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邢台汽车业的前世今生













 邢台曾经有过令人羡慕的汽车工业。
邢台也曾有过打造“汽车城”的宏伟梦想。
但由于种种原因,邢台汽车业一度陷入沉寂,令人扼腕叹息。
重振汽车工业,再创昔日辉煌,成为邢台710万人民的共同梦想。
为了这个梦想,邢台人民从未停止奋斗的脚步:
河北御捷车业公司投身电动车生产,今年计划将产量提高到4万台;长征厂准备将太脱拉8X8系列载重汽车向专用车方向升级;红星旅行车制造厂生产的“红星小贵族”走俏市场……
昨天,随着中航工业(邢台)中重卡整车及特种车辆底盘/特种装备生产基地项目奠基开工,我们在圆梦之路上又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

汽车,我们曾经的辉煌和荣耀   
  邢台曾经是我国除长春、十堰之外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

  邢台的汽车工业从无到有,得益于国家三线建设战略的实施。《邢台历史大事记》记载:1970年5月26日,北京新都机械厂、天河汽车修造厂迁建邢台,分别改为邢台长征汽车制造厂、红星汽车制造厂。

  1972年7月1日,长征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1973年,红星621型车在海南汽车试验场通过可靠性试验。70年代,红星成为国内同行业领衔产品,尤以其特殊的底盘高出一筹,红星技术先后推广到全国各地,有沈阳轿车厂、胜利客车厂、湖北万山特种车制造厂,石家庄汽车改装厂。

  1976年,在当时的联邦德国举行的一次国际汽车博览会上,红星旅行车被誉为“东方美人”。

  与此同时,邢台东南一隅的留村诞生了114汽车厂、邢台汽车厂。由此,长征牌汽车、红星牌旅行车、邢台牌改装车源源不断从邢台开出,走向全国,走进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市场,俗称“小面包”的红星车还成为国家机关的公务用车。

  作为我国最大的航空港,首都机场曾经见证了邢台汽车的荣耀——牵引飞机的是长征汽车制造厂生产的那种有棱有角宛如坦克的牵引车,前脸上标着毛主席的手迹“长征”。那时上下飞机靠舷梯,铺着红色地毯的飞机舷梯车上标着“邢台”牌。

  今天的邢台人也许更想象不到,当年,在前往首都机场欢迎外国贵宾的车队中,除了中央领导乘坐的“红旗”、部级领导乘坐的“上海”及群众乘坐的大客车外,再有就是被称为“东方美人”的“红星”旅行车。

  完全可以说,这些产之于邢台的汽车引领了那个时代中国汽车工业的风骚。
 
“汽车城”,我们曾经的宏大构想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凭借着汽车工业的坚实基础,邢台曾燃起建设“汽车城”的激情与梦想。

  据一些老同志回忆,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市里就曾有过“汽车城”的初步设想。那时,邢台除了长征、红星两大成型的汽车制造厂外,还有地处沙河留村的邢台汽车厂、114汽车改装厂。当时,邢台市属企业中一部分纷纷转型转产向汽车行业靠拢,出现了邢台市汽车改装厂、邢台市重型汽车修理厂等企业。地处深山的长征汽车厂深感踢不开拳脚,希望下山进城,于是,邢台内燃机厂划归长征,成为其一分厂,后来此地又成为长征汽车总厂。

  1985年7月18日,《邢台晨报》刊发了一则小消息:长征汽车厂一分厂开始批量生产引进的捷克太脱拉815载重汽车。

  引进国外技术,是当时我国许多企业摆脱技术装备落后,迅速赶上国际水平的一项举措。应该承认,尽管长征汽车、红星旅行车畅销国内市场,但与当时进口的同类型车相比,不说汽车发动机及其零部件,仅就外形就逊色许多。长征厂引进外国技术,旨在通过引进技术逐步实现国产化,提升我们的汽车制造水平。

  1985年11月10日,长征汽车厂与捷克太脱拉公司合作生产的T815汽车生产线举行开线典礼。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朱镕基与捷驻华大使海本一道来邢为典礼剪彩。

