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纽约地铁为什么不安检?

侠女春秋

真知、真理、真情

冷眼观世界、柔情怀天下

微信号:xnchunqiu

图为一位网友手画的北京地铁乘客图,十分拥挤。


来源:公号“城市战争”


地铁安检俨然成为内陆城市的常态,它让高峰期的乘坐体验非常糟糕。很少人知道的是,地铁安检设备的原理其实就是X光机,虽然可控,但仍存在一定的辐射风险;更少人知道的是,很多城市的地铁安检设备并没有办理辐射安全许可证,属于无证上岗。


公共安全第一重要,我们非常支持地铁公司加强安保工作,但目前的安检流程是否为最优方案值得探讨。历史学者雪珥曾经也对这个问题产生过好奇,他以亲身经历发现,地铁无安检,不仅是美国,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常态,即便是遭受过911恐袭的纽约,也不例外。那么,他们又是靠什么来防范可能的袭击和安全事故呢?|本次刊发获得作者授权。


————

文|雪珥

  我在纽约的寓所,选在了曼哈顿金融区的“炮台公园城”(Battery Park City),门前是哈德逊河,可以清晰地看到自由女神像的全貌,而窗外就对着911恐怖袭击的现场——“世贸中心”。

  这里看上去戒备森严。

  我们小区和公寓楼的入口,都有保安把守,看到陌生的面孔,非要盘问清楚才放行。而小区附近几乎每个街口,24小时地停着警车,警察就在车内全副武装地“坐岗”,偶尔下来散步。

  在被恐怖袭击摧毁的“世贸中心”双子星遗址上,建了纪念区,纪念区周围则有5座崭新的摩天大楼正在建设,它们将成为新的“世贸中心”。这个大工地的周边,几乎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有的警察甚至挎着冲锋枪。以此为中心,四周5、6个街区范围内,也可以见到很多警察在武装巡逻。

  纽约人的戒心似乎很重,这或许是超大城市的通病,也可能是恐怖袭击的后遗症。开始几天我还是照澳洲的老习惯,见人说Hi或者morning,可是对方都是很冷淡的,没有回应,连楼下天天见面的保安也是面若冰霜。

  我住的这套公寓,在入住那天,才知道房东在网上提供的姓名是假的,地址也是边上另一个小区的门牌号——当然那家很大的中介网站,能保障交易是安全真实的。房东约我们在附近一家小超市的门口接头,算是面试吧,看看我们不像歹徒,才开始办手续,也才知道房东的真实姓名和住处的确切地址。房东抱歉地说:人在纽约,身不由己,提高警惕,防范坏人。离开纽约后,我在华盛顿的“国会山”,也曾租过公寓,同样也在办手续的当天,才知道房东的真名与住所的确切地址。

  这一切,与田园牧歌般的澳洲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倒是和北京有点相似了。而就当我以为纽约警察林立、严防死守的时候,却吃惊地发现——纽约的地铁居然没有任何安检措施。

  ◆◆

  纽约的地铁,大概是全世界最复杂的公共交通网络之一,与伦敦有得一比。其地铁入口处之多,似乎并不亚于街头卖“热狗”的小摊贩,而不少换乘站人流汹涌,与北京和上海相比也毫不逊色。

  这当然是恐怖袭击的最好靶子。而令人惊奇的是,相比每个入口都设置了安检机的北京地铁,纽约地铁似乎完全不设防——没有任何一台安检机。我在那里天天乘地铁到处观光,只在作为交通枢纽的“中央火车站”等少数地方,才见到警察在随机截停进入地铁的乘客,进行开包安检。

  不仅仅地铁,纽约很多公共场所,也都没有安检。我几乎转遍了纽约的名胜,除了自由女神像、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911遗址之外,其余地方似乎都没有安检。也不仅仅在纽约,美国的其它城市,如费城、华盛顿、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等,其地铁或大多数的风景名胜,都没有安检。

  城际列车也是如此。我从纽约到费城、再到华盛顿,都乘坐火车,因为是短途,所有行李随身带。而从华盛顿到芝加哥,相距1000公里,我订的是卧铺包房,行李全托运。无论哪一段行程,火车站和火车车厢内,全程没有见到任何一台安检机器,也没有人要求开包检查。

  悉尼的城铁也不安检,可澳大利亚“大国寡民”,像个大农村,一向太平。美国毕竟人口稠密,三教九流复杂,何况,美国几乎每个大城市街头几乎都是警察林立、警车呼啸,地下地上的美国,反差似乎是太大了。

  ◆◆

  与到处配备安检机的北京地铁相比,作为恐怖袭击第一目标的纽约,如此不设防,莫非居然比严防死守且有 “人民战争”作为后盾的北京还安全?

