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哪些古地名还存在(4)

万安

        南唐保大元年(943年)设立了万安镇。据传乃辟地得石符一帖,上有八分书云“地界两州,神秀所幡,更为都邑,万民以安”,故名万安。宋熙宁四年(1071年)改万安镇为万安县。史记:以镇当水陆之冲,舟车之会,控扼赣江之咽喉,割龙泉县(今遂川县)永兴、和蜀,泰和(今泰和县)诚信,赣县(今赣县)龙泉等乡,设万安县。今江西省吉安市万安县

万宁

        唐代,贞观五年(631年),从古平昌县划出设置万安县;龙朔二年(661年),改万安县为万安州;天宝元年(742年),改万安州为万全郡,县也改名万全;贞元元年(785年),更名万安郡,县也改名万安。五代十国期间(907年至960年),复名万安州。宋代熙宁七年(1076年),改万安州为万安军;绍兴六年(1136年),废万安军置万宁县;绍兴十三年(1143年),复万安军。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万安军改为万州。民国三年(1914年),改为万宁县。1996年8月5日,国务院批准海南省万宁撤县设市。

平阳

        晋武帝太康四年(283年),析安固南横屿船屯地置始阳县,这是平阳单独建县的开始。后也称罗阳县。不久,“取横屿及横江之义”,改名横阳。隋唐之际,因战乱频仍,一度撤销县制,并入安固或永嘉,而自武则天大足元年(701年)复置。五代十国时期(914年)定县名为平阳。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

信阳

       东汉置平春县。西晋改为平阳县。南朝宋元嘉二十九年(452年),侨置司州,北周武帝时改称申州。隋开皇三年(583)改申州为义州。唐代为申州。申州于宋初先后改称义阳军,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因避太宗赵光义的名讳,改义阳军为信阳军。元代,改信阳军置信阳州,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信阳府,十五年复为州。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州改县,信阳州于1913年改为信阳县。1949年10月,信阳分信阳专区和潢川专区。1952年10月,撤销潢川专区,划入信阳专区。1970年,信阳专区改称信阳地区。1998年6月9日,撤销信阳地区和县级信阳市,设立地级信阳市

 钦州

       南北朝梁代设安州。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安州为钦州。取钦江为名。取“钦顺之义”,此为钦州的最早得名。唐武德五年(622年)改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元改为钦州路,明初改为钦州府。民国年间改为钦县,解放后,设钦廉行政专员公署,1965年7月,改为钦州地区行政专员公署。1994年6月28日,撤销钦州地区,设立地级钦州市

重庆 

       梁元帝太清四年(550年),武陵王萧纪于巴郡置楚州,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改为巴州,北周闵帝元年(557年)又改为楚州。隋开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下游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隋大业三年(607年),州废,复为巴郡。唐代武德元年(618年)为渝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南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渝州。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因赵谂谋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赵惇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元至元十六年(1280年)置重庆路。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灭大夏国,复改为重庆府。民国十年(1921年),重庆设埠督办处民国十一年(1922年),将商埠督办处改为重庆市政公所。民国十五年(1926年),又改为商埠督办公署。民国十六年(1927年),又将商埠督办公署改为重庆市政厅。民国十八年(1929年),重庆正式建市,为四川省辖市。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5月5日,重庆升格为甲等中央院辖市(即直辖市),析出四川省,重庆亦成为继南京、上海、天津、青岛、北平后的第六个中央院辖市.1949年11月30日,为西南大区代管的中央直辖市。1954年7月,重庆直辖市被撤销,重庆与四川合并,重庆从直辖市降为副省级市。1983年3月3日,重庆成为中国第一个享有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计划单列市。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设立重庆直辖市