  这条生产线每年可组装1000辆T815载重汽车。

  太脱拉刚一问世,就轰动市场。开线典礼次日,就签订84台购买合同,成交额达1000多万元。

  南线的长征厂热火朝天,北线的红星厂也以旺盛的斗志逐步进入鼎盛时期。当年《邢台晨报》记录了红星车的发展历程:1985年11月6日,河北省汽车检测站受中国汽车公司委托进行监测,红星车621型旅行车,经过250公里公路测试,14个关键项目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1986年,红星生产各种汽车2125辆。

  1989年9月26日,《邢台晨报》头版头条刊载标题为《踏平坎坷路,路上有长征,旅途红星闪,闪烁有红星》的通讯。文中报道:1987年,世界第9次巴黎——达喀尔汽车拉力赛,途径法国、阿尔及利亚、尼日利亚、马里、毛毛里塔尼亚、塞内加尔、最后到达濒临大西洋的海滨城市达喀尔。全程12000公里,参赛的73辆重型汽车,到达终点26辆,其中4辆是长征太脱拉。

  当时长征太脱拉的底盘制造技术和整车质量在全国独一无二,其底盘装在坦克上赛跑,其他车都望洋兴叹。军方首长赞扬太脱拉:军地两用车,越野两用车。

  那时,能源开发、冶金矿山等企业,都盯着太脱拉。一时间,邢台车贵:1989年1月至8月1025台被抢购一空,而整个“七五”期间,年生产计划才1000台。

  1986年10月30日《邢台晨报》刊载一篇访谈录,记录了记者与捷克斯洛伐克太脱拉汽车公司驻长征汽车厂第三批专家组组长佛兰吉舍克·格鲁基莱的交谈的情景。一块儿交谈的还有检验师斯坦尼斯拉夫·马依兹里克,技师米哈尔·奥高李克和索赔管理员巴维尔·杜达。这些外国朋友说,长征厂的工人接触这项技术才一年的功夫,掌握组装的速度使他们感到惊讶。

  上世纪80年代,邢台城区街道上时常见到外国人的身影,市民知道那是捷克斯洛伐克派来长征厂的专家。太脱拉的引进,让刚刚开放的邢台,竟然有了一丝国际化的味道。

  作为拉动经济链条最长的产业,汽车工业受到各地的广为关注。当时除一汽、二汽已具一定规模外,大部分汽车厂的年产量都不足万辆,与发达国家有着不小差距的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在必行。

  1988年12月5日,省政府主要领导率省直有关部门来邢调研河北汽车工业的发展课题。当时,河北机械工业的发展需要依据现有产业基础,而能够做大做强的就是汽车工业,因为河北省汽车工业有基础,有一重(长征太脱拉)两轻(红星、胜利),其中一重一轻在邢台。邢台的几家汽车工业企业人数仅占全省汽车工业人数的15%,而固定资产占有达27%,年产值完成达30%之多。数字表明,邢台的汽车工业已有较高的集约化程度,大有发展前途。河北发展汽车工业离不开邢台!

  此后,邢台市的“一重两轻”有了新的发展,以红星旅行车为龙头的红星集团初步形成,按照汽车工业高度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分工配套组织生产。新产品红星6400由普通型转为豪华型,1989年4月通过国家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长征太脱拉则加速了国产化的进程。

  1989年8月23日,省机电厅厅长袁道谋与省直相关部门负责人来邢,与市政府联合召开了邢台汽车工业研讨会,并形成共识:“八五”期间,邢台汽车工业要发展成为邢台市第一支柱行业,而且在河北机械行业中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尽管长征、红星都是省部属企业,地方党委、政府也都给予了全力支持。翻阅当年报纸时看到一则消息:邢台市主抓了红星旅行车配套生产及龙头企业开辟市场工作,先后促成了煤田机械厂为红星配套生产挡风玻璃、机四厂为红星厂生产前后桥、机床厂为红星厂生产车架等联合全力支持红星汽车联合公司扩大配套能力。

  1990年12月6日,红星厂有偿兼并市重型汽车修理厂。

  邢台市为实现“汽车城”的梦想倾注了巨大热情,相继支持了95万平方米的厂房和场地,又支援了640亩土地。
 
痛心,我们的汽车为何“散了架” 
 
  本该加大油门急速前进的邢台汽车工业,进入90年代中期后却逐渐消沉了下去。

  记者曾到红星厂采访,得知他们准备引进一条全自动流水冲压生产线,需要资金1.2亿元,这在当时还是个天文数字。企业历经数月费尽了周折,才筹到800万元。杯水车薪,壮志难酬!

