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威海每个地名背后的故事,80%的本地人都不知道!

【威海圈】公众平台微信号:weihai115

生在威海,长在威海,而关于威海,你又知道多少?据说,80%的威海人都不知道威海各个区县的地名由来!今天,小编倾心整理威海地名科普贴,虽然内容不尽完全,还是希望能和你一起追忆那些渐行渐远的威海老城故事~~


1
威海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境内就有人类聚居。夏、商至明、清,现威海地基本以文登为中心,隶属随朝代更替而变化。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为防倭寇侵扰,设威海卫,威海即由此而来。1898年,威海卫被英国强租,1930年10月,中国收回威海卫,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


2
环翠区

环翠区史称“威海卫”,是威海市的中心城区,威海市唯一的建制区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因境内明代的名胜古迹环翠楼而得名


3
文登

“文登”一词源于文登山。古老相传,秦始皇东巡,召集文人登此山论功颂德,取“文人登山”之义,此山称“文登山”,文登之名源此。


4
荣成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于成山卫设县,雍正帝“以始皇尝射大鱼于荣成山,山在邑境内,故命名因之”,钦赐嘉名为荣成。


5
乳山

乳山之名源于大乳山。其山则因山势浑圆丰满,顶峰挺拔突出,状如乳房,而被称为大乳山。


6
神道口

关于神道口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村西北有碧霞元君祠,旧时拜山神必由此路过,故名神道口:另说,一日夜里,村民们听到村后有兵、马、车声嘈杂,起身探视却踪影全无,天亮后于村后惊见一条东西大道,乃称之为神道,又因此道为通往钦村的必经入口,故名神道口。


7
寨子

寨子的历史可以从立于洪武八年(1375年)的辛汪寨碑碑文中得知,而其名称也同样源于“辛汪寨”这一明朝旧称。古时的辛汪寨是作为巡防倭寇的军寨,虽然如今早已没有此称呼,但从一些蛛丝马迹中仍能表露端倪,例如第三加油站南面的辛汪路。


8
鲸园

鲸园其实就是三角花园(旧称呜口花园)。1916年1月10日,在皂埠嘴沙滩上发现一条巨大鲸鱼,遂以两根鲸鄂骨对成“人”字型置于三角花园东门,又在南北两门的水泥方柱上端各横一块鲸鱼骨,故又名鲸园。


9
帝王宫

关于帝王宫名称的由来可能不少老威海人都知道,因为其历史并不算久远。1992年9月于现在帝王宫处曾建了一座名为“华夏帝王传奇宫”的人文景区,后来景区虽然拆除,但其名称却沿袭了下来。


10
阮家寺

阮家寺并不能单纯地解释为姓阮的人建立的寺庙。其寺名为洪智寺,又因阮姓居于此处,方得此名。


11
刘公岛

刘公岛在威海城区东部,威海湾口中央。曾名刘家岛、刘岛。光绪《文登县志》:“元史作刘家岛,亦作刘岛,旧传为海上刘氏别业……内有庙祀刘公、刘母,莫知其所自始。舟人经其地必致祈祷。”相传,昔年有南船遇风,几濒于危,漂泊此岛,被岛上刘姓老夫妇搭救,并以食物馈赠舟人。后来,舟人为感谢其救生之恩,为其立庙,称刘公庙。


12
钦村

钦村,乃因福建兴化营参将毕高(神道口村人),与倭寇作战阵亡,皇帝敕令将其葬于狮子园,故相近村庄称钦村。


13
孙家疃

孙家疃,建于明代,原称苗家庄,后孙姓迁入,改称孙家疃。


14
靖子

靖子是一个寓意吉祥的地名,因为村中多渔民,为祈求出海风平浪静,故将村子起名靖子,亦作静子。


15
远遥

建于明代。以村西的远遥墩得名,旧时名绕绕。


16
外窖

建于明代。村中曾建有窑场,地处外缘,故名。


17
里窖

建于明代。村中曾建有窑场,地处内里,故名。


18
沙窝

建于清初。村处海滨,周围多沙,故名。


19
山东村

建于明代。因地处松顶山东麓,故名。


20
合庆

建于明代。吉祥地名。原称火卿,亦名火前。清末村中四姓合修龙王庙,庙成更名,以示纪念。


21
毕家疃

建于明代。原名栾家疃,毕姓迁入后,改称。


22
仁柳庄

建于清代。原称柳家庄,曾有柳姓居住得名。1931年取“仁爱”之义,更名。


23
大岚寺

建于明代。村中有大楼寺,即以为名。后取“山林茂密”之义,改称。


24
福德庄

建于明代。始以村南福德顶得名,后一度改名河东,1981年复名。


25
王家疃

建于明代。原称后里口,以村居里口山之北得名。后以王姓居此改称。


26
羊亭

建于晋代以前。传讹地名。原作杨庭,亦作阳庭、杨亭,以杨姓居此得名,后传讹为羊亭。


27
义和

建于明代,原为郭家疃、小北山两村,1947年合并,取“仁义和睦”之义,更名。


28
蒿泊

建于明洪武。村处长满蒿草的泊地,故名。


29
卧龙

建于明末。传讹地名。原作陈家窝窿,以地势低洼,陈氏居此,得名。后称陈家卧龙,简称卧龙。


30
杜家庄

建于清代。传讹地名。原作独家庄,仅一户人家,后讹传为今名。


31
南葛拉

建于明代。传讹对称地名。村处山旮旯之中,位置居南,故名。


32
杨家滩

建于明代。村庄座落在海滩上,杨姓居此,故名。旧时亦名杨滩里。


33
老集

建于明代。原称三里集,以距海三里,设集市于此,得名。后集市迁往村南凤林,始称老北集。


34
羊角埠

建于明代。形象地名,以村边的山岭弯曲形如羊角,故名。原称杨家台。


35
大天东

建于明代。相传原为大天冢,以村边有汉代古冢,俗名天冢,后改名。


36
小天东

建于明代。相传原为小天冢,以村边山上有汉代古冢,俗名天冢,后改名。


37
凤林

建于元明之际,吉祥传讹地名。原作凤临,相传曾有凤凰飞临,故名。


38
羊角沟

建于明代。原称户家庄,因是佃户村,故名。后以村边山沟形似牛角,故名。


39
南区阜

建于明代。村东古时有庙,俗称“曲府”。庙西共有三个村,此村居南,故名。


40
宋家洼

建于明代。原有刘氏居住,名刘家泊,后宋氏迁入,以村庄地势低洼,故称洼里,后改今名。


41
槐云

建于明代。原名槐树底,以村中有槐树得名。1931年更为今名。


42
长峰

建于元代,村北邓家寨余脉东行至海,峰峦逶迤,故名。


43
张村

建于明初,原称姜村,以姜姓立村得名,后因读音传讹,演变为张村。


另外,还有很多地名都是以姓氏命名。例如戚东夼、徐里夼、陶家夼、孟家疃、王家钦村、陈家后沟、戚家钦村、李家夼、黄家皂、王家疃、刘家疃、姜家疃、杨家滩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起来围观老威海人都不一定知道的地名由来!
姜从何处来:一个威海土著姓氏的迁移路线图
明末阮姓人在寺旁建立的村庄,如今演变为威海一处社区
威海玄同太极拳馆,玄同说太极:威海两个姓毕的武林高手,文登营威海卫大有文章可做
威海乳山有个北勇家村,村里不少人姓勇敢的“勇”
清末威海老照片,渔家院子城内街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