较小区域的联结组织部位。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不仅是音乐家的脑协同性远远强于非音乐家,而且女性的脑协同性也远远强于男性。还有一项研究指出,神经活动类型及其结果可能是理解、欣赏和参与音乐活动的“基石”。

    实践建议:老师和家长应该在幼儿园和小学提供高质量的音乐作为特殊场合的背景音乐。尽量经常地引进结构复杂而又和谐的音乐,比如莫扎特的D大调钢琴奏鸣曲,或者是海顿的交响乐中的第42、45、56、94和100首。节奏复杂的音乐包括有格什温(Gershwin)、奥斯卡·皮特森(Oscar  Peterson)和加纳的高超鼓手等人的音乐。但是,我们只能占用课堂时间的20%~50%来使用音乐,以免沉浸其中。


音乐参与脑共振治疗心理病有依据


    1950年德国伯杰教授发现人体脑电波是处于一种连续振荡的电生理状态,大脑产生生物电振荡主要是来自神经细胞的新陈代谢,这些脑电波活动是自发的,但与人体感官受到刺激、神经系统是否正常、年龄、以及身体健康状况息息相关。

    长期实验证明人体脑电波可确定一个人的意识状态、清醒、做梦或睡觉:

    α波,频率在 8--13Hz之间,松弛状态:与一个人的心情是否平静随和,感觉是否轻松愉快有关;忧虑和紧张会抑制α波,清醒时闭目养神最易出现α波。

    β波,频率在 14--26Hz之间,紧张状态:是由于用心解决问题以进行高强度的脑力活动,由兴奋,忧虑和紧张所引起。

    θ波,频率在 4--7Hz之间,忘我状态,电压较低:在人半醒半睡的入梦状态,或疲倦状态,或性高潮状态出现,此时会感受到各种影像,如童年的回忆及各种难忘的经验。这种幻觉状态能够激发人的灵感及创造力。

    δ波、频率在 0.5--3Hz之间,睡眠状态,电压较高:只有在深度睡眠状态出现。

    从脑电波研究中可发现人们在安静状态时α波明显增加,α波和θ波电压越高,人脑同步协调性也越好。α脑电波电压增高及协调是表示人脑能量增强,脑内较多神经细胞活跃,神经细胞网络被接通的通路增加,也表示平时受外界影响已混乱的意识转化成清晰愉快的意识状态,忧虑和紧张的意识减轻。

    1997年我国科技工作者李国翚和缪经良教授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心理临床专家共同发明了多感知音乐治疗仪。

    音乐是由旋律和节奏组成的,节奏能给人以生理上的影响,旋律则造成心理上的影响。人们欣赏到一些喜爱优美动听的乐曲时身心感觉舒畅愉快。音乐的声波作用于耳膜和躯体会引起毛细胞变形时转换成电信号,传到大脑引起左右脑半球皮层产生差拍共鸣振荡,能促进脑神经元更有效协调共振,从而产生α波协调左右脑,诱导潜意识容易地和意识沟通,能促进有益人体激素(例如脑啡呔)等的释放。

    当抑郁症、孤独症、亚健康患者在接受特制的针对患者病情的优美音乐处方治疗时,右脑半球的活动会显得活跃,从而改善左右脑半球脑波的同步协调性,对舒缓紧张和消除疲劳及提高对疾病的免疫力均有很大益处。


军乐(Militarymusic)



  军乐是由铜管乐、木管乐、打击乐组成的,以集体合奏为主要表演形式(还有重奏、齐奏和独奏),气势恢弘壮观,乐曲浑厚流畅,给人以强烈感染和鼓舞的一种高雅音乐艺术。军乐艺术在欧洲各国和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许多国家每年举办军乐艺术节或军乐艺术盛典活动,英国爱丁堡军乐节已举办50多年。我国的军乐艺术已有百余年历史。从国庆大典规模化的军乐演奏到天安门升国旗例行仪式的军乐演奏都由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担任演奏。

  通俗的称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演奏的音乐,因为这类型的音乐在军队中常用,故称军乐。