保定

        北魏太和元年(477年)分新城县置清苑县,因清苑河得名,系保定设县之始。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因清苑为宋太祖赵匡胤祖籍,故于清苑县治所设保塞军, 取保卫边塞之意为名。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率军北伐驻保塞半月余,称金台顿。太平兴国六年,保塞军升为保州,以寓永保安定之意。金天会七年(1129年),保州改为顺天军。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年)改顺天军为顺天路。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改顺天路为保定路,保定之名自此始,取永保安定之意,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明洪武元年(1368年)九月,废保定路改保定府。民国二年(1913年)撤保定府,设范阳道,次年范阳道改为保定道。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保定为省会,保定市为省辖市;8月9日,保定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94年12月,保定地区与保定市合并,为省辖市。

保德

        宋淳化四年析宪州(即静乐县)置定羌军。景德二年改保德军(取民保于城,城保于德也),寻立为州。宋室南渡,金置附廓保德县。至辛卯(1171)复升为州。元初至元三年(1337)又省并州。明初亦为州,洪武七年(1374)改县,九年复为州。民国元年(1912年)改保德州为保德县,今山西省忻州市保德县。

顺德

       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朝廷将南海的东涌、马宁、鼎安、西淋四都和新会的白藤堡(1958年10月复归新会县)划出,置顺德县,取“顺天明德”之意。1958年,顺德和番禺两县合并,改名番顺县。1959年6月,顺德、番禺两县建制恢复。1992年3月26日,民政部批准顺德撤县设县级市。2003年1月8日,撤县级市设佛山市顺德区。

泉州

      唐久视元年(700年),又于今泉州鲤城置武荣州,景云二年(711年),武荣州改称泉州。泉州建制自此开始。天宝元年(742年),唐廷下诏改州为郡,泉州易名清源郡。乾元元年(758年),清源郡复为泉州。后汉乾祐二年(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北宋乾德二年(964年),宋太祖改清源军为平海军,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泉州为泉州路总管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泉州路为泉州府.民国三年(1914年),废除清制,置兴泉永道(治所泉州)。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泉州划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后改为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9月9日设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1950年3月,改称泉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9月改为晋江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1年1月,划晋江县城关和近郊设泉州市。1955年3月,改为晋江专区专员公署。1971年6月,改称晋江地区。1985年5月,撤销晋江地区,原泉州市升地级市

  恩施

       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始置施州,隋大业(605-616)初废施州.唐代义宁二年(618)复置施州,天宝元年(742)改施州为清化郡。乾元元年(758)复改清化郡为施州。 明洪武四年(1371),设施州宣慰司,洪武十四年(1381)四月,复置施州。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裁撤施州,并入施州卫。清雍正六年(1728年)裁施州卫,设恩施县,雍正十三年,置施南府。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设道存县,民国四年设荆南道,民国十五年(1926年)改荆南道为施鹤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设鄂西行政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改为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为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6日,建立湖北省恩施行政区,1955年5月12日改称湖北省恩施专区,1968年成立湖北省恩施地区。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恩施地区行政公署,成立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4月4日,国务院以国函【1993】36号文批复同意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更名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洛阳 

       汉王元年(前206年),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居洛阳。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刘邦建汉,初都洛阳,洛阳因地处洛水之阳而得名。西汉末年,王莽改洛阳为宜阳。汉光武建武元年(25年),刘秀定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黄初元年(220年),魏文帝曹丕定都洛阳,变雒阳为洛阳。1948年,析洛阳县城区为市。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

济宁

        元末设济宁路。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改济宁路为济宁府。洪武十八年(1385年),又改府为州。民国二年(1912年)废济宁直隶州。民国三年(1913年)1月,设岱南道。民国四年(1914年)6月,设济宁道,1953年,滕县专区和湖西专区合并为济宁专区。1967年,济宁专区改称为济宁地区。1983年8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济宁地区,改置为地级市。

济南

       西晋永嘉(307~312年)年间,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设立济南郡,此为“济南”一名出现之始。隋朝开皇三年废郡,改济南郡为齐州。大业初复置齐郡。唐武德元年(618年)改齐郡为齐州,天宝年间先后改称临淄郡、济南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齐州。宋政和六年(1116年),齐州升为济南府。 元初改为济南路,明初为济南府。中华民国成立后,改府为道,济南初属岱北道,1914年改称济南道。 1948年9月27日,设立济南特别市。1949年5月改为济南市。1994年2月,济南被确定为副省级城市。 

