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复护理】膝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护理

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骨科疾病护理”轻松关注

什么是人工膝关节置换?

人工膝关节关节置换术是指用生物相容性与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手术方法用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所破坏的关节面。

膝关节置换的目的是:切除病灶,解除膝关节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纠正膝关节畸形和获得长期稳定。

哪些病人需要进行膝关节置换?

1.膝关节各种炎症性关节炎: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血友病性关节炎、三联症关节炎等.

2.一些慢性炎症性疾病能够使关节肿胀、发热,疾病进展将引起软骨破坏、关节僵硬。

3.创伤性关节炎:外伤能使膝关节受损。

4.骨性关节炎:常年的正常使用,也能引起软骨的碎裂、磨损(骨关节炎)。

5.少数老年人的髌股关节炎。

6.静息的感染性关节炎(包括关节结核)。

7.少数原发性或继发性骨软骨坏死性疾病,骨肿瘤等。

膝关节置换手术前应作哪些准备?

术前康复护理评估

1.患者术前一般情况:①自愿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②除常规实验室检查外,应做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查,排除感染性关节炎;③术前有无停用非甾体抗炎药物;④了解患者有无全身隐匿性感染病灶,若有,需要控制感染后方可手术。

2.膝关节局部的情况:对膝关节的一般检查,包括对膝关节的外形、肿胀、皮温、关节积液等进行评估,并对膝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价,对患者术前状况做出客观和量化的评价,以了解患者术前状况并为术后随访提供资料。临床上常采用纽约特种外科医院的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价。

术前康复指导

1.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麻醉的方式、手术的目的、术前的注意事项等(同全既关节置换术)。

2.术前康复训练:术前通过评估了解膝关节的活动度及周围肌力的情况,指导患者术前进行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的肌力训练及ROM训练。另外,其他的肌肉也需要进行训练,如上肢肌肉力量训练是安全、有效地使用助行器具和体位转移的先决条件。非手术侧肌肉力量训练,以便术后可以安全地完成行走、坐-站转移以及上、下楼梯。对这些肌肉的训练应在手术前开始、手术后继续进行。

膝关节置换术后如何进行康复护理

术后处理

1.手术完毕后关节内放置负压引流管装置,并自足向大腿以弹性绷带轻微加压包扎,以促进静脉回流。有条件时可使用专用的静脉泵或弹力袜以预防深静脉血栓。

2.保持负压引流通畅,根据引流量决定拔除引流管的时间。

3.适当使用术后镇痛药物或镇痛泵,以使患者能够耐受康复训练。

4.必要时可适当使用低分子量肝素等药物预防下肢探静脉栓塞和肺栓寒的形成。

早期康复训练护理指导(手术后1~3天)

1.冰敷及镇痛: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可采用冰袋冰敷并加压包扎患肢以减少关节出血及患肢肿胀。同时,可将患肢用特制的下肢垫抬高,以利于血液回流,预防肢体肿胀。另外,采用镇痛泵或非抗甾体类抗炎药物有利于减轻疼痛及炎症反应。

2.踝泵运动:手术后当天起即可在床上做此运动,做此运动时,可应用静脉止痛泵控制刀口疼痛。患者用力把膝关节伸直,踝关节背屈,再努力收缩大腿和小腿肌肉至少6s,之后完全放松。这样可使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防止肌肉萎缩,还有旋转踝关节,随意的活动脚趾,这样可促进血液回流。练习应分组进行,每组5~10次,每天3~6组。每个动作应尽量做到位,由慢至快。

3.压腿练习:术后第2天患者可坐起练习按压膝关节,尤其术前伴有屈曲挛缩畸形的患者。将腿伸直放在床上,用软垫垫于足跟处,并将双手放在膝盖上方,轻轻下压,使腿尽量伸直,每次都要维持5min左右,到患者不能忍受的疼痛程度为止,这是锻炼伸直的最好方法。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膝关节伸直比屈曲要困难得多,同样也重要得多,只有伸直了腿才能正常行走而不引起疼通。

恢复期训练指导(手术后3~14天)

1.无痛情况下的锻炼:术后第3天,拔除引流管,并摄X线片复查假体位置后方可练习直腿抬高,患者应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锻炼,教会患者直腿抬高的方法,高度不应高于30cm,每5个或10个一组,每天3~5组。方法是先用力使脚背向上勾,再用力将腿绷直,然后将整条腿抬高,维持几秒钟后将腿放下,并完全放松。练习时应分组进行。