  1. 古代军中用的音乐

 《后汉书·礼仪志中》“ 高祖 定秦之月,元年岁首也”李贤注引 汉蔡邕《礼乐志》:“其短箫、铙歌,军乐也。” 唐韦应物《军中冬燕》诗:“兹邦实大藩,伐鼓军乐陈。”《辽史·乐志》:“鼓吹乐,一曰短箫铙歌乐,自汉有之谓之军乐……横吹亦军乐。”

  2. 现代军乐,指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演奏的音乐。因军中常用而得名。

  清秋瑾《警告我同胞》:“每到一个停车场,都有男女老幼,奏军乐的、举国旗的迎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五九:“走在他前面的是新药商业四十个资方人员组成的军乐,吹着铜号,打着洋鼓,昂首阔步地走着。”

  基本含义

  军乐是由铜管乐、木管乐、打击乐组成的,以集体合奏为主要表演形式(还有重奏、齐奏和独奏),气势恢弘壮观,乐曲浑厚流畅,给人以强烈感染和鼓舞的一种高雅音乐艺术。如今,开展全国军乐艺术盛典活动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也已成熟。军乐艺术在欧洲各国和澳大利亚等世界各地已有几百年的历史,许多国家每年举办军乐艺术节或军乐艺术盛典活动,英国爱丁堡军乐节已举办50多年。我国的军乐艺术已有百余年历史。

  1899年,袁世凯在天津接受了德籍顾问的建议而组建。这个乐队大概二十个人,所用的乐器和外国行伍中的铜管乐队一样,曾为慈禧演奏。

  袁世凯跟洋人的关系不错,他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式军队时,军中全是洋人教官,他第一个把外国军乐队引进中国,在迎接慈禧视察时,一曲《马赛曲》把老佛爷听得喜滋滋的,正在追杀康有为、并准备对法国等夷邦开战的她不知道这正是法国革命歌曲。

  据1982年英国出版的格罗夫《音乐、乐器大辞典》里介绍,“军乐队”(Military Band)的名称起源于18世纪后期,主要用来指那类由铜管乐器,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的军队中的军乐团体。但后来军队里的这些乐队与城市民间的交往越来越多,民间也产生了大量由铜管、木管、打击乐器组成的乐队。于是人们也称这种乐队为军乐队。所以,原来的名称中“军事的”(military)一词越来越含糊了。尽管有许多民间、院校等团体也有许多类似乐队,习惯上均称为军乐队,也有称为管乐队的。

  过去的军乐队远不如现今军乐队这样完整和庞大。军乐队的编制没有硬性规定。不同国家的不同音乐团体各有千自的标准,差异只在细节方面。但有一基本原则,即单簧管(黑管)在乐队中占绝对优势阵容,(相当于管弦乐队中的小提琴阵容)。中国现代专业军乐队(或称管乐队)的编制为:短笛1支,长笛2支,双簧管2支,降E单管2支、降B单管管10支,大管2支,降E中音萨克斯管2支,降B次中音萨克斯管2支,降E上低音萨克斯管1支,F调圆号4支,降B次中音号4支,降B上低音号1支,小号6支,长号6支,大号2支,小军鼓1支,大军鼓1支,大钹1付,人员共约5060人。如遇重大场合则按比例成倍扩大。在音乐会上演奏时常加定音鼓和贝斯大提琴。早期的军乐队编制则不如这么排场了。如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的军乐队在当时仅用四种不同寸尺的双簧管(一说为3种双簧和大管)及军鼓组成。到了18世纪叶,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又有了发展。他把这种乐队扩大为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的混合组织,包括双簧管、单簧管、圆号、大管,小笛,小号和倍大管。而英国皇家炮兵军乐队也有包括小号、圆号、双簧管(或单簧管)和大管等多种乐器。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执政时期又大大促进了军乐队的发展。主要是从阵容上,当时的军乐队已拥有42人。单从数量上比现今的军乐队已少不了几个。到19世纪中,新发明的萨克斯管立即迅速装备给军乐队,尽管与现代各类乐团相比还不为壮观,但在当时已够奢侈了。

