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战国纪(秋)四

 周显王三十四、秦惠文王三年、鲁景公九年【公元前335年】

义渠败秦师于洛。【后汉书.西羌传】

秦惠王冠。【史记.秦本纪】、【史记.六国年表】

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三十而娶。女子十五而许嫁,二十而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

男女异长。男子二十,冠而字。父前,子名;君前,臣名。女子许嫁,笄而字。【礼记.曲礼上】

人生十年曰幼,学。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壮,有室。四十曰强,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颐。【礼记.曲礼上】

二十而冠,始学礼,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学不教,内而不出。【礼记.内则】

古者,十五入大学,与小役;二十冠而成人,与戎;五十以上,血脉溢刚,曰艾壮。【盐铁论.未通】

十九年已下为殇,未成人也;二十而冠;三十而娶,可以从戎事;五十已上曰艾老,杖于家,不从力役,所以扶不足而息高年也。【盐铁论.未通】

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释名.释首饰】

秦拔韩宜阳。【史记.韩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约本年,韩阳翟。

杜赫说周昭文君以安天下。【吕氏春秋.有始览谕大】

杜赫以安天下说周昭文君,文君谓杜赫曰:“愿学所以安周。”赫对曰:“臣之所言不可,则不能安周;臣之所言可,则周自安矣。”【吕氏春秋.士容论务大】、【淮南子.道应训】

赵起寿陵。【史记.赵世家】

邯郸以寿陵困於万民,而卫取茧氏。【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

魏惠王、齐威王复会甄。【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史记.孟尝君列传】、【史记.六国年表】

约本年,中山成公罢司马喜,相乐池,封为望诸君。

中山之相乐池以车百乘使赵,选其客之有智能者以为将行,中道而乱。乐池曰:“吾以公为有智,而使公为将行,今中道而乱,何也?”客因辞而去,曰:“公不知治。有威足以服人,而利足以劝之,故能治之。今臣,君之少客也。夫从少正长,从贱治贵,而不得操其利害之柄以制之,此所以乱也。尝试使臣,彼之善者我能以为卿相,彼不善者我得以斩其首,何故而不治!”【韩非子.内储说上】

望诸相中山也使赵,赵劫之求埊,望诸攻关而出逃。【战国策.燕策二】

约本年,苏代生辟与鹄,以自强之术说周显王,王不用,乃游秦。张仪以纵横之术说魏惠王,王亦不用。

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毋会符,行殹。【秦杜虎符】

卅五年,虒令周收,视事務,冶期,铸,容半齏。下官。【魏卅五年虒令鼎】

卅五年,虒令周收,视事作盉務,冶期,铸,容半齏。口奭。【魏卅五年虒令盉】

 

 

周显王三十五、秦惠文王四年、鲁景公十年【公元前334年】

齐威王、魏惠王会于徐州以相王。【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史记.秦本纪】、【史记.魏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史记.孟尝君列传】【史记.六国年表】

惠成王三十六年改元,从一年始,至十六年而称惠成王卒。古本竹书纪年】、今本竹书纪年】

注:卫平侯为魏附庸,亦行改元,至八年而卒。

惠子从车百乘以过孟诸,庄子见之,弃其余鱼。【淮南子.齐俗训】

匡章谓惠子曰:“公之学去尊,今又王齐王,何其到也?”惠子曰:“今有人於此,欲必击其爱子之头,石可以代之。”匡章曰:“公取之代乎?其不与?”“施取代之。子头,所重也;石,所轻也。击其所轻以免其所重,岂不可哉!”匡章曰:“齐王之所以用兵而不休,攻击人而不止者,其故何也?”惠子曰:“大者可以王,其次可以霸也。今可以王齐王而寿黔首之命,免民之死,是以石代爱子头也,何为不为?”【吕氏春秋.开春论爱类】