2.被动活动器练习:术后第3天,若患者一般情况好,可借助持续被动活动器(CPM)进行髋膝关节屈曲被动锻炼。初次练习屈伸由0~30°开始,以后每天增加10°的屈曲度数,术后两周应达到120°,每日2次,每次30min.频率由慢到快,活动范围以患者无痛范围为准,并要考虑到患者恢复情况。当患者感到疼痛时,说明范围过大,此时不可一味追求康复速度,保持前一次的角度锻炼2天,然后递增。CPM对肌力的恢复、髋膝关节活动度恢复有良好的作用,它帮助患者及早开始被动活动,从而防止关节周围组织粘连,使关节活动改善,促进功能康复,增强韧带强度,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3.弯腿练习:术后第3天起开始练习。开始时可在床侧进行,患者坐于床边自然放松,腿凭借重力垂到床下,就能达到90°,然后再用好腿放到前方,帮助向后压患肢,即可增加屈膝角度,用力大小以能够忍受为度,如果能维持用力几分钟,效果更好。

4.主动膝关节屈伸活动:手术后第3天开始练习。在股四头肌、腓肠肌肌力得到一定恢复,术后疼痛较轻时,使用CPM锻炼的同时进行,或在体疗师的帮助下进行。

5.伸展滞缺及屈曲受限时的膝关节锻炼 用于术后2周膝不能完全伸直或屈膝不能达到90°时。一般术后9~10天时患膝伸展滞缺超过5°~10°,屈曲小于75°~90°时即可开始在麻醉及监护条件下进行手法推拿矫正,使膝关节被动伸直,并屈曲达90°以上。之后休息1天,第2天重新开始以上锻炼。

愈合期锻炼(手术2周之后)

1.习步架站立练习:此时患者患肢还需要石膏托固定支持,依靠习步架进行站立练习,为进一步站立行走做好准备,在进行站立时,由于患肢关节不稳定,肌肉力量相对较弱,故患肢站立过渡时以患者的主观感知为主。

2.习步架步态训练:用双手握好把手,身体站立,目视前方,先向前移动习步架,然后移动健腿,再移患腿(注意习步架放稳后再移腿)。

3.双腋杖三点步行:患者刚下地时需要有人帮助。三点式步态,是一种快速移动的步态。适用于一侧下肢功能正常,另一侧无法负重时使用,且上臂健壮的患者。使用双拐行走时,两腋拐与患肢同步,与健侧交替行走。开始每次10~20min,2次/d,以后逐渐增至两次20~30min,每天3、4次。使用拐杖时应手持重,拐杖腋横把应与腋窝保持两指距离,不能用腋部持重,以免腋窝下的神经、血管被压伤。

出院时训练指导

1.出院时制定康复锻炼计划: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练习大部分时间是出院之后在患者家中,出院时要给患者制定康复锻炼计划。教会患者及家属训练方法,患者坐在床边,主动屈伸小腿或坐在床上,膝关节下垫一枕头使膝关节屈曲,然后伸直,每日多练习。同时配合全身关节的运动,如散步、上下楼等。这样,不仅使膝关节得到锻炼,同样可使全身得到锻炼,增强体质,训练中避免剧烈运动,不要做跳跃和急转运动,防止关节损伤。

2.饮食指导:供给高蛋白、高糖膳食。在补充蛋白质的同时必须供给足够的碳水化合物,以参与蛋白质内源性代谢,可以减轻伤口水肿,防止感染。供给富含胶原的猪皮或猪蹄类食物,可为患者提供外源性蛋白质,以合成胶原纤维和蛋白多糖,同时也可获得多量的锌及甘氨酸、脯氨酸。供给富含铜的食物:瘦肉、肝、水产、虾米等,供给富含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的食物。

3.生活起居指导:患者在家中应尽量完成体疗师制订的康复训练计划。行走时患者应每天增加行走的次数,其次才是逐渐增加行走的距离。行走时患者应使用拐杖或习步架来保护膝关节,并应注意以小步走动来转身,避免扭转膝关节。在家中选择一个牢固、直背、有扶手的椅子,这有利于患者站起或坐下,不要坐在低软的沙发或躺椅上。在家洗浴时,避免滑倒,避免感冒,遵循小病大治的原则,以防置换关节远期感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重度膝关节退变的治疗选择: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
科普 | 膝关节置换术后,感到疼痛、麻木该怎么办?
五分钟读懂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关心的常见问题!
中山一院廖威明: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问答大全——值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