  从国庆大典规模化的军乐演奏到天安门升国旗例行仪式的军乐演奏,从城镇文艺舞台的演出到各种节庆和礼仪活动,从农民乐队到学校的校乐队,军乐已到处可见。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的军乐艺术教育更是异军突起,近几年政府投资几百万元,购置万余支乐件,培训百余名教师,在中小学普及军乐艺术教育和开展演奏活动,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活跃社会文化生活,都收到了显著效果。湖南省不仅创办了打击乐学校,还兴办十几处打击乐培训中心,参加学习的青少年近千名,热情之高,发展之快,出人意料。蓬勃兴起的军乐艺术教育和各种各样的军乐艺术活动,虽然兴起时间不长,但发展趋势十分喜人。据不完全统计,如今全国已有专业的军乐艺术团队上千支,半专业团队万余支,全国青少年学习铜管乐、木管乐、打击乐的人数已达数十万人,每年参加考级的有几万人。

  近些年来,军乐艺术作为新学科已正式纳入国家院校的中等和高等学历教育。1997年,我国诞生了第一所军乐学校——沈阳军乐学校,随后在北京、云南、山东、黑龙江、湖南等地相继成立了多所军乐中等专业学校,2004年又在北京创办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军乐艺术大专班。自1987,军乐艺术教育为地方和部队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已经成为丰富节庆礼仪活动、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国际文化交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一支新军。研究大众军乐艺术和军乐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充分发挥军乐艺术在文化领域中不可代替的独特作用,对于培养艺术人才、促进文化建设、建立和谐社会,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全国军乐艺术盛典是由中国大众音乐协会批准并与中国音协打击乐学会、中国音乐家协会单簧管学会、中关村学院军乐艺术分院、沈阳军乐学校等单位共同主办,由北京金百灵艺术团、北京中关村学院等单位共同承办,着眼全面提高广大青少年思想素质和专业水平的规范化系列活动。其宗旨是: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一个展示和提高的优质平台。具体做法是:结合党、国家和军队等重大节庆或有重大意义的项目活动,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组织广大青少年进行“展示交流、专家辅导、参观游览、实习演出”系列活动,推出一批批好苗子和优秀艺术人才,满足地方和部队文化生活的需求。

  全国军乐艺术盛典将每年举办一次,由各地分选区和全国总选区分步组织实施。第二届全国军乐艺术盛典将于2008年3月启动,10月结束(详情见方案)。按照“高标准、高品位、高效果”的原则,使之成为广大青少年早日成才的广阔舞台,成为普及和提高军乐艺术教育的良好课堂,成为国内外文化交流的又一新渠道。

  主要乐器

  圆号

  广泛使用于军乐队中的中音铜管乐器,又名法国号。细长的圆锥形管身卷成圆形,号嘴为漏斗形。现代最常

  用的是F调圆号,军乐队中常用降E调。较流行的还有F和降B双调圆号。这种圆号设有一个由左手拇指控制的降B附管的阀键,按下可从F调转入降B调。

  圆号起源于原始号角。古罗马号角科尔努卢尔(古代S形铜号)都是现代圆号的远祖,这些号角通常是在作战,狩猎和仪典中使用。圆号声音柔和、丰满、附有诗意,和铜管、木管、弦乐器的声音都能融合。为了变换音色和音量,在演奏中常用阻塞音和弱音器,阻塞音(就是演奏者把右手插入号口,十分简单)和弱音器使用后音量减小,弱奏时音色温柔,暗淡,有远距离效果,强奏时则发出粗犷破裂般音质。

  小号

  最初以兽角、海螺等作号,供传讯、祭祀、驱鬼、治病时用,为能吹出两个以上的泛音,将管身加长。随着工艺的发达,以金属管代之,开始为直筒式,后因演奏需要,将管身进一步加长,能演奏更多的泛音。由于管身太长,携带很不方便,遂将管身制成'S’形。最后弯曲成扁环形似军号形状,称之为自然小号。以后,为能奏出半音阶,曾作过多次尝试。有的在管身上开孔,称'康纳多’;有的在管身与号嘴连接处制成滑管,可自由伸缩以改变音高,称'滑管小号’。巴赫在《康塔诺》一曲中曾使用过这种小号。有的在小号管身上临时插上所需调的弯管,所以也被称为'接管小号’,还有一种在管壁上开孔的'键孔小号’。海顿及J.N.胡梅尔的小号协奏曲均为键孔小号而作。1788年,C.克拉格特发明半音阶小号,将D调和E调的两支号管用一活瓣(阀键的前身)连在一个号嘴管上,以便转调,1815年由H.施特尔策尔和F.布吕默尔发明阀键,先制成两阀键小号,后增加至三阀键。这样,小号能演奏出完整的半音阶。以后又经不断改进,才使小号具有良好性能。

