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拜占庭皇帝列表

本表列出东罗马帝国皇帝

东罗马帝国的开始时间难于确定。罗马皇帝戴克里先为了便于管理,在284年将罗马帝国分为西两部。不过,拜占庭本身由始至终将自己视为罗马帝国的合法延续。

被认为是第一位东罗马皇帝的君主有:

  1. 君士坦丁大帝:第一位将首都迁至君士坦丁堡(原希腊城市拜占庭)的皇帝。

  2. 瓦伦斯:死于378年的阿德里安堡战役;这一年是几种关于中世纪的开始时间的说法之一。

  3. 阿卡狄奥斯:罗马帝国永久分裂后东部的第一位皇帝。

  4. 芝诺:西罗马帝国灭亡时的东部皇帝;此后罗马帝国的王统只有在东部留存。

此外,也可以认为希拉克略是第一位“拜占庭”皇帝,因为他是第一个下令以希腊语作为官方语言的皇帝。钱币学家则注意到,阿纳斯塔修斯一世是第一个在钱币上铸刻希腊文的皇帝。

拜占庭帝国并没有皇帝世袭的正式体制[2]。世袭在拜占庭较多被视为传统,而不是作为一个不可侵犯的体制[3]

早期罗马帝国东部[编辑]

君士坦丁王朝(306–363年)

肖像中文名希腊名拉丁名在位备注
君士坦丁一世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Α' ο ΜέγαςGaius 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us306年—337年原为四帝共治制中的西帝,后击败其他诸帝,成为罗马帝国唯一的统治者
君士坦提乌斯二世Κωνστάντιος [Β']Flavius Iulius Constantius337年—361年君士坦丁一世之子,统治帝国东部,其弟君士坦斯二世死后统治整个罗马
尤利安Ιουλιανός "ο Παραβάτης"Flavius Claudius Iulianus361年—363年君士坦丁一世的侄子,在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死后统治整个罗马,死于与波斯的战争

军人统治 (363-364年)

肖像中文名希腊名拉丁名在位备注
约维安ΙοβιανόςFlavius Iovianus363年—364年瓦伦丁尼安一世之弟,被兄长任命为东部皇帝

瓦伦丁尼安-狄奥多西亚王朝(364-379年)

肖像中文名希腊名拉丁名在位备注
瓦伦丁尼安一世ΟυαλεντιανόςFlavius Valentinianus364年—375年军人,在约维安暴卒后被军队拥立为全罗马皇帝,但不久将东部交给其弟瓦伦斯管理,自己只统治西部
瓦伦斯ΟυάληςFlavius Iulius Valens364年—378年军人,瓦伦丁尼安一世之弟,被兄长任命为东部皇帝部
格拉蒂安ΓρατιανόςFlavius Gratianus378年—379年瓦伦丁尼安一世之子,原为西部皇帝,在瓦伦斯阵亡后为全罗马皇帝,不久将东部帝国交给狄奥多西一世,自己只统治西部

狄奥多西王朝(379—457年)[编辑]

肖像中文名希腊名拉丁名在位备注
狄奥多西一世Θεοδόσιος Α' ο ΜέγαςFlavius Theodosius379年—395年军人,被格拉蒂安任命为东部皇帝,与瓦伦丁尼安一世的女儿结婚,后成为全罗马帝国的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去世后,罗马帝国永久分裂,东部帝国发展为拜占庭帝国
阿卡狄奥斯ΑρκάδιοςFFlavius Arcadius395年—408年狄奥多西一世之子
狄奥多西二世Θεοδόσιος Β'FFlavius Theodosius408年—450年阿卡狄奥斯之子
马尔西安ΜαρκιανόςFFlavius Valerius Marcianus450年—457年拜占庭军人,由权臣阿斯帕尔拥立,与阿卡狄奥斯之女结婚

利奥王朝(457-518年)[编辑]

