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往事追忆】赵志渊:最忆是向明

看到冯济民学长回忆母校向明中学的文章,很有同感。他情系向明,牢记向明对自己的培养之恩。他回报母校,回报社会的拳拳之心,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一直步学长的后尘,却没有他那么大的成就,也没有他那么深的感触。有的只是琐碎小事的回忆,让我一直不能忘怀。

一九六三年,我进入向明中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有浮雕的校园大门。这在当年并不多见。向明中学的一些教室,并不宽敞。老大楼的一些教室还只能从后面采光。但她的教学楼气派很大。她有一个和市党校合用的大礼堂。她的图书馆在六十年代时,就有了四万册藏书。到了六四年,还造了一个游泳池。中学拥有自己的游泳池,在上海是独一无二的。全校十几个篮球场,却抵不上一个足球场对我们的吸引力。一个标准的足球场,牢牢地拴住了我们的心。

尽管向明中学是篮球见长的学校,偏偏就有我们两个初中班级的男生只喜欢足球。于是一放学,要么班与班对打,要么班级内分大人队和小人队开战。球虽然踢得没有什么章法,却天天乐此不疲。就是与高中生对垒,我们也毫不畏惧。这段时间,我胃口大开,鞋子大损,天天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不多时,这个情况就被班主任陈日升发现。一天,大人队与小人队正踢得热火朝天,被班主任叫了暂停。她一看全班的好学生和差学生都打成一片,想要专挑差生的碴,也不容易。一查作业,都是完成的好好的,不准踢球的理由就站不住脚了。此时的陈老师只能悻悻的说:再踢一会就必须回家。

陈老师个子矮矮的,操着一口不流利的崇明普通话,怎么也咬不准“ 哈蜜瓜干” 这个词的读音,却有一手漂亮的板书。她非常敬业,贪玩的我们却不喜欢。她的丈夫,是南下干部,反右时中了枪。陈老师教育我们应该明理向上。她在忆苦思甜时,声泪俱下,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她的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学兵,后来做了上海市公安局长和上海市副市长。在儿子最飞黄腾达的时候,我们曾经问她儿子的事。她说从未得到过儿子的好处。此话不幸被她言中,几年后,张学兵跌了跟斗,再要给母亲好处更是不可能了。

向明中学是藏龙卧虎的地方。66年,学校的党支部书记是在1935年就参加革命的孙绪臣,革命三十年,仅仅做了一个中学的支部书记。其中的原因,我们一无所知。我们的英语老师,不少是有一口标准英语的老克勒。我校的数学老师中,有一个是郑洞国的参谋。1948年才35岁的史说少将,跟随郑洞国在长春起义。后来当了数学老师,几十年一直默默无闻,到了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时,才大放光彩。不过电台里把他的名字读成史Suo,而不是读成史Sue,真是委屈了他老人家了。

向明中学在上海市挣的荣誉称号数不胜数,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向明中学出身的体育明星,荧屏名人纷纷出现,给母校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在建校110周年庆的纪念册里,留下了四、五任校长的倩影,唯独没有我们那一代的校长王子修的照片。恰恰就是这个王校长,奠定了向明中学用篮球立校的方向。当时的操场上,那怕是十分钟的课间休息,也有嘭嘭作响的篮球在到处飞舞,更不用说下午放学后的一派热闹景象。十几个篮球场上,十几场篮球比赛同时开打。离校几十年后,留在我们脑海里对母校的印象,除了篮球,还是篮球。与其他重点中学一比,读书好是应该的,但篮球也打的好的,只有向明的学生了。

当年一进向明,老师就给我们一个下马威,第一篇作文就批得我们浑身不舒服。本来我们作文簿上表示佳词、佳句的圈圈点点,现在毫不留情地改为一道道横杠,划掉了自己的骄气。我进向明的第一篇作文,仅为67分,以后再也没见大的起色,其他课目也只是中游水平。小学里的那种优越感荡然无存,周围的同学是各式各样的学霸,过去凭小聪明保持的领先权,一样一样地交了出去。