  小号除在军乐队中担任和声衬托加强乐队的气势和音量外,也担任独奏,它既能吹奏辉煌壮丽的乐句也能演奏抒情优美的曲调。常见小号为降B调。

  长号

  15世纪的一种自然小号装上伸缩管发展而成的。从15世纪后期绘画中,可以看出它已具备现代长号的全部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长号叫萨克布特,管位和喇叭口都比现代长号小,管壁较厚音色柔和,一直沿用到17世纪,这种长号在16世纪的军乐队中采用。

  现代军乐队常用的长号有下列四种:

  一、C调次中音长号:这是长号中最常用的乐器。音色丰满,富有威力,可奏出刚劲、明快、柔和以及长号特有的滑音效果。

  二、降B调低音长号,音域比次中音长号低四度,虽然音色优美,但管身较长,伸缩管不易掌握,吹奏也费劲。今已让位于次中音低音长号。

  三、降B-F调次中音低音长号:或称双调长号,系1839年由莱比锡乐器制造家C.F.萨特勒改革的混合型长号。保留了低音长号较粗的管径和较大的号嘴,而采用次中音长号的管长使伸缩把位的距离减小,易于吹奏,并增设降低纯四度的附管,可直接转成F调,它具有低音长号的音域和音色,又有次中音长号演奏上的灵活性,现已完全取代了低音长号。

  四、降B调低音长号:比次中音长号低八度。

  五、活塞长号(又称按键长号):降B调,有三个活塞。现今基本上不在乐队应用。

  短号

  短号的前身是邮号。它和军号一样,无阀键,只能吹出几个有限泛音,是旧时邮车卫兵作讯号用的乐器,在欧洲常制成圆圈形,负于肩上吹奏。

  短号是军乐队中的高音乐器,在法国,尤其受到偏爱,它在吹奏上较小号灵活,象单簧管、长笛等乐器一样可以演奏快速华丽的乐句,使用梨形弱音器可以奏出遥远的回声效果。

  大号

  从古老的奥非克莱德号演变而来。奥非克莱德的前身,是16世纪末意大利所创制的蛇形大号。近代定型的第一个大号,约在19世纪30年代出现于德国。初期缺点甚多,音响粗糙刺耳,使用不灵活。后传入法国,1845年经A.萨克斯之手加以改革,才广泛使用于军乐队。大号由于管长径粗,耗气量大,吹奏快速乐句非其所能,仅在中音区才宜吹奏歌唱性曲调,一般用作支撑全乐队坚实丰满和声的基础低音。

  萨克斯管

  比利时乐器制造家A.萨克斯在1845年所创制的一套铜管乐器。主要用于军乐队。它为军乐队提供了一套音色谐和统一的乐器。代替了以往采用的类型混杂的不同音色的铜管乐器。萨克斯号的号嘴为杯形,管形为圆锥形,管径较粗,易于发音。高音号近于常见的小号形,与小号的音域相同,音色比小号更柔和,今日已很少应用。中音萨克斯号相当于圆号的音域。低音号的音质更富有弹性。

  萨克斯管的音色异常丰富,高音介于单簧管与圆号之间,中音介于人声和大提琴之间,低音兼有英国管的幽柔和大号的庄重感,特别在强奏时,可以产生一种令人兴奋的情调。常见的有降B调、降E调萨克斯。