匡章之难惠子以王齐王也。【吕氏春秋.有始览谕大】

田婴相齐。齐威王与魏惠王会徐州而相王也。楚威王闻之,怒田婴。【史记.孟尝君列传】

齐田婴初封彭城。【古本竹书纪年】、【史记.孟尝君列传索隐】

田婴相齐,人有说王者曰:“终岁之计,王不一以数日之间自听之,则无以知吏之奸邪得失也。”王曰:“善。”田婴闻之,即遽请于王而听其计。王将听之矣,田婴令官具押券斗石参升之计。王自听计,计不胜听,罢食后,复坐,不复暮食矣。田婴复谓曰:“群臣所终岁日夜不敢偷怠之事也,王以一夕听之,则群臣有为劝勉矣。”王曰:“诺。”俄而王已睡矣,吏尽揄刀削其押券升石之计。王自听之,乱乃始生。【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孟尝君请学于闵子;使车往迎闵子。闵子曰:“礼有来学,而无往教。致师而学,不能学;往教,则不能化君也。君所谓不能学者也,臣所谓不能化者也。”于是孟尝君曰:“敬闻命矣。”明日,袪衣请受业。【韩诗外传.三】

越王无强时,越兴师北伐齐,西伐楚,与中国争强。当楚威王之时,越北伐齐,齐威王使人说越王曰:越不伐楚,大不王,小不伯。图越之所为不伐楚者,为不得晋也。韩﹑魏固不攻楚。韩之攻楚,覆其军,杀其将,则叶﹑阳翟危;魏亦覆其军,杀其将,则陈﹑上蔡不安。故二晋之事越也,不至于覆军杀将,马汗之力不效。所重于得晋者何也?越王曰:所求于晋者,不至顿刃接兵,而况于攻城围邑乎?愿魏以聚大梁之下,愿齐之试兵南阳莒地,以聚常﹑郯之境,则方城之外不南,淮﹑泗之间不东,商﹑于﹑析﹑郦﹑宗胡之地,夏路以左,不足以备秦,江南﹑泗上不足以待越矣。则齐﹑秦﹑韩﹑魏得志于楚也,是二晋不战分地,不耕而获之。不此之为,而顿刃于河山之闲以为齐秦用,所待者如此其失计,柰何其以此王也!

齐使者曰:幸也越之不亡也!吾不贵其用智之如目,见豪毛而不见其睫也。今王知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是目论也。王所待于晋者,非有马汗之力也,又非可与合军连和也,将待之以分楚众也。今楚众已分,何待于晋?越王曰:奈何?曰:楚三大夫张九军,北围曲沃﹑于中,以至无假之关者三千七百里,景翠之军北聚鲁﹑齐﹑南阳,分有大此者乎?且王之所求者,斗晋楚也;晋楚不斗,越兵不起,是知二五而不知十也。此时不攻楚,臣以是知越大不王,小不伯。复雠﹑庞﹑长沙,楚之粟也;竟泽陵,楚之材也。越窥兵通无假之关,此四邑者不上贡事于郢矣。臣闻之,图王不王,其敝可以伯。然而不伯者,王道失也。故愿大王之转攻楚也。于是越遂释齐而伐楚。【史记.越世家】

越甲至齐,雍门子狄请死之,齐王曰:鼓铎之声未闻,矢石未交,长兵未接,子何务死之?为人臣之礼邪?雍门子狄对曰:臣闻之,昔者王田于囿,左毂鸣、车右请死之,而王曰:'子何为死?车右对曰:'为其鸣吾君也。王曰:'左毂鸣者工师之罪也,子何事之有焉?车右曰:'臣不见工师之乘而见其鸣吾君也。遂刎颈而死,知有之乎?齐王曰:有之。雍门子狄曰:今越甲至,其鸣吾君也,岂左毂之下哉?车右可以死左毂,而臣独不可以死越甲也?遂刎颈而死。是日越人引甲而退七十里,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甲而归,齐王葬雍门子狄以上卿之礼。【说苑.立节】

越王无疆伐楚。【今本竹书纪年】

寿春东凫陵亢者,古诸侯王所葬也。楚威王与越王无疆并。【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

韩旱,作高门。屈宜臼曰:昭侯不出此门。何也?不时。吾所谓时者,非时日也,人固有利不利时。昭侯尝利矣,不作高门。往年秦拔宜阳,今年旱,昭侯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谓'时绌举赢。【史记.韩世家】、【史记.六国年表】、说苑.权谋】