宣化

       唐僖宗光启元年(885年)设武州 辽改武州为归化州。金大定七年(1167年)改归化州为宣化州,八年(1168年)改为宣德州。元初,改宣德州为宣宁府,后又改为宣德州。至元三年(1337年)因地震原因又改为顺宁府。明代,设宣府镇,宣府卫所。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废宣府卫所,改置宣化府。1913年废宣化府,存宣化县1946年1月设立宣化市。1949年10月至1950年1月,宣化市曾改为察南专区宣化镇。1950年2月仍恢复市建制。1955年11月,撤销宣化市,置宣化城区为宣化镇。1958年11月,宣化县、镇合并。1959年6月,改合并后的宣化镇为宣化区。1960年7月,撤宣化区,改置宣化市。1961年6月,恢复宣化县建制,仍市、县分设。1963年3月改宣化市为张家口市辖区。2016年,同意撤销宣化县、宣化区,设立新的宣化区

贵阳

        明隆庆三年(1569年)3月,改程番府置贵阳府。因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升贵阳府为贵阳军民府。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贵阳军民府为贵阳府。民国三年(1914年),废贵阳府设贵阳县。民国三十年(1941年)7月1日,撤贵阳县设贵阳市。

贵德

        南宋宝祐元年、蒙古蒙哥汗三年(1253年),蒙古灭金后置贵德州宣慰司,“贵德”地名首次出现。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正式设贵德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改贵德州为归德州,洪武八年(1375年)改归德州为归德守御千户所。清乾隆五十六年(1761年)归德复改为贵德厅 民国二年(1913年)贵德厅改为贵德县,今甘肃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

思南

       北周武帝宣政八年(578年),以万宁县地置费州,亦名涪川郡。开皇五年(585年),于费州地置涪川县(思南)。贞观四年(630年),分思州的涪川、扶阳2县置费州。天宝元年(742年),改费州为涪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费州。宋大观元年(1107年),田祐恭归顺,又置思州。宣和三年(1121年),废思州。元至元十五年(1277年),称故思州为思南。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改思州安抚司为军民宣抚司。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改思南宣慰司。明洪武六年(1373年),升思南宣慰司为思南道宣慰使司。永乐十一年(1413年),废思南宣慰司,置思南府。民国三年(1914年),思南府改为思南县.今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

 昆明 

       1276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置昆明县,(昆明命名即始于此),民国八年(1919年),设云南市政公所,为昆明设市的发端。1920年,云南市政公所即撤裁。1922年8月1日,恢复成立市政公所,1928年8月1日,成立昆明市政府。1939年11月,云南省政府正式批准昆明市为云南省政府直辖市。

  固原

        明正统十年(1445年)置固原巡检司,以“故原州”之名,“讳故而改固”得名。成化五年(1469年)为固原卫治;弘治十五年(1502年)为固原州治,又为固原镇治。清朝同治十二年(1873年)升固原州为直隶州。中华民国二年(1913年),废固原直隶州,改置为固原县。1953年11月,甘肃省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11月,国务院批准,西海固回族自治区改名为固原回族自治州。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撤销固原回族自治州,成立固原专区。1970年7月,固原专区改为固原地区行政公署,2001年7月,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固原地区,设立地级固原市。

  金山

         清雍正四年(1726年),建金山县。1997年4月29日,撤销金山县,设立上海市金山区.

金华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以会稽郡西部设东阳郡(以郡在瀫水(即衢江)之东、长山之阳得名)。南朝梁绍泰二年(556年)置缙州,陈天嘉三年(562年)撤缙州,东阳郡改名金华郡。“金华”一名源于“金星与婺女争华”之地。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改置婺州。大业三年(607年)复置东阳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复改婺州,并分置衢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婺州为东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婺州。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婺州路。至正十八年(1358年)朱元璋攻取婺州路,改宁越府,至正二十年改金华府。民国二年(1912年)废府。民国四年(1914年)置金华道。民国十七年(1927年)废道。1949年5月7日,设立浙江省第八行政区。10月,改名金华专区。1968年4月,改为金华地区。1985年5月,撤销金华地区,设地级金华市。