我上英语课,读的少,拼的差,刚刚掌握了一课的意思,新的一课又开始了,我只能永远在后面追。同学们都读教纲以外的英语文章,我只是在上学的路上背几遍课文,临阵磨枪,来应付老师可能的提问,我再也不会积极举手发言。数学课上,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做课外题,我只满足于一知半解,几何课的张连生老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有极强的敬业精神。他自己动手做的教具,极大地开发了我们的智慧,提高了我们学习的兴趣。不拘小节的他,过多过早地象蜡烛一样点亮了别人,消耗了自己。听说我们离开他不久,他就离开了他热爱的讲台。我在向明遇到的老师,一直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模样留在我的脑海里,不像现在的许多老师,补课成了第一职业,师道尊严都不要了。

多年前,向明中学建校110周年庆,许许多多的向明人回到母校,每个人都带着我是向明人的优越感。看到那本精美的纪念册,也看到了学校领导的努力成果,看到了对那些为母校争光的明星,看到了学校荣誉墙上几十块牌匾,看到了那么多名人题词。但几十年不见,最想见到的还是自己的老师,最先勾起的回忆还是当年的学习生活。大家一致回忆起的竟是那次歌咏比赛:我们班排练了两首歌曲参赛,一首是中规中矩的大合唱,一首是男女声两重唱,由班里唱得最好的一对男女从头唱到底,全班同学只是和声伴唱。这第二首歌曲的表演重心,集中在少数人身上,表演手法过于单调,使我班失去了得高分的机会,却牢牢地奠定了他俩在我们班最佳歌手的地位。几十年来,一有机会大家就拿来说事,真是一失偏成持久佳话。

向明校园是各路学霸的天下,我因为样样功课都只有八十分,勉强保住了在老师眼中好学生的地位。按道理,进了向明,一只脚就踏进了大学,我也梦想着向这个目标前行。谁知道,伟大的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先革历史,再革文化,然后革自己的命,彻底割断了自己进大学的梦想!

照例三年就应该毕业的我们这届学生,硬生生地在向明中学这个娘胎里待了五年。过头的女儿是棵草,过头的儿子是个宝。但过头两年的儿子像那吒一样,肯定是怪胎。我们六六届的学生太会折腾,先折腾老师,后停课闹革命折腾学校,再扫四旧折腾社会,然后大串联折腾国家的铁路,到了一九六八年八九月,把自己折腾到了农村。我和哥哥都在向明中学,他是六六届高中,我是六六届初中。本来一家两向明,好比一门双响炮,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现在折腾成了一件焦虑难熬的事。两个人一起分配,哥哥进了工矿,我最好的去向是上农。不知道向明中学哪个老师,帮我分到了农场,让我无处报恩。

我与向明中学的缘分,就在我收到农场通知的那一刻嘎然而止。我像一个百年老店里的学徒,虽然被师傅领进了门,但自己修行不得法,没学到什么本事,就被一个姓文名革的师傅赶出了店堂,从此做事为了借力,只能把一块空头的金字招牌挂在嘴上。然而,把向明中学老三届这块招牌作为老本,又能吃多久?只能是辱没了向明的好名声。我们那时考进向明中学,稀松平常。不料一二十年后,向明中学像越陈越香的明星牌花露水,越来越吃香。有时我绞尽脑汁写了一篇什么东西,里面只有文曲星送给我的一点灵感。有人也会说,写得不错,到底是向明出来的,其实管向明什么事?这是我至今也想不明白的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往事追忆】​魔都名校,魔力四射(作者:赵志渊)
【劳模美·劳动美·工匠美】天佑中学潘华庆:做学生成长的领路人
从做学生到当教师
向明大礼堂 | 房东的一个小动作
儒中毕业季,感恩母校时——儒林中学历届初三学生毕业照巡展(十四·)
真爱篮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