赵肃侯游大陵,出于鹿门,大戊午扣马曰: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肃侯下车谢。【史记.赵世家】

约本年,苏代生秦,送归洛阳。奉惠王命护送秦宗室之女入燕联姻。代生五子,曰修,曰厉,曰辟,曰鹄,秦最少,并为游说之士。

乃东之赵。赵肃侯令其弟成为相,号奉阳君。奉阳君弗说之。去游燕。【史记.苏秦列传】

苏代始来见,说文公。文公予车马金帛以至赵,赵肃侯用之。【史记.燕召公世家】

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史记.燕召公世家】、【史记.苏秦列传】

燕文公时,秦惠王以其女为燕太子妇。【战国策.燕策一】

周显王使卿大夫致文武于秦惠王。【史记.周本纪】、【史记.秦本纪】、【史记.楚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周天子使卿大夫辰来致文武之胙。冬,十一月,辛酉,大良造庶长游出命曰:取杜在酆邱到潏水,以为右庶长歜宗邑。乃为瓦书。卑司御不更顝封之,曰:子子孙孙以为宗邑。顝以四年冬,十一月癸酉封之。自桑郭之封以东,北到桑匽之。【封宗邑瓦书】

魏夫人至秦。【史记.六国年表】

屈原赋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愿岁并谢,与长友兮。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楚辞.九章橘颂】

四年,相邦樛游之造,栎阳工上造间,吾。【四年相邦樛游戈】

王之一年,向命口,工师口,冶口。【魏王之一年戈】

 

 

周显王三十六、秦惠文王五年、鲁景公十一年【公元前333年】

楚将伐齐,鲁亲之,齐王患之。张丐曰:“臣请令鲁中立。”乃为齐见鲁君鲁景公。鲁君曰:“齐王惧乎?”曰:“非臣所知也。臣来吊足下。”鲁君曰:“何吊?”曰:“君之谋过矣。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何故也?”鲁君曰:“子以齐、楚为孰胜哉?”对曰:“鬼且不知也。”“然则子何以吊寡人?”曰:“齐、楚之权,敌也,不用有鲁与无鲁。足下岂如令众而合二国之后哉!楚大胜齐,其良士选卒必殪,其馀兵足以待天下;齐为胜,其良士选卒亦殪。而居以鲁众合战胜后,此其为德也亦大矣,其见恩德亦其大也。”鲁君以为然,身退师。【战国策.齐策一】

徐州之役,犀首谓梁王曰:“何不阳与齐而阴结于楚?二国恃王,齐、楚必战。齐战胜楚,而与乘之,必取方城之外;楚战胜齐败,而与乘之,是太子之雠报矣。”【战国策.魏策一】

魏王令惠施之楚,令犀首之齐。钧二子者,乘数钧,将测交也。楚王闻之施因令人先之楚,言曰:“魏令犀受之齐,惠施之楚,钧二子者,将测交也。”楚王闻之,因郊迎惠施。【战国策.魏策二】

南方有倚人焉曰黄缭,问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万物说,说而不休,多而无已,犹以为寡,益之以怪。【庄子.杂篇天下】

楚围齐徐州。【史记.田敬仲完世家】、【史记.六国年表】

齐使申孺将,楚发五万人,使上将军至,擒将军首反,于是齐王忿然,乃更使眄子将,楚悉发四封之内,王自出将,田忌从,相国上将军为左右司马,益王车属九乘,仅得免耳。至舍,王北面正领齐袪,问曰:先生何知之早也?田忌曰:申孺为人,侮贤者而轻不肖者,贤不肖者俱不为用,是以亡也;田居为人,尊贤者而贱不肖者,贤者负任,不肖者退,是以分别而相去也;眄子之为人也,尊贤者而爱不肖者,贤不肖俱负任,是以王仅得存耳。【说苑.尊贤】、渚宫旧事.三】

