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迷為傷寒用,悟能用傷寒

峨眉臨濟醫學隂陽観(二


、傷寒方陰陽證治大用


  《傷寒例》云:  “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亡”,本論有病發於陽與病發於陰之分,發熱而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而惡寒者,發於陰也。故六經證治,可法而不可拘,必參依陰陽而為用,故《傷寒論》六經證治大法,皆可因陰陽論(寒熱、虚實、表裹、内外、真假、上下、正反、逆從)而二分之


  如解表法(不論麻黄證與桂枝證皆如是)則有養陰出表扶陽出表之用。無陽之人,縱大劑麻桂亦不能解其表而和其營衛。嘗有老人外感,幾經更醫取汗不出而致死者,此死於太陽乎,抑死於少陰乎?故麻桂於陽虚人亦必伍以參、耆、术、薑、附之類,故《傷寒論》宋本第92條曰:“病發热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裹,宜四逆湯”,是太陽病先用四逆救裹之訓是故不必一日盡在太陽,用藥亦不必盡皆麻桂也。待陽氣復,“後身疼者”,再救其表,救表宜桂枝湯之類。陶節庵之再造散等,大抵由是悟出也。陰素虚或幾至陰絶於下而陽亢於上者,苟不發散,則表病難出,苟發其汗,則頓有亢陽益亢之慮,故必於解表藥中,伍以滋陰之品,是謂養陰出表也。

  復按四季解表,世有“春不宜麻黄,夏不宜桂枝”之議,其說或以春夏多温熱病,或以春天陽氣尚弱。不可以正汗亟奪之,夏天大熱,玄府開,不宜正發汗,故春夏麻桂非時所宜。斯説也,祗見常而未見其變,殊不知春天風寒最易閉肺而為肺風,設非麻黄何救,夏日陽開於外,外熱而實,内虚而寒,正宜辛温以守中。設觀民間於立夏至夏至間,必食羊肉以為食養。故夏宜温而秋冬反宜寒,此變道之用

  凡用麻桂者,自不能拘泥於麻黄湯四味藥與桂枝湯五味藥,當因天時地利人和之不同而增損之,例如用桂枝湯加黄芩,所謂陰旦湯,以免助轉熱氣;加石膏,以免擾動陽明之熱。其他如辛温與辛凉合用法,辛温與苦寒合用法,辛温與甘寒合用法等等,皆解表法中之陰陽大用,讀《傷寒論》,幸勿死執其書也


  下法亦然也,有養陰攻下之用,曰增液承氣湯是也;有扶氣攻下,曰黄龍湯也;有養血攻下玉燭湯是也;有扶陽攻下,曰千金温脾湯是也。《内經》雖有“下不以偶”之訓,然變道之用,不在此例。

  和法亦有陰陽之用,如柴胡六合湯(柴胡合四物湯,理血並合解少陽),逍遥散(君柴胡佐薄荷生薑以調肝木,左卿歸芍以養血,右相术茯以調氣,由是而協和陰陽)之類是也。

  陽明反見四逆,此陽極似陰也,當下之,苟投四逆,復杯而斃;少陰反熱而見面赤,此陰極似陽也,苟投滋陰或折火之品,則水寒於中而證反劇,陰氣獨盛,陽氣微絶,則為陰毒,其證四肢逆冷,臍腹築痛,身如被杖。脈沉疾,當急灸臍下,急服辛熱之藥,令陽氣復,則大汗而解矣。若病陽氣獨盛,陰氣暴絶,必發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若錦文,或下利赤黄,其脈或洪、實或滑、促,宜酸苦藥(如葶藶苦酒、陽毒升麻、大黄散、栀子仁湯等),涌泄之。令陰氣復而大汗解矣。此六經治法中之變道,皆不可不知。

  况藥物治療,重在護理,服麻桂不覆被行氣以取汗,不僅不效,反易資热而為患,又取汗有正發汗、微取汗、小發汗等不同之分。服下藥,必復杯而静卧行氣片刻,否則,不但不效,反令腹痛。又不論汗吐下和等藥,祗須“中病則已,不必盡劑”,“中病則已”火候,有賴醫心也。又藥有飲劑,頓服劑,有從四季四時子午卯酉陰陽之性而用者,有食前服者,有服后“美食壓之”,有甲、乙方交替服用等不同用神,此外,藥法中有氣功,氣功中有藥法,種種切切,不及贅述,擬於《證治概要》篇中補述之。


  瞭徹以上勝義,則吾人治病將活用《傷寒論》113能得心應手而不致為113方所用矣

摘自 廖厚澤《傷寒金匱匯證詮解·傷寒匯證詮解》“導言——傷寒札記”p34-36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金匱湯頭歌
白话伤寒论
教你明明白白治愈各种感冒!
伤寒证治归纳此 一文尽知伤寒事
桂枝麻黃各半湯之注釋
11.1 曹穎甫醫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