  听说北京地铁安检“常态化”,我接触到的“纽约客”几乎人人都摇头:这怎么可能做到呢?要多大的成本?地铁还怎么运营呢?

  让我们算算账。

  纽约官方公布的地铁站数量是468个,如果将其中的中转交汇站(station complexes),视作同一个站,则纽约实际有421个地铁站,其中的32个是中转交汇站。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如果每个地铁站配备4台安检机,每台机器每班配备2名工作人员并实行3班倒(纽约地铁是24小时营运的),则纽约地铁总共需要至少1684台安检机、10104名安检人员。

  而根据“纽约大都会交通局”(New York Metropolitan Transportation Authority)2011年的官方统计,纽约地铁的日均客流量为528.4万人次。如此计算,则1684台安检机平均每台每天要安检3137.8人,按照1天24小时平均,则每分钟要安检2.18人——这当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尤其在高峰期。

  假设每台机器每分钟安检1人,则需要再增加2.18倍的机器和相应人手,即至少需要3671台安检机和22027名安检人员。这还没有包括因机器检修、人员病假等必须计算在内的富余量。

  显然,无论地铁是民营还是国营,地铁安检都是相当沉重的负担。对于一贯“抠门”的美国人来说,要解决这笔经费,是绝大的难题。

  与纽约相比,截止2011年底的数据显示,北京地铁共有218座运营车站,日均客运量在700万人次以上,每座车站每天要承受3.21万人,以平均4台安检机计算,则每台机器每分钟要检查5.57人次——显然这更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或许也正是北京地铁安检“查包不查人”的原因所在。问题是,如此“查包不查人”的安检,虽然已经付出了巨大的成本,并造成地铁通行效率的降低,却根本无法保障安全,达成“安检”的本身目的——唯一的好处就是创造了一些就业岗位。

  更为关键的是,X光安检机是辐射设备,“能不用则不用”,而不应该“能用则用,不能用则创造条件也要用”。安检常态化的地铁内,上班通勤族遭受辐射的“风险”概率,官方认为可控,但也比无安检时每周至少增加10倍(一周5天上下班),一年要增加520倍,这绝非一个可以忽略的公共卫生和公关安全风险,尤其是在一个连最基本的食品安全卫生都没有确切保障的机制下,人们更有理由对此类机器是否真的“辐射安全”或者“今日已消毒”,表示极大的担忧和不信任。这个风险,相比地铁可能遭受的恐怖袭击、或者危险品事故,或许更为危险?更何况,“查包不查人”的“安检”早已流于形式,丝毫无助于降低恐怖袭击和危险品事故的发生概率,反而可能会因为所谓“安检”的存在,而助长了依赖与麻痹心理。

  ◆◆

  地铁无安检,不仅是美国,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常态。那么,他们又是靠什么来防范可能的袭击和安全事故呢?

  我在美国问了不少人、查阅了不少资料,依然茫然无解,但可以肯定的是,美国人对安全问题丝毫都没有松懈。地铁站、火车站和车厢内,都会不断广播或者张贴布告,要求乘客发现任何可疑物品立即报警。“see something, say something”(发现可疑,及时报告)似乎是美国最常用的官方标语,频繁得类似中国的“计划生育是国策,生男生女都一样”。听说,纽约等大城市的公共监控系统,甚至能探测出行人包裹中的危险品。在其宽松的外表下,或许有不少双眼睛,正通过遍布各个角落的摄像头和探测仪,警惕地观察着一切。

  最为关键的,或许还是我的纽约房东说的:“一个国家的安全,不能靠盯着普通民众,那是搞错了敌人……”

 (作者系历史研究者。本文系“《穿越美利坚》”之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艺赏|寻找过去:1981年的纽约地铁
地铁安检将建“白名单”!安检频次可减少,防范意识不可少
温情微电影《地铁哥》北京地铁第一人安全驾驶超万里
涨价后,北京地铁票价在全世界排第几?看完我就震惊了!
一年赔上几万条人命还不够,这个泼妇在拿数亿中国人的生命开玩笑
日本地铁为什么没有安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