肖像中文名希腊名拉丁名在位备注
利奥一世Λέων Α' ο Θράξ, ο ΜακέλληςFlavius Valerius Leo457年—474年在马尔西安死后由阿斯帕尔拥立,与马尔西安结为亲家
利奥二世Λέων Β' ο ΜικρόςFlavius Leo474年—474年利奥一世的外孙,芝诺之子
芝诺ΖήνωνFlavius Zeno474年—475年利奥一世的女婿,被军人和贵族集团推翻

巴西利斯库斯ΒασιλίσκοςFlavius Basiliscus475年—476年利奥一世的妻弟,被阴谋集团拥立为帝,后皇位被芝诺夺回
芝诺ΖήνωνFlavius Zeno476年—491年复位
阿纳斯塔修斯一世Αναστάσιος Α' ο ΔίκοροςFlavius Anastasius491年—518年朝臣,被元老院推举为皇帝,与芝诺的遗孀结婚

查士丁尼王朝(518-602年)[编辑]

肖像中文名希腊名拉丁名在位备注
查士丁一世Ιουστίνος Α'Flavius Iustinus518年—527年守卫帝都的将领
查士丁尼一世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Α´Flavius Petrus Sabbatius Iustinianus527年—565年查士丁一世之外甥
查士丁二世Ιουστίνος Β΄Flavius Iustinus Iunior565年—578年查士丁尼一世之外甥、查士丁一世的甥孙
提比略二世Τιβέριος Β΄Flavius Tiberius Constantinus578年—582年查士丁二世的养子
摩里士ΜαυρίκιοςFlavius Mauricius Tiberius582年—602年提比略二世的女婿,被弗卡斯推翻

602-610年[编辑]

肖像中文名希腊名拉丁名在位备注
福卡斯ΦωκάςFlavius Phocas602年—610年拜占庭军人,推翻摩里士,结束了查士丁尼王朝,并导致萨珊王朝国王库思老二世出兵干预,被希拉克略推翻并杀死。

希拉克略王朝(610-695年,705-711年)[编辑]

名字在位期备注
希拉克略
(Ηράκλειος, Flavius Heraclius)
610年10月5日–
641年2月11日
约于575年出生,为亚美尼亚贵族,拜占庭帝国的阿非利加行省总督之长子,于609年起义,并于610年10月击退库思老二世,推翻弗卡斯夺取皇位。他在与萨珊王朝的战事中取得成功,却无法阻止穆斯林占领叙利亚。
君士坦丁三世
formally Heraclius New Constantine
(Ηράκλειος νέος 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Heraclius Novus Constantinus)
641年2月11日–
5月24/26日
生于612年5月3日,为希拉克略之长子
赫拉克洛纳斯
(Ηρακλωνάς, Heraclianus)
formally Constantine Heraclius
(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Ηράκλειος,Constantinus Heraclius
641年2月11日–
9月
生于626年,为希拉克略的次子
君士坦斯二世
(Κώνστας Β', Constantus II)
formally Constantine "the Bearded",
(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ο Πωγωνάτος)
641年9月–
668年9月15日
生于630年11月7日,君士坦丁三世之子
君士坦丁四世
(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Δ' ο Πωγωνάτος)
668年9月15日–
685年9月
生于652年,他成功击退阿拉伯人首次对君士坦丁堡的围攻,后死于痢疾
查士丁尼二世
(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Β' ο Ρινότμητος)
685年9月–695年
705年8月-711年12月
生于669年,君士坦丁四世之子。于695年被列昂提推翻,并被剜去鼻子,放逐至克森尼索。后得保加利亚国王协助,再次于705年复位,后被菲利皮科斯推翻并被杀害。

二十年混乱时期 (695-717年)[编辑]