  记者上网查阅得知,国内驰名的汽车品牌大都是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起步的,比如,奇瑞汽车是1997年由5家公司共同投资起步。吉利汽车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如今资产超过140亿元。

  在群雄而起之时,邢台汽车工业却“散了架”。至今记者询问许多业内朋友,是什么原因导致邢台汽车工业“轰然倒塌”?朋友们说,多种原因吧,其他许多国企不都是一样命运吗?

  今天,记者把一些关于邢台汽车工业的片段记忆,连缀起来,试着分析其败局的原因。

  也许是体制的缘故,投资主体不明晰。

  红星曾归属中汽公司,又下放到河北,当时河北成立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机构,叫做河北汽车制造总厂,管理河北的几家汽车制造企业。名为工厂却是个机关。不管生产,不管销售,不问市场,无法作出对市场走向的准确判断。

  长征原属于部属企业,后归于重汽集团,而设在济南的重汽集团,是由山东的企业改组成的,其本身就是一个企业,自身有斯太尔载重汽车。根本无暇顾及长征,即便有资源也不会想到长征。

  河北虽然想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可对此,却显得无能为力。所谓的配合、协调,往往留在纸上,实际难以发挥作用。

  也许成也“红火”,败也“红火”

  太脱拉当时火到什么程度,紧俏到什么程度,今天的人们都难以想象。

  上世纪80年代,全国各地纷纷派员驻扎邢台,心急火燎等着提货。谁能弄一台太脱拉,就可拿到两万元“回扣”,这在当时已是公开的秘密。表面上看企业并没受损,但它从另一方面已在蚕食着企业。长征厂几位老同志说起“2万元”,至今仍非常愤慨。每年生产1000多台车,有多少个“2万元”落入某些人的腰包中。生产车间的干部职工感到不平不公,久而久之,就把怨气和愤怒发泄在产品中,产品质量能不下降?

  一个红火的产业,往往能带出一个产业带。当时在市场异常走红的长征—太脱拉,还带出了非常火爆的行业——太脱拉汽车配件。曾记得,在长征一分厂所在钢铁路上,门挨门,店挨店,几乎都是太脱拉汽车配件门市。据搞这项买卖的“业内人士”称,每年少说也挣几万十几万,多的都能挣到百万元。这个数额在20年前,对于一般人,甚至对于小老板们也不是个小数字。那么,这些配件从哪儿供应过来的呢?开始,大都通过外经贸部门进口捷克原装太脱拉配件,这些配件与长征厂组装的太脱拉汽车构成了一个产业。但进口配件数量是有限的,货源从哪儿来?一些人瞄上了“拆车”——一旦听说哪儿太脱拉发生车祸,都像打了鸡血一样蜂拥而至,把损坏的太脱拉强买到手。据说,弄到一辆坏车,卖的价钱比一辆好车还多。

  后来,太脱拉逐年增加国产化的比重,于是出现了一些国产配件,于是邢台的太脱拉配件行业逐渐有了国产配件。按说,这样的市场还是健康的。但经营太脱拉配件的利润太大了,一些人开始疯狂了,假冒伪劣的配件遍及邢台太脱拉配件市场,本来全国各地的太脱拉用户不远千里来到邢台购买配件,因为邢台是生产基地,图的是放心。然而,充斥市场的伪劣配件让广大用户失望了。红极一时的太脱拉配件市场很快土崩瓦解了。可以想象,这个无序的甚至臭名远扬的市场,在另一个方面成为导致太脱拉汽车败阵的一个硬伤。
 
 
重振,我们的脚步愈迈愈坚实 

 
  近年来,我市在经济结构调整中,依托装备制造的基础和优势,着力振兴汽车工业。一方面大力引进相关项目,与中航工业等“国字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积极开发商用车、专用车、新能源电动车市场;一方面大力延展汽车产业链条,开发出清河产钢索、任县产密封件、威县产零部件、新河产胶板等配件产品。

  目前,除长征、红星2家整车生产企业外,还有金后盾、福玉、华旗、华通、御捷马、邢汽等多家改装车生产企业,产品包括重型越野车、小型轿车和油罐车、散装水泥车、冷藏车等专用车和低速电动汽车,以及2500余家汽车配件生产企业。

  2010年,邢台生产汽车12282辆,同比增长277%;完成工业总产值8.6亿元,同比增长196.6%;实现销售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151.6%。2011年,我市200个重点在建项目中,涉及汽车工业的项目就有20个,总投资70多亿元。

  总投资50亿元的中航工业(邢台)中重卡整车及特种车辆底盘/特种装备生产基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30亿元。这个数字是2010年本地生产汽车销售收入的近30倍!