郑州

       北魏统一北方后,置北豫州。北周灭北齐后,将北豫州改为荥州。隋文帝杨坚开皇三年(583年),将荥州改名为郑州,郑州作为州一级行政区名称。开皇十六年(596年),隋改郑州为管州。隋大业二年(606年),管州复称郑州。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宋朝废郑州。元丰八年(1085年)又复置郑州。民国二年(1913年)2月,郑州改称郑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3月18日,河南省国民政府析郑县城区置郑州市。民国二十年(1931年)1月13日撤销郑州市,仍为郑县。1948年10月郑州解放后,在郑县城区设立郑州市,直属河南省领导。1953年2月,郑县撤消,其辖区划归郑州市及新郑、中牟2县。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市从此成为河南省省会。

  河间

       秦始皇置武垣县,这就是河间县的前身。隋炀帝大业初,以武垣县境介于沙(子牙河)、唐(古寇水)两河之间,才把武垣县改为河间县。今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

 泸州

       南朝梁大同年间(535-546年)置泸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泸州为泸川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为泸州,三年(620年)置总管府,四年(621年)升为都督府。宋末改泸州为江安川。元改江安川为泸州。民国初改泸州为泸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置第七行政督察区。1950年1月17日,设泸县专区。7月10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泸县析出设立泸州市。(1953年,泸州市改为省辖市,委托泸州专署代管。)9月改称泸县专员公署,1952年3月,泸县专署迁隆昌县,改称隆昌专区。同年12月专署迁泸州后,改称泸州专区。1960年7月14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泸州专区。1983年3月3日,泸州市升为地级泸州市

定海

      1688年(清康熙二十七年)设“定海县”。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升定海县为直隶厅。 1911年(宣统三年九月),改定海直隶厅为定海县。1958年撤销定海、普陀、岱山3县,合并成立舟山县。1962年4月撤销舟山县,恢复定海、普陀、岱山3县。1987年3月14日,定海县改称定海区(县级),隶属舟山市。

定陶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始置定陶县。商祖范蠡葬于陶,定陶之名由此而始。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年),改济阴郡,后又改为定陶国,东汉时又改为济阴郡。唐代,定陶为镇,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改为定陶县2016年1月7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定陶县,设立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

宜昌

       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改夷陵为临江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又改临江郡为宜都郡。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改为拓州,北周改为硖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硖州为夷陵郡。唐初,改夷陵郡为硖州。天宝初又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硖州。五代时,硖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北宋复称硖州,属荆湖北路。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硖”为“峡”。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明初,改峡州路为峡州府。洪武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清顺治五年(1648年),改“夷陵”为“彝陵”。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取“宜于昌盛”之意。中华民国初年废府。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20日,成立宜昌专员公署。6月11日,成立宜昌市。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署领导。1955年宜昌区专员公署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设立宜昌专员公署。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1979年6月,宜昌市复为省辖市。1992年3月,宜昌地区和宜昌市合并

郓城

       北周(约是560年),置清泽县,隋置开皇四年(584年)改清泽县为万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万安县为郓城县。唐天佑二年(905年)又改郓城县为万安县,后唐(约925年)复为郓城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郓城县改郓北县,析原郓城、郓巨、南旺三县各一部另置郓城县。1949年郓北县并入郓城县,今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

昭化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以宋太祖钦赐“昭示皇恩,以化万民”之意改益昌县为昭化县,昭化之名得于此,明太祖洪武十年(1377年),昭化县并入广元州。洪武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复置昭化县。1959年3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昭化县并入广元县。 1989年8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批复,建四川广元元坝区。2013年3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四川广元元坝区更名为昭化区至今

临城

       西汉初,置房子县.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80年)省房子县并入高邑县,今临城县遂为高邑县地。隋代,开皇六年(公元589年)析高邑县,于临城故城(今县西南十里)复置房子县。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房子县始更名临城县,并将县治徙于今址,天佑二年(公元905年)临城县复名房子县。五代后唐时,房子县又更名为临城县。今河北省邢台市临城县。