名字在位期备注
列昂提
(Λεόντιος)
695年–698年来自伊苏利亚的将领。他废黜了查士丁尼二世,又于698年又在另一场起义中被推翻。他于706年2月遭到处决。
提比略三世
(Τιβέριος Γ' Αψίμαρος)
698年–705年日耳曼将领,推翻列昂提夺取皇位,后于705年被查士丁尼二世废黜,并于706年2月被处决。
查士丁尼二世
(Ιουστινιανός Β' ο Ρινότμητος)
705年8月–
711年12月
保加利亚第一帝国国王帮助下复位,后被菲利皮科斯推翻并被杀害。
菲利皮科斯
(Φιλιππικός Βαρδάνης)
711年12月–
713年6月3日
来自亚美尼亚的将领,废黜了查士丁尼二世,后又被阿纳斯塔修斯二世的军队所推翻。
阿纳斯塔修斯二世
(Αναστάσιος Β')
713年6月–
715年11月
菲里皮科斯的秘书,被军队拥立为皇帝,又被另一军队废黜。他曾在718年尝试重夺帝位,但不遂被杀。
狄奥多西三世
(Θεοδόσιος Γ')
715年5月–
717年3月25日
为一税官,被军队拥立为皇帝,后在利奥三世的起义下退位,成为僧侣。

伊苏里亚王朝(717-802年)[编辑]

名字在位期备注
利奥三世
(Λέων Γ΄ ο Ίσαυρος)
717年3月25日–
741年6月18日
生于685年。他成为一位将领,在阿拉伯人协助下于717年春夺得帝位。后解除了阿拉伯人对君士坦丁堡的第二次围攻,并发起了毁坏圣像运动
君士坦丁五世
(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Ε΄ ο Κοπρώνυμος)
741年6月18日–
775年9月14日
生于718年7月,是利奥三世的独子。他持续了父亲的毁坏圣像运动政策, 并数次在与阿拉伯人和保加利亚的战事中取得胜利。

阿尔塔瓦兹德
(Αρτάβασδος)
741/742年6月–
743年11月2日
亚美尼亚军人,利奥三世之女婿,并起义占领君士坦丁堡,但很快就被君士坦丁五世击败.
利奥四世
(Λέων Δ΄ ο Χάζαρος)
775年9月14日–
780年9月8日
为君士坦丁五世之长子,于750年1月25日出生
君士坦丁六世
(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ΣΤ΄)
780年9月8日–
797年8月
生于771年,是利奥四世的独子,776年起与父共治,780年利奥四世死去,他成为惟一皇帝,但780-790年间因未成年而由其母亲伊琳娜摄政。他于797年被母亲推翻。
伊琳娜女皇
(Ειρήνη η Αθηναία)
797年8月–
802年10月31日
于752年生于雅典。她嫁给利奥四世,在780–790年摄政,更于797年推翻儿子君士坦丁六世,自立为女皇。她于一次宫廷政变中被废黜,并遭到流放,最后在803年8月9日死于希腊北部的莱斯博斯岛上。

尼基弗里亚王朝(802-813年)[编辑]

名字在位期备注
尼基弗鲁斯一世
(尼斯福鲁斯一世)
(Νικηφόρος Α΄ ο Λογοθέτης)
802年10月31日–
811年7月26日
伊琳娜时期的财政大臣。曾在首段成功抵抗保加利亚的入侵,后于普利斯卡战役战败而死。
斯陶拉基奥斯
(Σταυράκιος)
811年10月2日–
812年1月11日
尼基弗鲁斯的独子,并与伊琳娜女皇之妹狄奥多拉结婚。后在普利斯卡战役受重伤,并导致瘫痪。他于812年被逼退位给妹夫米海尔一世,并隐退到修道院直至死去。
米海尔一世
(迈克尔一世·兰伽柏)
(Μιχαήλ Α΄ Ραγγαβέ)
812年1月11日–
813年7月11日
为尼基弗鲁斯的女婿。在利奥五世的起义下,他退位并隐退至修道院,并于844年1月11日死于院里。

813-820年[编辑]

名字在位期备注
利奥五世
(Λέων Ε' ο Αρμένιος)
813年7月11日–
820年12月25日
源自亚美尼亚的将领,约生于775年。他起义推翻米海尔一世并成为皇帝。他重推了毁坏圣像运动。最终于820年被米海尔二世所谋杀。

弗里吉亚王朝(820-867年)[编辑]

