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自建自管”机制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安徽:“自建自管”机制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来源 : 中国水利报    作者 : 范 智 张玉芳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09日


    安徽省积极探索建立小型水利工程自建自管机制,在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使用,以自建自管的新机制,解决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难题。此举不仅调动了受益户积极性,还有效解决了小型水利工程长期面临的管理难题。记者在庐江、舒城、定远、阜南等地采访发现,随着土地流转进程加快,各地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都参与其中。

庐江县是传统粮食生产大县,水旱灾害频发。位于庐城镇新桥村的瓦院大塘,是300多亩农田的灌溉水源。该塘兴修于上世纪60年代,90年代后便少有修缮,55亩的塘口存水量不足1万立方米。村民对此时常抱怨,但一说到筹资修塘,谁也不肯带头。直到今年,种粮大户曹东发将村里的1800亩土地流转过来种植玫瑰花,将大塘整体挖深1.5米,又扩挖了23亩,新修后蓄水量将达12万立方米。整修工程约需41万元,其中曹东发个人出资24.6万元,其余由县、镇奖补。

庐江县水务局负责人薛尧勇介绍,为支持种粮大户等筹资筹劳参与水利建设,该县出台了详细的奖补办法:蓄水量0.5万立方米以上的塘坝县财政补助40%,固定泵站更新改造、涵闸斗门等其他列入计划的小型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县财政按70%给予奖补。

受政策鼓励,一些农业企业、种粮大户不等不靠,迅速掀起大修水利的热潮。总体规划1.2万亩的新桥生产基地,属于庐江县双福粮油专业合作社,自去年以来,该合作社投资40万元新建了1座排涝站,投资15.2万元新建2座放水闸,扩挖当家塘11口,去年冬修小型水利工程总投资达104.1万元。

听闻这一现象,安徽省水利厅农水处处长韦金保欣喜地表示:这正是我们政策设计的初衷。他说,近年来,安徽省农田水利投入管理机制面临重大改革,两工被取消后,农民参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大大降低,而土地流转的推进,又对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农田水利欠账太多,缺钱是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经过调研,省水利厅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同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水利建设。原则上,凡是村集体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能自行建设的,由其组织建设,财政给予补助。

事实证明,这一政策不仅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还大大节省了工程建设成本。减少了招投标环节,成本至少降低10%~20%。韦金保说。此外,自建自管也让一些小水利工程从无主变有主,解决了长期困扰小型水利工程的管理难题。

阜南县王化镇红旗灌溉站原为村集体管理,由于管理不到位,已于10年前报废。现在,村民陈维森牵头6户农民出资12万元,财政补助60万元进行了修缮。修好后,6户农民又组织成立用水者协会进行管理,灌溉面积从1500亩扩展到近4000亩,水费也从井灌时的一亩100多元降低到60元,群众大大受益,灌溉站也得以正常养护和运转。

探索自建自管的同时,安徽省也在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新建小型水利工程,按谁投资、谁所有、谁使用的办法落实产权。韦金保称,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自建小型水利工程,管理权和使用权归其所有,同时承担该工程的日常运营管护责任,使水利工程明确了婆家,以前无人建、无人管的难题得到了很好解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运行管护及保障措施
安徽第一水利工程:澛港闸(桥)枢纽主体工程完工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硬支撑的思考
浙江省德清县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管理、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做法及政策建议
水利工程试行集中监理制的实践与思考
【建纬观点】水项目法律法规观察系列之五—淮河流域各地水利系统工程总承包相关规定之比较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