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父母再为孩子做这些事,就是以爱的名义伤害他!

文/鲁鹏程

如今,很多孩子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饮食起居,他不需要动手,父母早已经打理得很妥当。殊不知,父母是在以爱的名义害孩子。

有个男孩的独立能力非常差。最近,妈妈给他报了一个野外生存训练的夏令营。

第一天他像在家一样,等着别人给他送吃的,可是等大家都吃完了,也没人给他送吃的,这个男孩就这样饿了一天。

第二天,他就像其他小朋友学习,有模有样地“下厨”,连半生不熟的东西也吃得津津有味。

父母喜欢代替孩子劳动,甚至代替思考思考,总觉得自己给孩子的就是他所需要的。

其实,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需要孩子从小开始锻炼,正如大脑越用越灵活一样。如果父母不舍得让孩子劳动,就会让孩子养成懒惰的坏习惯,甚至会导致孩子丧失劳动能力。

调查发现,现在很大一部分孩子没有劳动的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能力都非常差,习惯性的依赖他人。“懒孩子只吃了面前的一口饼而饿死”的故事虽然有些夸张,但是把什么都不会做的孩子放在一个独立的空间生活几天,孩子虽然不至于饿死,但却会受罪。

所以,如果再不让孩子劳动,再为他包办代替,就是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其实,父母让孩子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不会让孩子受多大委屈,反而可以让孩子更开心。

有些孩子整日闷闷不乐,因为他们除了学习没事可做,如果让他适当的参加劳动,不仅可以调动他的情绪,还可以锻炼他的劳动能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让孩子爱上劳动。

第一,培养孩子劳动的兴趣。

父母都知道,只有孩子自己有兴趣,他才会愿意去做。所以,父母可以让孩子多参加集体劳动,让他感受到大家一起劳动的那种快乐氛围,然后积极参与其中。

第二,激发孩子的自觉性。

父母可以先教孩子参加劳动的具体要求,然后让孩子自己去思考怎么会更好,体验劳动的乐趣,必要时给予孩子指导和鼓励,让他从“要我做”转到“我要做”。

最后,重视劳动教育。

孩子小的时候,两三岁的时候,他特别愿意帮父母做事,这时候一定要给他做事的机会,而不要嫌他麻烦或者认为他帮倒忙而禁止他去做。不然,等他长大你再想让他做的时候,他就不去做了。

所以,不要总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教给他的劳动技能也逐步增多,要让孩子在具体的实践中提高劳动技能。

此外,父母要尊重孩子的劳动成果,真诚适度地夸赞,让孩子在劳动中肯定自己,体会劳动的快乐,逐渐爱上劳动。

鲁鹏程(著有《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系列丛书)原创文章,图片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
如果你有这样的孩子,一定是『爱』出来的!很残酷,却很现实
培养最棒的男孩:最科学最实用的男孩培养手册
以友情的名义深爱着
男孩养志气 女孩养气质
“孙俪养了我四年,但我想毁了她”,这名白眼狼男孩,现在怎样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