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炒股认清“我是谁”

炒股认清“我是谁”

   看过《武林外传》的人一定还记得大盗姬无病要杀吕秀才,结果在吕秀才一个以“我是谁”为主题的一连串的“我是谁?”“谁是我?”“我杀了谁?”“谁又杀了我?”的哲学思辨式的追问下,姬无病竟然茫然无措,在吕秀才的“谆谆诱导”下,得到了“我杀了我”的结论,最终自己杀死了自己。

  其实,看现在的很多投资者,同样陷入了姬无病式的迷惘之中,不知道“我是谁?”“谁是我?”不能在市场中找到自我,从而失去了盈利乃至战胜市场的机会。市场中那个一赚二平七赔的铁律,既是一个统计规律,也是广大投资者心中的阴影,更是“我杀了我”现象的真实反映。

  初入股市的人都充满了自信。首先是他们进入市场的时间一般都是市场比较火爆的时候,赚钱效应明显,在周围同事、朋友入市的带动下贸然进入市场,对市场的险恶缺乏基本认识;其次是不了解自己,看到别人赚钱,觉得自己也不比他差,所以“我一定也能赚钱”,这就是不知道“我是谁”。

  大凡初入股市的人都有一个先盈利的过程,这个市场总是眷顾那些新手。当年笔者也是连续盈利几笔,于是就将市场看扁。其实,如何判断买卖股票的时机都还没有学会,没有基本的投资技术和技巧,盈利的方式完全取决于市场上的道听途说,整个的投资过程已经不是“我在投”,而是市场在投,是股评在投,是股友在投。尽管如此,这些投资者依然十分自负,以致得出“炒股就这几招”的简单结论,这就是不知道“谁是我”。

  “我杀了谁”的“谁”是指自己的投资标准。绝大多数投资者没有自己的投资标准,不知道自己适合哪种投资方式,即使赚钱也不知道是怎么赚的。以笔者为例,由于平时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看盘,虽然对一些短线指标有些了解,但是坚决不做短线,因为买入之后就不知道有没有时间去卖了。我有几个朋友是做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因而对医药行业了解较多,也对医药企业的盈利方式、增长可能性比较了解。经过一系列的研究,我得出的结论是绝不投医药企业,因为基本无法确定未来几年的盈利水平。这一理念我始终坚持。我的投资组合中永远是12只我熟悉的股票,另有10只备选,不轻易换股。但是很多投资者却是没有原则的,不但有病乱投医,无病也乱投医。我认为,投资者一定要做到了解自己所买的股票,买之前要知道这只股票为什么会涨,能涨多少,能涨多长时间。例如笔者在2003年就开始关注安泰科技,开始少量地买入500股。在对该公司的生产经营进行了解跟踪后,等待时机,最终在2005年年中大量买入,并一直持有至今,盈利十倍。“我杀了谁”就是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的目标。

  “谁杀了我”是指投资者亏损了都不知道为什么。一赚二平七亏是市场的规律,但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投资者亏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释。有人将责任推给市场,有的怪自己没有把握时机,有的怪股评乱说。其实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首先是自己的贪婪,总想一夜暴富,但市场不会总有超额收益;其次是自己不善于或者懒于学习,寄希望于不劳而获,只听别人的意见,可是天上不会掉馅饼;最后是没有定力,听风是雨,朝秦暮楚,缺乏连贯性,频繁换手,交易费用吞噬了微薄的利润。

  市场中的投资失败是正常现象。上个世纪初,神童利弗莫尔是个投资天才,5岁就展现了其投资天赋,但是当时市场投机气氛极其浓厚,他一生中六次投资失败,五次都能重整旗鼓。但是最后一次,他不堪忍受,选择了自杀。不是市场杀了利佛莫尔,是他自己杀了自己。市场中大多数投资者投资失败,其实就是“我杀了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黑球大帝谈股论金(三十七):在秋风萧瑟中放飞希望(待续)
投资技巧:止损三部曲
量化投资
超跌生物基因板块:投资与投机双赢的掘金地
把分级基金作为一种指数加强投资 | SeekingBeta贝塔追随者
一定要持有上升趋势的股票 上周五市场震荡整理,尾市收涨6.13点。 上周五天市场基本上是围绕一个狭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