名字在位期备注
米海尔二世
(迈克尔二世)
(Μιχαήλ Β΄ ο Τραυλός/Ψελλός, ο εξ Αμορίου)
820年12月25日–
829年10月2日
于770年生于弗里吉亚,后成为军官。他和利奥五世本为朋友,后来他杀害了利奥,他自立为皇。他重推毁坏圣像运动,成功镇压一名部下托马斯所发起的叛乱,却无法阻止阿拉伯人对克里特岛的征服,穆斯林更开始了对西西里岛的入侵。
狄奥菲洛
(狄奥菲鲁斯)
(Θεόφιλος)
829年10月2日–
842年1月20日
生于813年,是米海尔二世的独子。
米海尔三世
(迈克尔三世)
(Μιχαήλ Γ΄ ο Μέθυσος)
842年1月20日–
867年9月23日
生于840年1月19日,即位起就由母亲狄奥多拉和首相特俄克提图斯为首的摄政会议摄政,直至856年亲政为止。他结束了毁坏圣像运动,后被巴西尔一世杀害。

马其顿王朝(867-1056年)[编辑]

名字在位期备注
巴西尔一世
(Βασίλειος Α΄ ο Μακεδών)
867 –
886年8月2日
约于811年生于帝国的马其顿行省。他长大后成为了米海尔三世宠爱的马倌,后杀害米海尔自立为帝,开创了马其顿王朝。他在数场对抗阿拉伯人和保罗派教徒的战争中取得胜利,并收复了帝国在南意大利(如巴里)的领地。
利奥六世
(Λέων ΣΤ΄ ο Σοφός)
886年–
912年5月11日
生于866年9月19日,父亲是巴西尔一世,或可能是米海尔三世,绰号“智者”,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于保加利亚的战事上屡次战败,但他成功在908年摧毁了阿拉伯人在爱琴海上的舰队。
亚历山大
(Αλέξανδρος Γ΄)
912年5月11日–
913年6月6日
生于870年,为巴西尔一世之子。
君士坦丁七世
(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Ζ΄ ο Πορφυρογέννητος)
913年6月6日–
959年11月9日
利奥六世之子,生于905年5月17/18日。他是一著名的学者和多产的作家。
罗曼努斯一世
(Ρωμανός Α΄ Λεκαπηνός)
920年12月17日–
944年12月16日
生于约870年,后成为君士坦丁七世的岳父,他成功制服了帝国内特别是伯罗奔尼撒和南意大利的数次起义。944年12月,他被自己的两名儿子所捕,并在王子群岛被迫成为僧侣。他于948年6月15日死在那里。
罗曼努斯二世
(Ρωμανός Β΄ ο Πορφυρογέννητος)
959年11月9日–
963年3月15日
生于938年3月15日,为君士坦丁七世之子。他在位期间,他的将领尼基弗鲁斯·福卡斯从穆斯林手中收复了叙利亚和克里特岛
尼基弗鲁斯二世
(尼斯福鲁斯·福卡斯)
(Νικηφόρος Β΄ Φωκάς)
963年8月16日–
969年12月11日
在罗曼努斯二世死后,他在军队、人民的支持下登上皇位,并作为两位幼小皇帝巴西尔二世和君士坦丁八世的摄政王。在位期间,他继续向边疆发动战争,其战功为帝国的复兴作出了贡献。他在57岁时被第二任妻子、身为将领的侄子约翰所杀,后者登基为约翰一世。