  长笛

  管乐器中,长笛出现最早。公元前二世纪的古希腊和伊鲁里亚国就知道横笛。接着有记载的是印度、中国和日本。最早的长笛是用禾木科植物的茎做成的,而且是直吹的欧洲由于缺少这种植物,改用木料制造,并转变成横吹。在欧洲,关于横笛的记载最早在公元1100年左右。到了十八世纪横笛已成了人们普遍喜爱的乐器。后来英国人戈登和德国人波姆,把横笛的制法和式样进行了彻底的改造,创造了新圆锥形长笛,并根据音响学的原理,使用新的音孔排列。更重要改革则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由慕尼黑的T.伯姆作出。

  长笛的音区,低音区音色丰美醇厚,唯穿透力较为逊色。中音区音色清澈透明,高音区光辉明亮,穿透力极强。

  注:C调长笛在乐队中应用较为广泛。

  短笛

  小型长笛。管长仅为长笛之半,记谱与长笛相同,而实际上则高八度,为所有吹管乐器中的最高音乐器。音色尖脆、欢快活泼,在配器上,无论规模多大的乐队,用一支足可扩展音域,增大纵深能力。军乐队普遍使用,常用于欢欣鼓舞的热烈场面。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终乐章的胜利进行曲,用它来增巍然屹立、勇往真前的气概。《第六交响曲》第四乐章,用短笛来描绘雷电轰鸣的场景,M.H.穆索尔斯基的交响诗《荒山之夜》中,用它来描绘群魔乱舞时阴森凄历的哭声……

  单簧管

  中国俗称黑管。降B调。18世纪初由德国J.C.凳纳根据古老的法国芦管“沙吕莫”加以改制而成。1810年,I.米勒又改为13键,并进行一系更改造。1860年又经比利时人E.阿尔贝增加C键,并在指法上加以完善,被称为阿尔贝制。1839年由法国演奏家H.E.克洛塞与乐器师L.A.比费合作,将长笛的伯姆制移植到单簧管上,其发音通畅、音键灵活、指法方便,所以也被称为伯姆制单簧管。

  单簧管演奏的灵活性大,快速乐句及强弱变化均可适应,自然音阶,半音阶,十二度大跳及各种分解和弦等奏法都灵敏动听,悠长的连续乐句的表现力超乎长笛这上,力度强弱变化幅度大,能奏各种颤音。世界上许多著名作曲家都为单簧管写过《协奏曲》,如20世纪丹麦作曲家C.尼尔森写的管乐五重奏(1922)和一首单簧管协奏曲(1928)技巧较难,从低音的圆润丰满直到最高音的尖锐刺激,发挥了全部音域的性能。

  双簧管

  双簧管是军乐队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C调。可独奏,重奏。十七世纪末成为乐队编制中的固定乐器。1805年贝多芬在《菲德里奥》中所用的双簧管仅有两键。1820年有六键,1839年增加到十键。到十九世纪,参照伯姆式长笛的指孔排列与指键的机械装置,对其中作了几次重要的改进,才更趋完善。

  双簧管的音色富有田园风味,具有民间牧笛和芦笛特色,音响穿透力强,渐强与渐弱易于控制,演奏的持续性胜过其它木管乐器,常担任独奏的旋部分,尤其表达连绵性歌唱音调为其所长。

  次中音号

  降B调,是在新式大号发明之前,为寻求音质上与其他铜管乐器更为协调,参照短号和翼号(一种有活塞的军号),由瓦格纳发明的一种小型的有活塞的低音铜管乐器。它在现代军乐中担任中音部与低音部之间的一个声部。它的中音区明亮、园润,高音区弱奏时非常优美,音色温柔悦耳,可与其他乐器的音色融合在一起,在军队中经常用它演奏乐曲中高音区漂亮的副旋律。

视频网址:http://v.360kan.com/sv/cYXkOWXoSxD2US.html


如何理解“现代音乐之父”梅西安的音乐创作?


