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领导干部”都很会玩人

三国是俊才云蒸的时代,人才辈出。“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变革时代为人才提供了发展舞台。

庞统先曹操,后孙权,再到刘备处,“待价而沽”;诸葛亮虽躬耕南阳,却心系天下,寻找出仕机会;徐庶先学武后从文,东奔西走寻找用武之地;陈宫放弃稳定的工作,先跟曹操,后投吕布;赵子龙第一份就业单位是袁绍,后转到公孙瓒手下,最后选择了刘备……

各集团网罗人才的手段:

一是结义。如刘备、关羽、张飞,来个桃园三结义,形成初步稳定的核心团队,刘备认识赵云后,为了拉拢赵云,称虽未结义,但也有如兄弟一般,属于后续四弟。

二是结亲。孙策与周瑜同娶江东桥氏之女,建立“连桥”关系,将周瑜绑在了孙家战车上,成为孙策与孙权的股肱之臣。刘备认刘封为义子,关羽认关平为义子,刘封与关平都成为刘备兵团忠诚干将。

三是重视亲缘。曹操是夏侯氏过继给曹家的后代,曹家与夏侯家有兄弟之情。曹仁、曹洪、夏侯敦、夏侯渊等都是曹操的得力干将。孙权重用与信任与父亲创业的老将,程普、韩当、黄盖等,以父礼待之;马超、马岱同伺刘备。

四是实力吸引。曹操借天子之名,给予官方任命,封这个将为某某侯,那个幕僚为某某郎。国家任命对于人才还是有相当诱惑的。曹操因此人才队伍是最为强大,号称战将千员,谋士如云。

五是推荐。如周瑜推荐鲁肃,荀彧推荐了程昱,程昱推荐了郭嘉,郭嘉推荐了刘晔。这样不断发现人才,“滚雪球”似的壮大队伍。

六是纳降。刘备接纳了颜渊、黄忠;曹操招降了张辽、庞德等,待遇从优,一视同仁。

七是高礼。给予高高的礼遇,感化人才。如刘备接待西川张松,感化了张松,使之在进军西川时成为内应。曹操为了拉拢关羽,上马金下马银,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赠锦袍,送赤兔马,虽最终没有留住关羽,但也为后来赤壁之战失败后得到关羽的帮助才得以逃生埋下了伏笔。

八是招牌。刘备打的是“皇叔”旗帜,兴复汉室,跟着我刘备干,就是走正道,与“国企”没有什么两样。曹操打的是国家丞相牌,进入曹操属下就等于有了“公务员的编”。

从人才角度,也就是从就业角度,选择发挥作用的平台:

首先看老板,是不是能成就事业的人。

老板能成就事业,跟随这样老板也相应地获得成功,反之,没有发展,浪费时间。在东汉末年,诸侯林立,全国起兵讨董卓时,袁绍就召集了十八路诸侯,可见那个时候,供知识分子与开疆裂土的干将发挥作用的单位还是很多的。但他们都对这个单位老板有一番评价,哪个单位老板可以辅佐,哪个单位老板不值得辅佐。在这一点上和现代比较相似,就业是选公司还是选老板?三国时著名的人物如诸葛亮、鲁肃等都是选择的老板。张松与许攸之所以另选老板,改换门庭,在于原来的老板昏庸无能,让他们看不到发展前途。

其次看老板有没有容人的雅量。

人才都是有个性的,因此,人才要想充分发挥作用对环境有特殊要求,不能让老板束缚住手脚。庞统表现过于狂狷,用以试探老板的精神反应。黄忠在投降刘备前表现出若干不礼貌,都在看老板的反应。

第三,期待能够得到重用。

诸葛亮没有选择曹操、刘表,而选择刘备,则在于在刘备处能得到才能最大发挥。那个时候,曹操集团处于智力核心位置的已有荀氏叔侄,程昱、郭嘉,没有诸葛亮位置的,孙权处,周瑜、鲁肃、张昭权威地位已经巩固,诸葛亮也很难打入。