约翰一世
(Iωάννης Α΄ Κουρκούας ο Τσιμισκής)
969年12月11日–
976年2月10日
约于925年出生,为尼基弗鲁斯二世之外甥。他于969年登基,并同时作为罗曼努斯二世2个儿子的摄政王。
巴西尔二世
(Βασίλειος Β΄ ο Βουλγαροκτόνος)
976年1月10日–
1025年12月15日
生于958年,为罗曼努斯二世之长子。他在位期间,战争持续了超过20年的保加利亚终于屈服,灭亡了保加利亚第一帝国。他的在位期经常被视为拜占庭帝国的另一个最顶盛的时期。
君士坦丁八世
(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Η΄ ο Πορφυρογέννητος)
1025年10月15日–
1028年11月15日
生于960年,为罗曼努斯二世的次子。在巴西尔二世统治期间他纵情享乐,到正式为帝时已65岁。他是位冷漠的为政者,在位3年间把国事交置官僚、贵族。他死前选择了罗曼努斯三世为他女儿佐伊的丈夫。
佐伊女皇
(Ζωή η Πορφυρογέννητη)
1028年11月15日–
1050年6月
她在父亲死后继位,此时马其顿王室只剩下她和妹妹狄奥多拉2位成员。她的三位丈夫:罗曼努斯三世(1028–1034),米海尔四世 (1034–1041)与君士坦丁九世(1042–1050)与她一起共政。
罗曼努斯三世
(Ρωμανός Γ΄ Αργυρός)
1028年11月15日–
1034年4月11日
生于968年,为佐伊的首任丈夫。
米海尔四世
(迈克尔四世)
(Μιχαήλ Δ΄ ο Παφλαγών)
1034年4月11日–
1041年12月10日
生于1010年。他在罗曼努斯三世存活时已爱上佐伊,并在罗曼努斯死后作为她的丈夫,并成为皇帝与她共政。
米海尔五世
(迈克尔五世)
(Μιχαήλ Ε΄ ο Καλαφάτης)
1041年12月10日–
1042年4月20日
生于1015年,他是米海尔四世的侄子,由叔母佐伊皇后收为养子。后得提升为皇与佐伊共政。他在位期间曾尝试废黜佐伊,但人民起义逼使他于1042年4月19日恢复佐伊和她妹妹狄奥多拉的帝位。他在次日随即被废黜,并被弄瞎、遭到去势和剃度的刑罚,最后死于同年8月24日。
狄奥多拉女皇
(Θεοδώρα)
1042年4月19日–
1056年8月31日
生于984年,为佐伊之妹。她于1042年被提升为共治者,在佐伊及其丈夫君士坦丁九世分别在1050和1055年死去后,她得以全面执政,并选择了米海尔六世为继位者。她生前无嗣,马其顿王朝于是告终。
君士坦丁九世
(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Θ΄ Μονομάχος)
1042年6月11日–
1055年1月7/8或11日
生于约1000年,有贵族血统,为佐伊的第三任丈夫。他在位期间,巴尔干半岛上的佩切涅格人和东方的塞尔柱人开始入侵帝国,他不能有效为帝国作出防御。1054年,基督教更出现了东西教会大分裂。他于1055年死后由狄奥多拉继续执政。