临海

        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置回浦县。东汉建武元年(25年),改回浦县称章安县。三国吴大帝时(222年-252年),分章安县西部及永宁县部分境域置临海县(以境内临海山得名)。1986年3月,国务院批准撤销临海县建制,设立临海市,1994年8月,临海市为浙江省辖市,由台州市代管。

临湘

       五代后唐清泰年间(934~936)马殷置王朝场。宋淳化五年(994年)升为王朝县,至道二年(996年)更名临湘县。因滨湘水与长江会合之处而得名。1992年9月1日,民政部批准(民行批[1992]96号),撤销临湘县,设立临湘市。由岳阳市代管。

哈密

        南宋淳祜十一年(1251),蒙宪宗在西州回鹘建别失八里行省州改称哈密力。 明永乐4年(1406年),设哈密卫。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建哈密厅中华民国二年(1913),改哈密直隶厅为哈密县,民国二十三年(1934)5月,成立哈密行政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5月,改哈密行政长公署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设哈密专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70年12月19日,哈密专区改称哈密地区.2016年2月18日,哈密撤地设市。这是继吐鲁番之后,新疆第二个撤销地区建制设立的地级市。

 郧阳

       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分襄阳府于郧阳城置郧阳府。民国时期,改郧县2014年9月9日,国务院以国函[2014]118号文件正式批复撤销郧县,设立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

绍兴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置东扬州。隋朝,开皇九年(589),改东扬州为吴州,大业元年(605),废吴州,以原吴州境置越州。大业三年(607),复为会稽郡。 唐朝,武德四年(621),改会稽郡为越州。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驻跸越州,取”绍奕世之宏休,兴百年之丕绪”之意,下诏从建炎五年正月起改元绍兴,并升越州为绍兴府。元朝,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改绍兴府为绍兴路。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复置绍兴府。中华民国,元年(1912)2月,废府。民国24年(1935)置绍兴行政督察区。民国25年(1936),改绍兴为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37年,更名为第二行政督察区。1949年6月,设浙江省第十专区。10月改为绍兴专区。1952年01月,撤销绍兴专区。1964年09月,复设绍兴专区。1968年05月,改名为绍兴地区。1983年07月,撤销绍兴地区,改设省辖绍兴市

承德

       雍正元年(1723年),设热河厅。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效仿其父康熙命名奉天为承德的做法,胤祯取“承受先祖德泽”之义;赐字“皇承天德”释义先皇秉承天地化育万物的恩德;改热河厅为承德州,始称“承德”;乾隆后期改承德府。民国废府.1945年11月,承德市正式成立。1955年,热河省建制撤销,承德划归河北省,为省辖市。1960年3月15日,承德地、市合并。1961年5月,承德地、市分设。1984年1月,承德市改为省辖市。1993年7月1日,地、市合并,实行市管县的管理体制。

柳州 

       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昆州,后昆州又改为南昆州。贞观八年(634年)以州境内柳江更名为柳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名为龙城郡。乾元元年(758年),龙城郡复名为柳州。元朝至元十六年(公元1279年),改为柳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更名柳州府.民国2年(1913年)2月,国民政府公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各省一律裁府设道。6月,设置柳江道。民国16年,废道。 民国19年(1930年)9月,设置柳州民团区民国23年(1934年)3月10日,设柳州行政监督区。 民国29年(1940年)4月由柳州行政监督区改设的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31年(1942年)3月,第四区改为第二区。1949年12月19日,柳州市成立,为柳州专区辖市。1950年升格为省辖市。1958年7月柳州市改属柳州专区行署统一领导。1961年11月25日,柳州市改由自治区直辖。

南丰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建置南丰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南丰县废,并人南城。唐景云二年(711年)复置南丰县。先天二年(713年)又废。开元八年(720年)又复置南丰县。民国十一年(1932年)2月与广昌合并为南广县;次年4月又与广昌分设。今江西抚州市南丰县