第四,有好的官衔。

在社会上有体面的身份。

第五,老板有思想能力,能分辨哪些建议是正确的,哪些建议不可取。

敢于决策,善于决策。袁绍人才流失在于他“寡谋少断”。刘璋引起人才不满在于他对决策建议缺少分辨能力。

从用人单位角度,选择人才:

一是,看是不是人才。

人才标准,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文能参谋军机,武能打打杀杀。

二是,看能不能为我所用。

能为我所用,赏!不能为我所用,杀!曹操与刘备长坂坡大战,赵云孤军奋战,曹操见是人才,争取为我所用,号令“要活赵云”。刘备欣赏马超,设计将其收为麾下。

三国人才类型:

战略型人才:提三分天下构想,如诸葛亮、鲁肃等、郭嘉。

技术型人才:如陈琳文笔犀利。

外交人才:呈口舌之辩,如邓芝、秦宓等。

元帅级人才:如周瑜、关羽、张辽、曹仁、赵云等。

上将军人才:如张飞、庞德等

领袖型人才:曹操、孙权等

参谋型人才:荀氏叔侄、程昱等

管理型人才:张昭、黄权等。

清高型人才:司马徽、孟公威等。

帮闲型人才:陪领导吃喝玩乐,走马斗鸡,吟诗作画。

钻营型人才:黄皓等。这类人才主要是围在领导身边,围绕领导的喜怒哀乐,极尽谄媚之能事,达到个人发展目的。对于专制体制,任何时代这类人不是少数,都有相当多的一批人。

有真人才与假人才。识人与用人是能不能当好领导的基本素质。诸葛亮没有看清马谡是假人才,而当真人才来用,才有街亭之败。

刘备玩人才用“情”,与关张结义,二人拒绝外在高薪诱惑,死心塌地为他奉献一生。临死时还不忘用“情”玩诸葛亮,对诸葛亮说,刘禅当辅则辅,不能辅,取尔代之你来干.给予诸葛亮以充分信任。诸葛亮赶紧磕头表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曹操玩人才最为大气,反复无常。

抓住人才争强好胜特点,经常搞一些带有奖励的比赛,使这些人物献勇献智。如铜雀台群英聚会,文臣比赋,武将比射。经常在大庭展开庭议,让幕僚发表对时局看法,让这些文人互相心理较劲儿,他来个平衡,“玩”文人于股掌之中。号称最有文化的人往往为政治家玩得团团转。同时他也并不把这些人才当回事,说翻脸就翻脸,找个理由就把人给砍了,如对杨修。使他手下人才战战兢兢,竭诚工作。

孙权玩人以“诚”,将那些老将称为叔叔,幕僚称为国老,对周瑜充分放手使用。所以,江东上下一心。

诸葛亮作为知识分子,在识人、用人上值得总结的地方太多了。他可没有政治家玩人玩得那么大气,洒脱。

一是,他在刘备处没有向刘备推荐过人才。他也是当时名士,同学、朋友不少,但获得刘备信任后,他断绝了与同学朋友的来往。

周瑜推荐鲁肃,荀蜮推荐了程昱,程昱推荐了郭嘉,郭嘉推荐了刘晔,刘晔推荐了满宠。这样的事,在诸葛亮身上没有,不可思议。

二是,他始终认定魏延必反。

魏不反,最后还激魏延反。这种用人态度也让人不理解。

三是,看错了马谡。

四是,关键时候错判了孟达。

五是,对关羽没有及时施以援救。

六是,为了保持自己智力核心地位,不发展人才,只使用西川地区政府投降了那批公务员。

结果西蜀最先陷入人才匮乏之困境: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

再联想他最早失信东吴,破坏孙刘诚信联盟,先取了南郡,不还荆州这一系列之事,对成都诸葛祠堂那副“从来治蜀要深思”的对联理解就深刻了。

这些“领导干部”玩人手段,国人最为欣赏哪一个?刘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盘点《三国演义》的经典成语俗语,烂熟于心
孙权眼中没有什么奸臣
三国职场人生
三国演义与经营谋略《四》
诸葛亮放走曹操的理由
《隆中对》的真相,诸葛亮为什么会投靠刘备?浅析选择的重要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