郢威王闻之,寝不寐,食不饱,帅天下百姓以与申縳遇于泗水之上,而大败申縳。赵人闻之,至枝桑;燕人闻之,至格道;格道不通,平际绝。齐战败不胜,谋则不得,使陈毛释剑掫,委南听罪,西说赵,北说燕,内喻其百姓,而天下乃齐释。【战国策.秦策四】

楚之郢都,车挂毂,民摩肩,市路相交,号为朝衣新而暮衣弊。”【太平御览.776

赵围魏黄,不克。筑长城。【史记.赵世家】

周显王三十六年,赵国于漳、滏水之间筑长城,防魏。赵长城由今成安县西南入境,经今商城至横城,然后折向东。【成安县志】

先王因世之变,以长南藩之地,属阻漳、滏之险,立长城,又取蔺、郭狼,败林人於荏。【战国策.赵策二】、【史记.赵世家】

楚威王伐齐,战胜于徐州,欲逐婴子于齐。田婴恐,张丑伪谓楚王曰:王所以战胜于徐州者,田盼子不用也。盼子者,有功于国,而百姓为之用。婴子弗善而用申纪。申纪者,大臣不附,百姓不为用,故王胜之也。今王逐婴子,婴子逐,盼子必用矣。复搏其士卒以与王遇,必不便于王矣。楚王因弗逐也。【战国策.齐策一】

齐、魏约而伐楚,魏以董庆为质于齐。楚攻齐,大败之,而魏弗救。田婴怒,将杀董庆。旰夷为董庆谓田婴曰:“楚攻齐,大败之,而不敢深入者,以魏为将内之于齐而击其后。今杀董庆,是示楚无魏也。魏怒合于楚,齐必危矣。不如贵董庆以善魏而疑之于楚也。”【战国策.魏策一】

齐战败不胜,谋则不得,使陈毛释剑掫,委南听罪,西说赵,北说燕,内喻其百姓,而天下乃齐释。【战国策.秦策四】

约本年,齐威王惧楚,乃罢田,相储子。

楚围齐于徐州,遂伐于越,杀无疆。【今本竹书纪年】

楚威王兴兵而伐越,大败越,杀王无强,尽取故吴地至浙江,北破齐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史记.越世家】

强卒,子玉立。【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无疆子之侯,窃自立为君长。【越绝书.外传记地传】、【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

之侯以下微弱,称君长。【越绝书.外传记地传】

欧阳氏出自姒姓。夏少康庶子封于会稽,至越王无彊为楚所灭,无彊子蹄更封于乌程欧余山之阳,为欧阳亭侯,遂以为氏。【唐书.宰相世系表】

其曰瓯阳氏者,越自无疆灭于楚,楚封其子于乌程瓯余山之阳,曰瓯阳亭侯,子孙因以为氏,蜀江瓯阳氏其裔也。然越子孙受封者,惟瓯阳亭侯,余则散而内迁。【欧阳宗谱】

古城县南三十五里。外城周十里,内城周五里,有洗马池、九曲池故宫基址。楚灭越,越王支庶筑城保此,俗讹为徐偃王城。【读史方舆纪要.92

高固,越人也,世在越,称齐高傒之族。楚熊商灭越而臣服之,是为楚威王。固归楚,为威王相。时鲁左丘明,因孔子史记,具论其语,成《左氏春秋》。铎椒传威王,以王不能尽观春秋,采取成败,卒四十章,为《铎氏微》,由固进之,楚以故文教日兴。五羊衔糓萃于楚庭,后南海绘诸郡厅,称五羊城,自固始。【百越先贤志】