  项目的顺利推进得益于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2011年11月15日,省长张庆伟亲自敲定:中航工业项目在邢台建设。这是邢台汽车产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

  2012年1月12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杨崇勇主持召开与中航工业集团合作建设汽车项目专题调度会,确定把邯郸宇康集团所持有的长征汽车100%产权划归邢台市国资委。副省长张杰辉亲自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2011年12月9日,市委书记王爱民到邢台工作第一天,就亲自会见中航工业考察团,围绕进一步加强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广泛洽谈,并多次召开调度会、现场办公会,督促进度、解决问题。他提出,要将“龙冈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中国汽车装备制造专业园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大群亲抓亲管,一天一调度、三天一察看、工作进度一日一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全力以赴,全程参与,多次带队与中航工业集团和省直部门沟通协调,帮办对接,市直部门和邢台县全力以赴推进各项前期工作,确保了项目提前开工。

  如此倾力以赴是因为,重振邢台汽车工业是我们邢台710万人民的共同期盼。这个项目的奠基,标志着我市汽车工业迈出走向振兴的坚实一步,必将为邢台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更大动力,插上腾飞的翅膀。

  正如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杨崇勇所言,邢台汽车产业具有光荣的历史、良好的基础和独特的优势,邢台汽车产业链完整,发展潜力巨大。这次中航工业集团在邢台建立中重卡整车及特种车辆底盘/特种装备的生产基地,对于做大做强河北高端装备制造业,振兴邢台和河北的汽车产业,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中航工业(邢台)中重卡整车及特种车辆底盘/特种装备生产基地项目的落地,彰显了市委、市政府重振邢台汽车工业的决心和信心。

  相信,随着这个项目的顺利推进,随着金后盾、红星、御捷马等一批企业的迅速壮大,实现邢台汽车产业重新振兴梦想愈来愈近,让我们拭目以待!
 