谈对梅西安及其音乐的初步认识

    梅西安(Olivier Messiaen,1908年12月10日-1992年4月27日)是法国著名作曲家,管风琴家,被人称为“现代音乐之父”,是现代作曲家中最有独特风格,也是最有影响的一人。梅西安的音乐没有公开或直接的对历史或现实的重大事件作出反应,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宗教、爱情和大自然。他自称是一位“作曲家和节奏学家”,打破了传统的发展节奏的方法。在旋律与和声方面,占中心位置的是他自己发明的“有限移位调式”,他还在德彪西音乐的基础上,借鉴了东方音乐,找到了新的音色,找到了独特的器乐织体所造成的奇异音响。他在1949年创作的《时值与力度的模式》,从音乐史角度来看,提出了一种新的音乐构思方法,成为50、60年代影响很大的序列音乐这一流派的出发点。他的主要作品有《图伦加利拉》,钢琴套曲《百鸟图》,乐队曲《时值与色彩》等。

    梅西安作为现代音乐的大师,对现代音乐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为现代音乐做出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个性明显,以丰富的音响组合和浓郁的色彩著称,他对序列音乐的贡献尤其重大,深深的影响了这一流派以后的发展。

    梅西安是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女诗人塞西尔?索瓦热之子,父为法国文学教授,他曾在巴黎音乐学院师从杜卡斯学习作曲和迪普雷学习管风琴,后成为音乐师范学校和圣乐学校教师。1931年毕业后任巴黎三一教堂管风琴师,1936年创立“青年法兰西”小组。1940年遭纳粹监禁其中他的作品《时间终结四重奏》就是描写他在集中营的岁月,后被遣返,1942年任音乐学院和声教师。作为教师,他创造性的分析了德彪西的《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新维也纳乐派的作品,印度音乐节奏、古希腊的韵律,鸟叫的声音等等。这些都是他长期研究的心得,超出了当时音乐学院传统的课程范围,他的学生中有一些后来很出名的作曲家如布列兹,斯托克豪森,希纳斯基等。有人称他为“现代音乐之父”。

    虽然他的音乐根底似乎源自赛扎尔?弗朗克(弗朗克是19世纪的著名作曲家和管风琴家,其演奏技艺精湛,其作品影响了德彪西、拉威尔等一代法国音乐家)在一定程度上也源自柏辽兹,但他却是现代作曲家中最有独特风格,也是最有影响的一人。他不属于现代音乐中任何一派,个性明显,以丰富的音响组合和浓郁的色彩著称。他把各种素材,按他自己的方式加以变化,综合在他的创作之中。这些素材包括传统的、现代的、专业的、民间的、欧洲的、东方的……如格里高利圣咏,中世纪调式音乐,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瓦雷兹(瓦雷兹是现代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专门从事新音乐创作)的音乐等等。梅西安对东方音乐有着特殊的兴趣,如印度的不对称节奏,佳美兰乐队的织体和音色等。

    梅西安的音乐没有公开或直接地对历史或现实的重大事件做出反应,他的作品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宗教、爱情和大自然。梅西安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说:“我想在音乐中表现的最主要的思想就是对天主教信仰的忠诚,这是最重要的,因为它超于其他一切之上。”对于爱情,他说他同其他所有的人一样,是很敏感的,并想“借助人类爱情最伟大的传说,即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的传说”表现出来。他对大自然的热爱,集中在鸟的歌唱。他从18岁起就开始花费大量时间记录鸟叫的声音,收集了几千种的鸟鸣声。据说他可以辨认约50种法国不同种类的鸟鸣。他的很多作品就是不同程度地把这种对上帝的感情,人与人的爱,以及从鸟鸣发展而来的声音结合在一起。

梅西安钢琴协奏曲《异国的鸟》

    他的音乐语言采用各种来源的声音鸟语、印度音乐、素歌、东方打击乐器的音色。弗朗克的和声、巴托克的夜乐,迥然不同的声音由他来用却显得协调一致,具有恢宏雄浑的效果。他创造性的使用了节奏。自称是一位“作曲家和节奏学家”。他吸取和发展了《春之祭》、印度音乐、佳美兰音乐中独特的节奏手法,经常采用奇数节奏(如用5代替4,7代替6等),不对称的节奏形态,各种人为的节奏组合方式等。梅西安通过这些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发展节奏的方法,摆脱节拍的限制,使小节线失去原来的作用。