南宁 

       唐武德四年(620年),置南晋州。贞观六年(632年),将南晋州改为邕州,州治在南宁,这是南宁简称“邕”的由来。天宝元年(742年),改邕州为朗宁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朗宁郡为邕州。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邕州为邕州路。泰定元年(1324年)为庆边疆之绥服,寓南疆安宁之意,改邕州路为南宁路。南宁得名,即始于此。明朝洪武二年(1376年),改南宁路为南宁府.今广西南宁市。

南昌

      汉高帝初年分庐江郡置豫章郡。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刘喜以庐江、豫章二郡为庐江国。景帝四年(前153年),庐江国除,复置庐江、豫章二郡。隋开皇九年(589年)罢郡置洪州,大业三年(607年)复为豫章郡。唐武德五年(622年)复为洪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洪州为豫章郡,至德元年(756年)避唐代宗名讳,豫章郡更名为章郡,乾元元年(758年)再称洪州。 南唐中主李璟于交泰元年(959年)升洪州为南昌府,因“昌大南疆、南方昌盛”而得名 宋开宝八年(975年)复名洪州,隆兴元年(1163年),宋孝宗升隆兴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隆兴路,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1284年)更名龙兴路,1362年(至正二十二年)改为洪都府,次年更名南昌府。元称隆兴路,后又改为龙兴路。1914年(民国二年)为豫章道。1926年(民国二十四年),析南昌、新建县治置南昌市,由江西省直辖至今。

 南雄

        唐武后光宅元年又称唐中宗嗣圣元年(684年)划始兴县的化南、横山两乡置浈昌县,因境内浈、昌二水而取名。南汉乾亨四年(920年)在浈昌县置雄州,宋开宝四年(971年)改雄州为南雄州,与河北雄州别。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南雄州为南雄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改府为直隶南雄州, 嘉庆十六年复升为府,次年又降为直隶州。民国肇始,改直隶南雄州为南雄县1996年6月,撤县设市(县级),由广东省韶关市代管。

茶陵

       西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茶陵置县。因地处“茶山之阴”,而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崩葬于茶乡之尾”而得名。隋开皇九年(589年)并入湘潭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茶陵县,贞观九年(635年)废,圣历元年(698年)复置。南宋绍兴九年(1139年)升县为军。元世祖十九年(1282年)升县为州。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州为县,成化十八年(1482年)又升县为州。民国二年(1913年)改州为县 今湖南株洲市茶陵县

.

临汾

       隋开皇三年(583年),置临汾郡,临汾得名沿用至今。唐武德初年(618年)为晋州。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始置平阳府。元为晋宁路。明清重置平阳府。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设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直属山西省。1950年1月6日,成立临汾专区。1954年,同运城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1970年,专区改地区,晋南专区又按原建制划分为临汾、运城两地区。1978年,设临汾地区行政公署。2000年11月1日,撤地设市,成立地级临汾市。2019年12月,临汾市成为省域副中心城市。

临洮

      金置临洮府,因境内有洮河而得名。清乾隆五年(1740年),建狄道州。民国二年(1913年),降州为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狄道县为临洮县。今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

柴桑

       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始置柴桑县。新莽改县曰九江亭。东汉复旧称。永嘉元年(307年),增置九江县,不久废入寻阳县;义熙八年(412 年),省寻阳县入柴桑县.隋开皇九年(589年),废柴桑县。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浔阳县。南唐升元三年(939年),改浔阳为德化县. 民国三年(1914年)1月,因避福建、四川辖县之同名,改德化为九江县;1949年6月15日,成立九江县人民政府。1959年1月,九江市、九江县合并。1961年9月,九江市、九江县复分治。1968年,为九江市市辖县。1983年7月,撤地并市,九江县隶属九江市。 2017年8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江西省调整九江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7〕104号)文件同意撤销九江县,设立九江市柴桑区至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福建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说说吴川市的来历
历史上的宝安县到底归谁管?
我叫福清,我已经1317岁了。我看着你长大,但你对我了解多少呢?
石家庄与正定的关系变化
祁阳名字的由来,建置历史来龙去脉及其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