 
 

~~~~~~~~~~~~~~~~~~~~~~~~~~~~~~~~~~~~~~~~~~~~~~~~~~~~~~~~~~~~~~~~~~··

资料:太拖拉


在1923年的时候,太脱拉设计出了它独特也是一直沿用至今的脊骨管式大梁和浮动车桥(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中央脊椎管状梁这个设计是汉斯列德文科在STEYR的时候提出来的)。在1925年,太脱拉公司出现了它最引以为傲的技术:风冷发动机技术,并且在8年后参加了由刚上台11天的纳粹领袖阿道夫·希特勒主持开幕式的德国柏林汽车展,希特勒在本界柏林汽车展上对太脱拉公司生产的风冷发动机轿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晚,他邀请太脱拉公司总工程师莱德温卡面谈。会谈结束后,希特勒告诉莱德温卡,他设想中的“国民轿车”就应采用风冷发动机。不久,希特勒招集内阁和顾问们开会,专门讨论轿车普及问题。在谈到制“国民轿车”的时候,顾问们一致推荐波尔舍博士承担这项任务。1933年秋,希特勒召见了费迪南·波尔舍,此人就是闻名天下的保时捷公司创建人,在此人的主持下,风靡全球的大众汽车甲克虫在1936年面世,当时的甲克虫就是借鉴了太脱拉发动机的风冷技术。

     然后到1939年,纳粹德国入侵捷克全境,捷克沦陷,太脱拉公司开始为纳粹德国生产军用航空发动机。在1942年捷克解放后,太脱拉公司迅速将过去用于为纳粹德国生产军用航空发动机的技术转为民用开始生产载重汽车用风冷发动机。从此,太脱拉公司的所有产品,都开始使用风冷发动机。

      新中国建国之初就进口过大量太脱拉以作军用。如今在中国也不少见太脱拉的踪影:早期的建筑用10吨自卸车以及混凝土搅拌车不少都是太脱拉品牌。太脱拉在德国还有下属SEMEX公司,制造卡车底盘和汽车吊车。

曾经辉煌的邢台长征太拖拉汽车
邢台长征汽车厂建成投产于1975年,至今已有36年历史,长征汽车是中国知名的载重汽车品牌,是八十年代中国仅有的三家生产10吨以上载重汽车的厂家之一,是中国唯一采用太托拉技术的厂家,是河北省唯一一家具备轻、中、重、军、越野、改装类、整车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

长征汽车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越自卫反击战时,凭借其独特的风冷发动机、浮动半轴、全驱动和三轴闭锁技术,在越南复杂的山地地形上如履平川,为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长征汽车是八十年代中国仅有的三家生产10吨以上载重汽车的厂家之一,做为军方用车(T815)曾在“柬埔寨维和”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红彤彤的矫健而庞大的身影遍布全国各个工地、矿山、油田。在北京亚运会基础工程,三峡水利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工程、二滩水电站工程、珠海填海工程、新开工的南水北调工程、京深高速、沈大高速、京九铁路等公路、铁路建设施工,平朔露天煤矿、广西苹果铝厂、鞍钢集团、首钢集团、酒钢集团等大型矿山单位和大庆、辽河、胜利、华北、新疆等全国各大油田的基础施工或货物运输中,以其独特的底盘特性,杰出的越野性能,超凡的环境适应能力,得到了用户的认可,成为基础施工单位的首选车车型。在国际市场,长征太脱拉汽车,远销尼日利亚、叙利亚、印度等国家,深受当地用户的欢迎。

太脱拉的彪悍不止体现在一个方面,而是在任何方面!风冷发动机、干式油底壳、发动机变速器均采用压力润滑;全时全驱、每个差速器均有锁止机构,最大可达12Л12六轴全驱;断开式车桥、全独立悬架、带轮边减速器、左右车轮错位布置,独特的摆动式车桥绝对彪悍;脊梁式车架,传动轴及差速器全部封闭在脊柱内;太脱拉拥有极为强劲的扭矩输出,在全车断气制动的情况下仍能起步行驶。

涅槃重生的邢台长征汽车

 河北长征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位于河北省邢台市桥西经济高开区,是一家拥有整车生产资质的国营重卡制造企业。公司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公司机电系统公司,是中航工业汽车版块核心企业之一。建设中的中航(邢台)重卡生产基地,规划整车生产5万辆,特种改装车2万辆。厂区面积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下设总装车间、车厢车间、车桥车间、机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锻造车间、冲压车间、改装车间、通用车间、修造车间和动力车间等11个基本生产和服务车间,设计处、生产处、供应处、质量处、仓储中心、企管办、综合办、财务处、销售公司等9个职职能处室。现有员工1680多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3人。各类通用、专用生产设备1036台套,具备年产量重型汽车3000辆,轻型、中型汽车6000辆、特种改装车1000辆、半挂车等改装车1000辆的生产能力。
  公司生产的重型越野汽车,采用捷克太脱拉汽车制造技术,经过30多年的消化吸收,在保持了太脱拉汽车特有底盘特征前提下,进行了多项优化设计,降低了整车制造成本,同时,又具有太脱拉汽车底盘所特有的全桥驱动、浮动半轴、独立悬挂、中央脊骨梁等独特结构,大幅提高整车性价比。同样,也造就了长征系列重型汽车在用中良好的盛誉。
  现在,长征公司根据市场需要,相继开发了额载质量从1.8吨到10吨的系列轻型、中型汽车,产品品种有载货汽车、自卸汽车、平板侧翻自卸汽车、仓栅式运输车等车辆几十款,投放市场。产品以优良的制造质量、合理的价格,深受广大用户喜爱。
  除此之外,公司还根据用户需要,开发了厢式半挂车、仓栅式半挂车、半挂车、低平板半挂车等多个品种的改装车。
  长征公司希望以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与广大用户实现共赢。欢迎各地朋友来公司考察指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邢台历史9:两汽一拖--邢台80年代的工业记忆
低速电动车翻身仗:邢台御捷马获准上路
世界军用拖车系列五八:“长征”卡车,曾响彻神州大地的重卡中坚
河北邢台市长鞠躬道歉
美丽太行入窗来
#邢台# 邢台市为创建全国文明城一切准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