1056-1057年[编辑]

名字在位期备注
米海尔六世
(迈克尔六世·斯特拉提奥提卡斯)
(Μιχαήλ ΣΤ΄ Βρίγγας, ο Στρατιωτικός, ο Γέρων)
1056年9月–
1057年8月31日
拜占庭将军,被狄奥多拉选为继承者,后在伊萨克一世的军队起义下被废黜。

科穆宁王朝(1057-1059年)[编辑]

名字在位期备注
伊萨克一世
(伊萨克·康尼努斯)
(Ισαάκιος Α΄ Κομνηνός)
1057年6月5日–
1059年11月22日
约于1005年出生,是一位成功的将领。他带领军队起义并自称皇帝,最终在1057年8月31日在米海尔六世退位后得到确认。他于1059年退位,并在1061年左右死去。

杜卡斯王朝(1059-1081年)[编辑]

名字在位期备注
君士坦丁十世
(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Ι΄ Δούκας)
1059年11月24日–
1067年5月22日
生于1006年,他是一位将领,亦是伊萨克一世的紧密盟友,后在他退位后登基。
米海尔七世
(迈克尔七世·杜卡斯)
(Μιχαήλ Ζ΄ Δούκας)
1067年5月22日–
1078年3月24日
生于1050年,是君士坦丁十世的长子,他在父亲死后与兄弟共政。后在尼基弗鲁斯三世起义前退位,并在1090年左右死于隐退的修道院内。
罗曼努斯四世
(Ρωμανός Δ΄ Διογένης)
1068年1月1日–
1071年10月24日
生于1032年。在曼齐刻尔特战役后,被塞尔柱人放回去的他被杜卡王室的党派所废黜。他在1072年被弄瞎、遭到流放,并在不久后死亡。
尼基弗鲁斯三世
(Νικηφόρος Γ΄ Βοτανειάτης)
1078年3月31日–
1081年4月4日
生于1001年。他发动起义推翻米海尔七世,并在进入首都时受到人民的欢迎。他后来被科穆宁家族推翻,退隐并于同年12月10日死于一所修道院内。

科穆宁王朝(1081-1185年)[编辑]

名字在位期备注
阿莱克修斯一世
(Αλέξιος Α' Κομνηνός)
1081年4月4日–
1118年8月15日
生于1048年,为伊萨克一世之侄。他是一名杰出的将领,推翻了尼基弗鲁斯三世,迎娶君士坦丁十世的侄孙女,并当了近37年皇帝。在位期间,帝国爆发了抵抗诺曼人塞尔柱人的战斗,亦于1095年举行了第一次十字军东征
约翰二世
(Ιωάννης Β' Κομνηνός)
1118年8月15日–
1143年4月8日
阿莱克修斯一世的长子,生于1087年9月13日。他的统治主要集中于与塞尔柱人的战斗,以收复帝国于曼齐刻尔特战役所失之领地。
曼努埃尔一世
(Μανουήλ Α' Κομνηνός)
1143年–
1180年9月24日
生于1118年11月28日,为约翰二世的三子和最幼子,在他父亲死前被选为皇帝。
阿莱克修斯二世
(Αλέξιος B' Κομνηνός)
1180年9月24日–
1183年10月
生于1169年9月14日,为曼努埃尔一世的独子。在1180-82年他受母亲摄政。其母后来被安德洛尼卡一世推翻,并最终废黜、杀害了阿莱克修斯二世。
安德洛尼卡一世
(Ανδρόνικος Α' Κομνηνός)
1183年–
1185年9月11日
生于1118年,为约翰二世的侄儿。他从他的堂侄阿莱克修斯二世取得皇位。由于他不得人心的施政终于令他在人民起义中被推翻和处决。

安格洛斯王朝(1185–1204年)[编辑]

名字在位期备注
伊萨克二世
(Ισαάκιος Β' Άγγελος)
1185年–1195年生于1156年9月,其祖母狄奥多拉是阿莱克修斯一世之女。从处决安德洛尼卡一世的人民起义中登上皇位。他最终被他哥哥阿莱克修斯三世所废黜、囚禁、弄瞎。
阿莱克修斯三世
(Αλέξιος Γ' Άγγελος)
1195年–
1203年7月17/18日
生于1153年,为伊萨克二世的哥哥。他的弊政导到帝国进一步崩解。他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军队所废黜,最终于1211年死于尼西亚帝国内。
伊萨克二世
(Ισαάκιος Β' Άγγελος)
1203年7月18日–
1204年1月27/28日
他被十字军所复位,但实权落在他儿子阿莱克修斯四世手中。由于他们无法达到第四次十字军的要求,他于1204年1月被阿莱克修斯五世所废黜,并死于同月28日。
阿莱克修斯四世
(Αλέξιος Δ' Άγγελος)
1203年8月1日–
1204年1月27/28日
生于1182年,为伊萨克二世之子。他与其父一样被第四次十字军所废黜,他本人则在1204年2月8日被勒死。他在位期间,帝国失去了黑海海岸的领土,科穆宁后裔就在这些领地上建立了特拉比松帝国
阿莱克修斯五世"Mourtzouphlos"
(Αλέξιος Ε' Δούκας ο Μούρτζουφλος)
1204年2月5日–
1204年4月3日
生于1140年,阿莱克修斯三世的女婿,在宫廷政变中废黜了伊萨克二世和其子。他尝试去驱赶第四次十字军,但他们在君士坦丁堡之围 (1204年)攻陷了首都。他逃出君士坦丁堡,并找到了阿莱克修斯三世,可是他被后者弄瞎,最后被十字军所擒,处决于1205年12月。