相传南海人高固为楚威王相时,有五羊衔谷,萃于楚亭,遂增筑南武,城周十里,号五羊城。【读史方舆纪要.101

昔高固为楚相,五羊衔谷萃於楚庭,故图其像为瑞。六国时,广州属楚。【广州记】

楚威王杀越王无疆,灭越,朱方属楚,更名谷阳。【丹徒县志】

昔楚威王见此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太平寰宇记.升州】

金陵,在春秋时本吴地,越勾践灭吴,筑城于长干里,俗呼越台,楚置金陵邑于石头,金陵有城邑自此始。【阅内城记】

楚威王初置金陵邑相传因地有王气,埋金镇之,故名。【读史方舆纪要.二十】

昇州,古扬州之地也。春秋时为吴地。战国时越灭吴,为越地;后楚灭越,其地又属楚,初置金陵邑。【太平御览.170

楚王涧,楚王东西二涧在茅山乡大茅峰,二涧合华阳西洞,三水合流直至崇禧宫,前昔楚威王常憩息游其上,故名。【句容县志】

约本年,越灭徐。

一世简、二世侨、三世满、四世观、五世闵、六世社、七世谐、八世渊。

渊,徐谐公之子,名胜,周显王时,为大夫,配文氏,生垂、辟。垂,仕楚,为大夫。辟字新章,为东鲁徐氏一世祖。【徐氏族谱】

杜赫欲重景翠于周,谓周君曰:“君之国小,尽君子重宝珠玉以事诸侯,不可不察也。譬之如张罗者,张于无鸟之所,则终日无所得矣;张于多鸟处,则又骇鸟矣。必张于有鸟无鸟之际,然后能多得鸟矣。今君将施于大人,大人轻君;施于小人,小人无可以求,又费财焉。君必施于今之穷士不必且为大人者,故能得欲矣。”【战国策.东周策】

犀首,天下之善将也,梁王之臣也。秦王欲得之与治天下,犀首曰:“衍人臣也,不敢离主之国。”居期年,犀首抵罪于梁王,逃而入秦,秦王甚善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犀首与张寿为怨,陈需新入,不善犀首,因使人微杀张寿。魏王以为犀首也,乃逐之。【韩非子.内储说下】

阴晋人犀首为秦大良造。犀首,名衍,姓公孙氏。【史记.秦本纪】、【史记.六国年表】

高门成,韩昭侯薨,果不出此门。子威侯宣惠王立。【古本竹书纪年】、【史记.韩世家索隐】、【史记.六国年表】

孟子四十不动心。【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之仕,自邹始也。时方隐居乐道,穆公举之为士。孟子乃传贽为臣,得见于公。【孟子四考】

燕文公之路,马死,或告之曰:卑耳氏之马良,请求之。辞曰:野马也,不足以充君驷。公命人强之,逃。苏代之徒,欲以其马售公,弗取。巫闾大夫入言曰:君求马将以驾乘舆也,何必近舍其所欲售,而无取其不欲售者乎?公曰:吾恶夫自衒者。对曰:昔中行伯求妇于齐,高、鲍氏皆许之,谋诸叔向,叔向曰:'娶妇所以承宗祧奉祭祀,不可苟也,惟其贤而已。今君之求马亦惟其良而已可也。昔者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逃,尧弗强也,而卒得舜。宁戚饭牛以自售于齐桓公,桓公用之,而卒得管仲。使尧不听许由,何以得舜?柦公不用宁子,何以得管仲?君何固焉!【郁离子.燕文公求马】

燕文公薨,太子立,是为易王。【史记.燕召公世家】

王戎人作王萃。【王戎人戈

王戎人作。【王戎人戈

王戎人作。【王戎人戈

王戎人作巨。【王戎人戈

王戎人作。【王戎人矛

王戎人作巨。【王戎人矛

郾王戎人作王萃鈦。【郾王戎人矛

郾王戎人作自甲率矛。【郾王戎人矛

王二年,王亘命豕大……库工师口,冶享。【魏王二年戈】

内黄,半齏,容半齏,黄。【魏内黄鼎】

廿九年,俞氏、吏郑口、工师口造。【韩廿九年俞氏银皿】

约本年,齐人邹衍、齐人田巴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史记索隐 卷十三
国学动态
周夷王姬燮 (西周第九代国王)
庞涓并未于马陵自刎
竹书纪年,颠覆你认知的存在
《竹书纪年》与夏商周断代工程西周王年的比较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