    在旋律与和声方面,占中心位置的是他自己发明的“有限移位调式”,即在八度内,由全音和半音规则交替而形成的各种人工调式。调式各音不仅组成旋律,而且组成和声。这些和声不是功能性的,而是色彩性的。当不同调式重叠产生多调性时,和弦经常被一种复杂的音响所代替。与瓦雷兹的音乐一样,在这里,和声只与音乐所需要的色彩和紧张度有联系。

    音色在梅西安的作品中占有特殊地位。他对音色曾经发表过很多言论:某种声音或某几种声音的组合,具有某种颜色,移动一个半音,成了另一种颜色;然后,如回到原来高度颜色也会复原。他说他在听或写音乐时,经常看到各种色彩。心理学上的这种(视觉和听觉相联系的)“通感”现象,在他身上体现明显。但主观成分很大,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尽管如此,他还是在德彪西音乐基础上,借鉴了东方音乐,找到了新的音色,找到了独特的器乐织体所造成的奇异音响。

    到1948年他的创作,已经显示出了个人风格。如管弦乐《升天》、女高音与钢琴曲《献给Mi的诗》、《最后时刻四重奏》、钢琴套曲《二十次朝觐圣婴耶稣》、大型交响曲《图伦加利拉》,它综合了作曲家这段时间音乐创作的特点和风格,被作曲家称之为“情歌“,同时这首作品也表现出了他受印度节奏的影响。

    从1948年到1953年,梅西安开始探索序列音乐的写作技术。

    序列音乐(或称序列主义音乐)是在作曲方法上按照固定顺序进行安排的一种音乐。十二音音乐,把半音阶的十二个音级按固定顺序安排,形成旋律与和声,组成作品,也是一种序列音乐,但这种序列手法仅表现在音高上,一般仍被称作十二音音乐。50年代出现的序列音乐,是指那些不仅在音高上采用序列手法,在其他方面如节奏、力度、音色等,也采用了序列手法的作品。为了区别序列音乐与有时也被称作序列音乐的十二音音乐,人们通常也称序列音乐为整体序列音乐或全面序列音乐。

    韦伯的十二音作品为序列音乐打下了基础,已在一定程度上把序列原则扩展到节奏方面,如他的《管弦乐变奏曲》,此外贝尔格的《抒情组曲》第三乐章也是采用时值序列的最初例子之一。但是,第一首真正的整体序列音乐作品,一般认为是梅西安于1949年创作的《时值与力度的模式》。这首作品,从欣赏角度来看,缺乏想象,很难令人喜爱:然而,从音乐史角度来看,它很重要,提出了一种新的音乐构思方法,成为50和60 年代影响很大的序列一音乐这一流派的出发点 。

    尽管梅西安对序列音乐的发展起了关键性作用,但他本人并没有沿着这条道路继续走下去。同时,作为一个流派,序列音乐在70年代以后已经衰落。很少再有作曲家采用严格的序列手法作曲。但是,他的影响依然存在,那就是寻求变化,避免重复。现代生活和音乐的发展需要不断变化和更加丰富的节奏、力度和音色。事实上,这些东西一直在吸引着很多作曲家。

    从1953年到1962年,梅西安转向采用鸟叫的声音作为创作的主要素材。如大型钢琴套曲《百鸟图》、钢琴和乐队曲《百鸟苏醒》、《异国鸟》,大型乐队曲《时值色彩》等。从1962年以后,梅西安音乐的风格趋向综合,特别是把宗教内容与大自然的感受结合起来。音乐素材包括了他自早期创作以来使用的印度节奏,古希腊的韵律、佳美兰打击乐,序列音乐,作曲家自己的人工调式、鸟叫声的模仿等等。代表作有管弦乐《期望死者复生》、合唱与管弦乐曲《耶稣基督的变容》等。

    梅西安的音乐根植于具有传统的民间音乐素材,将东西方音乐结合并用在节奏、旋律与和声、音色等方面,做出了许多创新,对现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当之无愧的“现代音乐之父”。

视频网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95075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音乐百科】军乐(military music)
军乐乐器你见过多少?阅兵仪式里的那些悦耳的大家伙!
西洋管乐器的十大世界之最
管乐队主要乐器简介
论萨克斯管在现代器乐体系中的定位和发展
音乐创作之---配器法 - 编曲配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