拉斯卡里斯王朝(1204-1261年)[编辑]

君士坦丁堡于1204年被第四次十字军攻陷后流亡的拜占庭贵族所建立的政权之一。

名字在位期备注
狄奥多尔一世
(Θεόδωρος Α΄ Λάσκαρις)
1205年–
1221/1222年12月
阿莱克修斯三世的女婿
约翰三世
(Ιωάννης Γ' Δούκας Βατάτζης)
1221/1222年12月15日–
1254年11月3日
狄奥多尔一世的女婿
狄奥多尔二世
(Θεόδωρος Β' Λάσκαρις)
1254年11月3日–
1258年8月18日
约翰三世之子
约翰四世
(Ιωάννης Δ' Λάσκαρις)
1258年8月18日–
1261年12月15日
狄奥多尔二世之子,在位时将领米海尔·巴列奥略于1261年重新占领君士坦丁堡,并建立拜占庭的末代王朝——巴列奥略王朝,尼西亚帝国消亡。

巴列奥略王朝(1261-1453年)[编辑]

名字在位期备注
米海尔八世
(迈克尔八世·帕里奥洛加斯)
(Μιχαήλ Η' Παλαιολόγος)
1259年1月1日–
1282年12月11日
约翰四世的摄政,后废帝自立。是阿莱克修斯三世的外曾孙。
安德洛尼卡二世
(Ανδρόνικος Β' Παλαιολόγος)
1282年12月11日–
1328年5月25日
米海尔八世之子,与儿子米海尔九世·帕里奥洛加斯同朝为帝(1295年起),但米海尔在1320年去世。
安德洛尼卡三世
(Ανδρόνικος Γ' Παλαιολόγος)
1328年5月24日–
1341年6月15日
米海尔九世之子,安德洛尼卡二世之孙
约翰五世
(Ιωάννης Ε' Παλαιολόγος)
1341年6月15日–
1376年8月12日
安德洛尼卡三世之子
约翰六世
(Ιωάννης ΣΤ' Καντακουζηνός)
1347年2月8日–
1354年12月4日
安德洛尼卡三世的好友,约翰五世的岳父,经内战成为皇帝,与约翰五世共治;后被约翰五世推翻,被迫进入修道院
安德洛尼卡四世
(Ανδρόνικος Δ΄ Παλαιολόγος)
1376年8月12日–
1379年7月1日
约翰五世之子,约翰六世外孙,推翻了自己的父亲
约翰五世
(Ιωάννης Ε' Παλαιολόγος)
1379年7月1日–
1390年4月14日
第一次复位

约翰七世
(Ιωάννης Ζ' Παλαιολόγος)
1390年4月14日–
1390年9月17日
安德洛尼卡四世之子,推翻约翰五世
约翰五世
(Ιωάννης Ε' Παλαιολόγος)
1390年9月17日–
1391年2月16日
第二次复位
曼努埃尔二世
(Μανουήλ Β' Παλαιολόγος)
1391年2月15日–
1425年7月21日
约翰五世之子,约翰六世外孙,安德洛尼卡四世之弟
约翰八世
(Ιωάννης Η' Παλαιολόγος)
1425年7月21日–
1448年10月31日
曼努埃尔二世之子
君士坦丁十一世
(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ΙΑ' Παλαιολόγος)
1449年1月6日–
1453年5月29日
曼努埃尔二世之子,约翰八世之弟。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拜占庭帝国灭亡

参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罗马君王谱】东罗马帝国(八):皇帝列表1
东罗马拜占庭帝国王朝史(42):尼西亚光复君堡之道
最后的罗马人:特拉布宗帝国简史
拜占庭真是“千年帝国”吗?
欧洲唯一农民出身的开国皇帝,10岁沦为战俘,56岁称帝,75岁驾崩
拜占庭帝国史(九):君士坦丁陷落,尼西亚帝国光复拜占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